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佛?學佛有什麼用?

  什麼是佛?學佛有什麼用?

  最近哲居士提出了如下問題:

  請問老師:“領悟佛法真義之後與未領悟之前有什麼區別?比如:我身邊的人常問我:你學佛學成了又有什麼用?我說當然有用:比如能減少煩惱,增長智慧,怎麼能說沒用呢?他又說:你學佛又沒有多賺錢,又沒有更加擴大事業,也沒見你身上發生什麼顯著變化,你學佛有什麼用呢?我開玩笑說:要是學好了,還能預知時至,連自己什麼時間離開這個世界都知道。他嗤之以鼻一笑說:就是能預知時至又能如何呢?不是還得和這個世界拜拜嗎?還是沒有用啊

  再比如:有位古代高僧大德說:修行如騎驢找驢;別人問:那修成後幹什麼?他說:如騎驢回家;還有人問:修成和修不成的區別在那裏?他說:修成如帶鞭騎驢,看護好不傷他人田。

  看了這些,我們這些凡人確實有些迷惑。比如我本人,工作生活條件都不錯,按照佛學術語說就是福報好。我的自我感覺學佛就像是找到了另一個精神家園。

  可是真按世俗的角度看,學佛也沒得到客觀的回報啊?比如說:學佛有什麼感應啊

  是不是心想事成啊

  有沒有神通啊

  能不能用神通辦點什麼事兒啊

  如上所說的,多賺錢了沒有

  事業擴大了沒有

  升官了沒有

  生兒子了沒有

  得神通了沒有

  身上發光了沒有

  !如此等等。。。。如果身邊學佛的人有這些回報,他們(就是剛才嗤之以鼻的人)就信佛,如果身邊人學佛沒有這些回報,他們就不信。

  另外,我突然明白了,怪不得人們學佛要搞迷信、設堂口什麼的,就是爲了要香火錢,要自己地位高,要別人衆星捧月。。。去拜堂口的就是要升官、發財、除病、長壽、生子等等;發心小乘的人寥寥無幾,發心大乘人的連影子也見不到啊!

  所以還是想請老師能不能再深入淺出給我們講講證得本心後,從世俗的人們現實有所求的角度來說(通俗點說,就是這邊拜佛那邊就想佛菩薩賜予點什麼寶貝的角度)——也就是以他們的觀點來看, 證得本心和未得之前有什麼區別和好處?”

  哲居士提問具有典型和普遍性,對哲居士的提問可以簡單總結爲一句話:學佛有什麼用?爲了明晰問題,下面我們先看什麼是佛?

  

  第一節、什麼是佛

  如果一位古印度人用手指著一只蘋果說:“貢西耶”。你就會明白,原來這位古印度人把我們叫“蘋果”的東西叫做“貢西耶”。當這位古印度人指著一個人說“佛陀耶”。突然我們就會迷惑,不知道“佛陀耶”指的是個什麼東西?

  實際上,如同我們不能說“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東西一樣,“佛陀耶”指的也不是一個東西,“佛陀耶”表達的是一個意思。什麼意思?當把“佛陀耶”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一個覺悟的人”。

  簡單就是美,古人直接就把“佛陀耶”這個發音簡化爲一個發音“佛”;把“佛”所表達的意思也簡化爲一個字“覺”。所以就出現了最簡單的翻譯:“佛者覺也”。

  所以佛指的不是一種“神”,而是擁有一種特質的人。這個特質就是“覺悟”。所以清楚說,學佛學的不是要成爲一位“神”,而是要成爲“覺悟”的人。

  問題是,佛覺悟到了什麼?這種覺悟對人有什麼實際用處?

  古印度一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在看到世界人生處處都是各種“苦”後,就開始尋找一個方法解脫人生的這些痛苦。在經過多年艱苦修行後,最終他認識到了一個大秘密,由于他悟到了這個大秘密也就脫離了人世間諸多的苦,獲得了徹底解脫,由此他就成爲了“覺悟”的人,即成爲了佛。

  那麼,這個大秘密是什麼?

  這個大秘密就是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悟到這個秘密時——也就是成爲佛後說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

  如果精簡這個秘密就是“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再精簡一下這個大秘密就是“智慧德相”。這個“智慧德相”是什麼呢?

  這個智慧德相就是:“性空緣起”。佛覺悟到的就是性空緣起。性空緣起就是心物一體。悟到這一點就是般若。

  總的來說,數不盡的佛學經論,核心的大秘密就是爲了說明這個智慧德相,即說明“性空緣起”是個什麼東西。所以如果誰悟到了這一點,誰就成爲了覺悟的人,即成爲了佛。

  那麼到底是怎麼個性空緣起呢?

  佛在菩提樹下悟到這個大秘密後,馬上就要入涅槃回歸本質。當時帝釋天人都下來跪求佛祖不要涅槃,要留在世界上普渡衆生。佛祖說:“止!止!我法妙難思!”。

  所以另一個大問題出來了:爲什麼這個用語言說起來是極爲簡單的大秘密這麼難思呢?

  佛祖的回答是:“只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

  那麼執著妄想是怎麼導致人們不能證得的?

  最精簡地說,就是執著妄想産生的誤解和誤導,讓人們迷失了領悟那個“本質心”的正確方向。

  問:人們的執著妄想産生了對什麼的誤解?

  答:性空緣起的意思是,因緣而生的萬物皆由“性空”發起,這個性空既是本心。性空緣起等同于“叁界唯心萬法唯識”,進一步等同于“唯心所造”。所以清楚地說,是人們對“唯心所造”的誤解。

  問:誤解在那裏?

  答:人們一聽到“唯心所造”立刻就會想到如何用“心”去憑空造出個什麼東西,比如造出個金元寶。結果就用這種貪欲的執著妄想心去考量、比對那個本質的真心,由此也就迷失了領悟那個終極的、本質“心”的正確方向。

  問:領悟本心的正確方向是什麼?

  答:即是,人們通過日常邏輯會認爲:既然一切唯心所造,那麼這個“心”就應該能夠造出個金元寶。實際上“唯心所造”造出的是“緣起”——這個是正確的方向。執著妄想是本心所顯發出的功能,所以不能稱其爲“心”,而人們以爲這個就是“心”。

  問:爲什麼是這個方向?

  答:爲了更清楚說明,我先問一個大家共同關心和疑惑的問題:爲什麼本心造不出——或者說不能造出金元寶?

  原因是這樣的:性空緣起等同于唯心所造。

  性空=本心。

  緣起=因果。

  以上即是說,由本心顯發,製造出了因果。

  下面,用一個比喻說明一下:

  假如你是一位製作遊戲的編程人員,而你要製作一個遊戲,你會如何安排遊戲呢?或者說製作遊戲最關鍵的內容是什麼?

  回答是很明確的,在遊戲中最關鍵的是你必須製定出一個遊戲規則。遊戲中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不能違背這規則。這規則就是因果定律。

  如果違背規則,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比如,在遊戲中,一個人要想得到一個可以噴發火焰的槍,那麼他就必須要殺死10個魔獸,或曆經艱難闖過叁道關口才能得到這件武器。

  假如沒有因果定律的話就會出現,一個位有“神通”的人用手一指,他就獲得了一件可以噴發火焰的槍。而本來可以用這槍噴射一次火焰就可以殺死的魔獸,結果被這個人用槍噴射了100次魔獸竟然沒有死,反而因爲這個魔獸有了另一個神通,即越被噴射火焰就越增長了自己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厲害的現象。

  結果可想而知,遊戲將變得一團糟,這個遊戲也就失去了“遊戲”的意義,同時,也不會有任何人會對這個亂七八糟的遊戲感興趣。

  所以,佛祖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指的不是一個可以“覆手山倒,擡手海嘯”的一個“神心”,而是指的那個創造出這由因緣和合而生虛空大地的“真心”。

  所以再清楚說一遍,“唯心所造”絕不是一個神通似的、可以改變因緣果報的那個“唯心所造”。而是創造出因緣果報本質的那個唯心所造。一切皆是“性空緣起”。。

  對于因緣果報的定數連佛祖也不能改變——佛祖也不能憑空“造”出一座金山,或去用“神力”去阻止一場戰爭。比如,當佛祖的家鄉迦毗羅衛國被琉璃王屠城時,佛祖也沒有“神力”能夠解救自己祖國的人民。就算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將500個迦毗羅衛國的民衆保護在缽裏,在叁天屠城結束目犍連將缽攤開後,這些人也都化爲了血水。就是說沒有人能夠違背因緣果報。

  所以,本質的心造出的是緣起。

  那麼這個本心是什麼?又在那裏?還是以程序員做比喻說明。

  真正的大秘密就在這裏了:

  有許多人會認爲那個程序員應該是上帝,或者一位終極的神,這種認識都是錯誤的。只有佛祖悟到了宇宙的終極奧秘。什麼奧秘?這個奧秘就是:這個程序員就是你。

  性空指的是你,緣起也是由你所發起。所以佛是已覺悟的衆生,衆生是未覺悟的佛。——如同人人都在騎驢找驢。

  也許你又會說:既然是我,爲什麼我用心造不出個金元寶?---佛祖說:止!止!我法妙難思!

  既然你知道了你就是佛,那麼學佛又有什麼用?

  

  第二節、禅定與健康

  爲什麼我會去學佛?我是爲了挽救生命而去努力修習禅定而信佛的,結果我竟然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禅定是自佛祖出世2500年以來,人類曆史上經過無數高僧大德驗證爲可以激發出不可思議心靈力量的訓練“技術”。所以通過科學地修習和運用禅定力量,你就會獲得健康。

  你爲什麼會去信佛?或者說在證悟到山河虛空大地皆是“性空緣起”後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第叁節、離苦得樂

  佛祖創建佛教的目的就是使世人離苦得樂。那麼世人的苦在那裏?且看下面一段話:

  終日忙碌只爲饑,才得飽來便思衣。绫羅綢緞買幾件,回頭看看房屋低。高樓大廈蓋幾座,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嬌妻並美妾,恨無田地少根基。置得良田千萬頃,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不願做,想要朝中挂紫衣。五品六品他嫌小,叁品四品還嫌低。當朝一品爲宰相,還想面南去登基。心滿意足爲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種善根費心機。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西。

  從以上可以看到,是連綿不絕的欲望讓人們每天生活在“苦思、恨、歎、嫌、失望”之中的。所以世…

《什麼是佛?學佛有什麼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般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