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些真正的知識分子,你最好在《俱舍論》、“因明”、《現觀莊嚴論》、“中觀”和“戒律”這些方面多多學習,如果你這樣學習了以後,確實是對整個世界的萬事萬物的一些真相非常容易明白的。
顯宗學完了以後,你再進一步地開始學習密宗,現在很多學習密宗的人,以爲只要得個灌頂就可以了,灌灌頂,然後就認爲自己已經成了密宗的佛教徒,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你也可以說是密宗的佛教徒,但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像我們一個老師,老師沒有正規的培訓,沒有正規的學習的話,那這個師範學校,他能否畢業呢,很困難的,大家都知道。
8. 培養戒定慧出色的輔導員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的佛教的輔導員,沒有正規的培訓,沒有正規的學習,沒有正規的很好的真正去培養的話,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以後特別希望,各個地方的寺院和佛教團體,要培養出一批真正對佛教有造詣,在戒定慧叁個方面都出色的一些人才。
什麼是戒定慧大家都知道,第一個是戒,所謂的戒,是我們基本的行爲規範,行爲規範要達到要求。作爲一個在家的佛教輔導員,至少你這個人的叁皈五戒或者說你這個人平時的行爲,這些方面是不會騙人的,至少也是有比較高素質、高修養的,這樣的一個人。
所謂的定,你的心裏面至少有一些安定、禅定,不是飄飄悠悠,今天到這裏去,明天到那裏去,今天參加這個活動,明天參加那個活動,有時候是搞一些非法的,然後自己都是最後卷入監獄裏面去,很有可能的,那對國家也好、對人們也好,做一些有危害的事情的話,那你就沒有這種禅定了。
所謂的智慧,不但是我們世間的一些知識要掌握,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事,我們要學習。你不能違背所在的地方有關的政策、相關的法律,相關的一些做人的基本的行爲規範,這些都不能違背,一旦你違背了以後,那你以後沒有辦法做下去,這是世間的智慧。那麼出世間的智慧,至少也是對佛教的教理有所明白,如果你對佛教的教理一無所知的話,那對別人怎樣輔導?
所以我經常在佛教團體當中說,我們佛教徒現在人才的水平遠遠不夠,我剛才講了,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培養出來的,但長期地,希望大家通過網絡也好,通過光盤也好,通過書也好,來進行學習。好多現在國內外的一些高僧大德、知識分子、包括一些大學的老師、教授,他們都是對佛教和宗教研究的水平蠻高的,如果有興趣的話,在這個信息時代,你只要上網,你隨便聽任何一個教授的課都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我們應該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多接觸一些對社會、對自己有利的知識,如果每天都是幹一些沒有意義的、亂七八糟的事,那這樣對家庭也沒有意義,對社會也沒有意義。
9. 佛教人才能廣泛地利益社會
當然我一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知識分子學習佛法,而且真正能懂得了佛教的一些真正的理念,那就能利益很多人。我去過一些學校,有些學校的教授和有些學校的老師,通過各種方法,真正是懂得了佛教和宗教的這些教義,他帶的學生的素質也是特別高的,不一般的。因爲現在很多學生只學一個知識和技術,而沒有講怎樣做人,如果他自己佛教的素質比較不錯的話,那他帶出來的人確實對社會是有用的,所以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確實需要很多的善良人、愛心人,不要所有的人培養出來以後,全部是自私自利的人,或者是破壞各種各樣公共秩序的人,導致現在社會上有這麼多的問題出現。
我們佛學院雖然人比較多,但都是守戒律、自己好好地聞思修行的,從來都不出什麼各種各樣的事情,因爲這是法王如意寶一開始就要求的,我們不注重什麼用佛教的名義來到處化緣、化錢,我們除了學習佛法,研究佛法,學習藏傳文化以外沒有什麼其他的。我們佛學院所培養出來的這些人才,無論到哪裏,都應該對社會、也可以說對人類有一定的貢獻,這一點也是無論在漢地也好、藏地也好,還是在其他地方你們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並不是今天在這個場合當中自贊毀他,我也從來不評價任何其他人的事情,我自己也只是參與學習佛法、研究佛法,我自己也是特別喜歡,一生當中的責任也是這樣的,除了這個以外,我也沒有什麼很多的興趣。
我今天跟大家溝通、交流,再叁強調我們以後怎樣學習佛法正理,學習佛法以後確實是很多人的身心有很大的變化。你們有些人可能學佛很多年了,有些人是從來沒有學過,也許是今天剛剛聽到佛法的,不管怎麼樣,你去試一試,去看看,爲什麼現在有這麼多人在學習佛法。學習佛法對生活肯定是有意義的,對自己的各方面也是有意義的,如果沒有意義的話,現在21世紀的人類也很聰明的,如果對自己的身心一點沒有意義的話,你也是不一定學佛的。所以我想,佛教的這種教育對當前的社會來講,應該是非常地需要,因爲人們心裏的欲望比較大,人的欲望的坑都是沒有辦法填滿的,如果有了佛教的這些觀念,能讓我們關注社會,關心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自己的生活也經常有一種安全感,不會處于恐慌,或者是擔憂,或者是一種傷感當中。
現在不管是有地位的人,沒有地位的人,無論是有錢財的人、沒有錢財的人,很多人來到這個世界以後,好像有不同程度的一些痛苦,有不同程度的一些擔憂,學了佛以後,大家都有一種隨緣的感覺。我的希望是很好的,但是我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也有最不好的一些打算和計劃:如果我明天死了怎麼樣?明年的時候我不在怎麼樣?很有可能的,我們現在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今天我們聽這堂課的人明天全部都不會死,如果明天不會死、後天也不會死,一直推下來的話,全世界的人永遠也不會死的,但是誰也不敢保證。並不是所有的都在一種希望當中,我們對人生當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災難、一些違緣,早有准備。
以後佛教方面的人才要怎麼樣培養,各個地方的佛教人士,你們應該自己想。我個人的話,也是有時通過網絡這種方式來跟有緣的人順便講講話,這已經接近十年了,接近十年當中,偶爾有一點溝通,同時在自己發表意見過程當中,大家有什麼樣的想法、有什麼樣的建議,也可以互相思考,我也願意學習大家真正的真理和知識。
我特別希望我們很多佛教徒,如今有很好的一些機會,大家共同學習,學習佛法很重要的,以後有沒有這樣的機會誰都很難說,我們的這個身體確實是四大組成的,我們的心也是隨著因緣而很容易改變的,今天我想好好地學佛,但是明年我會不會學呢,很難說。再過五六年以後一觀察,自己當時是想學,但後來都沒有學,今天我的身體很好,我可以跟佛教徒一起共同學習,但再過兩年,我的身體會不會好呢?也很難說的。所以佛教裏面講人身難得、佛法難遇,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抓住機遇,好好地學習佛法,學習佛法對你個人,對你家庭、對整個社會,我百分之百可以敢保證,不會有任何的副作用,因爲學習佛法,而讓你各方面不健康、不快樂,不會有的。
只不過現在社會上有個別人對佛法的教義不理解,我覺得現在越偏僻的地方越對佛教的教義不理解,思想非常發達的東西方的一些高層次的人士,對佛教是完全認可的。所以說,我特別希望我們在座的每個人好好學習佛法,同時各個佛教的寺院當中也好,佛學院也好,佛教的各個居士林和一些學會、小組、中心,以及佛學團體,你們應該自己各自培養佛教的人才,這不需要我們佛學院,也不需要我,學習佛法是一個自身的問題,自身需要的時候,那麼自己培養人才是很有必要的,任何一個國家,他覺得教育很重要的話,那麼它會培養人才的。
你們想一想在十多二十年前的時候,有些國家非常重視教育,有些國家非常重視建築,有些國家非常重視研究一些技術,但後來過了二叁十年以後,非常重視教育的這些國家,它的人才在全世界來講,應該說是擁有最大的財富。所以任何一個宗教也好、任何一個民族也好,如果你要想將來真正成爲一個非常合格的人,或者你的宗教成爲一個真正的、對社會有用的,那麼培養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今天心裏面很想講培養人才的重要性,但我剛才講的,可能也並沒有完全說到核心上。有智慧的人也應該知道,佛教人才是怎樣培養的,這是靠大家各自的一些力量,並不是我們要求大家怎樣怎樣做,這對我來講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現在佛教的綜合水平確實比較而言不算特別高的,還有待于進步,還有待于有所發展,在這方面需要努力。我們很多相關人員也是應該理解的,應該有一種包容的心態看這個世界,現在這個社會已經成了地球村,整個東西方的國家也好,全世界的人類互相學習,互相溝通,在這個時代當中,大家應該不要很多擔憂、傷心、顧慮、恐懼等各種各樣的心態,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有一種非常和合的氣氛,應該有一種和平、團結、公平、與時俱進的理念,這樣,我們人類的整個水准有提升的機緣,否則的話,我們老是處于一種自我的約束、自我的緊張、自我的一種恐懼的話,那麼始終是得不到真實的一種開放的心態。
◎《懷業自在祈禱文》的功德及念誦傳承
我最近提倡的《懷業自在祈禱文》是在一百多年前,麥彭仁波切作的,也即是說身心獲得自在,弘揚佛法利益衆生,這樣的一個祈禱文,所以這樣的祈禱文,實際上可以叫做“世界和平祈禱文”。前一段時間我在五臺山的時候,我自己發願一年半當中念《自在祈禱文》一萬遍,這個用漢文念也可以,用藏文念也可以,你們自己願意發願和我一起念的話,也可以;如果不願意的話,也是可以的。我今天也給大家念一個這樣的傳承,這個傳承是上師如意寶給大家念過很多次,我也得過很多次。
◎皈依的法名
今天我們不同地方的皈依佛教的這些人的法名統一取一個字,圓滿的“圓”,然後懷是懷抱的“懷”, 就是“圓懷”,懷業自在,息增懷誅,我們四大事業當中有一種叫做懷業,所以說今天是這樣的一個緣起吧,以前取過名字的就不用了,沒有取過的,共同取名爲圓懷。
◎結語
今天給大家做了一些開示,開示的內容可能對原來的一些佛教徒不一定有什麼新鮮的東西,不管怎麼樣,今天作爲我開示者的話,是我的一個心態和我的一個思想,今天我的主要的思想,我總感覺現在特別需要佛教的人才,同時,因爲《懷業自在祈禱文》能攝受很多的有緣衆生,也希望大家通過《懷業自在祈禱文》,給全世界的人們帶來快樂和和平,減少我們世界上的各種各樣的地水火風的災難還有疾病、戰爭等等一些不平安的因素,讓世界的人們都獲得今生和來世的快樂、幸福。
好,謝謝大家!
2012年9月1日
《培養佛學人才,利益社會衆生》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