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衆善奉行——佛教思想與企業的和諧發展

  衆善奉行——佛教思想與企業的和諧發展

  惟賢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

  一.善的定義

  善者以利他爲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純淨此世後世均得饒益,故爲善。

  二.善的類別

  1、人天善,以淑世善民爲主,如五戒十善,儒家的五倫八德等。

  2、解脫善,以清淨叁業,解除煩惱爲主,如聲聞修四谛,緣覺修十二因緣等。

  3、菩薩善,以四弘誓願度衆生成佛爲主,受持菩薩叁聚淨戒。

  先說人天善。就是太虛大師所說的做一個完人,完成人的人格。即首先要做一個完人,提高人的道德,太虛大師有兩首詩:第一首“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第二首“如果發願學佛,先須立志做人,叁皈四維淑世,八德十善嚴身”。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把這些做好了,就是一個好人。中國儒家的道德標准相當于人天善,追求在人格上的完善,修養身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心思想是仁愛。人天善包括了五戒十善,在欲界天的範圍內,修人天善的要點是要孝敬父母,恭敬師長,報四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國土的承載之恩,衆生的互濟之恩)。

  再說解脫善。就是太虛大師所說的做一個超人,中國道家的追求類似于解脫善,例如:少欲淡泊,清淨無爲,求得身心解脫,達到天人的境界。以佛教來說,它已超出了欲界天,到了色界的四禅天、無色界的四空天,但還是在叁界之內。

  第叁,菩薩善就是太虛大師所說的做超超人,就是菩薩。菩薩發大乘心,發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見善隨喜,平等待人,不分男女,不分尊卑老幼貴賤。以四無量心來實行四攝六度,菩薩四種真實就可以實現人間的和諧,實現世界的和平。

  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就是對衆生做出貢獻(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盡力平等;愛語就是言語和樂,讓大家歡喜;利行就是行爲上廣做好事,而不求權利享受,做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同事是與人同甘共苦、共同生活、共同做事;這是四攝法,是很重要的。日本的有些公司因受佛教影響,就是以四攝的原則來辦事,

  所以他們的公司和諧、團結,凝聚力大,經濟發展很快。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菩薩四種真實即:知性空而求業報,知無我而生慈悲,樂涅槃而行生死,廣布施而不求報(龍樹著菩提資糧論)。

  菩薩四種真實:

  1、知性空而求業報:謂諸法因緣故,空無實體,但業報相繼存在。

  2、知無我而生慈悲:人我法我均無,衆生平等,對苦難中衆生應以慈悲心與樂拔苦。

  3、樂涅槃而行生死:佛陀所證無余涅槃系在無量劫中廣度衆生所證,因此要在不怕生死,不離生死中度衆生。

  4、廣布施而不求報,行布施時無能施、受施、施果可得,做到叁輪體空,是真布施。

  講到企業和諧,做到衆善奉行,特別是要做到菩薩善,因爲菩薩善就包括了世間善,解脫善。世間善,做好人,做好事,實行道德,淨化人生;包含了解脫善,就能夠甯虧自己不虧他人;菩薩善就是慈悲喜舍,六度四攝等。以菩薩善來融化企業,使企業的職工能夠加強凝聚力、團結力,和合無間,企業就得到發展,從而也達到人事和諧,生物和諧,自然和諧。

  叁.以六和僧團爲企業和諧發展的典型

  以六和僧團爲典型代表,六和僧團就是寺廟僧人們在生活上,大家共同在一起,實現六種和合。

  1、身和共住。身和就同在一起住,共同生活,互相關懷照顧。

  2、口和無诤。大家彼此之間,不起爭論,不看別人的短處,看別人的長處,以長補短。

  3、意和同悅。大家內心以禅悅爲食,法喜充滿,彼此友愛,心性愉快。

  4、戒和同修。大家共同修持遵守戒律,規章製度,互勉共進。

  5、見和同解。大家都具有正知正見,得到佛法修持上的提高,享受法益。

  6、利和同均。在生活上、穿衣吃飯、參學旅遊、交通等各方面,共同享受,不搞特殊。

  在當今來講,六和僧團的建立要加強叁個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

  思想建設包括信仰、道風、正見,要有正確的信仰,樹立道風,堅持正確的見解。

  組織建設就是加強領導、工作班子的組織,建立製度,共同遵守,分工合作,互相團結。

  作風建設就是以戒爲主,要有品德,行住坐臥,待人接物,實現廣大清淨、正直慈悲,要有品格,必須以這叁個建設實現六和僧團。

  假如家庭實現和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企業有這個精神,就是一個和諧的企業,一個優秀的團隊,就能和諧發展,以六和僧團爲榜樣進行企業管理,進行內部建設,就可以達到和諧發展的境界。企業在良好的流程機製中運轉,員工在一個和諧良好的氛圍中工作,工作效率高,工作心情愉快,能爲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複次,據《大乘法華經》講:一切世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順正法,企業也是面向人民大衆的資生事業,若以依佛法和合思想爲指導,企業不但發展,而且順于正道。

  和諧世界,衆緣和合,這次的佛教論壇就是衆緣和合。一切事物、生命都是相依相存的。這個法的存在離不開那個法,那個法又離不開另外的法,緣緣無盡,所以普賢菩薩的悲願也無盡,衆生無盡,世界無盡,煩惱無盡,業無盡,悲願無盡,一切都是因緣生法。這次大家在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來討論佛教思想,衆緣和合,和諧相聚,以菩薩善爲主奉行衆善,以四無量心行四攝六度,以六和僧團爲榜樣建設,集體如此,集體就和諧;民族國家如此,民族國家就和諧;世界如此,世界就和平。達到和諧與和平,創造和諧的世界。

  

✿ 继续阅读 ▪ 提婆達多與龍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