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培养佛学人才,利益社会众生▪P2

  ..续本文上一页的争斗,家庭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战场,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周围的人也觉得他们家庭过得特别糟糕。

  但很多人学佛以后,就懂得了因缘,比如说家里面的人互相不太好的话,他也并没有要求非要你对我好。如果我们家人各自的一些观念不同,互相有一种容忍、理解,虽然他想的是这样,他说的是这样,他做的是这样,但是这些以我的心意不太适合,不过我也没有要求他必须走我这一条路。我有我的思路,他有他的想法,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当中,难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差异。因为佛教都讲前世的业因果,前世的这种轮回,前世是个众生,难免这样,也许他前世是欧洲人变到这里,我也许是东方人来到这里的,那这样的话,我们两种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现在在一个家庭当中生活的时候,难免互相有一些冲突,互相有一些不理解,甚至我们的生活习惯、爱好,包括很多方面的行为有矛盾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想,我们学佛,如果真的是从家庭开始,从我们小的社会群体开始,逐渐逐渐推广的话,可能比很多治安人员、警察,还有很多维护社会秩序的人要好。如果要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工资,那对这个社会的消费,对整个资源的开支也比较多。我们佛教里面讲自净其意,就是我们的心获得了调整,获得了调伏,当我们的心获得调伏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想得开,什么时候都过得很快乐的,这是我们社会非常需要的。

  

4.多学习有意义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我今天也讲了,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很多综合素质都不太高,尤其是佛教的综合素质不太高。我接触的许多人,在不同的城市也好,在一些寺院当中也好,在佛教的一些小团体当中,都在进行学习。我觉得是很需要学习!现在我们通过网络,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全世界的很多知识都在学习。这是一个开放的心态,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心态,是国际化的一个趋向,我们谁也控制不了,也不需要控制,我们现在越控制的话,可能就越没有利益。所以我们很多的佛教徒也特别希望学习对自己有利的,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对社会乃至整个群体有意义的一些知识。

  要不断地学习,否则我们很多年轻人每天都是上网沉迷在各种各样的贪嗔痴中,或者说是沉迷在各种各样的对社会,对自身的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很多方面不利的活动中。我每次觉得要是通过网上沟通的话,应该学一些在社会道德上,比如说汉地的话,像儒教思想、道家思想,还有基督教思想、佛教思想,这些都是对人类人心非常有帮助的一些宗教,这些宗教你可以学习。通过网络,像西方的一些哲学,包括亚里士多德或者一些其他的像柏拉图等等,他们的哲学思想也可以学。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他喜欢的是什么?喜欢钱和地位,还有自己的一些所谓的需求,各种各样的社会目标。当然这些我们也不排斥,随着年龄、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大家也难免在这方面花一定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学知识,没有学知识的话,人类每天都是除了吃喝玩乐以外没有什么其他可想的话,那跟旁生没有多大的差别。

  

5. 拒绝浪费,节约惜福,智慧地使用财富

  我看到了很多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今天在这里顺便跟大家讲一下。现在尤其在很多大城市里面,食物的浪费非常过分。现在人类自己可以吃,自己可以喝,自己可以穿,这个应该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是现在城市里面一些年轻人特别喜欢讲一些排场,比如说你请一个客,本来我们可以吃100块钱的,但是你为了面子,可能要花1000块钱,然后大概六七百块钱,甚至九百块钱的食物全部在餐桌上浪费,这有什么必要呢?大家扪心自问,想一想。

  还有很多人,特别喜欢讲一些名牌。名牌衣服得花多少多少钱,你穿了以后对你的身体真的很好吗?也不一定!你穿一个非常普通的衣服,你买名牌衣服的这些钱,如果捐出来,给偏僻地方的一些读不起书的、看不起病的、过不了生活的穷苦的人,给他们的话,那多好。一个富裕的人,一件衣服可能上万、两三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也有,这些钱如果用到了非洲国家,那该多好。现在那些国家闹的饥荒是什么样,大家都应该清楚。在任何地方都有很多贫穷的地区需要帮助。

  我们城市里面的一些特别喜欢穿名牌衣服的,经常自己非要消费而且讲一些排场的,这些人过多的浪费是对我们人类整个资源的一种破坏。这样的破坏,如果你即生当中用得太多了、太过分的话,来世你一定会变成一个非常贫穷的人。这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得非常清楚的,这种因果规律是谁也没有办法推翻的。

  所以我想今天在这里呼吁大家,在举行宴会的时候,要尽量节约,因为现在这样做已经成为习惯。其实对西方国家,和对其他的一些文明民族来讲,这是非常注意的。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提倡自助餐,自助餐是很好的,你自己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我看到很多汉地城市里面的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一些商人,他们还是很会节约的,除了自己吃的、穿的以外,基本上多余的这些资源都留给其他人。

  我们人类短短的人生几十年中,也许你即生当中有福报,你可以霸占很多的财物,这一辈子吃不完,下一辈子也吃不完,即使子子孙孙全部都用的话,也可能都用不完。你拥有或者占用过多的资源,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在来到这个地球上的时候,是独自一人的,我们最后离开这个地球的时候,也是只有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也许变成人,也许变成其他的一种动物。那在这个时候,你所拥有的、当你拥有权力的时候所霸占的这些资源,你不给社会帮助,不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援,其实这是比较愚痴的。我经常想,现在很多人,的确是来到这个世界,对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关心。每个人都认为,成功就是自己有钱、自己有地位、自己有财富,认为这个是成功的标志,但是我们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你对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这一点很重要。我看到很多,有些人刚刚得到一份工作,刚刚找到了一家企业,他拼命地帮助别人,但是到了一段时间以后,原来的爱心就消失了,就没有了,然后就开始往自己的家庭、在自己的身上堆积财富。

  所以我经常想,关于财富观上面,呼吁大家不要浪费,过多的浪费对我们个人的发展不利,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不利。现在大多数的浪费一个是在餐桌,一个是在其他一些无用的所谓的名牌等等这些方面。

  但是佛教徒也没有必要为了节省,穿得特别破,脸不洗,头发不洗,连营养都跟不上,佛教对生活观讲的是不能过于奢侈,也不能过于贫穷,要讲中道。中道,是我们现在很需要的一个社会理念,很需要的一个生活观念,现在很多没有钱的人太贫穷了,连基本的生活都没办法,有钱的人太富裕了,有点太过奢侈了,浪费过多。你一晚上所消费的东西,可能偏僻地方的一个人一年当中也是花不完的,所以在惜福方面,大家一定要重视。

  

6. 希望寺院、佛教团体,组织系统地学习佛教教理

  回到我今天所讲的话题——培养佛教人才,其实我们佛教的人才要是培养的话,需要以后包括一些寺院,和一些其他的佛教团体、组织,像我们佛学院一样进行系统地学习。法王如意宝在大概30年前的时候,给我们学院制定了一个真正的学习的架构,这种学习的方法首先是法师给大家引导,然后辅导员给大家开导,这个辅导员平时都是受法师的监督,在法师的指导下学习,要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资格给别人辅导。有些辅导员,他自己都是学得特别特别差,只不过世间的嘴巴会说而已,然后到社会上的佛教徒当中经常天花乱坠地说,其实他讲的很离谱,根本不符合佛教的教义,那么这种辅导员没有辅导的资格。所以我们也很希望以后,相关的寺院、佛教组织,系统地学习佛教教理。

  学习藏传佛教、学习汉传佛教、学习任何一个宗教,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时候,老师讲课,老师讲完课以后给大家布置作业,然后过一段时间,你学得怎么样,通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等这种手段来知道学生的成绩。其实我们佛教现在也是在推行这样的一些作法,最近我们学院里面也是对学院的相关的四众弟子做了一些考试,在考试的过程当中,发现有些人学得特别不错,然后准备过一段时间给大家发奖励,有一部分学得并不是很理想的,但不管怎么样,你参加考试的话,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鼓励吧,对自己也是鼓励。我也是参加他们所有的讲考,所有的批卷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花了大量的时间。

  

7.佛教徒应该系统地学习显宗、密宗

  在这个时候发现,我们佛教徒还要进一步地去学习,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些人不是从小在佛教方面有信心的,而且有些人可能在半途当中,你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你家庭出现什么事情,或者你工作当中出现什么事情,或者你到一个寺院看到一个有缘的上师,哦,路途当中看到一个特别胖胖的仁波切,然后觉得这个是对自己特别特别有缘的,或者说一个特别有善缘的一些各方面的一些信教徒,那这样的因缘就学了,但学了以后,现在还是并不是很系统的,只是知道佛教当中的个别的一些道理而已。

  我们特别希望所有的佛教徒,你不要办一个皈依证就可以了,你不要认为是:哦,我是佛教徒,我在某某上师那里已经得过皈依戒就可以了。其实这个是一个名相上的,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当中,包括显宗的一些,比如说五部大论,在我们藏传佛教当中有五部大论,在寺院里面,一部论典要学几年,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时间,但是有智慧的一些大学生,有些老师,…

《培养佛学人才,利益社会众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