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請堪布對“他空”作個簡短的介紹。

   問:我是港大佛教研究中心的出家學生,我想請堪布對“他空”作個簡短的介紹。

  

  答:大學裏還有出家人,這讓我感覺很親切!那次在複旦大學看到一位斯裏蘭卡的出家人,當時感覺很新鮮,而這裏更多,所以一來的時候,我就覺得既新鮮又親切。

  

  你問的這個“他空“問題,顯宗經論裏有講,密宗的《時輪金剛》裏也有講。在藏傳佛教的派系方面,如果從主要的角度來說,一般認爲講自空的是格魯派,講他空的是覺囊派。而甯瑪派的大德認爲,自空、他空並不相違。

  

  所謂自空,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二轉*輪的教義,闡釋這一教義的論典,主要是龍猛菩薩的《中觀六論》、聖天論師的《四百論》、月稱論師的《入中論》等;所謂他空,則是第叁轉*輪的教義,主要講如來藏的道理,像彌勒菩薩的《寶性論》、龍猛菩薩的《贊法界頌》及《佛叁身贊》等,都是重要論典。

  

  其實,自空和他空是不矛盾的,只不過側重點不同:一個側重空性,一個側重光明。但實際上,在《大幻化網》乃至《時輪金剛》的究竟觀點上,都認爲光明與空性是不二的,也就是現空雙運。

  

  現空雙運就是如來藏的本體,你可以用自空的方式抉擇,也可以用他空的方式抉擇。覺囊派用的是他空。他空的意思,就是自體不空而客塵空,這樣說來,既然如來藏的自體不空,那和外道所說的“常我“有何差別?對此,《入楞伽經》中講得很清楚[1],如來藏和外道的常我不同,因爲它是遠離我法、遠離一切戲論的。

  

  可見,自空、他空全是分別念的安立,真正的如來藏,超越了這些概念。

  

  在印度曆史上,月稱論師和月官論師就二轉、叁轉*輪,辯論了長達七年之久,但最終他們的觀點還是融爲了一體。因此,我們作爲後學者,應在前輩們抉擇的理論基礎上,把二、叁轉*輪的教義結合起來,直接理解爲現空雙運。而這種現空雙運,也就是超越了心識、超越了自空他空的所謂“大空”,這才是佛陀的真實密意。如果要詳細了解這個道理,可以研究一下麥彭仁波切的《他空獅吼論》。

  

  總之,“他空”在佛教中的專業性很強,是有一定深度的研究領域,短短的文字可能很難描述它的真正涵義。

  

   [1] 《大乘入楞伽經》(卷2)雲:“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修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具叁十二相。在于一切衆生身中。爲蘊界處垢衣所纏。貪恚癡等妄分別垢之所汙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外道說我是常作者。離于求那自在無滅。世尊所說如來藏義。豈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爲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诃薩。不應于此執著于我。大慧。譬如陶師于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爾。于遠離一切分別相無我法中。以種種智慧方便善巧。或說如來藏。或說爲無我。種種名字各各差別。大慧。我說如來藏。爲攝著我諸外道衆。令離妄見入叁解脫。速得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諸佛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若欲離于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香港大學問答『 2011年11月27日下午 』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