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紀念中國佛教兩千年的願望

  紀念中國佛教兩千年的願望

  (1998年8月19日)

  根據中國史書《叁國志·魏志》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存口授浮屠經”。今年是1998年,恰爲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比永平七年(公元64年)佛教傳入之說早六十七年,已經爲佛教文化界和學術界共同考證論定。

  佛教學說具體內容就是佛說的叁藏十二分教,精深博大,有其真理性、適應性。它的旨趣在淨化人心,自覺覺他,即大乘經典所指出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因此,佛教曆史悠久,信衆普遍,地區寬廣,深入人心。

  中國曆史文化分期,據史學家劃分,春秋戰國和秦朝爲諸子百家爭鳴時期;漢代爲經學時期;魏晉爲玄學時期;南北朝、隋唐爲佛學時期;宋元明爲理學時期;清代爲樸學時期。實際上宋元明的理學,以及儒道各種文化,無不受佛教影響,與佛教相互吸收,水乳交融。故中國從漢以後二千年來的文化與佛教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不懂佛教,就不懂中國文化。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的文學、哲學、科學、藝術、繪畫、雕刻、音樂、醫學等都有影響;特別是在淨化人心、移風易俗、保持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增進鄰邦友誼和平相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在即將進入21世紀,我們正在進行兩個文明的社會主義建設,實現祖國的繁榮富強。在國際方面,需要有一個和平的環境,製止核擴散,消滅戰爭,使人類安甯,共享和平。佛教徒和所有宗教徒對此負有重要的責任。因此,我的願望:

  一、佛教寺院和其所有組織應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製度,培養具有德學的人才,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保持宗教的特點,並與現代相適應。

  二、加強佛學研究,宣揚佛教真理,實現弘法利生,並且要與現代學術思想和科學相結合。

  叁、佛教寺院根據其特點搞好第叁産業,與文化旅遊事業相結合,既做到經濟獨立,自給自養,也爲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

  四、積極創辦社會福利事業,興辦醫院、福利院、慈幼院,赈災救苦,有利人民大衆,真正體現佛教大乘濟世救人的精神,也是趙樸老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的實踐。

  五、各宗教徒根據“止惡行善,仁愛爲懷”的共同宗旨聯合起來,同心協力的爲實現人類的真善美與和平相處而努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