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方,气沉丹田以后,气血循环就佳,加速了以后就正常了,就可以正常,那么好了,就不要观想丹田,不好就观想丹田。
曹居士:观,做观想。
徐老:嗳,观想,气沉丹田,沉到丹田下面去。吸气吸进去,腹部吐出来。慢慢的来、慢慢的来,等到气已经调顺了以后呢,那就不要观了,我们不是做气功呀,这不是气功,但是气功有时候可以运用运用,治毛病可以用的。好吧,治毛病可以用的。
苏居士:徐老师,我再问一下,念佛的时候要不要调整呼吸呀?要深呼吸吧?
徐老:念佛的时候,你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阿弥,吸起来,陀佛呼去,阿弥、陀佛,慢一点,念佛跟呼吸结合起来,可以的。但是这个问题呢,到后来呀,不要注意呼吸,起初的时候注意呼吸,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后来呢,呼吸不会注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这儿功夫这么加深了,呼吸就不去管它了。
苏居士:不管它了。
徐老:不管它。
王居士:徐老,那我问您一个问题,我可能这情况有点特殊,就是上坐之前不是不让吃东西嘛。可是我从小身体比较弱,我要不吃东西我坚持不了。开始那阵吧,我有一阵子我什么都不吃,也就是喝口水,打得眼前一阵发黑,感觉跟虚脱似的,后来我发现我吃点东西就没事了。您说这种情况是该吃还是不该吃?
徐老:不吃东西头昏不昏?
王居士:吃完东西头不昏,如果吃完东西有劲了。
徐老:哦,这可以吃,因为佛法要善巧方便,应病与药,都可以的。肚子饿了、头昏了,吃点东西就好了,那就吃东西,没关系。
王居士:哦,没关系。
徐老:就是不要吃太多就是了。
王居士:哦,不要吃太多。
徐老:吃太多打坐也不好的,可以吃。
王居士:可以哦,那我觉得我吃东西就吃八成饱吧,别吃太饱。
徐老:嗳,对对。
王居士:在打坐的时候就有劲,能有力量,你要是不吃东西。
徐老:可以,可以吃。
王居士:我就会晕倒了似的。
徐老:佛法就是讲善巧方便的,只要你对众生有利,都可以变化,不是死的。
王居士:咱们规定不是说(坐前)不吃东西。
徐老:心中心法就是说饱肚以后不好坐。
王居士:嗯。
徐老:太饿了也不行,要不饥不饱,就可以打坐、最好,肚子太饿了,你坐上去后吃不消,可以吃,不要吃太多就是,好吧。
王居士:嗯,谢谢。
徐老:你念到下坐以后,手伸伸,头摸摸,可以的,要动嘛,有时候,这可以的。佛法不是死的,都是灵活变化的,看情况做事情,不是说一点不好动,一点不好拉动,腿伸伸,可以变化的,不要影响身体健康。
胡居士:徐老师,……[录音不清,编者注]
徐老:现在这事情已经过了,你比以前好吧?
胡居士: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我时不时感到自己比以前很自在。
徐老:很自在呀。
胡居士:自己好象知道这个路子怎么走了。
徐老:家庭也变化,自己功夫也增进。
胡居士:功夫也在进步。
徐老:嗳,当然。
胡居士:但是我很感恩。
徐老:她在家里她念佛不念佛?
胡居士:她修六字大明咒呀。
徐老:修大明咒呀。
胡居士:嗳。
徐老:哦,那很好,造因,你帮她的忙,她帮你的忙,你不然的话只管自己不管她,那就不行。
胡居士:我孩子比她还强,我孩子自己还老拜佛去呢。
徐老:哦。
胡居士:我小孩,他拜佛,还点香。
徐老:哦,还点香好好。
胡居士:嗳,生她的时候徐老师我梦到一个梦境呀。
徐老:嗳。
……
刘居士:我们还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您说坐下观照的时候,是以观空的办法最好啊,还是不行的话持持咒好啊?或者是注意一下这个问题,您刚才说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几个居士想了解一下,就是坐下观照的时候,是观空、守空好啊,还是念点咒或是佛号,或者是,你看平常咱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前边这个阿弥陀佛已经过去的时候,后边那个阿弥陀佛还没起时候,中间这一空间,中间这一空间吧,好象是前念已过,后念没起的时候,还守着中间这个空档,这么观心好啊?
徐老:这几个没有一定的,各人根性不同的,有些人应该从观空下手,为什么呢?我们凡夫都执有呀,都是烦恼多,观空了把烦恼都空掉了,心身也空掉了。
刘居士:观空。
徐老:从观空下手,观空以后再观假、观中,空、假、中,止观,天台智者大师讲的。所以还是先从空下手的,那么观空更观不起来,就可以念咒也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的。
刘居士:哦,观不起来的,念咒。
徐老:念咒的时候呢,不要管前念已灭后念未生。
刘居士:哦,不要管这个。
徐老:(如果管这个),这样子呢,念咒的力量就分散了,这还是要一门深入。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不念阿弥陀佛也可以观的。这心念嘛,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出来,这中间的东西呀,就你昨天讲的一把擒住呀,一把擒住这个是形容的话,最主要还是要一肯肯定它。哦,就这个东西,悟了,明白了,明白就悟,开悟,所以这个最容易开悟,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这个了了分明,或者叫灵知了了,不是木头呀,不是死的呀,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还有东西呀,什么东西?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的心什么心啊?这就是无所住的心,不执两边,不执前、不执后、不执两边,就是了了分明,就看这个东西,很快可以看到,可能有时间短,没有关系,多看、多看时间就长,多看多看、久久看,了了分明境界越来越明显,那么观照的力量也就增加。
刘居士:徐老师,您说平常做功夫的时候,就守住刚才我说的那个两句佛号之间的那个空档。那空档守住,管住这个空档,可以吧?
徐老:你念佛号的时候作为一种方便,可以的。一念,念阿弥陀佛,前念已灭、后念没有起来,这个时候不但是念佛佛号没有起来,妄想也没有起来,一切妄想都脱落,妄想脱落以后真正的两边不执,, 两边不住,叫两边不住,这中间才是真的东西。两边住了你就不是空就是有,不是断就是常,不是生就是灭。两边不着,这中间的东西,了了分明。
刘居士:比方说徐老师,比如说现在我发觉自己妄念起来了,我既然已经觉察了,我就赶紧还回到那空位上去,回到两句阿弥陀佛中间那个,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两句阿弥陀佛中间那个空档上去。我觉着妄念来了,立刻回到两句阿弥陀佛那空档上去,那么看着自己,可以不可以呀?这种方法可取吗?
徐老:两句阿弥陀佛中间东西呀?
弟子:中间的空档。
徐老:空档,这空档你要叫人家,要认识清楚,容易认错,容易认错。容易认错的时候呀落到,落到什么,落到这个,神识方面。神识,第六意识嘛,第六意识,落到意识上面去那就不对了。
张居士:那怎么区别呀?。
徐老:嗳,还是要,还是要注意这个灵光独耀的境界。不是灵光就是神识,不是神识就是灵光,两个东西好比一个波浪、一个水。灵光呢,就是水。神识,第六意识就是波浪。一个东西,一个是波、一个是水,一个是真、一个是妄。
刘居士:哦,那我这么办行不行,那个我作意。
徐老:不作意。
刘居士:我作意我脑袋里边有个灵光独耀,然后我守着不动,这个方法行不行?
徐老:守个什么不动啊?
胡居士:他说是想一个灵光,作意一个灵光独耀。
刘居士:我守着灵光独耀,我总觉得自个有个灵光独耀,我守住这个灵光独耀不动,这方法可取吗?
徐老:灵光独耀,假使真的是灵光独耀的话,自然的,可以的。假使有一个、加一个自己的意识,这就不是灵光,已经是分别、分别妄心。
刘居士:奥,不能作意。
徐老:不能作意,自然,很自然的。这个智慧啊,妄想执着啊,本来就是灵光,迷了以后就是妄想,不迷就是灵光。很自然而然的灵光独耀,不是木头、石头,这样可以理解的。万缘放下,所以现在来说,你的功夫最要紧的,不管念佛也好,念咒也好,还是要做到一念不生,把妄心歇下来就歇下来,放下就放下,到一定的时间你自然明白灵光是什么东西,你妄想没有放下永远不会明白的,这是很重要的功夫。先把妄心歇下,见到本来,实际上很简单,妄心歇下来就见到本来。就做这功夫。
第六集
徐老:把妄想歇下来,先做这功夫,把这功夫做到一门深入的做,一定可以见到本性的。你说现在我不想、不想还是好的。不求,不求的时侯自然而然的真心就出来了。
胡居士:徐老师,比如说这个人开悟见性了,开悟见性了以后,他要求善知识印证。那么在这个时候是不是以自我承当为主呀,还是必须得经过善知识印可,这样才…
徐老:就把自己境界讲出来。善知识看你就是不是已经见性不见性,再肯肯定,再印证不印证。
胡居士:哦,还得印证啊。
徐老:还是要。六祖跟怀让禅师就是这样,本来永嘉禅师也是这样,他说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就是同意他,印证了,行的。
张居士:比如说在坐下的时候,平时好象就是一个灵知了了,一切都可以看见,什么都能听到,就是心里边也没有妄想、没有分别,这个时候是什么?是见性境界还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呀?
徐老:你说这个是什么境界
你讲讲看,灵知了了,不是妄想,不是分别心,你讲讲这个是什么东西?我就问你这个是什么东西?
张居士:那这时候是应该承当呢,还是应该就是…
徐老:确实是这个境界应该承当下来,应该承当,不应该自己谦虚.哎呀,我不是,这个不是的。当然不能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但是真正是这个境界就…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