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財富。此名母親妻子。
5、尊敬丈夫如敬哥,謙虛,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6、喜見丈夫,如見久違之久;生于善良之家,善德,忠貞。此名朋友般妻子。
7、遇傷害或危險之時,無怒而平靜;以無害之心忍受丈夫的一切,無嗔怒之心,以丈夫之喜好而住。此名侍女般妻子。
佛陀講述了妻子的七種特征後說,麻煩妻子、盜賊妻子和貴族妻子非善,非理想;而母親般妻子、妹妹般妻子、朋友般妻子和侍女般妻子爲善,應大加贊賞。
“輸賈陀,這些就是男人可能會有的七種妻子,你是其中的哪一種?”
“世尊,唯願您從今而後把我當成侍女妻子。”
給孤獨常在白天探望佛陀。他發現一些人前去拜望佛陀時,但因佛陀不在而倍感失望便問阿難陀,當佛陀外出說法時,是否有可讓虔誠的信徒表示恭敬之法。佛陀被告知此事,結果,一顆生長而今的阿難陀菩提樹被裁在寺廟的入口處。
般那羅克那是他賢德的妻子,摩诃輸波陀、丘羅輸波陀和輸摩那是他叁個孝敬的女兒,其中兩個年長的證得第一果,最年輕的一個得第二果。他的獨生兒子卡羅起初對佛教不甚感興趣,後來在他方便權巧的教化下,成爲一果聖人,給孤獨臨終時,聆聽了舍利弗長老講說的深奧佛法。(5)
臨終前,他派使者告訴佛陀他已病得很嚴重,並向佛陀作最後禮拜。他希望舍利弗能大發慈悲,到家裏一躺。舍利弗受邀後,即在阿難陀尊者的陪同下,來到他家,探望他的健康。他說他痛苦不堪,見不到一點好轉的希望。
舍利弗長老向他講解了奧妙的佛法。結束時,他已淚流滿面。看到這一切,阿難陀尊者問他是否在墮落惡道,給孤獨回答說:“完全不是。尊敬的先生,我雖然親近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多時,但是,我從來未聽過如此殊勝之法。”
“如此博大精深的佛法只講給有一定修證的弟子,不教自衣居士,因爲他們無法理解其意義。”舍利弗回答道。
但是,給孤獨長者請求舍利弗尊者向居士們演說此甚深之法,因爲也許有人會明白理解。
這兩位大弟子離開不久,給孤獨長者就去世了,即刻往生兜率天。
當夜,天人給孤獨來到佛前。整個只陀樹林被照是一片光明。禮佛後,他極力稱頌舍利弗尊者的善德。他說,當他看他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居住在他建造的寺陀時,他感到非常興:“善德和智慧,如法心培訓,無上業行爲,以德爲所依,凡人由此淨,非財亦非權。”(6)
維莎诃
維莎诃是富者達那賈那虔敬而又慷慨的女兒,她的母親是輸賈那夫人,她所敬愛的祖父就是大富門德卡。
早在她七歲那年,佛陀來到她的村子,阿伽國的跋提。聽說佛陀來了,她的祖父對她說:“寶貝姑娘,今天是你我大喜的日子,把你五百名侍女都召集起來,分乘五百輛馬車,你同五百名侍女一道,前去迎接佛陀。”
她高興地接受了任務。正如所吩咐的那樣,她來到佛前,恭敬禮拜,然後又畢恭畢敬地在一旁坐下。她高雅的言行使佛陀大爲滿意,便向她們講說佛法。雖然她年紀小小,但從道德修養方面講,她已有相當的成就。因此聽講佛法後,當下就證得第一聖果。
根據經典記載,她年輕時就有男子漢的威力,又賦有女人的一切魅力。她的頭發象孔雀尾巴,蓬松開來時,一直施到裙子邊。頭發的末端向上彎曲,光潔明亮的嘴唇呈紅色,光滑而柔軟。牙齒潔白,整齊平坦,如同一排閃亮的寶石。用不著任何化妝品,她的皮膚呈金色,如藍色的荷花一樣光彩照人。即使在有了好幾個孩子之後,她還保持著青春姿色。
賦有女人的各種美麗,即頭發、身材、相貌、膚色和青春,年輕的維莎诃無論是在智慧方面,還是在心智的悟透方面都與衆不同。
她十五六歲那年,在一個節日裏,她同侍女們一道,帶著節日的歡笑,步行前往河邊沐浴。突然,一場意想不到的大雨急驟而至。除了維莎诃之外,其他人都狼狽不堪地盡力奔跑,溜到一座房子裏。在那裏,早有幾個婆羅門在避雨。他們出來爲其少爺尋找具備五種美麗的合適妻子。修養典雅的維莎诃沒有匆匆趕路,還是優雅地邁著平常步子,一路走入屋子。她身上的衣服和首飾都濕透了。好管閑事的婆羅門批評了她,說她沒有象其她人一樣跑快一點,而避免被雨水淋濕。
才智雙全的維莎诃在此時顯示了她應付事物的能力。她以自己的見解,即興講解了一個人的行爲准則。她說,她本可以跑得很快,但她有竟克製住自己,沒有這樣做。她解釋說,配帶珠寶的國王不宜勒緊腰帶在宮中亂跑;披甲齊整的大象不該狂奔亂跳,而應按照大象的自然威儀行走;當出家人象普通世俗之人一樣奔跑時,他會遭到大衆的批評;同樣的,女人象男人那樣奔跑也是一種不怎麼莊重的行爲。
她這些富有指導性的話語使婆羅門大爲高興。他們認爲她就是他們少爺的理想妻子。緊接著,她們的婚禮准備就緒。她的丈夫叫般那瓦德那,是富者彌迦羅的兒子。彌迦羅不是一個佛教信徒。後來幾經周折,當她生下一個兒子時,她就叫他彌迦羅。
結婚慶典盛大而隆重。婚禮那一天,除了無數陪嫁和許多精致華貴的首飾之外,她富有智慧的父親給了她如下忠告:
1、不要把室內之火外傳(7)。
2、不要把室外之火內傳。
3、施舍給予者。
4、不要施舍不給予者。
5、給予非布施者。
6、坐時快樂。
7、食時快樂。
8、睡時快樂。
9、照看好家火。
10、敬看家神。
它們所代表的意思如下:
1、妻子不應對外人傳播丈夫和公婆的壞話,不應到處亂說他們的短處和家庭的不和。
2、妻子不應打聽其它人家的雜事、消息和傳言。
3、財産應借給那些有借有還者。
4、不要借任何東西給有借無還之人。
5、貧困之親戚和朋友即使有借無還,也應得到幫助。
6、妻子應有坐相,看見公婆和丈夫要起身相迎,而不應坐著不動。
7、妻子應在飯前看一看公婆和丈夫是否被服侍好,也應看一看傭人是否得到良好的關照。
8、妻子在睡覺之前應檢查一下所有的門是否關好,家庭是否安全,傭人是否盡職,公婆是否休息。一般來講,妻子應早起,除非生病,她不應在白天睡覺。
9、要象侍火一樣看待公婆和丈夫,應象侍火一樣謹慎地侍奉他們。
10、公婆和丈夫應被當成神明一樣尊敬。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佛陀把公婆比作神明。
在她到達她丈夫所在城市舍衛城的當天,社會各階層大衆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贈送給她好多各種各樣的禮品。但是,慈愛慷慨的維莎诃婉言謝絕了,把這些禮品還給大家,告訴大家她把所有市民都看成是自己的親人。由于這些高尚的行動,在她到丈夫家的第一天,她就得到全城人的衷心愛戴。
在她的生活瑣事中,曾經發生過一件小事,此事則足以表明她對動物的盡職慈愛。一天深夜,她聽說她飼養的一只母馬在馬棚裏生下了一只幼馬,她立刻帶著侍女,手提燈籠來到馬棚,盡心周到地照看好馬的一切所需。
她的公公是尼鍵陀一若提子(8)的忠實信徒,曾邀請了許多赤身裸體的行僧來家做客。他們到了以後,維莎诃被喊過來給這些所謂的阿羅漢行禮。一聽說阿羅漢,她欣喜萬分,趕忙來到大廳。但是,她看到的卻是一群不知禮儀的裸體苦行僧。對象維莎诃這樣有教養的女士來說,這種情景是無法忍受的。她當面責怪了她的公公,沒有招待他們,就回到自己房間。裸體苦行僧們被大大的遊怒了,指責富者把喬達摩的女弟子帶到家裏,要求他把她立刻從家裏驅逐出去。富者只好言安撫了他們。
一天,他坐在一只昂貴的椅子上,開始用金碗食用甜米粥。正在這時,一位比丘進來乞食。維莎诃正給她的公公扇看風,沒有告訴他來了一位比丘,而是不聲不響地移開身子,好讓他看見比丘。雖然他已經發現了比丘,但仍然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吃著他的飯。
維莎诃很有禮貌地對比丘說:“走吧,尊敬的先生,我公公吃的是無味的飯食(Puranam)。”
無知的富者,誤解了她的話,惱差成怒,叫人把碗拿開,又令人把維莎诃趕出家門。
維莎诃得一家人的喜歡,沒有人敢碰她一下。
雖然維莎诃很有修養,但她不會接受這樣的對待而毫無反抗,那怕是她的公公。她彬彬有禮地說:“父親,這不是我應該離開你家的充分理由。我不是你從貨攤上買來的女傭。父母健在的女兒不會這樣離開婆家。正因如此,在我來這裏之前,我父親曾召集八名親戚,把我托附給他們,對他們說:“如果女兒在任何缺點,你們要調查清楚。”你去告訴他們,讓他們來調查我是有過錯還是無幸。”
富者同意了她通情達理的建議,把他們召集起來,說:“有一次,當我坐著,食用金碗盛裝的甜米粥時,這位姑娘卻說我吃的東西不幹淨。”
維莎诃爲了證明她的無幸,陳述道:“我講的不完全是這樣。當時有一位比丘站在門口乞食,我公公理也不理,獨自食用甜牛奶米粥。我想,我公公今生沒有行善,只消受過去所得福報,就對比丘說:走吧,尊敬的先生,我公公在吃無味的食物。我又有什麼錯呢?”
維莎诃從指責中解脫出來,她的公公自己也承認她沒有錯。
但是懷恨在心的富者又一次指責她在深更半夜,曾同男女侍從去了屋後。
她解釋說她這樣做是爲了照看臨産陣痛的母馬。親戚們評論說,她們高貴的女兒做了侍女也不願做的可敬之事。這樣,她又從指責中獲釋。
但是報複心強烈的富者不會善罷甘休,總要絞盡腦汁,找出她的過失。這一次,她發現了本不是她過錯的缺點。他說,在她離家之前,她父親曾給予她十條忠告。他說“內火不外傳。不把火傳給與我們爲伍的左右郊居,這事可能嗎?”富者強詞奪理地責問道。
她利用這個機會,詳細解釋了十條忠告,從而使他大爲滿意。
富者啞口無言,再也找不出任何可指責之處。
證實了她的無幸,自尊的維莎诃此時希望離…
《《覺悟之路》第十章 佛陀的反對者和護持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