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開拓心靈寶庫 出家需有獻身精神▪P3

  ..續本文上一頁?不管怎麼樣,你生活當中哥哥姐姐總是會幫助你一點,拉你一把,作爲弟弟妹妹來說,對哥哥姐姐表示尊敬,很正常的人之常情,不能跟爸爸媽媽提出來說,我們都是你生的,你們不公正的。爸爸媽媽不會偏心。但是還是有秩序嘛,有長幼秩序,是不是這個道理?小朋友是不是?進學校也是的嘛,學弟學妹對學長也要恭敬,對不對?這就是這個道理。

  (衆:包括排座位,大家都是師兄嘛,不論你是女衆男衆都是師兄,沒有叫師姐什麼的,當然師父們在前面,就是說長幼我理解,今天話題是男女,我還是想不通)這個裏面也是有,但是男女也是有,也是一種,既然是同性別裏面還有師兄,還有前後的,也是有的。就是你出家了,出家也是要分的,受戒早的在前,受戒晚的在後。也是有秩序的,任何的一個社會,哪怕不是人類社會,你就看豬狗,其實它還是有秩序的。

  你看動物世界裏好了,大象的群體啊,馬的群體啊,牛的群體啊,羊的群體啊,也是有秩序的,這個是它們自然現象,它肯定要有秩序,沒有這秩序這個群體就亂掉了,這是合理的秩序。在我們寺廟裏沒有男衆歧視女衆,沒有這樣子的,但是你女衆自己需要做到的,你需要對男衆表示出恭敬的姿態,這都是要這樣的。不僅是女衆,我們男衆也是這樣的,沙彌對比丘啊,比丘對大比丘。那你要說了佛教是平等的,你那個平等的概念,只是是你對平等二個字理解,自己理解有問題,這個理解的不對。平等就是說自己每個人要有自己的定格:做好自己。不是說絕對的,沒有這種絕對的。

  就好像你坐車的時候給你保險帶一樣,保險帶就是愛護你嘛,這不是束縛你,雖然你覺得會有束縛,第一感觀綁起來是束縛,但是這個製定它是爲了愛護你,保護你的安全。一樣的東西,就像我們家家戶戶你看到大街上去看,家家裝防盜門防盜窗,這又不美觀,經濟上有不好,對不對?各方面都不好。但爲什麼要裝?裝了你會安全了,對不對?那你反過來說爲什麼我們清規戒律那麼多?因爲清規戒律那麼多是爲了你安全,大家都安全,不單你個人安全,這個群體就安全,就很清靜的一個群體。

  反過來說我們這個群體你看,你有沒有覺得我們慧日寺其實人很多的,四十多個出家人,每天吃飯要一百多個人,但你有沒有覺得我們這個寺廟很清淨?那大家就各司其職嘛,那就不亂嘛,對不對?如果你個人沒有自己的定位,不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亂掉了,那一百多人還了得啊,就這麼個空間,你會覺得亂哄哄的。包括我們現在也是,大家都會覺得師父在講話的時候,你們都會在聽,不會你一言我一語,那就亂掉了嘛。那講話的氛圍就沒有了嘛,大家都靜靜地聽著。然後你們也可以提問,也可以交流,那就很有秩序。

  我們自然地在遵守著這種秩序,而且遵守的這裏面,也是一種修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我們長期的很默契的一種體現,對不對?如果這種文化消失掉了之後,不是亂掉了嘛,對不對?

  這也是我們長期的文化,大家形成的一種默契,你說在外國沒有,那只能說外國沒有這種文化,你提這個問題大家會覺得很奇怪,但是其實並不奇怪,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符合人性的,也符合這個修行的,對不對?女的修行也可以變成男的,男的修行慈悲心重的也可以化身成女的,對不對?

  像那個泰坦尼克號一樣,泰坦尼克號英國的這種紳士風度所體現出來的,災難面前會自覺的讓女士,老弱病殘的先走。但是這個並不是輪船在海上的法則,沒有這個法則的。上次網站裏有看到,沒有哪一條船上有這個明文規定,沒有的。這是來自一個有修養的社會有秩序的社會,他自覺的女士老弱病殘優先,男人堅持到最後,把生的機會讓給別人。這是需要一個長期的一個文化醞釀,才會産生這種默契,這是一種文化高度。這不是說明文規定出來的,明文規定就不希奇了,對不對?

  所以這個人類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不容易的,就像我們在國內,常常有幾個事件都是,對不對?開會的時候各級領導來一起開會,忽然失火了,這是發生在哪裏?蒙古對吧?新疆還是蒙古?然後就有個聲音:讓領導先走。結果領導就踩著這個孩子的身體跑出去,燒死了多少小孩那次。這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種事情,人類已經有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下來的,這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種事情,這叫什麼呢?這叫扭曲,不是人性的自然流露,這是一種扭曲的東西。人性的自然的東西,遇到危險的時候肯定是先保護小孩,這是人性本身的,不要說人了,連豬狗也是這樣子,對不對?

  最近你看我們是不是荷蘭哪兒?有一個汽車炸彈爆炸了之後,房子著火了,那個狗一次一次沖到火海裏去,把它的五個小狗救出來,感動了全世界,它還知道把它救出來放在哪,它救出來放到救火車的消防隊員的這邊,它會知道把它放到安全地帶,對不對?咬一個狗出來再沖進火裏去,自己都負傷了,這感動多少人啊,它不是被教育出來的。有很多生命是很本能的,對不對?這也是生命本能裏面很高貴的那一部份。

  我們學佛就是把我們生命當中高貴的那一部份把它放大放大,讓它圓滿,你就成佛了。把自己心靈當中黑暗的東西把它縮小縮小縮小,這就叫修行,叫戒惡修善。那個黑暗的部份那就叫魔,光明的部份就叫佛,對不對?那怎麼樣才能那個呢?那自己我們比如說一個男的一個女的,我們普通的來說啊,一般的就這樣,不講特別事例,一般性,他男的和女的比起來,生理上心理上都不一樣的,這是不是客觀?是客觀的。特別一個女的,她要生兒育女,她所表現出來的,她就會很正常表現出很多的自私的一面,因爲她要愛孩子。所以她這個愛來自于哪裏?節約下來的,我只愛我的孩子,我負責他的。所以這也是母愛自私的一部份,但是就是這個自私部份,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環境。

  但是如果修行,你要想了生脫死,要想抛棄自私。那反過來說,這個就她比男的要重一點,這個是你修行的一個障礙,那怎麼提醒你呢?一個女的自私心會比較強,分別心會比較強,考慮事情比較細。這個在修行上,這是一種障礙。當你成佛了,這又是你的優點,那你可以爲一切衆生心細,爲一切衆生去慈悲,對不對嘛?那把你的母愛能普及天下,這又變成聖人的慈悲了。那個時候又可以用,但是在修行的時候,是要減的,這個是要製約它的,因爲它障你的道,障你的心靈光明的那一面,自私會讓一個人狹隘掉的。一個人自私的時候會讓一個人看不到真相,對不對?

  一個女人你比如說當談戀愛,或者自己有孩子的時候,往往她的智商會比較低的,她看不到真相的,因爲她生命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這方面,她看不到大局,對不對?這個是她客觀存在的,不是說不尊重她,爲了扶持她從這個裏面從這個狹隘裏面從這個黑暗裏面,局部黑暗裏面走出來走到光明裏面,有時候要提醒她,你要放棄你的自私,你要知道你是有缺陷的。自己知道自己有缺陷了,那才好辦。

  因爲修行是一個自覺的行爲,你能自覺,覺得自己的缺陷,那你離你自己的圓滿就已經有希望了,如果一個人連自我缺陷都不能夠知道的,那你說你離自性的圓滿還差遠了,對不對?就這個道理。

  所以在修行的道場,就是時刻要提醒你有你的缺陷,你要自己防護它。所以這是一個修行道場恰恰對女衆的,表面看好像你走到後面,但實際上是讓提醒她提起正念。那反過來說,當她爲了自己是女的鳴不平的時候,這恰恰又暴露了她我執我慢,生命負面的東西在膨脹,在那裏呼喊,對不對?這恰恰是需要修行的過程當中,需要自我反省自我覺悟,然後把它撫平的。變的更平和,更坦然的去面對它,當你坦然面對的時候,你人性當中的都變成光明了,對不對?這時候就是修行要達到的狀態。

  所以大家默默的都遵循著這個規律,說明我們這個地方還有修行,大家都處在佛光中。如果這個人比如說,我不是指你啊,你是這種代表,念頭或是心裏這個,那說明什麼呢?這跟這個道場有點不相應,佛的作用力沒有作用到你,反過來是什麼的力量在作用你?(衆:是狹隘心)其實就是魔的一種力量在起作用,這樣的一個道場是不會甯靜的,不會清靜的。

  

《學佛開拓心靈寶庫 出家需有獻身精神》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