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菩薩道(上)▪P20

  ..續本文上一頁這就像強健的鳥,在飛至遙遠的天邊時必有力盡的一刻,或有如一個有神力之人射往天空的箭,最終還是會掉下來。

  這般清楚且透徹地看到衆生之苦後,菩薩的內心生起了悚懼感,而毫無分別心地對叁十一界的衆生散布慈悲。

  菩薩毫無間斷地以身語意至善之業來圓滿諸波羅蜜,恒心地徹底奮鬥,以便所有的波羅蜜都可達到最高峰的境界。

  再者,負責把他帶往佛果(即不可思議、無上、無邊、無染與諸清淨美德之庫)的精進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普通人甚至不敢聽聞菩薩所付出的精進力,更別說親自去實行它。

  更深入的解釋:只有通過精進力,菩薩才得以培育、累積與成就種種證得正等正覺的條件,即:叁願(成就佛果之願、解脫之願、越渡苦海之願);四佛地;四攝法 ;大悲心;省察佛陀的美德以得知成就佛界的殊勝因緣;在諸行中不受渴愛、我慢與邪見的汙染;視衆生爲自己的親生孩子;在爲佛果奮鬥時不會因娑婆世界之苦而感到厭倦;施舍一切可供布施之物;在布施方面不會自大地作此想:「在這宇宙裏,無人可以在布施方面與我匹比。」;致力于培育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對修習諸善法有不動搖的決心;喜愛和樂于善行;傾向于叁種遠離 ;致力于培育禅那;不會認爲修習無可指責之法到了某個程度就夠了;善意地教導所聞之法;勇猛精進于實行圓滿諸波羅蜜;具有勇猛的堅毅恒心;不受他人的指責與折辱所困擾;建立了不可動搖的真實;掌握禅那的五自在;獲得諸神通之力;觀照諸行的無常、苦、無我叁相;通過修習四念處等以培育證悟四出世間道智的資糧;成就九個出世間法 。只有通過精進力,才能實行致力于培育、累積與實踐種種菩提資糧。因此從發願到開悟成佛的期間,菩薩徹底、不間斷、勤奮而不懈怠地致力于圓滿精進波羅蜜,以便能夠不斷地提升至更高善法之境。

  當他成就了精進波羅蜜的勤勇(parakkama,前進力)之後,跟隨在後的忍辱、真實等諸波羅蜜,以及之前的布施、持戒等諸波羅蜜,也由于修習諸波羅蜜的精進力而達到圓滿。因此,應該如此地理解忍辱與其余波羅蜜之修習法。

  因此,以種種方法布施來利益及帶給衆生快樂是修習布施波羅蜜的方法。

  不毀壞而保護衆生的生命、財物與家庭;不離間;說愛語;說有益的話(不說廢話)等是修習持戒波羅蜜的方法。

  同樣地,接受衆生布施的四資具(cattaro paccaya,即袈裟、食物、住所與藥物),以及行法布施等善法是修習出離波羅蜜。具備方法善巧智地提供衆生福利是在修習智能波羅蜜。熱忱地致力于實行此善巧,面對種種困難也絕不退縮是修習精進波羅蜜。耐心地忍受衆生對己的折辱是修習忍辱波羅蜜。不欺騙而遵守援助衆生的承諾是修習真實波羅蜜。即使是在爲衆生服務時有損于己也保持不動搖的決心是修習決意波羅蜜。重複地省思衆生的利益與快樂是修習慈波羅蜜。在受到別人幫助或爲難時保持不受動搖是修習舍波羅蜜。

  因此,菩薩致力于累積無上的善業與智慧,是不與普通人共有的。他爲了無邊衆生而徹底細心地修習以上諸波羅蜜的條件。簡而言之,這種種修行可稱爲修習「成就波羅蜜」

  第十一篇:什麼是波羅蜜的全面分析?

  對于這問題:「有多少個波羅蜜?」,簡短的答案是:波羅蜜有叁十個,即是十個普通波羅蜜(parami)、十個中等波羅蜜(upaparami)和十個究竟波羅蜜(paramatthaparami)。

  布施有普通布施波羅蜜、中等布施波羅蜜和究竟布施波羅蜜。關于持戒、出離等其它九個波羅蜜,每個皆有叁個層次,因此原本的十個波羅蜜則可分爲叁十個波羅蜜。

  普通、中等與究竟波羅蜜

  對于這問題:「什麼是普通、中等與究竟波羅蜜?」,在《行藏注疏》的「雜集」一章裏有給與答案。在那裏,論師詳盡地回答這個問題,提供各導師不同的解釋、見解與評論。若在此提供注疏的全文,可能會給讀者帶來混亂。因此我們將只提供大護法上座論師認爲最恰當的見解。

  (一)布施妻子、兒女與財産這些外物是屬于普通布施波羅蜜。布施自己的手腳等肢體是屬于中等布施波羅蜜。布施自己的生命是屬于究竟布施波羅蜜。

  (二)同樣地,不爲了妻子、兒女與財産外物而犯戒是屬于普通持戒波羅蜜。不爲了自己的手腳等肢體而犯戒是屬于中等持戒波羅蜜。不爲了自己的生命而犯戒是屬于究竟持戒波羅蜜。

  (叁)斷除對外物的執著而出家是屬于普通出離波羅蜜。斷除對自己的手腳等肢體的執著而出家是中等出離波羅蜜。斷除對自己的生命之執著而出家是究竟出離波羅蜜。

  (四)舍棄對外物的執著,而明智地分析善惡法是普通智慧波羅蜜。舍棄對自己肢體的執著,而明智地分析善惡法是中等智慧波羅蜜。舍棄對自己的生命之執著,而明智地分析善惡法是究竟智慧波羅蜜。

  (五)致力于成就(前述與後述的)普通波羅蜜是普通精進波羅蜜。致力于成就中等波羅蜜是中等精進波羅蜜。致力于成就究竟波羅蜜是究竟精進波羅蜜。

  (六)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外物之事是屬于普通忍辱波羅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手腳等肢體之事是屬于中等忍辱波羅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生命之事是屬于究竟忍辱波羅蜜。

  (七)不爲了自己的外物而舍棄真實是屬于普通真實波羅蜜。不爲了自己的手腳等肢體而舍棄真實是屬于中等真實波羅蜜。不爲了自己的生命而舍棄真實是屬于究竟真實波羅蜜。

  (八)即使自己的外物受到危害也不動搖修習諸波羅蜜的決心是普通決意波羅蜜。即使自己的肢體受到危害也不動搖的決心是中等決意波羅蜜。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也不動搖的決心是究竟決意波羅蜜。

  (九)即使衆生傷害到自己的外物也不舍棄對他們的慈愛(連續不斷地對衆生散播慈愛)是普通慈波羅蜜。即使衆生傷害到自己的手腳等肢體也不舍棄對他們的慈愛是中等慈波羅蜜。即使衆生傷害到自己的生命也不舍棄對他們的慈愛是究竟慈波羅蜜。

  (十)對衆生有助與有害于自己外物的事物保持舍心是普通舍波羅蜜。對衆生有益與有害于自己的手腳等肢體的事物保持舍心是中等舍波羅蜜。對衆生有益與有害于自己的生命的事物保持舍心是究竟舍波羅蜜。

  應該如此理解波羅蜜的分類法。

  第十二篇:什麼是波羅蜜的組合?

  對于這個問題:「什麼是波羅蜜的組合?」,它的答案如下:

  叁十個波羅蜜可以縮小成十波羅蜜,即把性質相同的組成一個(譬如叁種層次的布施波羅蜜組成一個;叁種層次的持戒波羅蜜組成一個等等。)同樣地,十波羅蜜可以再縮小爲六波羅蜜,把性質有關聯的組成一個。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那與智慧。

  以下是如何把它們縮小爲六波羅蜜的方法:

  出離是指過隱士生活、禅那及普遍性的善業。在此,隱士生活的出離可算是持戒波羅蜜,因爲它們有相同的性質。同樣地,禅那的出離,即克服五蓋,可算是禅那波羅蜜。普遍性善業的出離則可歸列于一切波羅蜜之中。

  真實有叁種:真實語、真實離(即不妄語,也就是正語心所)、真實智(屬于慧心所)(屬于究竟谛的涅槃並不包括在內)。在此,真實語和不妄語跟持戒有關,因此可歸列在持戒波羅蜜之內。屬于慧心所的真實智則歸列在智慧波羅蜜裏。

  慈波羅蜜與禅那波羅蜜有相同的性質,因此被歸列在後者之中。

  舍波羅蜜擁有中舍性心所與慧心所。由于有關連的性質,中舍性心所應列爲禅那波羅蜜。而跟智舍有相同性質的慧心所則應歸列在智能波羅蜜裏。

  決意波羅蜜應該被歸列在所有六波羅蜜之中。

  (修布施之不動搖決心應歸列在布施波羅蜜之中。修持戒、忍辱、精進、禅那與智慧的不動搖決心則應歸列在各別的波羅蜜之中。)

  把六波羅蜜組成雙對的好處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那及智慧這六波羅蜜可以配成十五對,即:

  一、布施與持戒;

  二、布施與忍辱;

  叁、布施與精進;

  四、布施與禅那;

  五、布施與智慧;

  六、持戒與忍辱;

  七、持戒與精進;

  八、持戒與禅那;

  九、持戒與智慧;

  十、忍辱與精進;

  十一、忍辱與禅那;

  十二、忍辱與智慧;

  十叁、精進與禅那;

  十四、精進與智慧;

  十五、禅那與智慧。

  菩薩修習:

  一、 布施與持戒這一對,而獲得了利益衆生與避免傷害他們的雙重好處。

  二、 布施與忍辱這一對,而獲得了無貪與無瞋的雙重好處。

  叁、 布施與精進這一對,而獲得了慷慨與勤學的雙重好處。

  四、 布施與禅那這一對,而獲得了遠離貪欲與瞋恨的雙重好處。

  五、 布施與智慧這一對,而獲得了止禅與觀禅的雙重好處,也獲得學習經典禅定的雙重好處。

  六、 持戒與忍辱這一對,而獲得了身語清淨與意清淨的雙重好處。

  七、 持戒與精進這一對,而獲得了止禅與觀禅的雙重好處。

  八、 持戒與禅那這一對,而獲得了去除違犯性煩惱與困擾性煩惱的雙重好處。(違犯性煩惱是導致造作身語惡業的煩惱;持戒可以去除這類煩惱。困擾性煩惱是浮現在心裏的煩惱;禅那可以去除這類煩惱。)

  九、 持戒與智慧這一對,而獲得無畏施與法施的雙重好處。只有具備了戒行才可能行無畏施,而只有具備了智慧才可能行法施。

  十、 忍辱與精進這一對,而獲得了耐心與恒心的雙重素質。(只有忍辱才能經得起生命中的起起落落,而只有具備了精進才能熱心于行善。)

  十一、忍辱與禅那這一對,而獲得去除因瞋恨而生起 的怨仇及因貪欲而生起的偏愛之雙重好處。(沒 有了忍辱就會對世上不可喜的一面生起厭惡感。 沒有了禅那就會因貪欲而受到世上可喜的一面控 製內心。)

  十二、忍辱與智慧這一對,而獲得觀照名色性空無我 和觀照涅槃的雙重好處。

  十叁、精進與禅那這一對,而獲得了正勤與心平衡的 雙重好處。

  十四、精進與智慧這一對,而獲得了身爲衆生之歸依 處與自身之歸依處的雙重好處。(通…

《南傳菩薩道(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南傳菩薩道(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