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P13

  ..续本文上一页承当下来,我不是就说谎,我也是有份的,我不是没有份的,这就要当仁不让。这昨天我讲的,要当仁不让,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哎呀,我这个人永远不能见性,不要这样想。你不想见性,你还是佛的境界,是佛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是佛嘛,有什么不能见性呀

  见性是可以的,见性并不复杂的,就是妄心歇下来当下就是菩提。“妄心不歇,歇即菩提。”这是《楞严经》讲的,就是要把这句参。“妄心不歇,歇即菩提。”歇下来就是了,很简单的,歇或不歇,不歇当然没办法。可是我劝你还是要在一念不生的地方用功夫,妄心、万缘放下,随时随地万缘放下。

  刘居士:您是说尽可能的自己一念不生了。

  徐老:常常做这个功夫。

  刘居士:自己做一念不生的功夫。

  徐老:嗳,做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到妄心歇下来。“妄心不歇,歇即菩提。”歇下来就是菩提。

  刘居士:徐老师,您看做一念不生的功夫,我是平常不想事,这样对呀。还是象您昨天说的那个不理?

  徐老:不理是习气来的时候不理。

  刘居士:习气来的时候不理呀。

  徐老:习气来的时候不理,不理它就歇即菩提了嘛。

  刘居士:只是一念不生的功夫怎么做呢。

  徐老:做一念不生的功夫,你念来不随,念起不随。

  刘居士:哦,不取不舍啊。

  徐老:不取不舍,对,就是不取不舍。

  刘居士:那么徐老您说说这个情况,您平时也说吧,您比方我现在做到不理了,我要不理了,那是个什么样的了?那心态调整什么样的了?

  徐老:你讲吧。

  胡居士对刘居士:让您自己参,呵呵。

  徐老:那是什么境界。

  刘居士:让我个人说吧,如果要是一念不生的话,如果知道那个念头来了,马上做到不理,那我个人觉察,就应该又回到本位上去了。

  徐老:道理讲的是对的,但是这些都是分别心。

  刘居士:是呀,哦。

  徐老:实际上你见到本来的时候呀,没有话。有许多人啊,什么叫自性本来面目,这什么是本来面目?因为万法不离自性,全相即性,心相不二,所以这个拿茶杯、讲话,都是本来面目,一切法皆是佛法,“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法身。”就是这个道理,万事万物都是佛性。

  刘居士:徐老,您刚才说我,如果不理了,我现在有个念头来我马上不理它了,我认为不理以后就回到本来上去了,这是理上的认知。

  徐老:嗳!你真正做功夫的时候呀,习气妄想都没有,都扫掉了,都歇下来。

  刘居士:回到本来上去这想法也没有。

  徐老:回到本来,你一切分别心都没有。

  刘居士:不理就是对了。

  徐老:就不理,对。

  刘居士:就不理了。

  徐老:就不理当下就是呀。

  刘居士:不理了。

  徐老:当下就是。

  刘居士:当下就是了,明白了吗?不理了,当下就是,不用再回到一个什么地方去了?

  胡居士:回到法位呀。就是不理了,当下现成。

  徐老:嗳。

  刘居士:不理了,当下解脱。

  徐老:所以古人讲:“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不要求真心,把妄心歇下来就是这个,就这个。

  刘居士:哦,不要,不要再找了。

  徐老:只要把妄心歇下来,就是这个。

  刘居士:不要作意保持一个什么状态?

  徐老:不要作意,不是方便就是相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刘居士:对了。不要作意,一作意又不是了。

  徐老:这个,我也是在心地上做功夫,讲也讲不清楚。

  赵居士:徐老师。刚初学的人可不可以象某居士说的那个,就是我特意找个什么?

  徐老:找个什么?

  胡居士:他的意思可能是说对于初学的人,为了对治妄想烦恼,是不是要看住个什么?

  赵居士:对对对,有没有那么一个方便呀?

  徐老:嗳,可以呀。

  赵居士:可以是吧,用功的时候用那个方便。

  徐老:可以可以。

  赵居士:慢慢、慢慢做这个扭转。

  徐老:嗳,这就是有相,比如有种法门啦,比如准提法门,它先观一个相,就顶上有两寸光明,放光。

  赵居士:就是持咒。

  徐老:放光就绿的颜色,黄的颜色,放光以后慢慢光明扩大,这个都是有相的法,就是看一个东西,不是真的,假的,慢慢慢慢,这个光也放下了,颜色也放掉了,到无相境界。

  赵居士:这个,就是这个。

  刘居士:那以后反正还得放下。

  徐老:还得放下。

  弟子:还得放下。

  徐老:对对对。放下就是了,妄心不歇,歇即菩提。你知道,歇即菩提。

  刘居士:放下了就是了。

  徐老:所以我劝你呀,一门深入,在这个一念不生的地方下功夫。

  刘居士:哦。

  徐老:就歇,一念不生就是歇嘛,歇下来就是了,你用不着另外安一个、歇下来另外找个真,不用的,歇下就是。这水呢,就是波浪,歇下来就是水,这样的。

  胡居士:徐老师,我觉得这初学人还可以在这方面下手。就是说这妄念,前念已过,后念没起的时候,这时候,中间的这个空灵。

  徐老:嗳,空灵。

  胡居士:这个认识它,这个我想也很重要的吧,就初学的人。

  徐老:嗳,讲来讲去。

  胡居士:就是这个。

  徐老:嗳,还是这个东西,都是一样的,道理一样的,讲法不同。

  胡居士:讲法不同。

  徐老:道理一样,乃至三藏十二部讲的就是这个东西。

  胡居士:我看《般若花》上面讲的这个,挺重要的。

  徐老:也讲这个东西。

  胡居士:挺重要的这个,太重要了。

  徐老:对对。……

  徐老:一念不生,念起不随。

  刘居士:我现在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了。

  徐师:有习气来的时候不取不舍,习气本空,这是很重要的功夫。心中心它是得定呀,要定下才能观照,你现在可以起观照。就是要做观照功夫。

  刘居士:徐老师,我自己也是经常检讨我自己,我这样做吧。

  (据2000年徐老寓所对保定居士开示录音整理)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