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承當下來,我不是就說謊,我也是有份的,我不是沒有份的,這就要當仁不讓。這昨天我講的,要當仁不讓,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哎呀,我這個人永遠不能見性,不要這樣想。你不想見性,你還是佛的境界,是佛嘛,心佛衆生叁無差別,你是佛嘛,有什麼不能見性呀
見性是可以的,見性並不複雜的,就是妄心歇下來當下就是菩提。“妄心不歇,歇即菩提。”這是《楞嚴經》講的,就是要把這句參。“妄心不歇,歇即菩提。”歇下來就是了,很簡單的,歇或不歇,不歇當然沒辦法。可是我勸你還是要在一念不生的地方用功夫,妄心、萬緣放下,隨時隨地萬緣放下。
劉居士:您是說盡可能的自己一念不生了。
徐老:常常做這個功夫。
劉居士:自己做一念不生的功夫。
徐老:嗳,做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到妄心歇下來。“妄心不歇,歇即菩提。”歇下來就是菩提。
劉居士:徐老師,您看做一念不生的功夫,我是平常不想事,這樣對呀。還是象您昨天說的那個不理?
徐老:不理是習氣來的時候不理。
劉居士:習氣來的時候不理呀。
徐老:習氣來的時候不理,不理它就歇即菩提了嘛。
劉居士:只是一念不生的功夫怎麼做呢。
徐老:做一念不生的功夫,你念來不隨,念起不隨。
劉居士:哦,不取不舍啊。
徐老:不取不舍,對,就是不取不舍。
劉居士:那麼徐老您說說這個情況,您平時也說吧,您比方我現在做到不理了,我要不理了,那是個什麼樣的了?那心態調整什麼樣的了?
徐老:你講吧。
胡居士對劉居士:讓您自己參,呵呵。
徐老:那是什麼境界。
劉居士:讓我個人說吧,如果要是一念不生的話,如果知道那個念頭來了,馬上做到不理,那我個人覺察,就應該又回到本位上去了。
徐老:道理講的是對的,但是這些都是分別心。
劉居士:是呀,哦。
徐老:實際上你見到本來的時候呀,沒有話。有許多人啊,什麼叫自性本來面目,這什麼是本來面目?因爲萬法不離自性,全相即性,心相不二,所以這個拿茶杯、講話,都是本來面目,一切法皆是佛法,“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黃花無非法身。”就是這個道理,萬事萬物都是佛性。
劉居士:徐老,您剛才說我,如果不理了,我現在有個念頭來我馬上不理它了,我認爲不理以後就回到本來上去了,這是理上的認知。
徐老:嗳!你真正做功夫的時候呀,習氣妄想都沒有,都掃掉了,都歇下來。
劉居士:回到本來上去這想法也沒有。
徐老:回到本來,你一切分別心都沒有。
劉居士:不理就是對了。
徐老:就不理,對。
劉居士:就不理了。
徐老:就不理當下就是呀。
劉居士:不理了。
徐老:當下就是。
劉居士:當下就是了,明白了嗎?不理了,當下就是,不用再回到一個什麼地方去了?
胡居士:回到法位呀。就是不理了,當下現成。
徐老:嗳。
劉居士:不理了,當下解脫。
徐老:所以古人講:“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不要求真心,把妄心歇下來就是這個,就這個。
劉居士:哦,不要,不要再找了。
徐老:只要把妄心歇下來,就是這個。
劉居士:不要作意保持一個什麼狀態?
徐老:不要作意,不是方便就是相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劉居士:對了。不要作意,一作意又不是了。
徐老:這個,我也是在心地上做功夫,講也講不清楚。
趙居士:徐老師。剛初學的人可不可以象某居士說的那個,就是我特意找個什麼?
徐老:找個什麼?
胡居士:他的意思可能是說對于初學的人,爲了對治妄想煩惱,是不是要看住個什麼?
趙居士:對對對,有沒有那麼一個方便呀?
徐老:嗳,可以呀。
趙居士:可以是吧,用功的時候用那個方便。
徐老:可以可以。
趙居士:慢慢、慢慢做這個扭轉。
徐老:嗳,這就是有相,比如有種法門啦,比如准提法門,它先觀一個相,就頂上有兩寸光明,放光。
趙居士:就是持咒。
徐老:放光就綠的顔色,黃的顔色,放光以後慢慢光明擴大,這個都是有相的法,就是看一個東西,不是真的,假的,慢慢慢慢,這個光也放下了,顔色也放掉了,到無相境界。
趙居士:這個,就是這個。
劉居士:那以後反正還得放下。
徐老:還得放下。
弟子:還得放下。
徐老:對對對。放下就是了,妄心不歇,歇即菩提。你知道,歇即菩提。
劉居士:放下了就是了。
徐老:所以我勸你呀,一門深入,在這個一念不生的地方下功夫。
劉居士:哦。
徐老:就歇,一念不生就是歇嘛,歇下來就是了,你用不著另外安一個、歇下來另外找個真,不用的,歇下就是。這水呢,就是波浪,歇下來就是水,這樣的。
胡居士:徐老師,我覺得這初學人還可以在這方面下手。就是說這妄念,前念已過,後念沒起的時候,這時候,中間的這個空靈。
徐老:嗳,空靈。
胡居士:這個認識它,這個我想也很重要的吧,就初學的人。
徐老:嗳,講來講去。
胡居士:就是這個。
徐老:嗳,還是這個東西,都是一樣的,道理一樣的,講法不同。
胡居士:講法不同。
徐老:道理一樣,乃至叁藏十二部講的就是這個東西。
胡居士:我看《般若花》上面講的這個,挺重要的。
徐老:也講這個東西。
胡居士:挺重要的這個,太重要了。
徐老:對對。……
徐老:一念不生,念起不隨。
劉居士:我現在已經涉及到這個問題了。
徐師:有習氣來的時候不取不舍,習氣本空,這是很重要的功夫。心中心它是得定呀,要定下才能觀照,你現在可以起觀照。就是要做觀照功夫。
劉居士:徐老師,我自己也是經常檢討我自己,我這樣做吧。
(據2000年徐老寓所對保定居士開示錄音整理)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歸 十、般若妙味——徐老對保定居士的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