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除毒。」于是她就說了含有七個要點的真實語,即:
一、 之前我的兒子是修習正法的。若這是真的,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二、 之前我的兒子時常修習梵行。若這是真的,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叁、 之前我的兒子只說實話。若這是真的,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四、 我的兒子有照顧父母。若這是真的,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五、 我的兒子尊敬家中的長輩。若這是真的,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六、 我愛我的兒子更勝于自己的生命。若這是真的,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七、 以他父親和我所做的善業,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這麼說後,向一邊躺著的黃金晱摩轉身躺向另一邊。
作父親的心想:「我的兒子還活著。我也要說跟他母親所說一樣的真實語。」
過後菩薩再轉換躺著的姿勢。
在當時有一位名爲多孫陀利的女神。她在過去有七世是黃金晱摩的母親。現在她住在香醉山。她也從山上下來到黃金晱摩昏迷的地方,自己說:「我已經住在喜瑪拉山裏的香醉山很久了。在我的一生裏,我最愛的人即是黃金晱摩。若這是真的,願黃金晱摩所中的毒得以清除。在我所住香醉山裏,那邊的樹都是香的。若這是真的,願黃金晱摩所中的毒得以清除。」
當父母與女神正在悲傷時,年輕的黃金晱摩菩薩很快地清醒起身。
在這故事裏,父母和女神說真實語是爲了實現清除黃金晱摩所中的毒之願,所以它們是許願真實語。
蘇波羅哥的故事
在《蘇波羅哥本生經》(Supparaka Jataka)裏也有許願真實語的例子。以下是其簡要的故事。
從前菩薩有一次名爲蘇波羅哥,是很有學問的。他住在拘樓卡雜港口。他曾經當了船長很久,但雙眼由于接觸到海水的蒸氣變瞎了,所以他就退了休。然而在一些商人的要求之下,他再次作船長去航海。七天後,他們的船遇上了意外的狂風,而不能保持原來的航線,胡亂地漂流了四個月。它越過了許多大海,譬如剃刀海、火海、凝乳海、吉祥海和那羅海,而最終就快要到達最可怖的最上力海了。其時蘇波羅哥船長說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再有機會回去了,只有溺死在海裏這一條路而已。這令所有的商人都感到非常驚慌。
後來菩薩心想:「我要說真實語來解救這些人。」所以他就鄭重地說:「自從我長大後,我不曾惡待過任何一個人。我不曾偷過別人的東西,甚至一根草或一小支竹子也沒有偷過。我不曾以貪愛的眼瞧過別人的妻子。我不曾說騙話。我不曾喝過酒,甚至連一小滴也沒喝過。願我這真實的話語,能令船安全地回到原處。」當他這麼說後,原本漫無目的四處漂蕩了四個月的船,變得好像有超能力一般,通過菩薩所說的真實語的力量,在一天之內就安全地回到拘樓卡雜港。
蘇波羅哥所說的真實語也是屬于許願真實語,因爲他這麼做是爲了實現解救船上的人的生命之願。
屍毘王的故事
有一次菩薩是住在屍毘國阿利咤城的屍毘王(King Sivi)。他每天都拿六十萬個錢幣來做布施。雖然布施了這麼多,他還是不夠滿意,所以他想把身體的一部份拿來布施。爲了實現國王的願望,帝釋天王化身爲一個瞎眼的婆羅門來向國王說:「噢!國王。您的雙眼都看得到,但我的卻不能。若您肯把一粒眼睛給我,那您還能以剩下的另一粒眼睛看東西,而我也能以您所給的眼睛看東西。希望您慈悲地給我一粒眼睛。」
國王聽了很高興,因爲他剛想要布施時就有人來向他討取。所以他就把斯雨迦禦醫叫來,然後說:「把我的一粒眼睛拿出來。」禦醫、衆大臣和皇後妃子們都嘗試說服他放棄這麼做,但他卻還是堅持他的命令,所以斯雨迦只得把他的一粒眼睛取出來。看著割下來的眼睛,國王很愉快他發願證悟正等正覺,而後把那粒眼睛交給那位婆羅門。
當由帝釋天王所化裝的婆羅門把那粒眼睛放進自己的眼眶時,它就好像是原本的那麼恰恰好。屍毘王看了很是高興,因此他再向斯雨迦說:「把我的另一粒眼睛也拿出來。」雖然衆大臣都反對,但國王還是把剩下的眼睛割下來給那位婆羅門。後者把國王給的睛放進自己的另一個眼眶,這粒也好像是原本的那麼好。過後他爲國王祝福後就離開了。
由于屍毘王已經全瞎,以及不再適合治理國家,所以他就退休住在皇家花園裏的水池旁。他就在那裏省思自己所做的布施。這時帝釋天王又來到他的身邊來回走著,以便他能夠聽到腳步聲。當國王聽到腳步聲時,他就問是誰在走。帝釋天王答道:「我是帝釋天王。你可以向我要求任何東西。」
國王說:「我有許多的財富,有寶石,有金也有銀。現在我只是要死,因爲我已經沒有了雙眼。」
帝釋天王說:「噢,國王,你說你想死。你是真的想要死?還是因爲你瞎了才這麼說?」
當國王說是因爲瞎了才想死時,帝釋天王說:「噢,國王,我不能令你重看得見。但你可以用自己真實的力量得以重新看得見。你可以說句真實語。」
國王聽後就說:「我敬愛那些向我討取禮物的人。我也敬愛那些真正來向我討取必需品的人。以這真實語,願我得以重見光明。」當他這麼說後,他的第一粒眼睛即刻出現。過後他再說:「當那瞎眼的婆羅門向我討取眼睛時,我把雙眼都給了他。當時我是滿心歡喜地做的。以這真實語,願我得到另一只眼。」
而他也果真獲得第二只眼。這兩只眼睛並非他與生俱來的那兩只,也不是天眼。事實上,它們是因爲他的真實波羅蜜而出現的。
屍毘王所說的真實語也是許願真實語,因爲他這麼說是爲了實現重見光明之願。
在《魚族本生經》裏提到,有一次菩薩投生爲魚時,牠所住的水池由于幹旱而幹枯了。有些烏鴉就來吃池中的魚。其時菩薩就真實地宣說:「雖然我生爲魚而必須吃其它生物來過活,但我卻不曾吃過有如米粒般大小的魚。以這真實語,願這裏下場大雨。」當牠如此說完後,天就即刻下大雨。
在《鹌鹑本生經》裏提到,有一次菩薩投生爲鹌鹑。當牠還不會飛或走時,森林起了大火,而牠的父母都飛逃了。牠心想:「在這世間裏有清淨戒、真實與悲心等美德。除了發真實誓言之外,我再也沒有其它方法了。」這麼想後,牠就說:「我有翅膀,但不能飛。我有腳,但不能走。我的父母都飛逃了。噢,森林大火莫燒我!」那森林大火也就此滅了,而完全沒有傷害到那只小鹌鹑。
關于這點,在此必須給予澄清。在前面所提及的黃金晱摩等故事裏,他們所說的真實語都是有關善業,所以他們的願望得以實現是應該的。但這小鹌鹑所說的卻與善業無關。牠所說的只是「我有翅膀,但不能飛。我有腳,但不能走。我的父母都飛逃了。」牠所說的真實語根本與善業無關。那爲何又能得償所願呢?
事實上,說真實語的要點是在于真實,而不是善或惡。若說及善事,但並不是真實的,那也算不得是真實語,是沒有力量的,也不能實現其願。只有真正的真實語才有力量,才能實現所願。
由于是真實的,所以菩薩所說的即是真實語,而能令牠得償所願。雖然牠所說的與善業無關,卻也與惡業無關。即使是有關惡業的,只要真實地說,它也算是真實語,而能實現其願。在《黑島乘本生經》裏就可看到這樣的例子。
有一次名爲島乘的菩薩和一位朋友在把家産完全拿去布施後,去到喜瑪拉雅山裏成爲沙門。過後人們稱他爲黑島乘。有一天,布施住所給他的施主帶同妻子和兒子來拜訪他。當父母在跟黑島乘交談時,名爲祭施的兒子就在路上玩著陀螺。那陀螺滾進蛇住的土墩洞裏。當那男孩伸手進洞去拿回陀螺時被蛇咬了一口。中了蛇毒之後,他就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當時那對父母得知兒子中毒之後,他們就把兒子帶到黑島乘面前來。當他們要求他醫那男孩時,他說:「我不懂得醫治蛇毒的藥方,但我將以宣誓來嘗試醫治他。」他就把手放在那男孩的頭上說:「由于厭倦了世俗的生活,我出家爲沙門。但我只能快樂地作個沙門七天,從第八天開始,我就不再快樂,至今已經有五十年了。這麼久以來我都很勉強地掙紮著維持下去。以這真實語的力量,願這男孩所中的毒得以清除,願他得以活著。」這麼說後,那男孩自胸部以上的毒就流了出來,再流進地下。
祭施張開眼睛看見了父母,只說了一聲「爸爸,媽媽」就又昏迷過去。那沙門就向男孩的父親說:「我已盡了自己的責任,而你也應盡自己的本份。」那父親說:「每當沙門或婆羅門來見我時,我都不曾感到歡喜,但我不曾向別人透露這一點。我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藏在心裏。當我供養食物時,我的心很不願意。以這真實語,願我小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願他得以活著。」這麼說後,那男孩自腰部以上的毒就流了出來,再流入地下。
那男孩坐了起來,但還不能站起來。當作丈夫的叫妻子也說些真實語時,她說:「我有些話可作爲誓言,但我不敢在你面前說出來。」當作丈夫的堅持要她說時,她只好遵從地說:「我恨那咬我兒子的蛇。而我恨我的丈夫,就像我恨那蛇一般地深。以這真實語,願我兒子所中的毒得以清除,願他得以活著。」這麼說後,祭施所中的毒全部都流了出來,再流入地下。而他站起身後又再去玩陀螺。
那沙門與兩位信徒所發的誓言都是各自收藏了很久的壞事。現今他們都很勇敢地如實透露出來。由于這些都是真實的,他們的願望都得以完全實現。
關于這點,有人可能會問:「若無論有善業或惡業的真實語都有效的話,在現代是否也是一樣地有效?」
答案是:在叁種真實語之中,離妄真實語是有德者時時刻刻都持守的。發有如上述的誓言的古代大德們都是一直持守離妄真實語的。他們的真實是非常的聖潔至能令他們實現願望。當真實在古代非常普遍時,說騙話是會即刻帶來惡報的,而真實語也會很快地帶來善報。我們可以從塔王的故事裏看到妄語即刻帶來惡報的例子。(在那故事裏,塔王故意說騙話。他把兩位國師候選人的長幼輩份掉轉來說,結果他被大地吞掉了。)
然…
《南傳菩薩道(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