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重要性
今天給大家開示的主題是學佛的重要性。我曾經講過,無論是爲了暫時的利益,還是爲了究竟的解脫,都應該學習佛法,修持佛法。我們真正學佛了,真有修行了,才能實現這些願望,才能達到這些目的。如果不學佛,無論怎樣都解脫不了,無論怎樣都是痛苦;如果有佛法、有修行、有智慧,無論怎樣都是快樂。這與你是否有錢,是否有家沒有關系。有錢有有錢的煩惱與痛苦,沒錢有沒錢的煩惱與痛苦;有家有有家的難處,沒家有沒家的難處。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任何人都有苦惱的事,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地學習佛法,修持佛法。
我們今生遇到了佛法,有了學修的機緣,這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一定要珍惜。但很多人都不珍惜,把修行放在一邊,去忙世間的瑣事。學佛修行是生生世世的大事,應該把學佛修行放在第一位。我們有修行、有智慧了,身體才能健康,家庭才能和睦,工作才能順利,才能過上平平安安的日子,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才能順利,才能解脫,才能吉祥圓滿。
現在我們都是不肯學、不肯修,學修不用心、不用功,反反複複、斷斷續續的,這樣成就不了。學佛修行的過程中一定要如理如法。首先,明理特別重要。如果什麼也不明白,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礎的修法都沒有,還信佛學佛,這都是迷信。這樣盲修瞎練,永遠達不到目的,永遠成就不了。現在很多人學佛都不明理,都是馬馬虎虎地念、學、修,始終得不到修行的利益,最後都灰心退步了。這是什麼原因?就是不明白、不明理,沒有如理如法地學修。
比如說念佛,從心裏念才叫念佛。念佛一定能起作用,一定能往生,但我們口頭上念的是佛,心裏念的是魔,都是私心雜念,心裏沒有“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這樣“念佛”就是念魔,就是著魔了!嘴裏念佛,心裏念魔,表面上修行,實際上造業!魔分心魔和外魔,外魔是心魔的顯現。心清淨了,一切都清淨了;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心裏沒有障礙,就沒有這些外魔的幹擾和危害,主要是我們的心不清淨,心態不平衡。什麼是心魔?就是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貪嗔癡慢疑等煩惱。念魔就是著魔了、造業了!這樣念佛不僅不管用,反而還有很多不好的結果。
雖然現在很多人也學佛了、修行了,但是身體越來越不好,家庭越來越不和睦,工作越來越不順利了。這是什麼原因?就是沒有念好,沒有學好,沒有修好!這樣念佛是沒有意義的。那怎麼辦?首先一定要會念。我們講過叁個殊勝,念一句阿彌陀佛也要有叁個殊勝的攝持:第一,要發心發願,念佛要爲衆生,不能爲自己;第二,念佛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心態放平,站在性空妙有的角度念;第叁,念佛結束的時候,一定要做圓滿的回向。有叁個殊勝的攝持,才是真正的念佛,才能解脫,才能成就。如果沒有這叁個殊勝的攝持,嘴上念佛,心裏念魔,表面上修行,實際上造業,這都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明理特別重要。什麼叫慈悲心,什麼叫菩提心,什麼叫證悟空性的智慧,一定要把這些道理弄明白。菩提心有兩種,包括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而世俗菩提心又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你怎麼發心,怎麼發願啊?如果沒有發心發願,你念佛也是自私,修行也是自私。
其實念佛法門特別方便,但是會念佛、能念佛是很難的。我們講“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才是真正的念佛,你只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沒有用的。看破了才能放下,放下了才有清淨平等,才有自在隨緣念佛,之前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欺騙自己,不然到時候會後悔的。沒有出離心,到時還會貪戀世間的家庭、愛人、兒女,這樣往生不了。
我們念佛,修淨土法,一定要會念,一定要修好。無論你是修淨宗,修密宗的,還是禅宗的,都必須要過叁個關,有了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做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才能做到明心見性,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修禅宗裏講的法要,才能念咒修本尊,才能成就,之前是不可能的。
如果沒有修好前提、基礎的修法,連出離心都沒有,就想通過念佛往生,想通過打坐修禅而成就,想通過兩個次第念咒、修本尊而成就,這些都是空中樓閣。有了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才可以念佛求往生,才可以打坐修禅,才可以持咒修本尊,而且一定能往生,一定能成就。如果沒有基礎,修哪個都不行。
什麼叫出離心?對世間沒有貪戀。有的人認爲自己已經有了出離心,但是你要好好地觀察自己的相續。你的相續中對世間法有沒有貪圖?如果你對世間還有貪戀,還有貪圖,說明你的出離心還是沒有修到位,怎麼裝也沒有用。別人的評價不一定准確,你自己最清楚自己。一定要觀察自己的相續,相續中有沒有出離心?對世間法,無論是對財産、家庭還是對兒女,都沒有絲毫的貪圖,才是出離心。
有出離心的基礎,才能修菩提心。不爲自己,完全爲衆生,沒有絲毫的自私自利,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如果你還有私心,還有自私自利,說明你的菩提心還是沒有修好,還是沒修到位,你還要繼續修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的基礎,才可以修證悟空性的智慧。什麼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呢?就是無論是對世間出世間所有的法,無論是對衆生還是對佛,無論是對淨土還是對娑婆世界,無論是對涅槃的法還是對輪回的法,都不執著。證悟空性的智慧就是無我的智慧——人無我和法無我,即破除了人我執和法我執。對人對法,對自己對他人,對內情衆生,對外器世界都不執著,都能觀爲性空妙有,這才是真正證悟空性的智慧。
有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們才能做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才能做到明心見性,在明心見性的基礎上才能修禅宗裏的修法,才能在五種圓滿的基礎上,通過兩個次第修本尊成就。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這叁者,成就很難。
出離心不是誰都有,不是隨隨便便就有,不是想發就能發出來的。要在自己的相續中建立出離心,首先要學修四外加行——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對這些道理不是字面上理解,而是有甚深的體會和覺受,才能在相續中産生真正無僞的出離心,之前是不可能的。
之前,雖然我們也了解了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的內容,但是很多人都沒有甚深的體會和覺受,所以學佛修行也是斷斷續續的。想精進也精進不起來,想學也學不進去,學佛修行的事一拖再拖。今天心情好了學,心情不好了不學;今天高興了念,明天不高興了就不念了。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基本的道理沒有徹底弄明白。如果把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這些道理徹底弄明白了,絕不可能是現在這個狀態。
人身多難得啊,不可能這麼荒廢;壽命多無常啊,就在呼吸間。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死,以什麼方式死,誰也說不定。我們還沒有學好,沒有修好,突然死了怎麼辦?把這個道理弄明白了之後,不會這樣一拖再拖,不會這樣懈怠。六道輪回一處也沒有安樂,像火坑,像苦海,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世間的福報都離不開痛苦,都是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我們真正把這個道理弄明白了,真正知道六道輪回猶如火坑,甚至比火坑還嚴重,我們不可能對輪回、對世間還這樣貪戀。因果不虛,一切都是因緣果報,世間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是自己造的,沒有人讓你煩惱,沒有人讓你痛苦。如果真把這個道理弄明白了,你就不會再怨恨別人,不會再有想不開、想不通的事。
雖然念佛求往生特別殊勝,禅宗、密宗裏的這些修法也特別殊勝。但是,法再高、再深、再殊勝也沒有用,如果我們的相續沒有成熟,也得不到這些利益和功德,所以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成爲淨宗、禅宗和密宗的法器。什麼是法器?就是你能容納、接受、消化這些法。比如說今天給你灌頂,你真正能從心裏接受,能夠開悟、證悟,這才是相續成熟,才是可以接受灌頂的法器,之前是沒有用的。不管是在藏地還是在漢地,這樣的灌頂法會特別多,參加的人也特別多。但是如果自己的相續沒有成熟,心胸沒有打開,給你再多的灌頂也沒有用,灌不進去啊!
那怎麼辦?從基礎開始學修,相續成熟了才能得到灌頂。這個時候我們不用特地去接受灌頂,時刻都能得到灌頂和竅訣。我們都會說“上師叁寶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是自己要有這個福報和因緣才能得到,否則是不可能的。所以,自己還是要好好學、好好修。系統學,按次第修。不要著急,慢慢來,別把世間的這些事情看得太重,看淡一點,想開一點。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有難處,但是不用害怕,堅持下去,一定會勝利的。
如果你真有修行,真有智慧,你遇到的這些違緣、障礙都障礙不了你,都會成爲你的助緣。如果你沒有智慧的話,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爲你的違緣,都會障礙你。在修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坎坷和磨難,這都是好事,都是消業的機會,還債的機會,修行的機會,你們一定要相信。
遇到一次違緣,能增長一種智慧;遇到一次障礙,能提高一個層次。都不要害怕,一切都會過去。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已經有了目標、方向,有了正確的方法,我們就朝著這個目標,向著這個方向,按照這些方法去做,堅持不懈,堅定不移,我們一定會勝利,今生一定能解脫。不要懷疑,一定能!
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去找這些感覺、境界。感覺好也好,不好也好;有好的境界也好,有不好的境界也好;有感應也好,沒有感應也好,都無所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按次第學修。淨土法和大圓滿法都是今生解脫的方法,都要從基礎開始好好學、好好修。
你所修的法是正法還是邪法,就看相續中這些煩惱和習氣有沒有減少。如…
《學佛的重要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