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年表--從佛教大年表看佛教發展史▪P7

  ..續本文上一頁》3卷及《蘇悉地揭羅經》3卷。

  725年

   日本元正天皇诏日本諸國寺院誦讀《金光明經》、《最勝王經》,以求國家平安。

   日本建立神宮寺。

  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

   唐玄宗敕車政道往于阗國摹寫天王像,爲繪相國寺壁畫。

  727年(唐玄宗開元十五年)

   僧一行卒。唐玄宗李隆基悼一行圓寂,爲製碑文,親書于石,並谥號爲大慧禅師。

  s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卒。唐玄宗贈鴻胪卿,谥“一切遍知”叁藏,遣內侍杜懷信監護喪事,于河南洛陽龍門起塔。

   新羅入華僧人慧超自天竺返唐至長安。著有《往五天竺國傳》,慧琳《一切經音義》曾著錄。現僅在敦煌石窟發現其殘本。

   宋儋撰並書《道安法師碑》,立于嵩山會善寺。爲書法藝術名作。

  728年(唐玄宗開元十六年)

   吏部尚書裴凗爲少林寺撰碑文。

   日本元正天皇向日本諸國頒發《金光明經》。

   新羅僧無相至唐朝京師,唐玄宗召見,隸于禅定寺,後入蜀,學于智诜禅師。

  729年(唐玄宗開元十七年)

   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

   日本佛教仁王會始創。

  730年(唐玄宗開元十八年)

   唐玄宗诏全國寺觀建天長節(玄宗誕日)祝壽道場。

   玄宗在花萼樓召釋道二教論議,沙門道氤與道士尹崇對辯論議,《開元佛道論衡》記載論辯的情況。

   崇福寺僧智升撰《開元釋教錄》20卷,記載佛教的盛況,並言佛藏以5048卷爲定數。

   李邕撰並書《麓山寺碑》,立于湖南長沙嶽麓寺。

  732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年)

   法璿于浙江鄞縣太白山麓創禅宗名刹天童寺。

   禅宗北宗義福禅師卒,唐玄宗谥號大智禅師,葬于伊阙之北。

   金剛智卒。谥灌頂國師,葬于龍門南,建塔旌表,述碑記德。

  733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

   日本僧人榮叡、普照、玄朗、玄法等隨遣唐使入華,在揚州向鑒真大師求法。

  734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

   慧能弟子神會禅師在滑臺(今河南滑縣)大雲寺設無遮大會,立南宗宗旨,攻擊北宗。禅宗宗派之爭漸起。

   日本在唐學問僧玄昉、學生吉備真備隨遣唐使返回,帶去佛經5000余卷及《大衍曆》、《樂書真錄》,並弓箭佛像等。

   日本嚴格得度製度,要求得度者必須背誦《法華經》或《最勝王經》,且淨行叁年以上。

  735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叁年)

   善無畏卒。唐玄宗贈鴻胪卿,葬于龍門西山。生前曾譯《大日經》、《蘇番地羯羅經》等,傳密教胎藏界曼荼羅。

   四川化城山石窟開鑿。

   《法華寺碑》刻立于該年。

   清涼寺普觀法師與沙門法會等于五臺山造玉石釋迦、文殊、普賢等一鋪。

  73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唐玄宗親注《金剛般若經》诏頒天下,普會宣講。

   玄宗召吳道玄入內供奉。吳道玄于景公寺畫“地獄變”。

   唐玄宗敕各州建龍興寺。

   洛陽大佛先寺沙門道璿隨日本副使中臣名代到日本,在大安寺西唐院,講所赍之《律藏行事抄》,爲日本弘通律宗之先驅。

  737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

   老撾萬象建塔銮,以貯佛祖舍利。

   晉昌(今山西太原)太守樂庭環約于此時興造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繪說法圖壁畫。

   唐玄宗令僧尼歸祠部管轄。

   日本始建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或“大城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

  738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

   唐玄宗敕諸州郡各建一大寺,名開元寺。

   山西交城玄中寺鑄鐵佛像。

  739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唐玄宗命僧道遇國忌在龍興寺行道散齋,千秋節在開元寺祝壽。

   北宗普寂禅師卒,贈谥大慧禅師(一說谥大照禅師)。

   大薦福寺道光禅師卒。

   四川夾江千佛崖開鑿。

   西藏金城公主卒。她在弘揚佛教方面貢獻頗大。

   日本法隆寺興建夢殿。

   日本諸寺轉育《五谷成熟經》。

  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

   玄宗女永穆公主于五臺清涼寺爲玄宗造淨土諸像,並鑄銅鍾。

   南宗江西吉安青原山僧人行思卒。其爲禅宗六祖慧能弟子,僖宗朝時追谥弘濟禅師,塔曰歸真。以後信徒又衍爲曹洞、雲門、法眼叁宗。

   沙門道氤卒。生前作《金剛經》注,撰《法華》、《唯識》諸疏。

   朝鮮的審祥到日本講《華嚴經》。

  741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

   唐玄宗诏各州建開元寺、開元觀。

   天竺僧人寂護首次到吐蕃(西藏)弘法。

   不空和尚自南海乘昆侖船到師子國,其王遣使相迎。

   金剛智卒。生前譯有《金剛頂經》等密宗經籍5部,傳密教金剛界曼荼羅,敕賜灌頂國師。

   日本聖武天皇發布建立國分寺、國分尼寺的敕命,重申建造丈六佛像和七層塔的旨意,讓抄寫《最勝王經》、《法華經》各10部。天皇親寫金字《最勝王經》,各塔送存一部。規定僧寺名爲“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尼寺爲“法華滅罪寺”。

  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

   西藏出現佛苯之爭。

   西藏墀松德贊生。

   敦煌莫高窟第45、103、217等窟壁畫約作于此時。

   新羅開鑿佛國寺石窟,曆20余年。

  743年(唐玄宗天寶二年)

   唐玄宗李隆基以廣東羅浮山爲佛經所指華首菩薩居處,诏建延祥寺、華首臺、明月戒壇。

   石頭希遷赴湖南衡山南臺寺弘法,創禅宗南嶽一脈。

   鑒真和尚擬東渡日本,遇風浪返回。

   唐玄宗爲多寶塔親書塔額,該塔銘爲書法名品。

   日本聖武天皇發願造東大寺金銅盧舍那佛大像(即所謂奈良大銅佛)。

  745年(唐玄宗天寶四年)

   日本行基任大僧正。

  746年(唐玄宗天寶五年)

   不空遵金剛智遺命赴古印度取得密藏文獻500余部返國,居長安淨影寺譯經。

   河南登封建淨藏禅師塔。

   師子國(今斯裏蘭卡)遣使來,贈貝葉抄寫的《大般若經》一部。

  747年(唐玄宗天寶六年)

   書法家、文學家李邕卒。曾書有《東林寺碑》、《麓山寺碑》等。

  748年(唐玄宗天寶七年)

   雲南劍川石鍾山石窟約開鑿于該年。

   日本遣唐學問僧榮叡卒于中國。

   日本法華經千部會開始。

  749年(唐玄宗天寶八年)

   神會禅師在洛陽荷澤寺爲慧能立影堂,太尉房琯爲作《六葉圖經》。

   日本僧人行基卒。生前倡修東大寺、國分寺等,被聖武天皇尊爲大僧正。

   日本奈良大佛正式完成。

  750年(唐玄宗天寶九年)

   鑒真和尚複渡日未果,暫居廣州。

   日本京都清水寺、石川總持寺約建于此時。

   新羅景德王命工匠製沈檀木萬佛山以送唐朝。

   新羅慶州南山石窟大建佛像,有唐代藝術風格。

  751年(唐玄宗天玉十年)

   新羅金大城重建佛國寺。多寶塔、釋迦塔建成,將《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納入。

  752年(唐玄宗天寶十一年)

   唐玄宗以睿宗忌日命女工繡釋迦牟尼佛像,親題繡額,稽首祈福。

   顔真卿書《多寶塔感應碑》。

   日本東大寺舉行大佛開光供養會。

  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年)

   不空譯出《金剛頂經》。

  754年(唐玄宗天寶十叁年)

   鑒真東渡日本成功,天皇迎至京都東大寺,鑒真在日本創律宗,設戒臺。

   天臺宗左溪玄朗卒,李華爲撰碑銘。

   墀松德贊繼位贊普,繼續弘揚佛教。

   新羅僧法海在皇龍寺講《華嚴經》。皇龍寺的大鍾開始鑄造。

  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

   印度僧蓮花戒與大乘和尚在西藏辯論佛教教義。

   日本京都東大寺戒壇院建立。

  756年(唐肅宗至德元年)

   肅宗在靈武,以軍需不足,裴冕請鬻佛教、道教度牒,謂之香水錢(一說爲757年)。

   日本聖武天皇卒。光明皇後將天皇生前喜愛的宮廷內珍藏600多件,獻給東大寺中心倉庫保存,日本正倉院的禦物珍藏由此開始。

   日本諸國的國分尼寺講《金剛般若經》、《最勝王經》,祈念天下太平。

  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

   泰國洛坤瑪哈達寺約建于此時,以供奉佛祖遺迹。

   唐肅宗诏迎陝西鳳翔法門寺佛骨入宮中,立內道場供奉。

   唐肅宗诏沙門元皎于鳳翔開元寺立藥師道場。

   肅宗敕五嶽各建寺,選高行沙門主之。

   版畫《陀羅尼輪經咒》的唐都府卡家刻本問世。

   日本的興福寺設置施藥院,爲貧民治病。

  758(唐肅宗乾元元年)

   不空奉肅宗李亨之命,入宮內爲肅宗灌頂受戒。

   郭子儀上表肅宗爲禅宗初祖達摩請谥。

   畫家吳道子卒。生前爲兩京佛寺繪有《西方淨土變》、《送子天王圖》、《地獲變相圖》等壁畫,有“畫聖”之譽。

   楊惠之卒。生前曾爲江蘇吳縣保聖寺塑羅漢像,以形神兼備而名著四方。

   盧楞伽繪成都大聖慈寺壁畫。

  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

   居士王維卒。生前以禅詠爲樂,有“詩佛”之稱;又繪有《渡水僧圖》、《維摩诘圖》等。

   鑒真在日本奈良主持建立唐招提寺(即法隆寺金堂)。

  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

   神會禅師卒,建塔于洛陽寶應寺,谥真宗太師。塔號般若,有《語錄》傳世。

   沙門道濬卒于日本。

   日本光明皇後、女書法家安宿媛卒。

  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

   唐肅宗于叁殿置道場,以宮人爲佛菩薩,武士爲金剛神王,召大臣膜拜。

   肅宗迎請慧能弟子南陽慧忠禅師,待以師禮,敕居千福寺,號曰國師。

   司空山本淨禅師卒,敕谥大曉禅師。

   肅宗有疾,皇後刺血寫佛經,百僚于佛寺齋僧。

   日本在下野藥師寺、築紫觀世音寺,創建戒壇,至此日本的叁戒壇完成。

  762年(唐代宗寶應元年)

   唐代宗賜龍興寺尼真如寶和大師,敕長安立寶應金寺。

  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

   古印度僧人寂護入藏弘法,剃度巴·賽囊等7…

《佛教年表--從佛教大年表看佛教發展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釋迦牟尼佛簡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