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二十七講▪P2

  ..續本文上一頁,無生覺性遷轉到虛空界。”如此自己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爲教證。

  (二)未修之過失

  辛二、未修之過失

  《空行思續》曰:“意識騎風馬,若入下門道,即修妙法者,墮入惡道多。”

  “意識騎風馬,”臨終之時若神識墮入下門道,即便是生前修妙法者,同樣大多墮入惡道。 (叁)修行方法

  辛叁、如何修行

  分五:1.上品抉擇法身見解之遷轉法。2.中品報身生圓雙運之遷轉法。3.下品化身無量大悲之遷轉法,彼等已恒常堵塞胎門,並顯現化身而利益衆生。4.凡夫具叁觀之遷轉法。即觀住處爲刹土,身爲本尊,諸佛菩薩前來迎接。5.悲鈎攝受亡者之識遷轉法,爲于自他臨終時,應作修行之法矣。

  1.上品抉擇法身見解之遷轉法

  具備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的見解,具備此種見解者,稱爲即生解脫,爲上品抉擇法身見解之遷轉法。

  2.中品報身生圓雙運之遷轉法

  即生沒有解脫,法性中陰也無法解脫,而在轉世中陰顯現的時候認識生圓雙運,如是遷轉。

  3.下品化身無量大悲之遷轉法

  在轉世中陰的時候,生起對衆生生起大悲利益之故,選擇十八暇滿人身之門而往生,此爲下品化身無量大悲之遷轉法

  4.凡夫具叁觀之遷轉法

  此時爲具叁觀之遷轉法:觀自之住處爲極樂世界,己之意識能所取及迷亂之蘊身觀爲大悲觀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雙足金剛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後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蓮莖,身飾飄帶及寶飾,于現空無別之中而住,中脈外白、內紅、中藍色透明如水晶,于上端頂門梵穴,如開天窗倏爾皆見,下端臍下,猶如竹節封閉。智慧中脈之道,天窗極樂之處,觀與根本上師無別之大覺導師阿彌陀佛,身紅色,手結定印,持充滿甘露之缽,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雙足金剛跏趺坐,身披叁衣,周圍圍繞著傳承祖師及十方諸佛菩薩等,大悲攝受我等而住。

  叁觀之遷轉法:即觀住處爲刹土,身爲本尊,諸佛菩薩前來迎接。

  如是觀想時用實修打坐去觀修。依龍薩前行而實修——做好一切事務後,具備身要、語要、意要,祈禱上師受四灌頂。此時,上師叁處發出白、紅、藍色光融入自己叁門,自己叁門得以清淨,自己的相續也得到了寶瓶、秘密、智慧、句義灌頂,相續中種下法、

  

  報、化及自性身的種子,之後在上師與自心無二之中去安住。

  安住之後,接著念誦往生法的偈頌。念誦時應觀想自身處于極樂刹土,地處不能觀想爲庸俗之處;自己的身不能觀想爲庸俗迷亂之身,而應該觀想成大悲觀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雙足金剛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後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蓮莖,身飾飄帶及寶飾,這些都是現而無自性的,如空中彩虹般,有顯現,卻無自性。而後,又于現而無自性中安住。

  觀想現而無自性的大悲觀世音時,觀想自己的智慧中脈爲外白、內紅、中間爲藍色的透明如水晶一般。于上端頂門梵穴處,如天窗一樣是打開的,下端臍下猶如竹節一樣是封閉的。智慧中脈之道,天窗——就是自己的梵頂穴、極樂之處,觀想與根本上師無別之大覺導師阿彌陀佛,身紅色,手結定印,持充滿甘露之缽,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雙足金剛跏趺坐,身披叁衣,周圍圍繞著傳承祖師及十方諸佛菩薩等,大悲攝受我等而住。在迎接我,如是觀想。

  自之心間八瓣蓮花上,自性神識明點白而且亮、潤且光滑,猶如瑪薩虹鳥蛋,放出如豆大之明點,由中脈道冉冉放光騰起,似流星上射,與無量光佛密意融合無別,此時當誦“啊啪”,複誦“紮”時,如豆大明點降入原明點之中。彼修行成就標志爲:頭頂發癢、起泡、泡出水、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現如上標志之前,應精進修持。爾時念誦本傳上師祈禱文。出定時,觀諸善逝眷屬化光融入無量光佛,由中脈降入心間神識明點,而隨力自然安住。梵頂如天窗之口,由四瓣白蓮花遮蓋,如是觀想。

  如是觀想在自己的心間八瓣蓮花上,有自己的神識,神識猶如瑪薩虹鳥蛋,念“啊”的時候,神識當中散出一個豆大的小明點,通過中脈上升,通過梵頂的天窗。念“啪”的時候,明點融入阿彌

  

  陀佛的心間。念誦“紮”的時候,又從阿彌陀佛心間返回入自己的中脈。如是所緣而反複修練,修成的標志征象就是頭頂發癢、起泡、泡出水,或出血,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現如上標志之前,要反複修練。 觀修的時候要注意:猶如瑪薩虹鳥蛋,放出如豆大之明點,上升融入阿彌陀佛的心間,但日常觀修的時候,不能觀想全部神識都上升。否則會造成壽障。

  何時要觀想全部神識上升:自己臨終的時候或者超度死人的時候,可以如是觀想。 修道位的時候,無論出家衆還是在家衆,都要修往生法,出現征象的時候,就可以如是往生。若修過往生法,在臨終的時候,祈請堪布、活佛超度,很容易被超度。若沒有修,在自己臨終的時候,除非這位承擔超度的堪布活佛具有很大的加持力和大悲力,否則是很難往生的。

  修煉出現修成的標志征象後,每天所緣觀想一次,若過于頻繁觀修,就會短壽,或者出現壽障等種種違緣,所以不應該時常去修的。

  此後,自觀爲長壽佛,念誦長壽佛心咒。若不知其觀想,應觀梵頂長壽佛周圍圍繞諸佛菩薩而住,願得無死成就盡力祈禱及念誦種種長壽佛心咒,即能遣除壽命之障,並作回向。

  出定時,觀想自己的梵頂之處,與根本上師無二的無量光佛由諸佛圍繞或諸傳承祖師圍繞,之後觀想諸佛、諸傳承祖師融入無量光佛,之後觀想無量光佛由中脈融入心間如瑪薩虹鳥蛋一般的神識之中,如此隨力自然安住。

  如是安住後,此時梵頂之門,由四瓣白蓮花遮蓋,如是觀想。此後,自觀爲長壽佛,念誦長壽佛心咒。若不知其觀想,應觀梵頂長壽佛周圍圍繞諸佛菩薩而住,願得無死成就盡力祈禱及念誦種種長壽佛心咒,即能遣除壽命之障,並作回向。

  如是觀想非常重要,否則自己就會短壽,出現壽障。 如是之上是往生法的修煉觀想方法。

  觀想往生叁觀遷轉法是需要修練的。

  哪些人不需要修煉呢?具備上品抉擇法身之見解和中品報身生圓雙運之見解者不用觀修。除此之外都是需要觀修叁觀遷轉法的。

  大家所修的直斷與頓超,都是在修抉擇法身見解之遷轉法,但是如果在道中出現違緣而未能圓滿此見解的時候,就要用叁觀之遷轉法往生。如果沒有依靠叁觀之遷轉法是不能往生的,所以每個人都要修具叁觀之遷轉法。

  沒有實修過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的補特伽羅,想要往生首先就要修行叁觀往生法。沒有修煉往生法,想要臨終的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難的。如果臨終之時祈請堪布、活佛來爲自己念往生法的話,當時若能做到自心自在,則可以做到遷識往生,但要是之前完全沒有修練,臨終之時自心無法自在的話,是很難做到念往生法而往生的。

  無論出家的男衆女衆還是在家居士,都必須用七天時間修練往生法。不僅是念誦往生法,而且要具備修練之後的征象;不光是修練中出現的征象、標志,還要恒常以如是所願觀想叁觀。

  5.悲鈎攝受亡者之識遷轉法

  觀修自他臨終之悲鈎攝受亡者之識遷轉法:若能回遮死緣,則

  

  盡力修持。若死相不能回遮時,當即忏悔一切罪墮,憶念所得之叁戒,並于輪回生起出離心,所有財物供奉善法,觀自他之身爲觀世音菩薩等作如是觀想。漂泊六趣之門——臍、尿道、肛門、口、二鼻孔、雙眼、雙耳均由吽()字堵塞,梵頂天窗倏爾呈現,心間明點無余遷轉融入阿彌陀佛密意,如是觀想。

  接著所宣是悲鈎攝受亡者之識遷轉法。自他在臨終時都是可以如是觀想而往生。

  當死亡出現的時候,要盡力回遮死緣。比如自己四大不調的時候,就要去治病或做種種佛事等;但若無法回遮的時候,當即在叁寶前忏悔一切罪墮,憶念所得之叁戒,並于輪回生起出離心,所有財物供奉善法,發願生起出離心,以後再不墮入如同火坑般的輪回。發願後,以剛才修煉的方法觀想自身爲觀世音,他人亡者超度的時候,要將他人亡者的身觀想爲觀世音。

  由吽字堵塞漂泊六趣之門——臍、尿道、肛門、口、二鼻孔、雙眼、雙耳,梵頂天窗倏爾呈現,心間明點無余遷轉融入阿彌陀佛密意,阿彌陀佛的心間,如是觀想。

  修煉的時候觀想自己心間神識的本體猶如瑪薩虹鳥蛋。以前觀想鳥蛋之中發出小明點上升。此時就不能這樣觀想,要觀想自己或亡者的心間,有外白、內紅,中間是藍色透明的智慧脈,在心間的八瓣蓮花中間有猶如瑪薩虹鳥蛋的神識,此時觀想其全部無余融入阿彌陀佛的心間,不應該再回降心間。自他都可以如是觀想。

  此時不觀明點下降,若氣、識、觀叁者相合于明觀彌陀心間之時斷氣,易得解脫;貪執現世與財物爲遷轉之最大障礙,故應舍棄之。

  此時不觀明點下降,若氣、識、觀叁者相合于明觀阿彌陀佛心間之時斷氣,自然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氣是指飄動之力,識是指明智之分,觀想的所緣是觀想自己的神識融入上師阿彌陀佛心間。如此叁者合一而斷氣的話,則獲得解脫。

  自己他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障礙就是貪執世間的親人及財物。臨終的時候再臨時斷除貪執能做到嗎?是做不到的。要從現在就開始做起,斷除對世間親人財物的貪執。 若無力如上修行,應依勝妙善知識親傳身之遷轉與願欲遷轉等法矣。

  妙善知識親傳身之遷轉,如以獅子坐式將識遷轉虛空(托嘎法)。

  (四)目的與功德 辛四、目的與功德

  《空行思續》曰:“意識騎風馬,若行上行道,恒作罪惡者,轉生善趣多。”《四座續》曰:“一切罪障無縛染,超越輪回行勝道。”《時輪金剛續》曰:“九孔之上方,刹那若遷轉,日殺婆羅門,屠夫編竹者,及造五無間,此道易解脫,罪過無能染。”如是所說。

  就是說若依照以上所宣奉行的話,即使造作罪業者,也能多轉生善趣。

  六、結語

  無上爲修習瑜伽二次第前行之法,七科目終。修行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分七個科判,此時已經宣講完。

  以上所宣前行法已宣說完畢,以下是正行竅訣。今天法講到此,在座都是喇嘛仁波切的弟子,都在修喇嘛仁波切的上師瑜伽,明天將喇嘛仁波切的上師瑜伽念個傳承。

  回向

  【備注】

  此爲弟子根據大恩上師講法記錄略作整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聞法錄音。因時間倉促,恐有錯謬。故于大恩上師及道友面前忏悔!願大恩上師*輪常轉!信衆法喜充滿!早證菩提!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二十七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