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既然連佛法都是假象,我們還學佛法有什麼用呢?▪P2

  ..續本文上一頁子、質子和光子組成,突然,一個"虛空粉碎大地平沈"的奧秘出來了

  

  230問:什麼樣的虛空粉碎奧秘?高月明:因爲原子電子是波粒二相性的,因此,大腦、神經細胞網絡同樣是波粒二相性的,因此讓虛空粉碎的是:此刻你正在思考"大腦神經網絡系統神經細胞、原子電子"的是此刻你正在運行著的波粒二相性的"大腦神經網絡系統、神經細胞、原子電子",崩~實相無相!本來無一物

  

  231高月明:以對第230問的認識爲基礎,我們可以輕易看到是如何"滅從色除"的,因爲色,即原子是空的(幻相的),所以由神經細胞構建出的神經網絡是空的,進而由神經網絡創造出的精神現象(受想行識)也是空的。而又,此刻你正在思考的"思考本身"(神經網絡本身)就是幻相。因此,生死涅槃等空花!

  

  232高月明:以第230問認識爲基礎,可以輕易理解<金剛經>中佛說:"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是什麼意思了,即:人體本身、相貌的存在都是假象,即叁十二相是假象,由假象性存在的"身體相中"是見不到"如來本心"的。

  

  233問:"身相"既是假象,那麼"心相"是假象嗎?高月明:在第231問中已清楚看到:心,即精神現象也是假象,由心而生的"法"更是假象,因此<金剛經>中佛說: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即:身、心二相皆是幻相,佛法更是幻相。正如佛言:佛法者,即非佛法

  

  234問:既然連佛法都是假象,我們還學佛法有什麼用呢?高月明:此問真是奧妙無窮!我們先看佛祖在<金剛經>中如何說的。佛說:"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是中無實無虛。"

  

  235問:爲什麼佛法是"無實無虛"的?高月明:這就像是一個人迷路了,你會爲他找出幾種方法來指明回家的方向。例如:指南針,地圖,北極星,或者具有地理標志的山川河流。最終會對方通過一種方法回到了家。那麼現在問一下:那一種"方法"是"家"呢?答: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家",(續)

  

  236高月明:(續)方法都是變動的、暫立的,幻有的,即是"無實無虛"的。佛法也是一樣,正如<金剛經>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以及"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那麼學佛的"家"在哪裏?

  

  237高月明:根據第230條微博的結論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很容易的,即,幻相性存在的腦神經系統是不會以一種什麼樣的特殊狀態來反映出"證悟本身"的。就是說,大腦本身是虛無的,是不實的,又怎麼能顯示出證悟時的腦狀態以及反映出創造出它本身的"本心"呢!正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第一義空不可說(@230問 @228問)

  

  238問:學佛的"家"在哪裏?高月明:人們爲什麼會去學佛?答:離苦得樂。最究竟的就是解脫對死亡恐懼的苦,即解脫生死。學佛的目的正如<心經>言"度一切苦厄"。如何度一切苦厄?方法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又能怎麼樣呢?答:前文已言明:世界統分爲精神與物質兩部分,佛學表達爲五蘊,

  

  239高月明:(續)一個人的生死也只是在精神和物質中"輪回生死",如果精神和物質的存在是虛無缥缈的假象,那麼生死也一定是虛無缥缈的假象。如果看到一切都是夢幻泡影的假象,人們就不會爲假象所"苦",就會獲得無限自由!正所謂"實相無相":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因此證悟到實相就是學佛的"家"。

  

  240高月明:一切皆是心生幻相的"心",當然指的不是"精神現象"中的心,因爲精神現象這個心是個妄想心,虛妄心。這個真心爲了與妄想心區別開來,在佛學中用文字表達爲:本心。也表達爲自性,如來,佛性,真如,一真法界...此心,人人本自具足,本無生滅,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241高月明:由第222~240條微博中我們已經清楚看到:在由"物質"和"精神"構築出的世界中是無法定位出一個永恒存在著的"真我"的。如果你能夠認識到,實際宇宙中並不存在一個"實我",那麼你就會在理悟佛法上突然獲得一個實質性的超越, 爲什麼呢?(@221問)

  

  242問:如果世界真是無我的,那麼"真我"又是什麼?高月明:實際不存在一個"真我",只有真心自性(真如、佛性)。而真心自性是不能被稱爲"真我"的。爲什麼呢?比喻說明:我們就像生活在電影中的人物,在電影中我們根據"緣起性空"(因緣和合的一切本性是空的)的法則,稱自己的存在爲"假我",

  

  243高月明:(續)而就如同並不存在電影之外的人物一樣,實際也不存在一個世界之外的"真我",只存在放映機。我們把放映機稱爲"真心自性"。因爲放映機與電影中任何景物都不像,因此"真心"不能稱爲"真我"。生死只是在"電影中"輪回,而放映機是"不動"的。正如經雲:"是故幻滅,名爲不動"。

  

  244問:如果"我"是虛無的,世界中還剩下什麼?高月明:如果"我"是虛無的(無自性),那麼對面的他人也一定是虛無的,進而一切衆人都是虛無的,既然我是個虛無,我的壽命存在也一定是假象,此即<金剛經>所說:如果"無我相",那麼就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那麼無我帶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麼

  

  245問:"無我"帶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麼?高月明:實際上,如果論述任何的"長篇大論"都顯得蒼白無力,不能讓人們洞察出真正的奧義,而在精簡所有佛學中論及的啓示後,帶給人們的核心啓示只有一句話:一切唯心所現!這句話可以讓我們解脫任何的"苦",活在真正的生命意義之中!那麼,其原因又何在呢?

  

  246問:真正的生命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一個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高月明:簡單、清楚、明確地說:真正的生命意義不是實現了某一結果(例如:財富、權力或自身某一價值),而是生命本身!你猜這是爲什麼?你又是怎麼認爲的呢?

  

  247問:什麼是生命本身?高月明:生命本身指的當然不是死去,而是"活著"。那麼活個什麼呢?正如心經雲:五蘊皆空,即一切皆是心生幻相,所以,知道生滅的是不生不滅的,知道垢淨的是不垢不淨的,知道增減的是不增不減的,知道生死的不在生死中,因此,活生生的知道著就是生命本身。這又啓示著什麼?

  

  248問:活在生命本身中啓示著什麼?高月明:正如<心經>第一句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生命的意義不是獲得更多的財富或權力,而是"心靈"活在無限自由、無限愉悅之中,即"大自在"之中!那麼,人們又爲什麼會"不自在"呢?

  

  249問:人們爲什麼會"不自在"?高月明:通俗地說是因爲貪欲。而以佛法來說是因世人的"無明",即人們對于世界的認識是顛倒的。對于世人的顛倒認識在南懷瑾老師<圓覺經略說>中有一句禅詩做了很形象的形容:"半夜起來賊咬狗,撿個狗來打石頭,從來不說顛倒話,陽溝踏在腳裏頭。"到底什麼是無明?

  

  250問:什麼是無明?高月明:佛在經中說:"雲何無明?一切衆生,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即:一切衆生錯誤地認爲由地水火風組成的肉身是"自己的身體",由眼耳鼻舌身意對世界的感知是"自己的心",而這種"邏輯性"的認識就是"無明",即不明白真相。那麼非邏輯性的"有明"是什麼

  

  251問:什麼是"有明"?高月明:即是認識到肉身爲幻有,肉心乃假心。正如佛經言:"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爲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和合,妄有緣氣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明爲心"。非邏輯的真相,即最、最奧義的是: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即連"此時此刻"也是心生幻相!

  

  252問:爲什麼佛經會稱衆生的認識是"顛倒"的?高月明:正確的稱爲正向,錯誤的既稱顛倒。因爲衆生認肉身肉心爲真心,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所以稱此認識是顛倒的。正確認識是:"真心"不在四大六根組成的身心中,所知所覺恰恰是真心創造出的假相幻相,因此"真心"才會是言語道斷和"見不能及"的。

  

  253問:認識到一切皆是心顯假相幻相對我有什麼好處呢?高月明:財富名利與禅修本身都只是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活著的目的。一切皆是假相幻相,即一切最終皆是"了無所得"的,因此就不要執虛幻爲實有的貪著在功名利祿上,如果貪著,則會引發一個人不折手段,進而引發連連厄運。爲什麼會如此呢?

  

  254(續)高月明: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即,雖然一切皆是心生幻相,但幻相中的因果報應卻不是幻相的(如同電影是幻相,但故事情節卻在幻相規律上很真實),因此正如經雲:一念生淨信: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要時時敬畏自己的起心動念去修身養性,就會獲得福德無量功德無量!什麼是福德無量呢

  

  255(續)高月明:正如<金剛經>言:"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福德是指財富的獲得,佛經就成了"以物易物"的生意經了,因此真正的福德無量一定不是金錢財富和功名利祿上的"無量",否則巨富沈萬叁、巨權梁武帝都成佛悟道了!真福德無量在哪裏?答:在一個人的"大自在"之中!

  

  256問:大自在又在哪裏?高月明:一個在沙漠裏快要渴死或患了絕症在醫院等著死的人,你猜他們在想什麼?實際,活著本身就是最大解脫和最大的自在!人人皆因作惡而苦,皆因行善得樂,衆善奉行的活著,你就活在無限自由和大自在之中了!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大自在本來就在!原來你就在這裏~無限自由之中!

  

《既然連佛法都是假象,我們還學佛法有什麼用呢?》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