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可忽視叁個建設

  不可忽視叁個建設

  ——2006年7月7日在重慶市巴南區佛教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惟賢法師

  重慶市巴南區各位領導、各位法師、各位代表、各位來賓們:

  今天,重慶市巴南區佛教協會成立,我謹代表重慶市佛教協會、重慶市佛學院向大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巴南區有山有水,環境優美,林業發達,物産豐富,其曆史文化也很悠久。重慶直轄以後,在巴南區領導的關懷支持下,逐步落實宗教政策,恢複廟宇,恢複佛教的正常活動,才有今天重慶市巴南區佛教協會的成立,這對于目前和將來來講,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所以,在這裏,對于巴南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我代表重慶市佛教協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巴南區佛教協會是愛國宗教團體,是政府與信教群衆加強溝通聯絡的橋梁,責任很重大。它的任務是指導各寺廟如何正常管理,如何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如何指導信衆加強學習,如何傳播宗教文化,其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巴南區佛協成立後,首先要注意組織建設,使組織能夠正規化、製度化。這個正規化、製度化必須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製定若幹規章、細則,全體協會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組織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對上協助政府,對下團結信衆,傳播宗教文化,淨化社會人心,爲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實現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共同努力!這就需要我們巴南區各位佛教同仁認清前途,以整體觀點,加強組織,分工合作,團結一致。

  其次,對于各個寺廟來講,還一定要加強寺廟的自身建設。在政府領導下,在國務院頒布的《宗教事務管理條例》以及佛教的教義、教規指導下,必須首先要繼承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佛教優良傳統包括幾個方面的建設:第一、信仰建設;第二、道風建設;第叁、學風建設。這叁個建設在已經去世的趙樸初老會長所講的《佛教的五個建設》中都已經提到。

  第一、信仰建設。不管出家衆、在家衆,要樹立正確的宗教信仰。我們信什麼?信叁寶,信叁寶的功德,信因果的真理,信修持必有成果的道理,這是正信。建立正信就不能搞邪信、迷信,要取締迷信活動、邪信活動。保持正信,以佛教教義講,才能發菩提心,才能夠上求佛道,下化衆生;才能夠報答四恩,赈濟人們痛苦;才能夠負得起弘傳正法的責任。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這就是正信。有正信就能發廣大心,對于國家、對于人民、對于世界才有好處。

  第二、道風建設。何謂道風?就是指我們在生活上就本身形象來講,要以中國佛教協會規定的“僧裝、素食、獨身”爲標准,不能有世俗的習慣,也就是說本身形象要嚴肅、莊嚴。其次,關于早晚上殿、一般的上殿過堂、參禅念佛、半月誦戒等等一系列的正常活動都是包括在道風範圍以內。有這個道風就可以建立六和合僧團,這就是以戒律爲基礎,“戒爲無上菩提本”啊!六和合僧團就可保持和確立我們的道風。以戒律爲主,就需要在個人形象、早晚行持、參禅念佛等方面,都不能放松。放松了就失掉佛教的特色,失掉群衆的信仰,失掉政府的信任。

  第叁、學風建設。曆史上各宗各派的祖師都富有學術思想,通達經典教義。我們千萬不要一點不懂,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所以我們要加強學習,要懂佛教的基本教義,懂佛教的曆史;在政治、政策、法律方面,也要學習。特別是在今天來講,對政府頒行的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要學深學透,在學習中樹立愛國愛教思想,真正做一個愛國愛教的佛教徒。這就是學風。

  在建立學風的同時,不要忘記培養接班人,將徒弟送到佛學院去深造,或者留在自己身邊加以好好培養。在學習、道德、生活習俗方面,都要有素養。佛教接班有人,是我們在座每個出家衆的責任。同時對于居士的素質也要提高,要經常組織學習,學習佛教理論,學習國家的法律政策,真正做到愛國愛教。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繼承佛教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還要建立各項規章製度,包括佛事活動製度、財經製度、接待製度、治安清潔製度。現有的要加強,沒有的要建立。另外在經濟方面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能含糊。

  最後,希望在愛國愛教的旗幟下,出家衆、在家衆團結一致,共同爲地方穩定、地方經濟繁榮,爲祖國建設事業,爲世界和平事業做出貢獻和努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