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二十四講

  金剛精要引導文

  初學悅耳.寶藏庫(前行引導)

  龍薩娘波尊者 造論

  妙音龍多加參尊者 傳授

  普巴紮西仁波切 漢譯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傳講

  12月19日傳講內容

  【原文】

  庚叁、觀誦金剛薩埵

  器之清淨業障,觀誦金剛薩埵引導法分四:辛一、所淨;辛二、能淨;辛叁、如何修行;辛四、目的與功德。

  辛一、所淨

  無始以來迄至今,所造一切之叁毒煩惱及叁門罪障、能所二取及所知障等矣。

  辛二、能淨

  《宣說四力論》曰:“彌勒菩薩,如具大菩提薩埵四力,一切罪障,均能遣除。”如是所說。四力爲:厭患對治力:于昔時所作一切不善,猶如飲毒,應起忏悔心;現行對治力:總爲叁門修持妙法,此時即爲能淨誓願觀誦金剛薩埵。返還對治力:信任因果,縱遇命難,亦不再造如是惡業,並發誓守持;所依對治力:忏罪之境爲大悲叁寶矣。

  辛叁、如何修行

  應具前、正、結叁:

  前行:觀諸佛菩薩于前方作皈依。

  正行:憶念一切罪障,于忏悔之中,觀自身爲庸常之相,頭頂蓮花及月輪壇城墊上,白色吽()放射光芒,其後刹那變爲與根本上師無別之圓滿報身金剛薩埵,身如白色海螺,如無瑕無垢之水晶,一面二臂,右手當胸,執持五股金剛杵,左手執鈴依于肋旁,雙足金剛跏趺坐,並具飄帶寶珠等種種裝飾而住。次于胸間月輪墊上,如水晶般之五股金剛杵豎立,杵臍中具一白色吽()字放光,其周圍由前方開始,百字明一一貫串如銀水流行般而右繞旋轉,如是明觀,並于叁世諸佛之本體遍知上師金剛薩埵前,憶念所造之罪墮並發誓從今不複造作。複誦:“吾之頂門梵穴唉瑪火,心間百字咒鬘甘露降,消盡吾之罪障現吉祥。”爾時,持誦百字明,觀本尊心間吽()字與咒鬘等,涔涔滴滴流降如銀水之甘露,融入吾之頂門,如暴漲激流沖洗塵土,一切病、魔、業障,如煙汁、膿

  血、微細動物等相,從肛門、尿道、諸毫毛孔中涔涔滴滴向外流出,如是觀誦。其後念:“怙主我因無明故,破與違犯叁昧耶,上師怙主垂救護,無上金剛總持尊,大慈大悲大聖者,衆生怙主吾皈依。發露及忏悔違犯身口意一切根本及支分誓言,祈請賜予清淨一切罪障墮過之垢。”如是祈請後,自身轉爲無垢如水晶之相,全身充滿甘露,則清淨一切罪障。爾時金剛薩埵欣然微笑曰:“善男子,汝之一切罪障現已清淨。”如是觀想並祈請本尊金剛薩埵由中脈降入心間,即誦金剛薩埵六字真言,複誦:“吾與本尊融合爲無二。” 如上自身觀空,心間顯現金剛薩埵之相,其胸中月輪墊上,金剛杵臍中吽()字內六字真言,外右繞百字明咒鬘並作光明射收。由是清淨自己一切罪障,並且自身轉爲金剛薩埵,胸中如是觀想智慧薩埵相,即誦百字明與(黑日嘎)百字明。

  結行:回向所做善根等一切功德。

  辛四、目的與功德

  暫時清淨一切罪障,則成“生”、“圓”深道法器,並自心獲得地道一切功德,究竟證悟大覺果位。《花敷莊嚴經》曰:“若觀金剛薩埵尊,並誦百字明儀軌,即淨二種障礙。”《金剛薩埵頌續》曰:“自顯明點百字明,一切諸佛之根本,寂滅一切罪障墮。”如是所說。

  觀修金剛薩埵引導終。

  【正文講解】

  今天我們宣講的是“念修金剛薩埵”。

  請大家正確無誤地取舍聞法的動機和行爲,以正念攝持來聽聞今天所宣之法。

  一、修法要義

  今天所宣的念修金剛薩埵同樣也分爲座上與座下。

  座上修金剛薩埵和發菩提心的修法一樣,要具備前行之前行,身要、語要、意要,以及祈禱上師受四灌頂。念誦時從前行開始念誦直到金剛薩埵念誦偈。

  清淨自相續業障的方便有很多,本師所宣一切法都能清淨業障——別解脫戒有觀清淨的方法,菩薩戒也有觀清淨的方便,密乘戒也有觀清淨之法,但清淨業障最殊勝的就是念修金剛薩埵。爲什麼呢?因爲金剛薩埵在學道時發願:任何衆生只要持其名號就能清淨自己的業障,若不得清淨則自己不成佛。而金剛薩埵久遠劫來早已成就佛果,由其因地所發大願之故,此時清淨業障最無上的方便就是觀誦金剛薩埵。

  二、所淨

  辛一、所淨

  無始以來迄至今,所造一切之叁毒煩惱及叁門罪障、能所二取及所知障等矣。

  在淨障之前,我們首先要認識所淨的是什麼,如果對于所淨沒有認識,就無法知道如何去清淨。

  總的來說,我們所淨的是:無始以來迄至今,一切衆生所造一切的叁毒煩惱、叁門所造的罪障、習氣障及所知障。因此任何衆生無始以來迄至今,所造一切之叁毒煩惱及叁門罪障、能所二取及所知障等都是此處所淨的。修五加行觀誦金剛薩埵主要所淨的是業障。

  業障分爲自性罪和佛製罪。

  自性罪是什麼?如殺生、不與取、邪淫等十不善業都是自性罪。以上這些如果造作的話,即便沒有受戒也同樣屬于造惡犯罪。

  佛製罪是本師所製定的戒條,如皈依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密乘戒等,若違反戒條所犯下的罪障就稱爲佛製罪。

  修五加行觀誦金剛薩埵的時候,就是在上師與金剛薩埵無二前忏悔清淨自性罪和佛製罪。

  叁、能淨

  辛二、能淨

  《宣說四力論》曰:“彌勒菩薩,如具大菩提薩埵四力,一切

  

  罪障,均能遣除。”如是所說。四力爲:厭患對治力:于昔時所作一切不善,猶如飲毒,應起忏悔心;現行對治力:總爲叁門修持妙法,此時即爲能淨誓願觀誦金剛薩埵。返還對治力:信任因果,縱遇命難,亦不再造如是惡業,並發誓守持;所依對治力:忏罪之境爲大悲叁寶矣。

  在觀修金剛薩埵時,必須要具備四對治力——厭患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還對治力、所依對治力。

  厭患對治力是指:認識到自己的罪障,認識到罪障的過患後,力求忏悔;

  現行對治力是指:任何一種能清淨業障的方式就稱爲現行對治力,此時所指的就是念修金剛薩埵;

  返還對治力是指:自己認識到罪障的過失後,發誓再也不造作如是之過;

  所依對治力是指:我們要忏悔就需要有對境,如在上師之前等等,都屬于忏悔所依的對境。

  清淨罪障的時候必須具備此四種對治力,一旦四力具足,則一切罪障都能得到清淨。如米拉日巴尊者曰:“本來罪業無功德,然忏可淨爲其德。”

  四、觀修方法

  辛叁、如何修行

  應具前、正、結叁。

  念修金剛薩埵時應具備前行、正行、結行叁行而修。

  (一)前行

  前行:觀諸佛菩薩于前方作皈依。

  (二)正行

  憶念一切罪障,于忏悔之中,觀自身爲庸常之相。

  1.自身相

  念誦百字明的時候,應當首先觀想自己爲庸常相。什麼是庸俗之相呢?也就是說,不要將自己觀想成本尊或佛菩薩,而是自己平時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自己就是煩惱沈重、所知障習氣障深重的庸俗之相。

  2.金剛薩埵身相

  頭頂蓮花及月輪壇城墊上,白色吽()放射光芒,其後刹那變爲與根本上師無別之圓滿報身金剛薩埵,身如白色海螺,如無瑕無垢之水晶,一面二臂,右手當胸,執持五股金剛杵,左手執鈴依于肋旁,雙足金剛跏趺坐,並具飄帶寶珠等種種裝飾而住。

  于自己庸俗之相的梵頂上,觀想一朵有十萬花瓣的白色蓮花,于蓮花中有月輪之墊,月墊上有白色的吽字。

  觀想白色的吽字放萬丈光,刹那間如同從水面躍起一般,吽字瞬間變成上師即報身金剛薩埵形象。

  觀想金剛薩埵是圓滿報身像:白色身發出光芒,如同無垢水晶,

  

  一面二臂,右手當胸,執持五股金剛杵,左手執鈴依于肋旁,雙足金剛跏趺坐,並具飄帶寶珠等種種裝飾而住。

  金剛薩埵的觀想也有其他形象,如雙運像,或國王式坐姿像等等,但此時並不觀想其他形象,而是觀想配飾報身十叁種圓滿,以金剛跏趺坐而呈現。此時應觀想自己的根本上師與金剛薩埵無二無別。

  次于胸間月輪墊上,如水晶般之五股金剛杵豎立,杵臍中具一白色吽()字放光,其周圍由前方開始,百字明一一貫串如銀水流行般而右繞旋轉,如是明觀,並于叁世諸佛之本體遍知上師金剛薩埵前,憶念所造之罪墮並發誓從今不複造作。複誦:“吾之頂門梵穴唉瑪火,心間百字咒鬘甘露降,消盡吾之罪障現吉祥。”爾時,持誦百字明,觀本尊心間吽()字與咒鬘等,涔涔滴滴流降如銀水之甘露,融入吾之頂門,如暴漲激流沖洗塵土,一切病、魔、業障,如煙汁、膿血、微細動物等相,從肛門、尿道、諸毫毛孔中涔涔滴滴向外流出,如是觀誦。

  如文中所宣,細致作觀想,在念誦百字明的同時要觀想金剛薩埵心間的百字明右旋,百字明降下甘露,從金剛薩埵身上流到蓮花上,經由莖杆流入自己的梵頂,清淨自己的身語意業障。

  自己身、語、意所造業障如同被暴漲清流沖走一般,病魔業障如煙漬膿血、青蛙、蛇、微細動物等相,從肛門、尿道、諸毫毛孔中涔涔滴滴向往外流而得清淨。此時大地裂開,閻羅王爲主的自己的冤親債主都伸著手、張著嘴,自己的業障滿足了他們所欲,于是他們收回手、閉上嘴,此時大地恢複原樣。

  其後念:“怙主我因無明故,破與違犯叁昧耶,上師怙主垂救護,無上金剛總持尊,大慈大悲大聖者,衆生怙主吾皈依。發露及忏悔違犯身口意一切根本及支分誓言,祈請賜予清淨一切罪障墮過之垢。”如是祈請後,自身轉爲無垢如水晶之相,全身充滿甘露,則清淨一切罪障。爾時金剛薩埵欣然微笑曰:“善男子,汝之一切罪障現已清淨。”

  明觀而念誦百字明後念誦:“怙主我因無明故,破與違犯叁昧耶,上師怙主垂救護,無上金剛總持尊,大慈大悲大…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二十四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