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世紀佛教工作
20世紀就要結束,新的世紀即將到來,佛教應該做哪些准備,以迎接新世紀新任務呢?
第一點,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我想有這麼幾句話:弘法利生,淨化人心,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我的意思是:
首先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機、因時、因地製宜做好佛教工作。一切活動要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做到“四個維護”。特別要提高信衆的道德,對精神文明建設起促進作用。
其次,對世界來說,佛教徒要維護世界和平。佛教提倡慈悲和平。中、韓、日叁國佛教友好交流會我都參加了,會上提出以佛教文化即慈悲和平的精神來消滅戰爭,很有道理。二次世界大戰中,太虛大師會見了甘地、尼赫魯、泰戈爾,他們談到世界上的文化,可以分成叁類:一是印度文化,主要是講內心聖潔的修證啓迪人的智慧;二是中國儒家文化,主要講仁,講人類情誼的調善,使人們互相親善;叁是西洋文化,主要講物質力量的調禦。中、印文化科學不發達,西洋文化科學發達,但帶來了人類的鬥爭,以強淩弱,以大壓小,也千百萬了生態的破壞和大規模的戰爭。叁種文化應該協調發展,精神修養方面以東方文化爲主,科學方面以西洋文化爲主。
第二點,要強化自身。面對新世紀的艱巨任務,我們一定要強化身身,否則就沒有佛教的地位和價值。
首先重要的是培養人格。沒有人才,什麼都沒有。趙樸老早在1992年年初就大聲疾呼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叁還是培養人才。而到現在我們認識還不到位,工作也跟不上。“人牟弘道,非道弘人”,佛教的一切,佛法的弘揚寄托于大批合格的僧才。
僧才有通才和專才之分。通才負責管理寺廟;專才,就是有修養、有專業知識、,能弘法利生的人才。他們應該是對佛學有研究的,能和國外佛教界進行交流的人。當前,我們缺乏通才,更缺乏專才。培養通才,可以辦短期培訓班;培養專才,要通過佛學院校。
說到人才,我要強調必須是對佛教有忠實的信仰、有一定德行,知見正確的人。有些僧人亂收徒,有些戒場把關不嚴,致使佛教僧源不潔,要引起足夠注意,加以糾正。
太虛大師對培養僧才提出要“救僧”。積極救僧就是:真修實證以成果,舍己利衆以重行,勤學明理以傳教。消極救僧就是:自耘生計以立己,嚴擇出家以清源,寬許還欲以除僞。
其次,談談寺廟建設管理問題。寺廟是佛教徒修養,住持佛,進行佛事活動,弘揚佛佛法,保存和傳播佛教文化,增進國內外佛教徒友誼,興辦佛教慈善事業的場所。寺院必須清淨莊嚴,道風純正,要做到“四不”;不世俗化,不孤立化,不神秘化,不子孫化。
寺廟要突出佛教的文化性,教務要合乎教規教義,保持寺廟的特點。旅遊是旅遊,廟是廟。不能只顧旅遊,丟掉廟宇的莊嚴清淨。寺廟要民主理財,也可以辦叁産,解決自養問題。僧衆內部要和合團結,和外部也要注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
第叁點談談佛協工作。(略)
世界在進步,人類在發展。佛教的生存和發展是個大問題,我們要有深入的思考,以便迎接新世紀的到來。
我曾經叁次到過西安。西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安的佛教正在複興,中青年僧才正在成長。西安文化地位高,特別是玄奘法師,在中國和世界上影響很大。古長安佛教對中國佛教文化起了一定影響。希望西安的同仁對玄奘法師深入學習、研究,發揚他的精神。玄奘法師創立的唯識法相宗,是研究唯識法相學最系統、最合乎邏輯的宗派。其提倡的漸進修持,實信、實證、實行,就是人間佛教的思想。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和弘揚玄奘精神,爲佛教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惟賢法師爲西安市佛教界講學內容的一部分)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