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紀念文集 2、徐恒志居士年譜▪P2

  ..續本文上一頁個問題》[《覺訊月刊》(7)271頁]、《更好地爲覺悟事業服務》[《覺訊月刊》第九卷.第四期(10)470頁]、《談智慧——佛青少年部教理學習會報告摘要[第八卷.第一期260頁 上海市佛教青年會少年部主編 第六十期(16)]、“佛光的煦育”序[《覺訊月刊》(17)421頁]、關于心性等幾個問題的解答—在佛青少年部暑期教理專修班上報告[《覺訊》月刊437頁]、叁皈依的意義[《覺訊》月刊(17)321頁]。2010年編入《徐恒志居士佛學文萃——涵芬集》。

  ●1953年8月(38歲)自述《我的學佛因緣》。

  ●1953年10月(38歲)《覺訊》月刊由于《學佛是怎麼一回事》和《怎樣實踐佛法?》兩文深受讀者歡迎,因而將兩篇合印成單行本,多次在各地再版,還被譯成英文流傳至美國、新加坡及港臺等地區。

  ●1954年6月(39歲)編述《靜坐入門》(署名定真),此書先後在由浙江省天臺縣國清寺法物流通處翻印。《靜坐入門》(增訂本)後由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流通處于1992年出版,准印、在全國流通證:(92)國宗發字第259號、書號:430201。上海佛學書局于1990年出版。

  ●1955年4月(40歲)講述《關于佛教經論的研究方法》于上海佛教青年會。

  ●1985年(70歲)受四明居士誠意邀請協同鄭頌英、孫文淼等上海諸位大善知識,對《覺海慈航》審閱,並請提供補充材料。

  ●1986年(71歲)受黃念祖老居士之托校對黃老著《大乘無量壽經解》原稿,細爲校閱,曆時一年,校正七次,並與黃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黃老示寂後,徐老對黃念祖居士《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白話解未竟之作加以整理補充,恰到好處,並承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施資印送,廣結法緣。

   剖心瀝血 功在萬世

   記我與黃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經因緣

   徐恒志

  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是一位顯密雙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經淨宗大德夏蓮居老居士的囑咐,發心解釋《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後稱《大經》),前後曆時六年,遍覽群籍、廣引博征。一部《大經》把淨宗心髓闡述無遺,真可謂冥心孤詣,饒益當來!近年他不顧年邁體弱,繼續撰寫《大經白話解》,爲法忘身,悲願無盡!老人家已于1992年3月27日安祥往生,遺體柔軟,並發異香,荼毗後,獲五色舍利數百余粒,瑞相昭著,歎爲稀有。大德雲亡,回憶往事,不勝感慨!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主要經典之一。根據清代沈善登居士的考證,此經由于世尊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本尤多,自漢至宋,凡有十二譯,宋元以後,僅存五譯。後來王龍舒、彭際清、魏承貫諸大德,鑒于五譯互有優劣彰晦,又校輯、會譯了叁種,但或不依梵本,未順譯法,或去取舊文,不盡妥善;甚至不取原語,任意行文。夏蓮居老居士爲防後世因襲,甚至纂改經文,對譯本、會本獨多的《無量壽經》發願重行會集。據黃念老所著的《大經解》說:夏老居士于1932年起,“掩關津門,閱時叁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叁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萦夢寐。及其成也,四衆歡喜。”梅光羲老居士贊歎說:“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這已爲舉世所公認,並將本經采入新印之《續藏》中。佛法如大海,深廣無量,唯信能入,唯智能度。目前各地學習、讀誦《大乘無量壽經》的熱潮正在形成,《大經》放光,衆生蒙庥!

  約在1986年6月黃念老完成了《大乘無量壽經解》,當時上海佛教協會出版流通組負責人鄭頌英老居士深爲贊歎,發心付印流通,要我先作一番校閱,自念德薄慧淺,恐難勝任。繼念夏公與黃老發願會集與注解《大經》,十年辛苦,難能可貴,豈可任其擱置!于是將原稿,細爲校閱,曆時一年,校正七次,並與黃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黃老教眼洞徹,行解相應,且處處卑以自牧,使我深受教益。1986年11月19日,黃老來信說:“拙著蒙大德發無上菩提之心,獨力校對改正,既以所提之四項原則,修改印刷錯誤,複重審拙稿,親校古籍……念祖贊佩感歎,無以複加,惟有頂禮、頂禮、再頂禮,以表感謝之忱……對念祖所下文,內中如有欠妥之處,敬祈一並校正,因當前正是良機。敬請大德把住此關……”至誠懇切,感人肺腑!在校經過程中,黃念老發現文中“念祖”二字,排印中並未向右縮進半格,堅決要求改進,以示謙卑,他的謙虛謹慎作風,于此可見一斑。感佩之余,我在1986年12月曾寫信給他,對他的道德文章表示敬仰:“素聞大德乃久修大士,戒德嚴淨,定慧圓明,顯密融貫,宗說俱通,愍衆生之沈溺,作苦海之慈航,發願釋經,冀廣弘化,今複得鄭頌英老居士之贊助,付之梨棗,時節因緣信不可思議也。行見《大經》重光,澤被含靈,蓮公與大德剖心瀝血,功在萬世!後學德薄慧淺,難副厚望,愛語相攝,彌增惶恐!”

  1987年8月1日,黃念老來信說:“現已辦妥出國手續,靜待美國維州蓮華精舍派人伴同赴美。”並謂,“此行雖以傳揚密法爲主,但同時將弘講淨土法門。”他希望我在8月上旬先將《大經解》印刷清樣寄去一份。在這封信中,他還自述修證過程說:“弟從南禅打開缺口後,以密法爲基本修持,以宏淨爲根本願力,美言之爲圓融,質言之,則是個四不象,老老大大,羅啰嗦嗦,海外歸來後,應知所自返矣。”一段謙光,尤使人肅然起敬!

  他老人家在美國華盛頓,由于說話過多,特別在臨走數日問道者絡繹不絕,造成嗓音沙啞,幾乎不能出聲,中氣大傷,勞頓不堪,歸來後盡量休息,漸漸平複。來信說:“此行幸蒙上師叁寶加被,超額完成任務。此次赴美之主要目的本爲美國維州及臺北兩地蓮華精舍之骨幹傳講無上密乘,不料能與華盛頓之華府佛教會結一殊勝因緣。其會長淨空法師早于今年四月到華府大講夏師所會之《大乘無量壽經》,並引用弟爲此經所寫之跋語一小段,印爲講習之篇首,激發大衆。”信中特別說明,所謂蓮華精舍,是他的灌頂師貝麻布達金剛阿阇黎繼承諾那祖師和貢噶上師所傳之無上密乘而創建之紅白教道場。並說:“先師示寂海南,預立之遺囑經組織傳到北京,命弟繼承弘法。此事弟在國內始終保密,但在國外則流傳甚廣。”黃念老弘淨土于國內,傳密法于國外,隨機施教,方便接引,他的悲願與智慧,實不可限量!

   據老人家告訴我,淨空法師出家前是臺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弟子。李老對于內典及《易經》都有很深造詣,德高望重,爲臺人所敬仰,李炳老是黃念老導師北夏(夏蓮居老居士)南梅(梅光羲老居士)的弟子。後來黃老與淨空法師兩位大德都發願弘揚淨土法門,廣度群萌,可見因緣和合,都非偶然。黃老在1987年10月的一封信中告我:“李氏前歲往生,壽九十余(九十七歲),據淨空法師雲:李氏生前念佛時,曾親至極樂世界。至于先師夏老在天津閉關時,如是境界,當屬初步,當念佛功純之時,其妙境實不可說。”兩位尊宿皆以專一念佛,親得受用,足證我佛慈悲,開此超情離見、廣大微妙法門,導叁根出火宅,濟群盲于衽席,大恩大德,真是粉身難報!

  現在黃老居士西歸已逾半年,捧讀遺書,回憶前塵,使人仰止彌深!但願他老人家分身塵刹,乘願再來,廣濟含靈,同登彼岸,圓滿成就無上菩提。

   (原載于一九九二年《法音》雜志)

  黃老居士雖深入禅密,融會貫通,但悲心懇切,常以淨土法門示導行人,認爲此法善巧方便,一句彌陀能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若能從事持達理持,便可轉凡心成佛心,遠離衆苦速登蓮邦。1979年發心注解《大經》(即《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曆時六載,稿經叁易,以有病之身,奮力完成。我忝爲校閱,覺此解引經據典,博大精深,從此常通魚雁獲益良多。1987年《大經解》印成,流通海內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嗣後,又以通俗筆調撰述《大經白話解》,由于勞頓過度,僅述一半,老居士竟于1992年3月27日淩晨示疾往生。衆生失導,同深悲仰!老人在臨終時灑然一笑,了無挂礙;荼毗後獲堅固子百余粒,大士現瑞,永爲道種。(選自徐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座》序)

  上海蔡惠明居士所著《顯密兼通,志在淨土──紀念黃念祖居士往生一周年 》記載:“ 黃念祖居士(一九一叁 ~ 一九九二)法名龍尊,號心宗、樂生,別號老念、不退翁。幼早孤,隨侍母親梅太夫人聽經聞法,得到他的舅父梅光羲居士的培育,志趣超群,善根深厚。初皈依禅宗大德虛雲老和尚,受藏傳佛教甯瑪派蓮華正覺王上師及噶舉派派貢嘎上師的灌頂傳法,並于一九五九年繼承蓮華精舍金剛阿阇黎位,受王上師的衣缽與遺囑……抗日戰爭勝利後,谒淨宗大德夏蓮居居士,成爲入室弟子。夏老出入于儒佛顯密禅淨諸宗,融會貫通著作等身,對宗淨要旨,窮深極微,曾會集《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爲今流行的「大經」。黃老親聆夏師講述此經,詳作筆記,于禅淨兩宗深得法要。六十年代初撰寫《大經玄義提綱》一書,呈夏師鑒定,獲得印可。晚年雖體弱多病,卻潛心著述《無量…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紀念文集 2、徐恒志居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