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教 實現和諧(在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上接受鳳凰網采訪)

  人間佛教 實現和諧 ——在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上接受鳳凰網采訪

  (2009年3月28日)

  問:請長老簡單介紹一下人間佛教的思想?

  人間佛教就是太虛大師提出來的“人生佛教”。我親近太虛大師前後十年,太虛大師的思想有幾點:第一個是人生佛教;第二個是中國大乘八宗平等;第叁個是建設現代僧團——菩薩學處。

  抗戰時期,太虛大師在重慶北碚的缙雲山首先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以後發展成爲人間佛教。這個思想是高瞻遠矚、符合時代潮流的,也符合佛陀的遺教。我們中國現在的發展趨勢是要建設和諧社會,而人間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和諧:以佛陀大智大悲、平等慈愛的精神來對待他人、對待家庭、對待社會、對待國家,其實質是以“德”爲中心。人間佛教的思想不僅會促進家庭、民族、國家的和諧,而且會促進世界的和平,所以在今天大力弘揚人間佛教的思想是很及時的,是非常需要的。

  問:您剛才談到“菩薩學處是個現代僧團”,能否再簡單介紹一下?

  "菩薩學處"是太虛大師終生夢寐以求的的理想,但是由于戰爭等因素的影響,一直沒有實現。菩薩學處就等于是個現代僧團,這裏面既包括出家僧衆,也包括正信居士,還包括雖然沒有進入正信、但是對佛教有好感、有興趣的大衆,也就是說包括士、農、工、商、學、兵等各種群體。

  太虛大師的理想是這樣的:能夠在一個地方組織一個菩薩學處,僧人先要進教理班學習教理,再進律儀班學習律儀,然後就要負起責任。什麼責任呢?僧人的責任就是弘揚文化、宣傳教義、以及從事醫務工作,這是僧人的責任。至于在家衆,是指經過正信叁皈和結緣叁皈的有信仰的各種群體,可以辦工廠、農場、醫院來爲社會服務。若有這麼一個地方做典型,逐步把它擴大,輻射到全社會乃至于整個國家、整個世界,那麼整個國家、整個世界就淨化了,濁土就轉爲淨土,佛教所講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就可以實現。菩薩學處的大概內容就是如此,太虛大師當時專門編輯有《人生佛教》、《菩薩學處》的單行本,來宣傳這個思想。這些內容在《太虛大師全書》裏都能查到。

  問:對于這次世界佛教論壇的主題“和諧世界,衆緣和合”,您有些什麼感受?

  這次論壇主題是“和諧世界,衆緣和合”。這個衆緣,具體來講,一切萬事萬物的發生和發展,有因、有緣、有果。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間,不管是穿衣、吃飯、走路,還是從小孩到長大、到工作,都離不開社會,離不開衆人,離不開他人,他人又離不開他人,互相依存,平等發展。這個意義很廣大。

  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本屆是“和諧世界,衆緣和合”,談到因、緣、果,講衆緣,這是佛家的中心思想,整個佛法都在談這個思想。因緣生法這個意義貫穿于五乘共法:人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佛乘,這是佛家基本的思想。

  我記得抗戰將要結束的時候,太虛大師在重慶,有一個記者訪問他,就提出一個問題。記者說:“大師啊,我請教您一下,你們佛教最基本的教義是什麼?中國今天最急需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太虛大師答複:“佛家的教義呀,就是講因果、業報,”因緣生法”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中國最急需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呢?就是道德。”

  因此應該以德立國。中國自有曆史以來就是文化之邦、禮儀之國,以此傳統成爲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正因爲有這個傳統,我們才能夠融合五十多個民族成爲中華民族的大家庭。我們的疆土很廣闊,人民衆多,物産豐富,在世界範圍來講,幾千年都興盛,靠的就是“以德立國”。所以這個“德”相當重要。

  講到“衆緣和合”,若大家都能夠以這個思想彼此對待,互相愛護,互相尊重,平等互敬,相依相存,就可以實現和合,這個是相當重要的。所以這一次的論壇主題比上一次更進一步、更深一層、更有指導意義了,是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爲了實現國家的和諧建設,促進世界和平,必須這樣來做。這是佛法的基本教義,也是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的基本思想。

  人生佛教的內容就是把人做好,由人到成佛有一條路線: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做個完人就要奉行五戒十善;超人是身心解脫,能夠清靜無爲、淡泊明志;進一步以大悲心濟世救人,救苦救難,就是超超人;都離不開做人。所以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以後發揚的人間佛教,這個思想很偉大。太虛大師是倡導者,我是他的學生,同他相處十年,我在他圓寂以後六十多年的弘法生涯中,都是以他的心爲心,以他的行爲行,宣傳人間佛教思想,沒有間斷,我覺得這是應該之事,這是報師恩、報四恩應該做到的。

  談到我的感受,這次比較深。爲什麼?這次論壇的規模比較大,人數比較多,代表比較寬,氣氛很濃。世界佛教論壇是集中世界的佛教徒,來共同探討“如何以佛家的思想,進行和諧建設,促進世界和平”,這個意義很大,這個力量也是很大的。大家的這個心力很深厚、很堅定,就會形成一個團結的力量,是很好的事情。

  問:對于我們鳳凰衛視,您有哪些祝願?

  我覺得鳳凰衛視對于宗教界提倡“仁愛、慈悲、和平”的思想和行動,能夠廣爲傳播,這是一個好事。你們對于佛教方面的消息、新聞、理論多報道,那麼與我們就是同一個志向,同一個心願:促進世界和平,促進國家和諧建設,人民幸福安樂。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希望我們在這方面做一個同志,志同道合,共同努力。大家很辛苦,這麼遠來進行采訪,我很高興,也很感謝。

  問:您對第二次世界佛教論壇有哪些希望?

  這次論壇,我剛才講過,比上一次規模大、人數多、力量強、代表性強,這體現了佛陀慈悲和平的精神感染著人心,人們要和平,不要有災難和戰爭。有災難、戰爭就是人們的不幸,包括自然界、生物界都不幸,會受到破壞。我們佛陀的心是慈悲和平的,這次論壇,我們希望“慈悲和平”的力量進一步發展,希望中國進行和諧建設,實現民族的偉大複興!希望世界和平,永無戰爭,永無災難。這一個希望,把它變成力量,就使中國乃至世界免于戰爭、免于災難,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這一次把這個團結力、凝聚力集中在宣揚“佛陀的慈悲和平,可以消滅戰爭和災難”這個論點上,進一步發揮。我相信能夠發揮出來,並能産生很大的影響。

  (正根整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