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品勝過技巧▪P2

  ..續本文上一頁頂一個人用,能不能派上用場,會不會掉鏈子。平時沒事的時候,你說你多麼能幹,人品多麼過硬,有什麼用?今天XM老和尚有資格住在禅堂裏清修,就是因爲當年他爲東華寺立過汗馬功勞,在關鍵時刻一個人頂幾個用,幫我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做事不僅要講究質量,還要講究速度。一件事本來只需要叁個月,你做了半年,你就是做得再好也算失敗了。但是事情做得再多再快,沒有做成一件,也是失敗。

  一個人想成事,必須不停地做事,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鍛煉出來。我們不是爲了做事而做事,而是爲了成長而做事。我建東華寺不是爲了當方丈,而是爲了成長。實際上我建東華寺成長的速度,比我閉關七年成長的速度要快十倍!因爲建寺要接觸社會上各個層面的人。尤其在籌集資金階段,我必須說服人家接受我的觀點,在靈性上給予指導,這樣人家才會支持我。

  我18歲出家的時候,一個我尊稱他爲大哥的人告訴我:“萬行,你大哥我走一輩子江湖,送你兩句話:有毒的不吃,違法的不幹。所以我活得很潇灑。”這是他的名言,也成了我的座右銘。

  有些人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表態。不表態不一定是沒有主張,而是想讓張叁說他好,李四也說他好,張叁、李四他都不想得罪。想取悅兩個人,讓兩人都說你好是不可能的,結果哪一個人的心你都沒有得到,兩個人都不信任你。忠誠,並不是你對張叁忠誠,對李四也忠誠。你在誰手下就對誰忠誠,最後大家都說你忠誠。你的態度不明確,立場不堅定,誰都不敢重用你。關鍵時刻你模棱兩可,不表態,不挺身而出,你的人品已經暴露無遺!

  任何時候都不要坐在兩把椅子中間,你在誰手下就對誰負責。你在萬行手下,就一心一意對萬行負責。明你天離開萬行,到一行那裏,也一心一意對一行負責,萬行會非常認可你的人品和能力。一心一意會得天下,叁心二意會失天下。一個人在關鍵時刻不計較個人得失,這就是他道德人品閃光的時候,只有這時候才是他的品質真正釋放的時候。

  在我20歲的時候,一位老大姐問我一句話:“萬行法師,你是想得到一個人的認可,一個人的喜愛,還是想讓大家都認可你,喜歡你?”我猶豫了幾秒鍾,說只要一個人認可我,喜歡我就行了。她馬上說:“萬行,你可以走江湖了!就這一個答案,你就可以走江湖了!”我知道這個說法是對的。一個人不要想著讓所有的人都認可你。誰用你,你就對誰負責;誰是你的領導,你就對誰負責。你得到了這個領導的認可,將來再做其他人的手下,你也會對這個領導負責,到了第叁個領導手下,你還是會對他負責,最終的結果是你對每一個人都負責。如果你在一個領導手下,卻想對大家都負責,這就是對領導不負責。到了第二個領導手下,你又想對所有的人負責,結果你對第二個領導也不負責。以此類推,最終你對誰都不負責。

  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之一,是無論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能讓追隨他的人感到踏實。用佛教的話來講:衣食住行有保障,生老病死有保障,這就是你當領導的成功之處。

  一個領導到任何地方,首先要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方式方法亮出來,適合的就留下,不適合的就另謀高就,最後臭味相投的就留下來了。不怕人走,就怕你不亮出自己的標杆。

  我是個愛憎分明、有仇必報、有恩必報的人。我就是這樣一個東西,你喜歡就跟我一起共事,不喜歡就離開。我不會把自己僞裝得讓你産生錯覺,然後跟我一起共事,越共事越發現不對勁,最後把我一腳踢開,還罵我是僞君子。我采用的不是這種方式,任何時候我都是“一絲不挂”非常真實地站在你面前。所以我的朋友都是一、二十年以上的。我很少交朋友,一旦有了朋友都是生死之交。任何時候我都表明態度,闡明觀點,從來不會模棱兩可。模棱兩可只會給人造成錯覺,害人害己。但是,真正大智慧的人,你是迷惑不了他的,模棱兩可的招數只能迷惑中下智的人。如果你們有智慧有經驗,看我的人生,看我的佛學思想,就會知道我是一個非常健康、非常陽光的人,敢打開自己的心扉,不怕別人看清自己,從來不需要僞裝。所以,聽其人不如見其人,見其人不如共其事。

  有的小和尚急于求成,對自己要求過高,所以表現得非常急躁,容易激動,總是皺著眉頭。像這種人碰到一點困難,就被困難考倒、打倒了,不會主動去克服困難。如果兩軍對陣,他自動就撤退了。因爲他內心沒有承載力,頂不住兩軍對峙的壓力,光是內耗就把他耗死了!更不要說對方出奇兵了。不像萬行,遇到困難障礙一定會想辦法克服突破,把事情辦成,絕對不會因爲遇到困難障礙就氣餒放棄。

  你們這些小和尚都很有志向,都想成佛作祖,成爲一個宗教家、一個靈性導師。既然如此,你們必須明白:宗教任何時候都是爲政治服務的,一個宗教家首先是一個政治家,一個政治家首先是一個思想家,只有成爲一個思想家才能成爲一個政治家和宗教家。這叁者是叁足鼎立,具備其一必須具備其二其叁,這叁家必須在你身上達到完美,你才能成功。

  如何集叁家于一身呢?必須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閱讀、觀察、思考和靈性修煉。沒有長時間大量廣泛的閱讀,哪裏來的知識?沒有知識,如何判斷識別事物?藏地很多活佛、仁波切每天都是七八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閱讀量,而且一二十年堅持不懈。這些人一旦開始弘法就是橫空出世,像宇宙中的一道閃電,可以驚動叁界內外。對他們這種腳踏實地做學問、锲而不舍的精神,我非常欽佩和贊歎。以你們的智商,如果也能拿出這種學習精神,十年二十年下來,你們也會前途無量!

  * 一個自卑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負的人,一個自負的人也一定是一個自卑的人。因爲一個人把自我的鍾擺擺到左邊,就意味著有一天他也會把鍾擺擺到右邊。

  釋萬行2012.06.27

  

《人品勝過技巧》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人生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