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
蘇轼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杭州詩僧道潛不遠千裏往訪,二人論詩談禅,相得甚歡。
1081年
日本延曆寺僧徒再次火燒園城寺。
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
張伯端卒。生前著有《悟真篇》,宣揚釋、道、儒叁教合一。
文惟簡等鑿四川大足石篆山叁世佛龛。
1083年
朝鮮僧徒將《宋朝大藏經》迎入開國寺安置。
1084年(宋神宗元豐七年)
王安石、蘇東坡約是年前後作詩贊賞僧惠崇的水禽小景畫。
1085年(宋神宗元豐八年)
四川榮縣大佛及千佛崖開鑿。
高麗王子、僧人義天入華,宋帝敕蘇轼館伴。數年後義天攜佛典千卷而返,將《高麗藏》回贈錢塘慧因寺(即高麗寺)。
高麗于文德殿設佛頂道場。並建原州法泉寺智光國師玄妙塔。
1086年
朝鮮僧義天返國後獻經,天臺宗始流行。
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
蘇轼書《齊州舍利塔銘》,後刻于山東靈岩寺。
西藏于日喀則興建兼具漢藏建築風格的夏魯寺。
1089年(遼道宗大安五年)
山西靈丘覺山寺塔興建。
高麗于乾德殿設楞嚴道場。
高麗國清寺建立。
1090年
緬甸蒲甘阿難寺興建。
高麗僧義天著《新編諸宗教藏總錄》。
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
黃庭堅應廬山廣鑒瑛禅師之請,書《七佛偈》,刻石于秀峰寺讀書臺。
高麗《高麗大藏經》開始刻版。
1095年(宋哲宗紹聖二年)
陝西黃陵萬佛石窟開鑿。
1096年(宋哲宗紹聖叁年)
安徽宣城雙塔寺建雙塔,蘇轼書《觀自在經》,刻石貯之。
文惟簡鑿四川大足石門山釋迦龛。
1097年(宋哲宗紹聖四年)
廣州六榕寺花塔重建。
高麗國清寺設慶贊道場。
1098年(宋哲宗元符元年)
全國現存最大的室內臥佛——甘肅張掖寶仁寺大佛興建。
1099年(宋哲宋元符二年)
蔡卞書《楞嚴經》,刻于江蘇蘇州靈岩寺。
十一世紀
土耳其領袖馬穆德蘇丹連年襲擊印度,擄掠孔雀城,毀滅一萬余座佛寺。
1100年(宋哲宗元符叁年)
緬甸佛教末羅姆摩僧伽派形成。
藏傳佛教甯瑪派(紅教)約形成于此時。
畫僧仲仁卒。生前善繪梅花,黃庭堅稱其梅花圖風姿高雅。
山西大同善化寺叁聖殿、山門建于此時。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蘇轼卒。曾主張叁教合一,平素好與僧人結交,談禅論詩。
山西大同華嚴寺創建。
高麗僧義天卒。
1102年(宋徽宗崇甯元年)
宋政府創安濟坊,由僧人主其事,負責收養貧病百姓。
山西晉城建青蓮寺大佛殿。
內蒙赤峰洞山石窟開鑿。
1104年(宋徽宗崇甯叁年)
宋政府設漏澤園,由僧主事,負責安葬無主屍體。
1105年(宋徽宗崇甯四年)
黃庭堅卒。生前爲詩以和尚自況,稱自己爲“似僧有發”。
日本藤原清衡建立最初院(中尊寺的前身)。
1106年(宋徽宗崇甯五年)
李公麟卒。生前善以白描繪《維摩居士像》、《金剛經相》等。
高麗文德殿設百日齋和慈悲忏道場。
1107年(宋徽宗大觀元年)
孔清覺“白雲宗”約創于此時。
1108年(宋徽宗大觀二年)
刊行《禦製秘藏诠第十叁》等四幅山水版畫經卷。此爲我國最早的山水版畫。
日本延曆寺日趨強盛, ,源、平兩氏防備其僧徒入京。
1109年(遼天祚帝乾統九年)
內蒙古巴林左旗洞山石窟開鑿。
高麗文德殿設藥師道場,長齡殿設盂蘭盆道場。
1110年
高麗文德殿設孔雀明王道場。
1112年(宋徽宗政和二年)
文孟周開鑿四川大足福安橋毗盧洞造像。
1112-1201年
柬埔寨建吳哥寺。印度教取代佛教,盛行于柬埔寨。
1113年
日本延曆寺、興福寺僧徒發生械鬥。
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
徽宗趙佶崇道抑佛,诏毀佛法,改佛爲大覺金仙,菩薩爲大士,僧爲德士,尼爲女德士,寺爲宮,院爲觀。
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
徽宗以抑佛有礙統治,乃恢複佛教地位。
1121年(宋徽宗宣和叁年)
張商英卒。曾主張釋道儒叁教合一,官至右仆射,自號無盡居士。
孔清覺卒。爲孔子後裔,棄儒從佛,于杭州靈隱後山創“白雲宗”,曾著《十地歌》。
1123年(宋徽宗宣和五年)
藏傳佛教噶舉派名僧米拉日巴卒。曾鬥敗苯教,使佛教在西藏地區廣爲傳布。
慧洪著《禅林僧寶傳》30卷。
1124年(宋徽宗宣和六年)
宋齊古居士從福建運回政和年間造的五百金漆木雕羅漢像,置于山東長清靈岩寺。
山西應縣淨土寺正殿興建。
日本藤原清衡建平泉中尊寺。
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
河南登寺少林寺初祖閹創建。
日本藤原清衡建平泉中尊寺。
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
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創建。
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
伏元俊等開鑿四川大足北山稱勒經變窟、地藏窟和孔雀明王窟。
1131年(南宋高宗紹興元年)
江蘇蘇州報恩寺塔(又稱北寺塔)興建。
四川大足寶頂山摩崖開鑿。
1133年(南宋高宗紹興叁年)
《思溪版大藏經》雕印。
1134年
日本僧覺鍐任高野山禦願寺大傳法院座主。
1135年(南宋高宗紹興五年)
克勤卒。生前著有《碧岩錄》。
1137年(金熙宗天會十五年)
重建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塑文殊及脅侍菩薩像。
1140年(金熙宗天眷叁年)
山西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創建。
日本僧人覺鍐從高野山大傳法院被逐,移至根來寺。
1143年(金熙宗皇統叁年)
山西朔縣建崇福寺彌陀殿。
日本僧覺鍐卒于根來寺。
1144年(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
文仲璋等鑿四川大足妙高山叁教窟。
四川大足聖壽寺院小佛灣石窟開鑿,內容有佛本生故事雕像及毗盧舍那佛像等。
1147年(南宋高宗紹興十七年)
重建江蘇蘇州靈岩寺塔,七級八角,高30余米。
1149年(金熙宗皇統九年)
山西解州(今解虞)靜林山天甯寺開雕《趙城藏》。
1153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叁年)
西藏建納塘寺。後成爲著名印經院。
浙江臨安六和塔開始興建。
1154年(金完顔亮貞元二年)
山西大同建造善化寺善賢閣。
1157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
默照禅創始者正覺卒。
1158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
西藏建帕木竹丹薩替寺。
金朝建山西繁峙縣岩山寺。
1159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
西藏粗布寺興建(一說建于1187年)。此寺爲噶瑪噶舉主寺。
1161年
日本園城寺長吏覺忠巡禮觀音靈場33所,此爲西國巡禮的開始。
1161-1189年(金世宗大定年間)
河南洛陽白馬寺齊雲塔創建。
1163年(南宋孝宗隆興元年)
看話禅的創始人大慧宗杲卒。
1167年(金世宗大定七年)
金宮廷畫家王逵、王道繪山西繁峙靈岩寺大殿內壁佛傳故事壁畫。
王重陽創“全真道”主張引佛入道,叁教合一。
1168年(南宋孝宗乾道四年)
日本僧榮西入宋,同年與重源一起回國。在中國期間榮西曾學習黃庭堅的書法。
1169年(南宋孝宗乾道五年)
西藏僧人洽巴·曲吉森格卒。生前以傳授因明學見長,著有《攝類辯論》、《定量論廣注》、《量論攝義頌》等。
陝西耀縣東山藥王洞石窟開鑿第5、7佛龛。
1173年(南宋孝宗乾道九年)
西藏格敦蔡巴寺興建(一說建于1175年)
1175年
日本僧人源空提倡專修念佛,傳淨土宗。
1179年(南宋孝宗淳熙六年)
僧人趙鳳智在四川大足寶頂山開龛造像,內容多爲密宗造像。
西藏建止貢寺。
1180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
大理張勝溫繪《梵像圖》。
西藏達垅寺開始興建。
日本平重衡燒東大寺和興福寺。
1181年(南宋孝宗淳熙八年)
四川江油建造雲岩寺飛天藏殿。
西藏修色寺開始興建。
日本重源再建東大寺。
1185年(西夏仁宗乾祐十六年)
西夏刻《金光明最勝王經》。
1187年(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西藏堆龍德慶粗樸寺、貢塘寺創建。
日本僧人榮西再度入華學禅。
1191年
日本僧人榮西返國,傳布禅宗,臨濟宗成立。
1192年
緬甸佛教僧伽羅僧伽派形成。
1193年(金章宗明昌四年)
萬松老人行秀和尚入金廷弘法,章宗完顔璟賜以紫衣。
1194年
由于延曆寺的上告,日本天皇禁止榮西、能忍等人傳布禅宗。
1195年(南宋甯宗慶元元年)
鍾唐傑、窦從周約于此年繪《榮西禅師歸朝宋人送別圖》。
1196年
日本僧人貞慶著《彌勒講式》。
1198年
日本僧人源空著《選擇本願念佛集》,榮西著《興禅護國論》,宣傳弘禅法可興國的道理。
1200年
柬埔寨大吳哥巴揚廟約建于此時。
成吉思汗兵至柴達木,致書薩迦,聘請喇嘛。
日本淨土真宗創始人親鸾倡帶妻修行。
日本北條政子在鐮倉建立壽福寺。鐮倉幕府禁止念佛宗。
朝鮮僧人智讷將定慧社移至曹溪山吉祥寺。
1202年
日本僧人源空製定七條製誡。
日僧榮西創建建仁寺。
1203年
伊斯蘭教大軍燒毀印度超行寺,以此爲標志,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
1204年(南宋甯宗嘉泰四)
雲南景洪建小乘佛教飛龍白塔,其地傳有佛陀足迹,…
《佛教年表--從佛教大年表看佛教發展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