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连佛法都是假象,我们还学佛法有什么用呢?
201问:不信佛的人是否会承受因果报应?是否会落入六道轮回?高月明:如果从佛法法门上来讲,答为:“是的”。如果从实相上佛法核心奥义上讲,答为:“非是非不是”。理解这点是撬开大自在解脱之门的钥匙,那么为什么答案会是“非是非不是”的?你是如何认为的?
202问:为什么会是”非是”的?高月明:正如<楞严经>经中言:”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因此他人、他山、他石...等等都是你的真心中物,即,都是你的心生幻相,所以于实相中无取无得、无作无受,无众生、无因果及轮回。为什么又是”非不是”的呢?
203高月明:就如无论信不信佛的人都会被石头绊倒一样,佛法的核心是”性空缘起”,因此任何人都得承受因果报应。因为”心外无物”,所以他人的因果就是你的本心映现,你就是他,你就是一切,一切因你而起,一切因你而灭,因果对于你来说是实实在在的。
204高月明:(续接上文)所以正如<金刚经>中言”实无众生可度”。众生既然是幻,为什么还要度?答:度众生就是度自己。正如禅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此心即是佛,此心就是道!
205问:修习禅定就是在除妄念,所谓妄念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而禅定之所以可以让人悟道就是因为禅定可以让人体证到在除妄念后剩下的那个灵明独耀、创造出山河虚空大地本心的存在,(续)
206问:(续接上文)由此而说:既然如果说”本心”是除六根后剩下的那个东西,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药物(如麻醉药),让一个人去除对六根的感知(妄念),进而体证本心悟道呢?又或者说,死亡是否就是一种被动的悟道?(续)
207(续接上文)高月明:认为可以通过药物除妄念而悟道或说”死亡是一种被动悟道”的认识是错误的。假设真如此,任何人都不需要学佛了,只要等着老死就自然悟道成佛了,因此是错误的。修习禅定的去除妄念与用所谓药物性的去除妄念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么这”两种去除妄念”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你是如何认为的
208问: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佛法核心奥义,您会如何表达?高月明: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注意:"一切"包括一切的一切。比如说,不但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幻相,就算是那个你用来"看"的眼睛也是幻相,即学佛是幻,成佛也是幻!真正悟到"一切"如同是用自己的刀削到了自己的把!
209问:最近备受摧折,请问,一个人最大的自由是什么?高月明:一个人最大的自由是活着!只要你活的足够久,任何坏事情都会过去,什么样的好事都会发生!
210问:佛性在哪里?高月明:佛性即是空性、觉性、心性、如来性、真心自性,那么这个什么”性”的在哪里呢?此刻,你看到了这个世界了吗?如果你看到了,那么我告诉你,佛性即是看性。在波粒二相性中是"看"创造出了眼前的世界。你在清清楚楚着,你就在清清楚楚的看着,你就在佛性着、空境着和入定着!
211问:学佛要去解悟什么内容才能抓住学佛的核心主线?高月明:在<<坛经>>中五祖对六祖慧能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所有一切佛经及古德由此开演出的诸多方便法门,都是为了人们解悟实相而所暂立、假立。解悟实相既是解悟本心自性。
212问:在修止阶段以在没有任何妄念情况下清清楚楚往返数五个水晶球为举起一次的心灵哑铃,那么在觉空入定阶段以举“什么”为训练心灵力量的哑铃呢? 高月明:在觉空入定阶段以让自己保持在没有任何妄念的清清楚楚的“住看清楚着”一分钟为举起一次成功的心灵哑铃。如果你能举上二万次,自然就入定了。
213问:那么如何去举呢?举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高月明:第一、在你眼睛余光的角度放一个石英钟;第二、以秒针划过“12点”为举哑铃的“起跑点”开始努力让自己保持在清清楚楚中(如果发现自己跑神了,必须重新开始),如此无论练习多少天,以可以真正完成一次一分钟的住看清楚算做一次成功的挺举!
214问:那么在实践禅定中体验什么才是体验"定"的"境"呢?高月明:因为,清清楚楚就是空,清清楚楚就是定,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所以体验清清楚楚就是体验定境、体验空境。体验清清楚楚就是"净觉随顺",因为清清楚楚不是个"感觉",因此不在有无中,是有无俱遣的。真清楚即是真如来本心
215问:在又累又烦燥的时候进行"禅定"是否可以?高月明:对任何技能训练,只有在神清气爽不劳不累情况下去进行才会获得快速进展,对禅定也是同样道理,修习禅定是一个必须全力以赴去进行才有可能进阶的事情。注意:第一禅定后会体验到身心无比愉悦,第二但不要在心身疲惫情况下去禅定,否则白费力气
216问:那么禅定不具有让疲惫身心恢复到健康舒爽的效果吗?高月明:答:有。而我要说的意思是:禅定可以平定烦躁心灵和快速恢复体能,但请注意禅定是有此神奇效果,而要在心身疲惫下去修定,则对定力的增持不会产生有效效果。即,禅定可以恢复疲惫身心,但要想获得定力增持则要在神清气爽情况下去禅修
217问:为什么会说"觅心了不可得"的?高月明:且把本心比喻成镜子,把眼前万物景象、包括你的身体比喻成镜中映照出的万物景象,指明本心在哪里如同指明镜子在哪里,如同我们只能看到镜中万物而无法指示出镜子本身的存在一样,我们也是"觅心了不可得"的。眼前万物皆是心生,但"心"不在眼前万物中
218问:真正深入最终禅定,即楞严大定中是什么体验?高月明:正如<楞严经>中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答:"知见"是指用"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对世界一切物象所感知到的"所知所见"到的"体验内容"。续
219高月明:如果用所知所见的体验去表达"创造出这所知所见"的"真心自性"就如同用映现在镜中的影像去表达镜子本身是什么样的一样(是无法被表达的),因此用任何的语言描述都不能表达真定中的体验。凡是有所描述的都是在六根感觉中的描述,即能描述的都是假境界,也可以说是"趋向真境界路标"。续
220高月明:因此,试图在知见中描述出或者找出一个真心自性(立出一个知性),其本身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能体证到非知见中的、非言语所能及的(见不能及。言语道断)的那个东西,就是涅槃真心自性。就是真境界。
221问:什么是我执?高月明:我执反过来说"执我",即认为存在一个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主体"我"的存在。因为如果认为确实存在一个"我",那么由"实我"引发的贪欲、憎恨和痴迷(贪嗔痴)就都是"实"的存在的了。而世间所有"苦"的根源都可归入对贪嗔痴为实的执着。为什么"我"是不存在的呢?
222问:为什么"我"是不存在的?高月明:世界中的一切总的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大部分。一般人们认为心灵中的"灵"指的就是"精神"。而精神藏在由物质组成的肉体中。一般人们把精神现象的表现认同为"我"现象的存在。实际上不但物质,即便是精神现象也假象。为什么连"精神现象"也是假象(幻相)呢
223问:"精神现象"是指什么?高月明:要想明白精神现象为什么是幻相的,就要先清楚精神现象指的是什么?佛经中将物质表示为"色",将精神现象细分表示为"受想行识"。因此物质与精神在佛经就表达细分为"色、受、想、行、识",合称为五蕴(蕴:积聚;蓄藏)。那么受想行识又指什么呢?
224高月明:精神现象既是心理现象,佛经将之分为"受想行识"。受:对一切感觉的感知和对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体验;想:指念头想法;行:念头如行云流水一样的迁变;识:心理对世界的认识和区别现象。所谓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要想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必须先从"空色"开始,那么色是如何空的呢?
225问:色指什么?高月明:色指物质世界。佛经又分为"地水火风"四大。今天物理学证明:宇宙中一切物质皆由原子构成,一切原子又是由质子、电子和光子构成,而它们都具有同一性质:波粒二相性。而波粒二相性本身不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因为波粒二相性的存在是因意识的存在而存在的现象,
226高月明:(续)因此,波粒二相性是意识性本质特性的体现(即是本心如来本质特性的体现,因此空即是色),因此色,即原子(色身及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因心而存在的假象幻相。"空"不是没有,而是因心而有的意思,因此,色=原子=波粒二相性=空。那么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又如何因色空而成空的呢?
227问:精神现象是因何而成空(幻)的?高月明:在脑科学中,任何的精神现象,如感觉、思想、记忆和识别现象都是以一个人脑中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构建成的网络运行而存在的,因此我们才可以实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互通互用,现在我们要插问一句:有没有一个脱离脑神经系统的运行而存在的精神现象呢?
228海风弦问:证悟空性时,脑神经系统是处于什么状态?高月明:不存在一个"证悟空性时脑神经所处的状态"的情形。同时,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因脑神经系统受到了什么样的刺激或外伤而悟道的情况,凡有此说皆是梦中说梦。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229高月明:答案十分明确:没有任何一个精神现象是脱离脑神经细胞组建的网络运行而存在的,即,一切精神现象都是神经网络系统运行的结果。神经网络由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
《既然连佛法都是假象,我们还学佛法有什么用呢?》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