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既然連佛法都是假象,我們還學佛法有什麼用呢?

  既然連佛法都是假象,我們還學佛法有什麼用呢?

  201問:不信佛的人是否會承受因果報應?是否會落入六道輪回?高月明:如果從佛法法門上來講,答爲:“是的”。如果從實相上佛法核心奧義上講,答爲:“非是非不是”。理解這點是撬開大自在解脫之門的鑰匙,那麼爲什麼答案會是“非是非不是”的?你是如何認爲的?

  202問:爲什麼會是”非是”的?高月明:正如<楞嚴經>經中言:”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因此他人、他山、他石...等等都是你的真心中物,即,都是你的心生幻相,所以于實相中無取無得、無作無受,無衆生、無因果及輪回。爲什麼又是”非不是”的呢?

  

  203高月明:就如無論信不信佛的人都會被石頭絆倒一樣,佛法的核心是”性空緣起”,因此任何人都得承受因果報應。因爲”心外無物”,所以他人的因果就是你的本心映現,你就是他,你就是一切,一切因你而起,一切因你而滅,因果對于你來說是實實在在的。

  

  204高月明:(續接上文)所以正如<金剛經>中言”實無衆生可度”。衆生既然是幻,爲什麼還要度?答:度衆生就是度自己。正如禅詩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此心即是佛,此心就是道!

  

  205問:修習禅定就是在除妄念,所謂妄念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而禅定之所以可以讓人悟道就是因爲禅定可以讓人體證到在除妄念後剩下的那個靈明獨耀、創造出山河虛空大地本心的存在,(續)

  

  206問:(續接上文)由此而說:既然如果說”本心”是除六根後剩下的那個東西,那麼是否可以通過藥物(如麻醉藥),讓一個人去除對六根的感知(妄念),進而體證本心悟道呢?又或者說,死亡是否就是一種被動的悟道?(續)

  

  207(續接上文)高月明:認爲可以通過藥物除妄念而悟道或說”死亡是一種被動悟道”的認識是錯誤的。假設真如此,任何人都不需要學佛了,只要等著老死就自然悟道成佛了,因此是錯誤的。修習禅定的去除妄念與用所謂藥物性的去除妄念完全不是一回事。那麼這”兩種去除妄念”的根本區別在哪裏?你是如何認爲的

  

  208問: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佛法核心奧義,您會如何表達?高月明: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注意:"一切"包括一切的一切。比如說,不但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幻相,就算是那個你用來"看"的眼睛也是幻相,即學佛是幻,成佛也是幻!真正悟到"一切"如同是用自己的刀削到了自己的把!

  

  209問:最近備受摧折,請問,一個人最大的自由是什麼?高月明:一個人最大的自由是活著!只要你活的足夠久,任何壞事情都會過去,什麼樣的好事都會發生!

  

  210問:佛性在哪裏?高月明:佛性即是空性、覺性、心性、如來性、真心自性,那麼這個什麼”性”的在哪裏呢?此刻,你看到了這個世界了嗎?如果你看到了,那麼我告訴你,佛性即是看性。在波粒二相性中是"看"創造出了眼前的世界。你在清清楚楚著,你就在清清楚楚的看著,你就在佛性著、空境著和入定著!

  

  211問:學佛要去解悟什麼內容才能抓住學佛的核心主線?高月明:在<<壇經>>中五祖對六祖慧能說:"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所有一切佛經及古德由此開演出的諸多方便法門,都是爲了人們解悟實相而所暫立、假立。解悟實相既是解悟本心自性。

  

  212問:在修止階段以在沒有任何妄念情況下清清楚楚往返數五個水晶球爲舉起一次的心靈啞鈴,那麼在覺空入定階段以舉“什麼”爲訓練心靈力量的啞鈴呢? 高月明:在覺空入定階段以讓自己保持在沒有任何妄念的清清楚楚的“住看清楚著”一分鍾爲舉起一次成功的心靈啞鈴。如果你能舉上二萬次,自然就入定了。

  

  213問:那麼如何去舉呢?舉成功的標准是什麼?高月明:第一、在你眼睛余光的角度放一個石英鍾;第二、以秒針劃過“12點”爲舉啞鈴的“起跑點”開始努力讓自己保持在清清楚楚中(如果發現自己跑神了,必須重新開始),如此無論練習多少天,以可以真正完成一次一分鍾的住看清楚算做一次成功的挺舉!

  

  214問:那麼在實踐禅定中體驗什麼才是體驗"定"的"境"呢?高月明:因爲,清清楚楚就是空,清清楚楚就是定,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所以體驗清清楚楚就是體驗定境、體驗空境。體驗清清楚楚就是"淨覺隨順",因爲清清楚楚不是個"感覺",因此不在有無中,是有無俱遣的。真清楚即是真如來本心

  

  215問:在又累又煩燥的時候進行"禅定"是否可以?高月明:對任何技能訓練,只有在神清氣爽不勞不累情況下去進行才會獲得快速進展,對禅定也是同樣道理,修習禅定是一個必須全力以赴去進行才有可能進階的事情。注意:第一禅定後會體驗到身心無比愉悅,第二但不要在心身疲憊情況下去禅定,否則白費力氣

  

  216問:那麼禅定不具有讓疲憊身心恢複到健康舒爽的效果嗎?高月明:答:有。而我要說的意思是:禅定可以平定煩躁心靈和快速恢複體能,但請注意禅定是有此神奇效果,而要在心身疲憊下去修定,則對定力的增持不會産生有效效果。即,禅定可以恢複疲憊身心,但要想獲得定力增持則要在神清氣爽情況下去禅修

  

  217問:爲什麼會說"覓心了不可得"的?高月明:且把本心比喻成鏡子,把眼前萬物景象、包括你的身體比喻成鏡中映照出的萬物景象,指明本心在哪裏如同指明鏡子在哪裏,如同我們只能看到鏡中萬物而無法指示出鏡子本身的存在一樣,我們也是"覓心了不可得"的。眼前萬物皆是心生,但"心"不在眼前萬物中

  

  218問:真正深入最終禅定,即楞嚴大定中是什麼體驗?高月明:正如<楞嚴經>中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答:"知見"是指用"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對世界一切物象所感知到的"所知所見"到的"體驗內容"。續

  

  219高月明:如果用所知所見的體驗去表達"創造出這所知所見"的"真心自性"就如同用映現在鏡中的影像去表達鏡子本身是什麼樣的一樣(是無法被表達的),因此用任何的語言描述都不能表達真定中的體驗。凡是有所描述的都是在六根感覺中的描述,即能描述的都是假境界,也可以說是"趨向真境界路標"。續

  

  220高月明:因此,試圖在知見中描述出或者找出一個真心自性(立出一個知性),其本身就是無明的根本。如果能體證到非知見中的、非言語所能及的(見不能及。言語道斷)的那個東西,就是涅槃真心自性。就是真境界。

  

  221問:什麼是我執?高月明:我執反過來說"執我",即認爲存在一個由物質和精神構成的主體"我"的存在。因爲如果認爲確實存在一個"我",那麼由"實我"引發的貪欲、憎恨和癡迷(貪嗔癡)就都是"實"的存在的了。而世間所有"苦"的根源都可歸入對貪嗔癡爲實的執著。爲什麼"我"是不存在的呢?

  

  222問:爲什麼"我"是不存在的?高月明:世界中的一切總的可分爲精神和物質兩大部分。一般人們認爲心靈中的"靈"指的就是"精神"。而精神藏在由物質組成的肉體中。一般人們把精神現象的表現認同爲"我"現象的存在。實際上不但物質,即便是精神現象也假象。爲什麼連"精神現象"也是假象(幻相)呢

  

  223問:"精神現象"是指什麼?高月明:要想明白精神現象爲什麼是幻相的,就要先清楚精神現象指的是什麼?佛經中將物質表示爲"色",將精神現象細分表示爲"受想行識"。因此物質與精神在佛經就表達細分爲"色、受、想、行、識",合稱爲五蘊(蘊:積聚;蓄藏)。那麼受想行識又指什麼呢?

  

  224高月明:精神現象既是心理現象,佛經將之分爲"受想行識"。受:對一切感覺的感知和對喜怒哀樂等情感的體驗;想:指念頭想法;行:念頭如行雲流水一樣的遷變;識:心理對世界的認識和區別現象。所謂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要想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必須先從"空色"開始,那麼色是如何空的呢?

  

  225問:色指什麼?高月明:色指物質世界。佛經又分爲"地水火風"四大。今天物理學證明:宇宙中一切物質皆由原子構成,一切原子又是由質子、電子和光子構成,而它們都具有同一性質:波粒二相性。而波粒二相性本身不是物質本身的特性,因爲波粒二相性的存在是因意識的存在而存在的現象,

  

  226高月明:(續)因此,波粒二相性是意識性本質特性的體現(即是本心如來本質特性的體現,因此空即是色),因此色,即原子(色身及山河虛空大地)都是因心而存在的假象幻相。"空"不是沒有,而是因心而有的意思,因此,色=原子=波粒二相性=空。那麼精神現象(受想行識)又如何因色空而成空的呢?

  

  227問:精神現象是因何而成空(幻)的?高月明:在腦科學中,任何的精神現象,如感覺、思想、記憶和識別現象都是以一個人腦中一千億個神經細胞構建成的網絡運行而存在的,因此我們才可以實現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互通互用,現在我們要插問一句:有沒有一個脫離腦神經系統的運行而存在的精神現象呢?

  

  228海風弦問:證悟空性時,腦神經系統是處于什麼狀態?高月明:不存在一個"證悟空性時腦神經所處的狀態"的情形。同時,也不可能存在一個因腦神經系統受到了什麼樣的刺激或外傷而悟道的情況,凡有此說皆是夢中說夢。你認爲這是爲什麼呢?

  

  229高月明:答案十分明確:沒有任何一個精神現象是脫離腦神經細胞組建的網絡運行而存在的,即,一切精神現象都是神經網絡系統運行的結果。神經網絡由神經細胞組成,神經細胞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電…

《既然連佛法都是假象,我們還學佛法有什麼用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