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格言系列7:成就必經之叁法(索達吉堪布)▪P2

  ..續本文上一頁,所有調查人員都對此深信不疑。1926年,印度政府將此事公諸于世。

  

  這個鴿子轉世的孩童,就是安慧論師。安慧論師年幼時,那爛陀寺有一尊度母像。他因前世因緣,對度母有深刻的信心。他說:“這一把豌豆我要供養度母,如果度母不接受的話,我就不吃。”

  

  他抛撒了叁次,豌豆掉落一地。老鼠跑出來,把地上的豌豆搶走了。因爲度母沒有接受供養,孩子哭了起來,哭了很久,度母像突然說話:“孩子,你不要哭,我會永遠攝受你。”在得到度母的護佑和攝持後,他的智慧突飛猛進。

  

  安慧論師的經曆,並非人人都能輕易得到。但如果有強烈的信心、加上自己持續不斷地努力,則諸佛菩薩的加持並非遙不可及。

  

  由此可見,信心是加持之源,是靈感之泉,能源源不斷地充盈著我們的智慧心,令我們日漸趨入法界的本性;信心也會開啓悲心之門,對沈溺于妄相而受盡痛苦的生命,産生不可遏製的悲憫!

  

  信心會帶給我們無邊的力量,因爲我們深信因果法則,相信諸佛與我們同在……一個人如果沒有信心,唐卡也只是幾尺之布,金剛上師也只是如我一般的血肉之軀!

  

  世人不信前生後世和業因果,與他們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青少年時代,對人的一生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假如這時,有一位傳授真理的老師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一生都不會被幻象所迷。

  

  西方一位著名仁波切的弟子說:他的一生,因他的上師而完全改變。上師那善巧、睿智的引導方法,慈悲、包容的目光,對真理和謬誤的尖銳辨析……雖然上師已離開人間,但他超越世間、飽含深意的一舉一動,一直揮之不去、曆曆再現。

  

  

◎ 集叁法于一身的成就者

  

  在具足叁法的大成就者中,我常常會想起貝若紮那的一生。貝若紮那是西藏佛教史上最傑出的大譯師,把許多契經和密續帶入西藏並加以翻譯,特別是叁部大圓滿法門中的兩部──心部和界部。

  

  他在譯經方面的造詣和技巧,遠遠勝過藏傳佛教史上的其他譯師。俄洛登喜饒是新譯時期最偉大的譯師之一,他贊歎道:

  

  “貝若紮那象那廣闊的晴空,

  嘎哇•華澤和卻若魯伊嘉參就象日與月,

  仁欽桑波就如啓明星,

  而我等則僅僅是螢火蟲而已。”

  

  其中,被比作日月的嘎哇•華澤和卻若魯伊嘉參曾翻譯過衆多《大藏經》;如啓明星一般的仁青桑波則是後弘時期的大譯師。當年,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仁青桑波的頭發已經花白。

  

  阿底峽尊者說:“如果知道藏地還有您這樣的上師在,我沒有必要來到這裏。”自謙爲螢火蟲的俄洛登喜饒則是後譯時期最偉大的譯師之一。

  

  貝若紮那天賦禀異,小時候就顯現許多神變,能在虛空中飛行、在岩石上留下身體印痕以及預知未來事件等。一日,在國王赤松德贊的夢中,吉祥金剛薩埵莅臨虛空,授記言:“在印度有因教示爲果乘,顯現與解脫同時之妙法,謂大圓滿教誡。國王汝應派遣兩位藏地譯師去求取。”

  

  根據蓮花生大士建議,法王赤松德贊將年幼的貝若紮那帶到桑耶,培訓他成爲譯師。他從堪布菩提薩埵受出家戒,並成爲西藏預試七人之一。和後藏比丘曾萬勒周作爲首批派遣人員,前往印度。

  

  當時守關之人名古瑪拉,他見有人前來,心中生起了殺人越貨之心,貝若紮那把沙子變成金粉,金粉變成了沙子,唱道:

  

  我的身體宛若碧空般明亮,

  我不在乎殺戮與死亡,

  殺我的話,

  將具有了無量的罪業,

  

  你應當叁思,

  請接受這如幻的砂金吧!

  更請你指示一條通路,

  讓我到達菩提伽耶。

  

  古瑪拉忽然之間,生起了柔軟的慈心,不只放過了他,更指點他前往菩提伽耶的道路。

  

  他們在去印度取經的過程中,遇到了八大難處,經曆了五十七個苦行。

  

  年輕的貝若紮那到達印度菩提迦耶後,得到了所有大圓滿心部和界部的根本密續。他前往大圓滿成就者吉祥獅子建造的九層寶塔。吉祥獅子是蓮花生大師和無垢友二人的上師,就住那裏。

  

  路上,年輕的西藏僧人遇見頭上頂著瓦罐的瑜伽女。他恭敬地詢問上師的住處,但女修行者假裝沒注意到他的存在,從他面前而去。

  

  貝若紮那凝視瑜伽女,頓時,水罐重若千鈞。刹那間,瑜伽女向他露出雙乳,在心胸間顯現出金剛法界壇城……貝若紮那被瑜伽女帶到吉祥獅子那裏,吉祥獅子身上圍著一塊獅皮,獨自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樹下。

  

  當地國王禁止傳授超越因果的密法,害怕這個教法會損毀他的權威。吉祥獅子吩咐貝若紮那,白天研讀業因果的教義,晚上秘密前來,學習大圓滿心法。

  

  到了夜半時分,吉祥獅子將阿底瑜伽心部十八章寫下來。他蘸著山羊的白色乳汁,把心法寫在棕榈葉上。他告訴貝若紮那,把它帶回去用煙熏,乳汁寫的文字就會顯示出來。在這些法教中,第一部被貝若紮那譯成藏文的大圓滿經典就是《杜鵑啼聲之悟》:

  

  多從未偏離于一。

  萬物超越其世俗概念。

  萬象唯心所造,遠離善惡二元對立。

  萬事本自圓滿無缺,

  超越人爲造作之弊,

  任運自然專注于當下。

  

  傳完大圓滿心部的十八部教言後,貝若紮納不願離去,吉祥獅子又將六十部中最秘密續部灌頂和竅訣賜給他,但貝若紮納依然不願離開,吉祥獅子說道:

  

  浩瀚的法界無有窮盡,

  假如你了悟真如的本性,

  萬物本自圓成,無所欠缺,

  有何力量或成就超越它?

  

  貝若紮那離開印度的當天晚上,印度金剛座所有鐵門自然發出聲音:“金剛乘一生成佛的究竟心法,被那個西藏人帶走了。”

  

  此時,貝若紮那的夥伴曾萬勒周,在先行回到西藏的途中,已被盜匪劫殺。貝若紮那在教授神足法的上師古瑪熱阿的護送下,前往尼泊爾。古瑪熱阿神通廣大,賄賂了守關者,幫助他通過了許多險隘。

  

  當被派來追殺貝若紮那的神行者,快速來到了關口時,守關之人依照古瑪熱阿交待的話說:“我沒有看見任何僧侶,只看見一個拿著棕榈葉的吐蕃人。”

  

  當天,所有印度班智達又做了同一個夢,夢中說:“印度的太陽已經被藏人帶走,所有的花樹都已經枯幹,鳥兒的鳴叫已不再悅耳動聽……”

  

  貝若紮納依靠神足通,僅花了七天,就從印度金剛座回到藏地王宮。“神足”是一種靠控製呼吸來增強心力,讓身體離地飛行的瑜伽方法。

  

  回到西藏以後,就像當年他在吉祥獅子那裏一樣,白天,貝若紮那示現爲一位佛教比丘和班智達,公開傳授一切佛教共有的業報因果教義;夜裏,他把大圓滿教法秘密地傳給藏王赤松德贊。

  

  貝若紮那在西藏傳授大圓滿的消息,傳回了印度,印度班智達們挑撥說:“貝若紮那並沒有得到真正的佛法,他帶走的都是屬于鬼魅妖魔的咒語。如果弘揚這些假佛法,西藏純正的佛法將遭受毀壞,雪域也將面臨空前的災難。”

  

  謠言傳到西藏,苯教大臣利達青以及利泰查梅召集王臣晉見藏王,要求國王用最重的火刑、木刑、風刑、水刑來誅殺他。

  

  國王身不由己,暗中找來流浪漢之子,穿上貝若紮那的衣服,攜帶生活必需品,將他放入銅做的箱子,扔進河裏。又在皇宮的柱子後面挖了一個洞穴,將貝若紮那藏于其中,日夜翻譯顯密經續。藏王則于午夜,向尊者呈上食品,聽受稀有十八心部之法。

  

  藏王夜夜不歸,引起了才邦莎•瑪爾尖王後的猜疑。她暗暗跟蹤藏王,發現了貝若紮那譯經的洞穴。她敲擊大鼓,共有內外臣十四人聚集在大殿上。

  

  他們說:“王後所說的話,真是令人震驚!國王怎麼能這樣欺騙我們!我們當立即向大王抗議,他爲什麼要將這位禍國殃民的人,藏在王宮的內室中

  ”

  

  藏王十分憂戚,握住尊者之手,放聲大哭:“阿阇黎,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呢?”

  

  偉大的學者見此情景,唱出了“十六難道歌”。在這首歌中,記敘了十六種難值難遇之事,他不僅親身值遇難遇的導師,躲過數次難逃之殺劫,回到了難回的西藏,而且,了達難悟之叁藏,成就難證之文殊智慧。

  

  最後,他唱道:

  

  現前誰能信仰我,

  誰即成就大福德。

  

  大學者貝若紮那對藏王說:“我已從印度取來難得之法,已對有緣者傳授,心中已然滿足。現在我想去嘉姆察瓦茸,那個地方有我前世的所化衆生。”

  

  嘉姆察瓦茸就是現在阿壩州的馬爾康、金川等地。公元八世紀時,那裏到處都是崇山和密林。尊者來到嘉姆察瓦茸地區,安住于山頂之上。整個藏地的鳥類聚集而來,在阿阇黎的上空旋繞。

  

  當地人立即報告大王多協拿苞,大王派遣王子將譯師抓起來,以間諜罪,將他扔進熱谷的青蛙洞中。叁天後,大王率領侍衆前去察看,見貝若紮那安坐于洞中,唱著高亢的道歌。

  

  大王與衆臣商議後,又將貝若紮那從青蛙洞中帶出,送入虱子洞。在這座虱子洞裏,有人虱、狗虱、臭蟲以及山羊、綿羊等牲畜身上的虱子;另外還有數不盡的鳥虱蠅。這些虱子善吸人或牲畜的血液,不但讓人奇癢難忍,還會要人性命。

  

  七天後,人們又去圍觀,發現貝若紮那不僅全身光滑無痕,而且身體光明燦爛,十分莊嚴。這時,他們才知道,這是一位得道之人。大王將貝若紮那帶入王宮,帶領衆人向他道歉並致敬。

  

  至今,那一帶依然留有大譯師貝若紮納的神迹:整個身體在岩石上的印痕、插入石中的手杖、帽子放在岩石上,如同陷于稀泥中……

  

  因爲他已經完全超越了大小、長短、堅硬與柔軟、善與惡、自心與外境,超越了我們概念中相對世界……

  

  

◎ 成就者一生的昭示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則中美頂尖高中生的節目,美國十二名學生,都是美國總統獎獲得者。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別給予智慧、權力、真理和美四項。美國學生驚人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國學生沒有一人選擇真理和智慧,除了一個選擇了“美”以外,其他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利。

  

  我們的價值觀,如果建立在追求個人享樂和榮耀上,是非常可恥的。現代社會提倡綜合發展,不僅物質上需要發展,精神世界也需要發展。如果一個人具有高尚的思想、無私的精神,他個人的幸福也會得到奇妙的照顧,快樂、安甯會如影隨形,與他自然相伴。

  

  如果一個人心靈空虛,吸毒、嫖賭,盲目追逐物質享受,則已犯下方向性的錯誤。一位學者說,如果我們的目標錯誤,則行進的速度越快,距離自己的目標越遠。

  

  在這個世間,尚有許多未知的事物,無論是曆史上這些先行者的殊勝成就,還是物質與心靈的世界。人類短暫的一生中,只經過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刻苦學習,所具的知識、所涉的領域是微不足道的,僅是滄海一粟,沒有可以驕傲之處。

  

  對我們未知之領域,要放下自我的經驗,開放廣闊的心胸,要給自己留有余地,切勿在尚未瞥見真相之時,一口咬定其不存在,從而誹謗真理。人類社會無論在物質上如何發展,如果其內心與真理背道而馳,違背並踐踏因果律,其結果,只有人類自身受到懲罰。

  

  佛教史上有許多這樣的偉人,他們是真正的人中之寶。不僅通曉現象的起源與終結,也已經悟入現象及自我不存在的真如本性,獲得了徹底的自由。他們來到世間,爲了讓其他生命品嘗佛陀的不死甘露,即使曆經苦行、獻出生命,也不改內心永恒的歡欣與寂靜。乃至虛空未盡、衆生未盡、衆生的煩惱未盡,他們的弘願和卓絕的努力就無有窮盡。

  

  他們以畢生向我們啓示,成爲我們力量的源泉。如果我們能擁有一分真谛的智慧和大悲,世界也會純淨和美好。否則,我們內心的貪婪、暴力和愚昧,如河流一樣湧動不息,即使富可敵國,也不會得到真實的快樂。

  

  要獲得心靈的甯靜,就需要智慧和悲心,並以信心來尋找我們的想象力無法企及、但通過修行可以抵達的甚深境界。

  

  

  

2011.4

  

《人生格言系列7:成就必經之叁法(索達吉堪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