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市場買了兩條熏魚,就給蘇東坡送去了。
蘇東坡一看魚,嚇壞了:壞了壞了!死期到了,皇上要砍頭了。所以他的兩首絕命詩,就在這個嚇壞了的時候趕緊寫下的。一聽說皇上要砍他的頭,趕緊寫了兩首絕命詩,其一:“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爲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這首詩的感情非常真摯。
我們看蘇東坡的一生,他一生多災多難,可以說是坎坷波折,但是你發現蘇東坡這一生沒有抱怨的時候,他這一生,沒有多少苦惱,符合咱們佛教的不悲、不苦、不恨、不懼、不憂、不怖、不惱、不悔,咱們在這個誦心經的時候,會經常誦到,世間萬物無非就是五蘊皆空,沒有顛倒,沒有夢想。可見佛印禅師是蘇東坡的一個善知識。
我在這裏還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一個什麼故事呢?就是關于跟佛印禅師的。有一天,蘇東坡跟佛印禅師在一起打坐,蘇東坡問佛印禅師,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禅師說,你像一尊佛,蘇東坡一聽很高興,那麼蘇東坡在後面還跟了一句,但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佛印禅師就沒有搭理他,你愛說啥說啥,結果蘇東坡很高興。回去以後,蘇東坡就把這個事情跟蘇小妹說,蘇小妹就哈哈一樂,說就你這悟性還參禅,只有佛眼裏才能看見佛,只有牛糞眼裏才能看見牛糞。所以說,你的態度,你的眼光,決定了你的世界,決定了你的未來;只有佛眼裏才能看到包容,看見感動,看見珍惜,看見溫暖,看見別人的存在。你眼裏看見的是牛糞,那麼你是用一個牛糞的心來看別人,看世界。
有一天蘇東坡盤腿打坐,覺得心情不錯,挺開心,就順手寫了一首詩詞:“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覺得這首詩不錯,這首詩的確也不錯,然後蘇東坡就找他的跑腿的給佛印禅師送去了。佛印禅師拿著這首詩看了一下,就在這首詩的背後寫了一個字“屁”,就給他那個小跑腿的拿回去了。蘇東坡一看,生氣了,咱倆是好朋友,關系又不錯,我辛辛苦苦,搜腸刮肚寫了這一首詩,讓你給指點指點,你還給我寫個“屁”,你這不是埋汰我嗎!這個蘇東坡堵著一口氣,就去找佛印禅師,進門就嚷,你這個人不講道理,我好心好意來讓你指正,你還給我寫一個“屁”。佛印禅師就說,你寫得很美啊,八風吹不動,怎麼就一個“屁”把你給打過江來了?在這裏,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八風,這個八風是我們人生當中的八種境界,在這裏我用一點點時間來給大家說一下八風。
人生在世會面臨八種境界,第一是利益,錢財,要做到利益面前不動心,世間萬物很多煩惱紛爭,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多少煩惱就來自于這個利益。所以說,這個錢財怎麼能把它處理好,分配好,運用好不容易,不要讓它有煩惱。
第二是衰敗,我們這個人生從年輕走到衰老,誰都不樂意老,這個衰敗本身是一種傷痛,是一種無法治愈的業力,人都會老,都會衰敗,花會開過,人會衰老,那麼我們面臨這個衰敗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還能找回那份原本的天真,對人世間原本的熱愛,對生命原本的忠誠,不要年齡越來越大,經驗越來越多,結果對人世間成見越來越多了,煩惱也多了。
再一個就是毀壞,就是別人的中傷,或者再簡單一些就是我們生命的毀壞,我們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成住壞空,總有一天不複當年的那種完美完好,包括年齡,包括你心目當中的那個不完美,你喜歡的東西往往要毀壞,在這些毀壞面前,能不能做到巍然不動,能不能做到如如不動。
再一個更難面臨的就是別人的誇獎,別人的稱贊,面對別人的誇獎、贊美、恭維,能不能真正地體察自己、觀照自己的內心。就像我們平常一見面,一握手說“久仰久仰”,這是一種贊美,但是回頭一問:“你姓啥?你叫啥?你幹啥的?”所以,“久仰”就是一個客套話,還有一個“久聞大名”,這句話聽著特別順耳,特別舒服,“延參法師,久仰大名”,這句話聽得很順耳,但是,真正那麼有名嗎?沒有。咱們都是平常百姓,哪來的那麼大名?所以,這也是自我欺騙,自我虛榮,自我安慰的一種活法,就喜歡聽順耳的話。“你好年輕”“你好漂亮”等等好聽的話,這些好的話往往是跟咱不沾邊的。“你好帥啊!”你要真的帥,就當明星去了;“你好有錢啊”,你要真有錢,你當富翁去了;“你權力好大啊”,你權力大,你先把美國治了。別人的稱贊面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因爲別人一兩句的稱贊,丟了自己的坐標。
還有一個是嘲諷,也叫譏諷。生活當中誰也會面臨嘲諷,誰也會面臨別人的風言風語,冷言冷語,你就算不是明星,是一個平常百姓,也難免生活中遇到冷言冷語,在這些冷言冷語的當下,能不能做到不起煩惱?有人說:“你真不是個東西”,那你就告訴他:“我壓根就不是東西”,不要被別人的言語所左右。活自己的人生,不要活在別人的舌頭底下。別人說你好,你也好不到哪裏;別人說你壞,你也壞不到哪裏。活自己的,讓別人去說!
譏諷,或是嘲諷,是最容易激怒你的一個辦法,也是你生命當中最大的敵人,所以,做人不妨誠實一點,敦厚一點,傻一點,凡是不利于自己的話也罷,事也罷,不妨讓它當做耳旁風。冷言冷語在所難免,學會堅強!
再有一個就是人生的苦。人生是一條苦旅,生來是苦,老去是苦,病了是苦,想得到的不到是苦,不想得到的天天在眼前晃也是苦,人生是無量諸苦,無邊苦。今天,時間有限,苦就不展開說了。
咱們再說一個樂。生活當中誰都喜歡快樂,誰都喜歡高興,誰都喜歡幸福,但是一定要提防四個字——樂極生悲。人生在世,有苦,有樂,組成人生,就像炎涼人生,冬天過了夏天來了,人生在世,就是一個苦,一個樂。既然我們努力不讓苦造成煩惱,也千萬不要讓樂造成煩惱。有多少苦,就有多少樂,有多少樂照樣能造成多少人生的苦。世間萬物,不過一片浮雲,你不要認爲它真實存在,那麼你就不會被它所傷。
八風吹不動,就是說的這八個大方面。八風,就是人生面臨的八個境界,在這八個境界面前,你能如如不動,那你就算修行路上有進步了。
蘇東坡的後來,得到時,沒有很高興;失去時,沒有很悲傷,他牢牢把握他自己的那兩句話“小舟從此逝,江湖度余生”。皇上用他時,他就幹;皇上不用他時,他就上一邊去了。需要他的時候,他就做;不需要的時候,他就上一邊涼快去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緊緊地把握這種生活的藝術,生活就是一半工作,一半休息。咱們在座的很多朋友不是這樣的,拼命地幹,爲了給老板留個好印象,二叁十歲滿頭白發的很多。
學會生活,學會工作,學會休息,再學會蘇東坡的兩句至理名言: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人在這個世界上活著,走到哪裏都是故鄉,走到哪裏都是好友,人在生活裏活著,天天都是好日子,睜開眼就是海闊天空,閉上眼就是古刹叢林。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人世間的風雨長短,恩怨情仇,回首去看它,也不好,也不壞,剛剛好。風也罷,雨也罷,對也罷,錯也罷,好也罷,壞也罷,人生我走過了,我也不悲,我也不苦,我也不恨,我也不懼。蘇東坡從來都不怕權貴,他對著幹的全是他的頂頭上司,司馬光、王安石,他從來不迎合上司,其實,這種人不是個好官,應該是上司讓你幹啥你幹啥,那才是好官。在上司眼裏,蘇東坡不是一個“成功”的官員,所以當來當去沒有路費,也是應該。但是,在百姓的眼裏,他是一個真正的“官”,而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
他不憂,他從來沒有憂愁過仕途如何,將來前途如何;他不惱,不惱恨誰,從蘇東坡的詩詞裏找不到他恨誰惱誰,所以在中國曆史上,要找出一個標准的樂天派,恐怕蘇東坡排第一。他還不悔,不後悔,當然咱們現在說他不悔,真是後來總結,咱們看他是頂天立地一文豪,所以對他來說,他這一輩子不後悔是因爲他值啊,而在當時,蘇東坡的一生跌宕坎坷,若不是他心胸豁達,擱了誰也是悔啊。
蘇東坡走了一個不悲、不苦、不懼、不憂、不惱、不悔、不恨的人生,所以他有那麼大的造就,他超越時空,再下去一千年,多少英雄豪傑不見了,蘇東坡照樣還在。
蘇東坡最後寫的絕命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一生活過,就像木炭一樣燃燒過,留下一把灰燼足矣,人生就是路過、走過、活過,這一生足矣。蘇東坡用這四句話來總結他的一生,他的這一生不管災難怎麼多,坎坷也罷,波折也罷,一直有一份文人的骨氣,造就了蘇東坡的正義、溫和。這六十五年的生活,他沒有浪費,六十五年歲月,造就了一個蘇東坡,歲月不算漫長,但是蘇東坡收獲很大。
他這一生不回避,他眼裏沒有權貴,他不害怕,所以人這一生要想活得灑脫、輕松不必要把別人看得多高,也不必要把自己看得多低。衆生平等,世界平等,人生平等,大家都是在社會裏走各自的道路,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你就是你自己生活的主角,誰也代替不了誰。
他不回避,不隱藏,他在跟司馬光對著幹的時候,完全可以回避,他不說就可以了,但是他不回避,他還自願外放,堅決不賤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他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灑脫、豪邁!他算是真正地活過。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蘇東坡,可以感悟到,他算是一個真正的英雄。雖然說他是一個文人,但我更願意相信他是一個英雄,他是對苦難的豁達,對命運的不屈服,他對自己的命運有所改變,他從一個滿懷夢幻的一個少年,到一個風雨飄搖的中年,然後到一個豁達開朗的老年,他是有所改變的。
說他是一個英雄,並不是他戰勝了社會,他沒有戰勝別人,他是改變了自己,這也是咱們修行道路上一個正確的方向。能夠戰勝自我,也算是達到了一個人生的高度。蘇東坡的是一個收獲滿滿的一生,是一個精彩滿滿的一生,是一個對人生對文學都到達一個巅峰的人生,這種人生是一種沒有遺憾的人生。
從蘇東坡人格的魅力,到人品的質量,到人生的高度,從蘇東坡的年少輕狂到蕩然無我,從患得患失到無憂無怖,從命運的多災多難到無怨無悔,他的每一首詩詞都像一篇宣言,他給自己的命運挑起了一杆旗幟,他的特色,他的個性,他就是一個命運的旗手,非常地豪爽灑脫,他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完成了對生命的感悟。同時,他也是一個菩薩的詩人,他的每一首詩詞恰似一篇人生宣言,他用這一生表現了一個什麼世界觀
無我、奉獻、包容、珍惜。
蘇東坡用一個客死他鄉、做官都沒有路費的艱辛坎坷來走完這一生,用一個無我的態度來诠釋了他的人生觀,他每到一處,興辦教育,愛護民衆,曾經有一次發水災時,他領頭住在防洪大堤上,直至洪水退去,與百姓同甘苦,共患難,他這是一個奉獻的人生。他的一生,很多人的觀念跟他不同,執政理念不同,很多人迫害他、嫉妒他、打擊他,在蘇東坡的話語裏、詩詞裏沒有發現一句怨恨、詛咒的話,最多的也不過是給司馬光起個外號“司馬牛”。他的一生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義,他珍惜了所有的緣分,所以他的一生是無我、奉獻、包容、珍惜。
每一個人要有一個好的世界觀,就要包容別人的不足;要有一個好的人生觀,就要珍惜;要有一個好的財富觀,就要奉獻。世界還是世界,我們只是一個過客。
蘇東坡離我們有多遠?一時千載,千載一時。他離我們並不遙遠,你把蘇東坡的理念融在心裏,化于生活,那蘇東坡就在眼前。修行有多難?你活著就是修行。什麼是菩薩?睜開眼能呼吸,就是菩薩。就這麼簡單!什麼是修行?餓了知道吃,困了知道睡,這就是修行,不要把修行看得多麼神秘,每一句好言,每一句好語,每一顆好心,去活好每一天,你就是一個蘇東坡!
《禅門才子蘇東坡》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