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尊者阿迦曼傳▪P55

  ..續本文上一頁然毫發無損,沒有被老虎碰觸和傷害。他的心充滿了勇氣,他覺得他現在好像能夠面對一百或甚至一千只老虎,他知道了被法義所保護的心意能力。他覺得很喜歡這兩只老虎,它們是僞裝的真正的朋友,提升他到達法義並幫助他證知它的奇妙。確信了法的力量在叁界中是至上的,他繼續上路,歡喜著他的發現。他以走路做爲禅思的主題,懷著感激的心情,回想著他的兩個老虎朋友。他覺得如果再見到它們,如果它們容許的話,他一定能夠向它們直走而去,親切地拍打它們的頭。

  他走著走著,沐浴在欣喜若狂之中,直到黎明,但他仍然還沒到達大森林的邊緣。一直到了那天早上九點,他終於到達了就在森林邊緣的村落,在那個時刻看到他從森林裏走出來,村民們大爲吃驚,蜂擁而出他們的家裏來供養他食物,並且問他如何設法在那裏頭過了一夜,而不受傷害地穿過大森林。長老阿迦口布告訴他們,他整夜走路,因爲旅行的時候,他喜歡隱蔽的地方。他們既吃驚又詫異,問他在路上是否遇到任何老虎。他告訴他們說他看到一些,但是它們並未傷害他。村民們起初覺得很難相信,但是事實上,他在那裏過了一夜之後,才剛從森林裏走出來,而且現在正站在他們面前,這證明了他所說的。

  爲什麽阿迦口布遇到老虎還能存活?爲什麽他能走對正確的途徑通過森林而沒有像以前的許多人那樣迷了路?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法力是奇妙的,長老阿迦口布的這個事件,對於正旅行在生命叢林的人可能是有用的,對他們而言,在漫長的旅途中,爲了守護以防墮入錯誤和有害的路途中,正法仍是必要的。

  180長老阿迦口布在緬甸的曆險記—老虎護衛

  長老阿迦口布,當他另一次遇到老虎時,是他在緬甸遊行的時候。他當時住在一個山洞裏,開發他的禅思,老虎經常來拜訪他,沒有一只曾經傷害他。

  有一天下午,大約五點左右,他正如平常一樣的在山洞裏靜坐禅思。在禅思結束時,他張開眼睛並發現自己正面對一只站在洞口的大老虎。或許因爲他經常在這個地區遇到老虎,他並不怕這只老虎。彼此漠不關心地看著對方,這老虎四下張望了一會兒,就漫不經心地跳上靠近洞口的一塊平坦的岩石上去。它就在那兒清理自己,舔著它的大爪,就像只有它在那兒。自行清理之後,它就舒服地躺臥在岩石上。雖然他沒有害怕老虎的感覺,然而長老阿迦口布承認,他不能照常地在洞口經行禅思,它距離老虎正在休息著的那塊岩石太近了,他不禁覺得有點不安,所以他就在原地繼續靜坐禅思。

  每隔一陣子,老虎就友善地看他一下,單純的一瞥,漫不經心的,不是很留意的,它似乎在石床上非常自得其樂的樣子。起初,長老阿迦口布認爲它不會停留很久,但是他非常失望,看起來老虎朋友好像想要長久居留在那兒。

  到了黃昏,長老阿迦口布點了一枝蠟燭,並察看老虎對光的反應,沒什麽反應!所以他就在他的雨傘上面挂起蚊帳,並在裏面靜坐禅思,直到休息的時候。他在早上大約叁點的時候醒來,拿開蚊帳並點了一枝蠟燭。老虎朋友仍然躺在那裏,舒適而閑散如昔!當托缽的時候到了,很明顯的,長老阿迦口布必須經過他的護衛的床。知道他必須經過老虎的一米範圍之內,他懷疑當他走出山洞經過時,它到底會對他怎麽樣?當他穿著衣服時,他偷瞄了老虎一眼,並發現它正看著他,它的眼神柔和,很像一條狗看著它的主人。在開始走出去以前,長老阿迦口布對老虎說:

  「朋友,是我托缽的時候了。我需要食物來支持我的身體,就像動物和其他的人們一樣。請讓我離開,你可以留在這兒或出去尋找你自己的食物,隨你所喜歡。」老虎似乎聽著他,眼神溫和而注意。然後他朝著洞口出發,直接地從岩石前面走過。老虎一直看著他,看起來好像是它正在說:「請走吧,我的主人,不必害怕,我來這裏只是給你保護。」

  長老阿迦口布走進村子裏托缽,但是他並未告訴任何人有關他山洞後面的守衛,以免驚動了村民。當他回到山洞裏,老虎就不見了。當他住在那裏的期間,它沒再回來過。阿迦口布認爲它可能是一個天人扮成老虎的樣子。它看似非常溫馴的動物,當它躺在那裏時,未曾做過任何恐怖的舉動。長老阿迦口布說,那件事過了許多天以後,他發送慈心給那只老虎,希望它回來,但它沒有。在往後的夜間的寂靜裏,他經常聽到那個地區老虎的吼聲,但他不知道其中之一是不是他的護衛。那個地區有很多老虎,對那些害怕它們的人來說是個恐怖的地方。

  至於長老阿迦口布,他的護衛舒適地躺在洞口那天,正是鼓舞的一天,相當地強化了他對正法的信心。

  181天人送食

  長老阿迦口布住在緬甸五年,能夠說流利的緬語。當緬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和英國蹂躏的時候,他被迫返回泰國。城市、森林和山裏的每一個角落和空隙,都被他們搜遍了。英國人對泰國人特別懷著強烈的憎恨,因爲當時泰國是日本的同盟。所有他們遇到的泰國人們—男人、女人甚至和尚—都被格殺勿論。然而,他所住村子裏的緬甸人們,深受他的感化,看到英國士兵愈來愈擾人,他們很關心他的安全,同意把他遷到山上一個密的地方,他們確定士兵們絕不能找到的地方。

  這些人們後來失望了,因爲有一天,當他正在爲人們誦念祝福的經文時,英國士兵找到他了。村民們看到士兵們在他們的秘密隱藏處,都嚇得面色發白,但是他們設法告訴士兵們,長老阿迦口布是個和尚,與戰爭無關。他在戰爭爆發前很久就已經住在緬甸了,人們非常尊敬他,如果傷害了他就等於傷害了緬甸人們自己一樣。看到村民們強烈反對士兵們所想要做的,士兵們在他們之中談了大約半個小時。他們同意饒他一命,但是告訴人們最好把他遷到另一個地方,否則另一隊士兵可能會發現他,他們可不會那麽輕易就答應村民們的要求。當士兵恐嚇地盯著長老阿迦口布時,他一直輻射著他的慈悲和憶念著叁寶的功德,在士兵們離去之後,村民們很快地帶他到一個更遠的山上,並請他不要下來托缽,他們將會安排秘密地送飯給他。

  接下來的日子裏,愈來愈多成群的士兵,有時一天有好幾隊,來到村子裏,都是要捉捕他的,村民們愈來愈害怕他們很快就要發現他的藏身之處並殺了他。似乎除了送他回泰國之外沒有別的選擇了,村民們到他那裏去並帶他到一條秘密的森林小徑,那是士兵們所不知道的,他們說那條路最後會讓他到達泰國。他們給他那條路的詳細描述—它的方向,他必須經過地區的地形。他們告訴他不論路上是多麽凹凸不平或是荒野偏僻,都不要誤入岔路,因爲它是森林居民們來往於緬甸和泰國之間的秘密通道。長老阿迦口布告別了好心的村民們,很快地動身走上他漫長而危險的旅程。

  他日以繼夜地走著,沒有停下來睡覺,也沒有吃東西(做爲一個比丘,他不能隨身攜帶食物),只有一些水喝。他在那荒無人煙的地區徒步繼續走了叁天叁夜,爬過一座山又一座山,遇到了各種動物的足迹,例如老虎和大象,那個地區裏有很多。除了隨時會出現被這些動物突然攻擊的危險以外,也經常有迷路而死亡的可能。

  在第四天早上,他蹒跚地倒在山邊,因爲饑餓和疲倦而精疲力竭,肯定他會死在那裏。他已經走了叁天叁夜,沒有食物也沒有睡覺。他沒有遇到一個可以讓他托缽的人類居處,他想到這真是可笑—他已經逃過了兩國之間的戰爭,卻很可能在他所熱愛的森林偏僻之處,屈服於饑餓和疲憊的蹂躏之下。

  然後他想到佛陀所提過的天人們,具有天眼通和天耳通,「他們不知道這個比丘很有可能會餓死嗎?」他自己想著,「他們之中有許多一定曾經從比丘們的開示中獲得很大的利益,不論是在佛陀的時代或是在現代。難道他們不提供任何幫助給一個危難中的比丘嗎?」

  過了不久,當他無助地沿路蹒跚而行時,他看到一個紳士穿著體面,不像是森林的居民,他坐在山路邊舉著一盤供養的食物在頭上(就像在家善信們在供養比丘們之前所做的樣子)。這個紳士似乎無所從來,這一想讓尊者阿迦口布驚訝得毛發都豎起來了,饑餓和疲累都消失了。

  這紳士禮貌地邀請他停下來並休息一下。他說他有供養的食物,在他吃過飯後可以繼續他的旅程。他說尊者阿迦口布將在日落之前到達森林的盡頭。

  尊者阿迦口布停下來,放下他的日常用品並准備好他的缽去接受供養的食物。所有放入缽裏的食物味道甜蜜而芬芳。尊者阿迦口布接著問這紳士他從那裏來,因爲他已經旅行了叁天叁夜,從未遇到人類的居處。這紳士輕輕地指著天上並說他住在那兒。當尊者阿迦口布問他怎麽知道有個比丘正經過這條路時,這紳士只是笑笑並沒有說什麽。尊者阿迦口布接著誦念祝福的經文,當念完時,這紳士離他而去,向他道別,告訴他說他的房子在很遠的地方。

  這紳士有著不尋常的安靜,他的儀態和容貌也很莊嚴。他是中年人,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明亮,行爲得體。然後他站起來並走到一棵樹後面,它就長在那附近。長老阿迦口布很好奇的看著他,認爲他很快地會再出現於那棵樹的另一邊,但令他很詫異,他並沒有!尊者阿迦口布起來並走到那棵樹去看看,並發現那附近並沒有任何人!於是他回到他的缽那兒並准備吃飯,所有缽裏的食物,恰好適合他身體的需要。營養似乎立刻地流遍他的身體,使他充滿力量和生機。食物的數量也恰好是所需要的,既不太多也不太少。如果再多一點點,他就吃不完了。

  恢複了體力和勇氣,長老阿迦口布就繼續他的旅程。他不禁對那個奇特的紳士感到驚訝,當他順著山路走時,竟忘了其它一切。那天午後稍晚,他發現自己離開了森林,就像那個紳士所說的,因此很快的,他又再度回到泰國了。在他漫長而危險的旅程中所遇到的苦難蹤迹都消失了。

  長老阿迦口布後來說,這個奇特的紳士不異是應他殷切的請求而來的天人。他的容貌和儀態強烈地證明了這點,事實上,當他在…

《尊者阿迦曼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