慈光普照 ——普門救度
修建
在娑婆世間有一位菩薩,他的慈心,如同天空高懸的皓月,光芒普照山河大地,護佑著苦難的衆生;他的悲情,如同深山湧出的源泉,清涼遍流每一個角落,滋潤著衆生幹涸的心田。這位菩薩是誰呢?他就是家喻戶曉的觀世音菩薩!爲什麼說他是家喻戶曉的菩薩?因爲世間有這樣一句諺語:“戶戶阿彌陀,家家觀世音”,這是一句贊歎、尊崇之語,也是一句形容信仰之語。人們之所以對他如此尊崇、贊歎,那是因爲他是一位“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的菩薩,是一位以“大慈大悲”心尋聲救苦的菩薩。無論你是繁華都市的達官貴人,還是窮鄉僻壤的貧寒百姓,在遇到災難時,只要你以誠摯之心,稱念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到菩薩的救度。
觀世音菩薩是怎麼救度衆生的呢?大家學習一下《普門品》就知道了。
《普門品》全稱爲《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妙法法華經》(簡稱《法華經》)。《法華經》在中國有叁種漢譯本,我們今天依據的是流通最廣的姚秦叁藏法師鸠摩羅什譯本。本品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主要詳細敘說了觀世音菩薩以大慈悲心普門示現,利益衆生的功德妙用。由長行和偈頌二部分組成,在長行中,通過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來說明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與觀世音菩薩爲度衆生而普門示現,並在末段極力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弘誓慈力,來奉勸衆生當憶念、歸敬于觀世音菩薩,體現了令一切衆生成就佛道的主要精神。至于偈頌則是重頌長行的內容。
下面大致從叁個“不可思議”來介紹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一是觀音的宏願不可思議;
二是觀音的神力不可思議;
叁是普門示現不可思議。
一、觀音宏願不可思議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成佛,號爲“正法明王如來”。因爲有度衆生離苦得樂的大悲大願,所以倒駕慈航,化爲菩薩到娑婆世界隨緣度化衆生。既然觀世音菩薩是徹底覺悟的佛陀,而一切諸佛都具有同一本質,作爲諸佛大悲化現的觀世音,是大悲心的代表,同時也爲我們說明了“大悲”是覺悟的根本。這說明菩薩往昔發願,現今倒駕慈航,示現大慈大悲不可思議!
又本品中雲:“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是講述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只要世間苦惱、災難的衆生,稱念其名,菩薩即尋聲救拔,因此得名觀世音。獲得了觀世音的加持即獲得了諸佛的加持,理解了觀世音的宏願本質即理解了諸佛宏願的本質,雖然是終日度生,而不見有一個衆生可度;雖然沒有一個衆生可度,而又不妨終日去度衆生,所謂:“修習空花梵行,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菩薩的弘願就是這樣不可思議!
二、觀音神力不可思議
神力就是神通的力量。觀世間菩薩素有“千手千眼”之稱,手有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表菩薩有無量的神通和智慧,這種神通和智慧不可思議!《普門品》記載觀音菩薩,能救七種災難,火災、水災、惡鬼難等,又能除叁毒、應二求。我們不要從表面上去理解菩薩能救水火等災難,要從內涵看,水災是因貪心而起的,火災是因瞋心而起的,觀世音菩薩爲何能救水火災呢?那是因爲菩薩在因地裏滅掉了貪、瞋、癡。你想學觀世音菩薩,就要滅掉自身之貪、瞋、癡,你滅掉一分,世上就多了一分平靜和安甯,社會就會變得更和諧,你學觀世音菩薩之願也就做到了一分,菩薩的功德你也就得到了一分。如何滅掉貪瞋癡呢?常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普門品》說:“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于苦惱死厄,能爲作依估。”宋永明延壽禪師,他是禅淨兼修的,曾經在定中看見觀音菩薩用甘露水灌入他的口裏,因此得到了大辯才。他著了《萬善同歸集》及佛教中著名的“有禅無淨土”四料簡等,爲行人指出了依估,度人無數。這是念菩薩聖號獲神力加持的不可思議!若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除一切障、免一切難、滿一切願、成就一切福德。佛在經中告訴我們:大士功德甚深無量,不特小智小慧者,無以窺見其萬一,即行願廣大的普賢菩薩,亦不能測度一毛一渧。
叁、普門示現不可思議
普門示現就是感應勝緣不可思議,也就是觀音菩薩有求必應,廣大靈感的殊勝因緣,《普門品》中記載觀音菩薩有叁十二應。從所記載的觀音菩薩救度衆生的感應故事來看,觀音菩薩或冥中加庇,或顯身救度,只要你肯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都能感得菩薩救度的應驗。因菩薩現身顯于十方,觀衆生之***而化度,廣說諸法,分身千百億,不是專用一法一門,所以叫做“普門”。
觀世音菩薩救度衆生的目的,是爲了令衆生得成佛的究竟樂。如經中說:“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世間樂是短暫、無常的樂,這裏講的“無量無邊福德”指的是究竟的出世間樂,因爲只有成就佛果,你的福德才會無量無邊,這樣的福德才是究竟的出世間的涅槃樂,而這也正是觀世音菩薩在世間救度衆生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以大悲心救度衆生,其最終目的不是只救衆生脫一次苦,一次難,而是要令衆生永遠的離開世間的苦難,得到最究竟樂。前面的尋聲救苦,只不過是觀世音菩薩爲了引導衆生走向成佛之道而施行的方便法門。
不過也許有人會這樣問:觀世音菩薩既然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何以不化此娑婆世界爲極樂世界,何必長久度生呢?要知道,這不是菩薩不慈悲,實在是衆生業障太深,坐在無明窟裏,專門起貪瞋癡,造殺盜淫,不肯絲毫向善,譬如濁水裏面見不到日月影像一樣,所以觀世音菩薩雖有大神通,也難以一一超拔垢重無明之衆生。
在《普門品》裏,記載著觀音菩薩救度衆生的道理,這就是闡揚菩薩慈悲的心腸,也是啓吾人興慈。太虛大師曾說:“清淨爲心皆普陀,慈悲濟物即觀音。”我們學習了知之後,應該要啓發本性的良知,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爲自己的心,以觀世音菩薩的宏願爲自己的志願,效法菩薩,行菩薩道,救度衆生,同圓種智,這才是信仰觀世音菩薩,學習普門品的真實意義之所在!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