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解義(一)
喬美仁波切 著
阿松.桑昂丹增 傳講
2013年5月15日于亞青極樂法會
今天首先講解聞法的方式。
聞法的動機和行爲。此處的僧衆從小就做了修持,從小就明了參加法會的動機和行爲。雖然知道,但是世間人真正能做到奉行的非常稀少,雖然聽過,但是只是知道,並沒有去實踐。在此提示和教誡大家,一定要實踐。
任何一位參加極樂法會的四衆弟子,講法之時應該認真谛聽。
在家信衆從小就做著家務事,扶親調敵的事,以及十種不善業或五無間業,從小引導的人只有父母,而父母引導的道是持家。僧衆與在家信衆不同,引導者是上師,引導的道是解脫之道,因此,出家衆和在家衆從小入道的方式、修持、引導都是有區別的。
此處所宣的總的來說對在家衆更加重要。我對在家衆更認真地講解,在家衆要更認真地聽。
很多人在之前的很多年中沒有聽過清淨的正法,沒有修過清淨的正法,也沒有到過聖處。在座的信衆從二十歲到八十歲的都有,你們回顧前半生,有沒有遇到過宣講正法的上師?還是一直跟不引導佛法的父母在一起?
如果是生活在牧場的人,父母大都從小引導你如何去放牧,教誡你如何持家。如果生活在農區,父母會教你如何種田、如何建房子等等。或者你村莊的鄰居、親朋好友等,他們教導你的是一些如何去偷盜、狩獵、做生意和宣講妄語欺騙他人,你並沒有遇到引導你修持清淨正法的導師,之前自己在輪回中做的事情就是持家,或隨著五毒煩惱所轉,造作十不善業,漂泊于輪回之中。
有些人也許也造過一些善業,比如念誦六字大明咒、蓮師心咒,或是皈依、頂禮、轉繞等。但是念六字大明咒等等只是口中念誦,具有實義的念誦方法是不明了的。外看形象你們雖然在轉繞、頂禮,但不明了實際意義,轉繞及頂禮的方式方法也都不清楚。
爲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爲沒有遇到正確引導你的上師。之前引導你的助伴是父母、鄰居、親朋好友等,所以無法修持清淨的正法。
現今在亞青邬金禅修聖處,你們具足各種因緣後,到了這裏參加極樂法會。引導者是上師,今天宣講的法也是上師,道中的助伴是在此處的僧衆,你們正和百千萬這樣殊勝的僧衆參加如此殊勝的極樂法會。
修持的法雖然重要,但是修持的意樂更加重要。在座的信衆務必調整修持的意樂。大家不要讓參加極樂法會成爲形象,要具有實際意義,要表裏如一、外內相應。這樣參加極樂法會是非常關要的。
與超過萬人的僧衆參加法會是非常殊勝的,因此意樂非常關要。所以信衆在聽聞法之時要坐下來,站著聽法是不允許的,這是對法和上師的不恭敬。如是會造作非常大的惡業。這裏有非常殊勝的上師,是非常殊勝的聖處,所以大家坐下,具足身要,雙手合十,眼看著上師,耳聽上師的法音,意緣上師的金剛語。希望信衆不要到處走動。
在經堂內大家都非常如法,在外的信衆做得怎麼樣呢?你們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教誡,要如理聽法參加法會。不要講話,不要吃東西,要坐在一處,認真聽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工作人員可以詳細給他們講解。
現在在開極樂法會,並非是大家聚集在這裏看戲,要如是思維,要反觀自己。今天大家聚集一起,並非是在唱歌跳舞、也並非是在做生意或調解糾紛,我們是在開極樂法會,這些大家都要明了。如果來參加法會,心卻隨著外境散亂,這是不應該的。
大家不遠千裏來到這裏參加法會,不應該看看別人做生意而散亂。這不是隨意的世間開會。有些世間的開會也是不允許隨意走動或離開的,但是可以隨意想什麼的,今天你們如果以這樣的意樂參加極樂法會,雖然身在僧衆中、口在念誦,但是心在散亂,這樣是不允許的。
因爲如果隨著種種妄念漂泊,極樂世界是無法修成的。我們現今就在修極樂刹土,如果沒有去修極樂,就無法往生極樂世界。
什麼叫極樂法會?什麼叫極樂?極樂世界就是極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便現在去做,就叫修極樂。往生極樂世界的主要因是自己的心去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主要是心,而不是口和身。沒有心就沒有身和語。身語意是沒有辦法分開的,往生極樂世界主要是心。心要認真反觀。轉生到叁惡趣的主要是心,往生極樂世界主要也是心,所有信衆,心非常關要!要反觀自心!
如何反觀?比如你今天到了亞青,坐在叁怙主經堂,所修的是極樂法會,身在此處,心要反觀:我的心在何處?無論在經堂外還是在經堂內的在家信衆,你們要反觀自己的心在何處。身雖然處在經堂,但是心是否在家鄉?是否在想著偷盜、妄語、狩獵?是否被貪、嗔、癡、嫉妒、傲慢所縛?光是過來亞青,身坐在經堂中,是無法修成正法、無法往生極樂刹土的。極樂法會的七天中要保管好自己的心,不要被五毒煩惱所縛。不要被家鄉的貪、嗔、癡的事情所轉,要以正知正念攝持。身在經堂,心不在經堂是無意義的。
出家衆都明了的,在家的信衆也要明了。現今在西藏開極樂法會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江達、昌都都有,但是語言不一定能明了。所以上師我用白話文來講解,對境主要是在家信衆,講解取善斷惡,在家信衆要時常反觀自心,不要被外在輪回的五毒所縛。
有時間能修清淨法,緣起合和之時,就不應該浪費時間。如果浪費時間,以後再這樣參加極樂法會是很難的。亞青一年只有一次極樂法會,在座的信衆在之前無數劫中到過這樣殊勝的極樂法會場所多少次呢?不要說到這樣殊勝的聖地參加,與上萬僧衆同時參加極樂法會,很多人見都沒有見到過,聽都沒有聽說過。
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這裏有如此殊勝的法會,有些到亞青聖處後,驚訝到頭都會爆裂。與上萬僧衆同時參加法會,之前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現在現量見到了,才真實相信。
你們回到家以後還能再次遇見嗎?這樣和上萬僧衆一起參加法會是很難得的,即使是與十位僧衆一起參加也是很難得的。所以大家不要浪費時間,從根本的心上轉變自己的動機。
善是用心來區分的。今天參加極樂法會是否清淨,取決于心。動機分爲不善的動機、無記的動機和善的動機。祖師大德都講過要反觀自己的動機。
不善的動機分爲兩種。
第一爲了此生不被病痛、魔障、國王懲罰、饑荒所縛,稱爲救畏之動機。這樣的動機不能有,如果是這樣的動機,無法稱爲修持極樂法會。
第二是有世間八法、名聞利養的動機。此動機自己有沒有?這也是不善之動機。動機是世間的,所以稱爲是不善的。我們不應該爲了名聞利養,不應該爲了得到別人的贊歎而參加法會。你們有這樣的意樂嗎?要反觀自心的。大概在此處參加法會的在家信衆沒什麼名聞利養可得到的,但是有可能是無記的動機,很多在家信衆是在無記中參加法會。
無記的動機是非善非惡的。今天所修的沒有成爲往生極樂的因,也沒有成爲墮入惡趣之因,就是無記的動機。大家不能被無記的動機所縛。無記的動機沒有惡也沒有善,沒有信心、出離心、菩提心,也沒有名聞利養的動機,如同狗熊學人,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學著做什麼。比如鄰居去亞青,我也去亞青,別人去參加法會我也去參加法會,這樣就是無記的動機。這樣做沒有功德也沒有過失,不應該這樣。到此處是來聽聞佛法的,聽聞之時,我的夥伴在聽法,我也要去聽法,沒有善的動機也沒有惡的動機,就這樣坐在經堂中,稱爲無記的動機。
因此在座的在家信衆要認認真真,心不要散亂。悅意、安穩地參加如此殊勝的法會。現今已經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喇嘛仁波切住世期間開極樂法會時,很多在家信衆都在走動、轉繞中,大多數都在吃東西,有些去商店買吃的、喝的拿到經堂,放在懷中,一會兒吃一會兒喝,嚼著食物說著話,口中還冒著泡。以前很多人是這樣的,根本沒有意樂去聽聞佛法。他們的意樂就是看看商店,買點什麼,到處這裏看看那裏看看,聽聞法的意樂根本沒有,喇嘛仁波切在講法,很多信衆不知道如何去聽。現今講解後已經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只有附近的人過來,沒有那麼遠的,念個頭念個尾,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想什麼時候走就走,騎著馬、騎著摩托車隨意來去,根本不知道法會的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和結束都是不知道的。有頭無尾,到處東張西望,和夥伴走動,東逛西逛,沒有意樂認真參加,也不懂,給他講解他也不會聽。管理人員給他講解是對他善意,但他還以爲是要和他作對。現今不同了,現在在家信衆聽法都能如理坐下來聽,非常好。
尤其是昌臺地區堪布活佛們講解的多,法會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都在講解,大家都能明了。早晨是七點開始念誦,七點之前就要到經堂。早上兩座,結束是十一點半。如果參加法會,就應該有頭有尾。不應該隨意離開道場。下午是兩點開始念誦。不要遲到,要准時到經堂。如果晚了,已經開始念誦了,開頭沒有參加就不完整了。下午是六點結束,下午有兩座,期間不能走動、講話、吃東西。參加法會的常規和戒律不講解不知道。在座的僧衆不需要提醒了,在家信衆剛到這裏,也許不明了時間和規矩,如果不如理去參加,就會有過患。
不善的動機要斷除,無記的要轉變,要變成善的意樂。善的意樂是什麼?是具足信心、出離心、菩提心的意樂。以此叁者攝持,能成爲解脫和獲得遍知佛果的因。善的菩提心攝持是最關要的。未改造的善的菩提心在自己相續生起是很難的,因爲在家衆沒有修習過菩提心,所以要生起是很難的。但是改造的菩提心是能生起的。在殊勝的上師之前聽聞法,在很長時間內去修習,相續能生起無改造的菩提心。但如果在家信衆沒有修習,就很難生起。
什麼是菩提心?善意就是菩提心。信衆如是理解就可以。善的意樂是什麼?並非是自己爲主,而是以他人爲主的。並非爲了自利,是爲了利他。抛…
《《極樂願文》解義(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