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察緣起▪P8

  ..續本文上一頁akassa abhavavabodhato attaditthim pajahati. 「正見者,因爲覺悟無有作者,斷除我見7。對因來說,沒有令果生起的努力;對果來說,當因生起時,沒有令因隨果生起的努力。如果確實地了解,那是沒有「加行」(byapara)的存在,爲什麼?“Niriha nijjiva dhammamatta” ti passanto. 無明、愛、取、行及業諸因只是真實法的法性,識、名色、六入、觸及受等諸果也只是真實法的法性。因不用精進以令果生起。而當因生起時,果不需要精進于生起。因與果二者之中都沒有靈魂我(jiva atta)。如是真實地了解,由于他已徹底了解並沒有創造者,我(atta)的存在,他具有去除我見(atta ditthi)的能力。Parama atta指創造的我,而jiva atta指被創造的我。這兩種我皆不存在。因此,如果某人真實地了解無加行,沒有這兩種我,只有因與果真實法的法性,那麼這樣的了解無加行具有去除我見的能力。

  

   Micchapassanto yo, asati pi vyapare, avijjadinaj sabhavaniyamasiddho hetubhavo, tassa agahanato akiriyaditthij upadiyati. 「邪見者,由于不覺知無明的因性是由其自性而作爲決定的法則,故執取無作見7。如果不好好地了解無加行,無作見(akiriya dithi)可能會生起。無明不具有令行法生起的努力。如果某人對這努力的無,産生錯誤的見解,會起怎樣錯誤的了解呢?“Sasambharaggino uddhamukhata sasambhara vayuno tiriyagamana”如果一座建築物被大火所燒,煙會往上或往下呢?它往上升。這是自然的法則。吹起強風也是自然法則。如是無明因與行果的運作依據自然法則。能令此因生的力量是自然存在的。具有這力量者稱爲因。擁有無作邪見的人可能不承認有這些因。Kassaci kattuno abhava na kaci kiriya phala pabandhini ti. 如果他誤以爲由于沒作者,所有的行爲都與果報無關,那麼他就落入無作邪見。這表示由于在因中沒有能令果例如行生起的努力,便産生因與果之間沒有關系的見解,而不接受果從因生的法則,反過來接受一切現象無因而生,那麼他即傾向于無作見。

  

  說因沒有令果生起的努力是正確的。那麼或許有人會問:爲什麼「由于無明,行生起」。答案是只有當因,即無明生起時,果,即行將生起。當因(無明)滅,果(行)也就滅。或者說,如果因,即無明、愛、取、行及業生起,那麼果,即識、名色、六入、觸及受將生起。當因,無明、愛、取、行及業滅,則果、識、名色、六入、觸及受也將全部滅。能以更廣的方式禅修至生滅智階段的禅修者將了解這些。在那階段,要觀察「由于無明生起,色生起」,「由于無明滅,色滅」。無明、愛、取、行及業何時滅?它們將在未來他證得阿羅漢道時滅。當觀察到在般涅槃死心(parinibbana cuti)時,無明、愛、取、行及業滅而不再生起時,那麼禅修者能夠觀察名色的滅而不再生起。如果他清楚地了解因生起故果生起,及當因完全滅,則果也完全滅,他便接受無明、愛、取、行及業是因,能産生識、名色、六入、觸及受的果,雖然在勝義法中沒有努力。

  

  如果他不這麼認爲,而認爲因果之間沒有關系,每一個生起是自發的,那麼他可能執取無作見。因此如果某人了解無加行,他能去除我見。反過來說,如果他不是很好地了解無加行,那麼會生起什麼見解呢?無作見將生起。在緣攝起智的階段,觀察緣起的禅修者需要好好地了解無加行。如果禅修者未曾觀察因果的關系,緣起,那他就沒有去除我見及無作見的能力。

  

  四、法如性(evamdhammata)

   Avijjadihi pana karanehi savkharadinaj yeva sambhavo, khiradihi dadhi-adinaj viya , na abbesan ti ayaj evaj-dhammatanayo nama. 「只由無明等因而生起行等,如從牛乳等而成酪等,不由其它而成,是爲『法如性』7。如果由無明産生果,那麼這果是行。由于無明,行生起。由于行,識生起。由于識,名色生起等等,依次生起。換言之,把因果分組,如果無明、愛、取、行及業諸因生起,識、名色、六入、觸及受諸果將生起。沒有産生其它果之法性(dhammata)。Khiradihi dadhiadinam viya. 例如酪酥等從發酵的牛奶來。除了酪、酥等之外,不會變成其它東西。同樣的無明、愛、取、行及業諸因只産生識、名色、六入、觸及受諸果而已。亦即如果您以緣起第一法來觀察,那麼您觀察「如果無明生起則行將生起,如果行生起則識將生起,如果識生起則名色將生起等等」。只有因與果。如果您了解到這些,那麼您已了解到法如性。

  

   了解法如性有什麼利益呢?Yaj samma passanto paccayanurupato phalavabodha ahetukaditthim akiriyaditthibca pajahati. 「正見者,由于覺悟隨順緣而有果,故斷無因見及無作見7。已經徹底了解由于無明、愛、取、行及業諸因,産生識、名色、六入、觸及受諸果的禅修者能夠去除二種否定業報的邪見:(一)無因見(ahetuka ditthi)。執著于沒有因的邪見。(二)無作見(akiriya ditthi)。執著于凡所作皆非作(所作無果報)。因此去除無因見及無作見的良好武器是觀察依法性生起的因果關系,即「由于無明,行生起;由于行,識生起」。它具有去除那兩種邪見的能力。那些未觀察緣起的人不具有去除這兩種邪見的能力。因此觀察因果關系,緣起是去除多種邪見的最好武器。

  

   Miccha passanto paccayanurupam phalappavattim aggahetva yato kutoci yassa kassaci asambhavaggahavato ahetuka ditthibceva niyata vadabca upadiyati. 「邪見者,由于不覺悟隨順緣而起果,以爲可從任何事物生起任何事物,取無因見及決定論7。如果某人錯誤地了解,不接受法如性,將會如何呢?乳酪從牛乳而來,這是自然的,它不從水來。油從芝麻來,不從沙來,這也是自然的。但是他無法接受這自然法則,他不能接受每一果報的生起從其各自的因來。他接受錯誤的。如果他不接受果從其因來,將會怎麼樣呢?

  

   Yadi abbasma abbassa uppatti siya , valikato telassa, ucchuto khirassa kasma uppatti na siya . Tasma na koci kassaci hetu atthiti ahetuka ditthim. 他落入無因見,認爲沒有因。Avijjamanepi hetumhi niyataya tilagavisukkasonitadihi telakhirasariradini pavattantiti niyati vadabca upadiyatiti vibbatabbam yatharaham. 由于因對他來說不清楚,他執著「決定論」(niyata vada),認爲一切本自存在。例如從芝麻得油,從牛得乳,從父母交合得此色身,他認爲這只是自然而已,果不是從因生。他執取決定論邪見。這種現象會發生如果他不好好地了解法如性。何謂法如性?如「由于無明,行生起」,如果某法因無明而生起,那它必是其果,行;不會由于無明而産生其它果。這是依據緣起第一法。若依第五法,如果由于無明、愛、取、行及業諸因所産生的果則只有識、名色、六入、觸及受,不會産生其它果。這因與果的自然法性,即法如性﹙evamdhammata﹚。只有在某人很好地了解法如性時,才會有能力去除無因見及決定論。

  

  觀察緣起的禅修者,如他正確及透徹地了解一性、異性、無加行及法如性,那麼將具有能去除許多種邪見的能力。如果某人很好地了解一性,將能去除斷見,否則常見將生起。如果某人很好地了解異性,將能去除常見,否則斷見會生起。如果某人很好地了解無加行,可以去除我見﹙atta ditthi﹚,否則無作見將生起。如果某人很好了解法如性,能去除無因見及無作見,否則無因見及決定論或決定見將生起。因此那些未曾觀察緣起中的因果關系,他們無法具有去除這些邪見的能力。佛陀在《大緣經》(Maha Nidana Sutta)中教導如果某人不透徹地以兩種智了解因果關系,緣起,即(一)隨覺智(anubodha bana)及(二)通達智(pativedha bana),他將無從脫離輪回。注釋也提到…

《觀察緣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