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遼甯宋世春居士▪P3

  ..續本文上一頁藏所收之經論未記其言,而《五燈會元》、《聯燈會要》等書則記之,曆史拈之頌之者,亦複不少,《佛祖統記》亦引此說,議論紛纭,未略考據也。仁者擬叁種處理,刪去則不宜,因傳說以久,“靜觀紛诤,則易攪混池水”,似以“對事不對人”,中道處理之。仁者以爲如何!

  “作答”言句,彌見禅思。尤以“頌祖”、“墮語”能發明心地,有益宗門,難得!夏日炎炎,請珍重。即頌法喜。

  愚朽恒志 拜啓

  2001年6月29日

  

  世春仁者道席:

  來稿拜閱,禅味清澈,難得之作。近因太忙,故未細細推敲,反正,皆弦外之音,不勞著意分別也。

  遵囑原稿不再退奉。“夾山參船子”公案寫得比較生動,其中有數處似需改正:

  1、第13頁“望望皆明其所指”,“望望”是否“往往”之誤。

  2、“心風(光)臨機製(諸門),應緣映影,爲念爲語”。似有漏字,較難讀通。

  3、筏船(28頁)似用“劃船”爲好,筏是竹排用以代船者,乃名詞,以用動詞爲好。

  4、第29頁“以及目前健在的徐恒志...”此句宜刪去,我乃凡夫,名不副實,以刪去爲宜。千萬!

  5、古人有“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之語,何謂“家珍”?不可說,不可說!

  6、原文太長,可否略加整理,使進一步條理化,重點突出夾山明悟光景,仁者以爲如何?原文不違禅意,投寄刊載,並無不可也! 草頌法喜!附隨筆一篇,供參考。

  愚 恒志 拜上

  2001年9月22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手書謹悉。愚見如下,謹供參考:

  “大地衆生業識茫茫”,于回頭轉腦處,分明識得。故仰山曰:這個便是業識茫茫。至于夾山辭行,猶頻頻回首。蓋偷心未盡,以爲“尚有他法”。船子乃曰:“汝將謂別有?”,覆舟而逝,乃知“有”後,死盡其偷心也。

  故兩者雖同喊“阇黎”,境界實有不同,正仁者所謂前者“依識染”,後者“依智淨”。同樣回首,境界天壤之別,然此惟悟後自知耳。

  “作用八之幻相”,前稿已不複記憶,不知所雲。“但心中之幻相猶在”,既知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不放下化空乎!若能不理,不久便得自在。草複,希慧照。此頌淨安。

  愚 恒志 拜上

  2001年10月14日

  

  世春仁者:

  手書拜悉。《祖師掠影》亦拜讀,實因太忙,未及細看,大體上是不錯的。其中有涉及我名之處,已予刪去,吾人學佛以謙虛沖淡爲尚,名望愈大,禍根愈深,故需深戒,當爲仁者所同意。

  愚師事略,有碑銘一篇,可作參考,原文附奉,恕不再抄。[徐恒志上師作叁代祖師碑銘,見《書簡吟草》。編者注]順祝新春吉祥!

  世春仁者道席:

  手書拜悉。《絮說》以見性爲本,千言萬語,萬變不離其宗,藉教悟宗,借文字言語以爲方便,使初學人豁開心眼,徹悟本來,故全文“畫龍點睛”,不無是處。但就實而論,宗下諸書,不重義解,若妄加穿鑿,反失本旨。故大慧宗杲禅師曾焚毀其師圓悟克勤禅師之《碧岩錄》,亦不得以之苦心也。

  尊作以教悟己則可,以此教人則有所不宜,此可爲知己道也。(原稿附還,請收。)順頌清涼。

  愚朽 恒志 和南

  2001年12月20日

  

  世春仁者道席:

  《絮說》經再次加工後,可供教友讀之,各隨其根性而得益,反正不著文字,不離文字,明悟之人無不可也。敝意如此,僅供參考。順頌新年法喜。

  愚朽恒志 和南

  2002年1月19日

  

  世春仁者:

  手書敬悉。愚近月來目力大損,寄來甲乙兩篇尊稿,我沒有細看。總的感到最好不要爭論是非,越辯論是非越多,對于修行、了生死沒有什麼好處。尊意以爲如何?年近九旬,襄殘日甚,一切請見諒!複頌春綏。

  愚朽 恒志 拜上

  2002年3月24日

  

  世春仁者道席:

  《菩提心》複印稿已收到,因目力關系,大致閱讀一過,覺內容很好,樸實、真實、生動,對禅觀、修證,頗有幫助,《菩提心》全文刊登,非無故也。

  千座已滿,菩提道長,生死事大,願與仁者繼續共勉之。《談禅》之文,不妨供養諸方共參,以酬佛恩。複頌法喜。

  愚朽 恒志 拜啓

  2002年4月26日

  

  世春仁者道席:

  久未音聞,諒案牍備勞。知《議禅》樣本將出版,以早日一讀爲快。寫序問題,爲滿足雅意,當努力試爲之,不當之處則請仁者修改之。但總是濫竽充數耳。此頌冬綏。

  恒志 合十

  2002年11月30日

  

  世春仁者慧鑒:

  《議禅》已于昨日收到。由于近來目力關系,看3頁便停止。從所得的印象來看,仁者處處抓住本來,照顧靈明本性,是此議之特點,所議多有是處。但禅本無所議,所謂“動念即乖”,“擬議即差”,才落言诠,便非究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才有少分相應。今開方便門,具智慧劍,出而議之,固無不可。然一落理路,便非究竟。尊議,苦口婆心,具見慧根,然行文上,似可再加以精練爲貴。可有可無之語句,則以去之爲宜。行文精當,更顯本地風光。本文未曾看終,實因目力關系,仁者必能見諒。此書寫來也模糊不清,甚覺歉然。複頌春安。

  恒志 合十

  2003年3月20日

  

  世春仁者:

  手書拜悉。“商榷”兩份退奉,其中一份請直接寄交悟德師爲妥。

  關于灌頂事項,過去都是元音老人同意,經過當面傳法灌頂手續,今後如何,只好看因緣,我們且不管此事。此祝秋安。

  徐恒志(學生代筆)

  2003年11月7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手書拜悉。從網上看,知仁者的作品已逐漸受歡迎,難能可貴。聞有人已達名聞名利養顛峰,一切都是因緣而已。緣生緣滅,有何真實!

  仁者評論禅文稿,的確煞費苦心,也很不容易。祈保重玉體。新春將至,順祝合俯吉祥,新春快樂!

  愚朽恒志合十

  2005年1月30日

  

  世春仁者:

  手書拜悉。知仁者在網上時有參與,仗義執言,實甚難得。愚則對網上事一無所知,從來不管,僅知互相紛爭,不外人我、是非,愚自病後,更不去用心力,得過且過而矣。法運亦大事因緣,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切聽其自然。複頌清涼。

  愚 恒志手啓

  2005年3月28日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遼甯宋世春居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