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成長——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第一章 開宗明義

  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

  第一章 開宗明義(4.20)

  1、《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課程定位

  《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這個課程算是解脫道裏面相當高層的課程,在我們以往所列的課程裏是屬于中級班的課程。

  因爲你們大部分前幾個月都有在聞思和消化《阿含解脫道》和《老子道德經》這方面的課程,所以這一次你們來上《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應該就比較容易消化。

  如果沒有《阿含解脫道》這方面基礎的,你來學當然也可以,但是會比較吃力一點。或是你本來就不信任何宗教,沒有宗教信仰,那你只是很想來探討心靈,來淨化心靈,從學術,從學問學術方面,從知識分子領域的角度來切入的話,這樣也可以。因爲《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就是從現代心理學來講解修行解脫之路。

  2、悟後起修方真修 — 常見的幾種錯誤修行方式

  好,現在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蠻重要的主題,就是“悟後起修方真修”。悟,開悟的悟,悟後起修方真修。

  很多人,因爲這個不是說某個宗派或某個宗教的問題。而是一般衆生貪便宜的習性,貪便宜的習性,所以往往沒有腳踏實地地真修實證,總是要求快速,總是要求快速。那這種求快速裏面就含有很多欲望欲貪。他不知道這種欲望欲貪就是導致很多痛苦的形成。但是一般人不知道,談到修行就用欲望、欲貪去修行。

  你所看到的,不管他是某個宗、某個派或是某個教,你所看到的大部分修行,我不是說全部或是絕對啊,你所看到的大部分修行他欠缺正知正見。那在欠缺正知正見的情況之下,他就是抱著某個法門一門深入,或是緊緊追隨某個大師、某個宗派,然後成爲某個宗派的死忠信徒。用某個方法一門深入修行,當然這樣修行方法也是不錯。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叫世間法修行,什麼叫出世間法修行。如果你沒有厘清什麼是出世間法的修行,真的大多數的修行是在世間法裏面繞,但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不知道。

  所以一般的修行大致分爲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在練功夫。他想通過修行讓自己具備更多的功夫,神通廣大啦,或是我的禅定功夫比別人高很多啦,或是我某方面很厲害啦,可以比贏別人。那因爲透過修行他覺得這可以滿足自我,滿足自我所要,往後可以比贏別人。這個就是在練功夫。

  他就是要去比贏別人,但他不知道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越厲害,一定有人比你更厲害。你越厲害,你的敵人也就越多。真的一般不容易看到,不容易看到。當你練功夫練到某種認爲你修行有成,也容易長養更大的我慢,長養更大的我慢。那這方面呢,跟佛陀所講的出世間法的解脫,跟老子所講的解脫之道那是不一樣的,這是不一樣。也就是說,這是世間法的修行。

  另一種情況,他就是不斷地長養自我。我未必要去比贏別人,但是我不斷地要長養自我,一方面要追求肯定自我的成就。那在這追求的過程中,他累積更多的欲望、欲貪,他不知道。當然他長養我慢,他也不知道。如果大家深入佛教經典去了解的話,就是這個我慢。只要你有我慢在,生死輪回就存在,苦海就存在。這個我慢,也就是這個自我啊!因爲你我慢背後就是有自我啊,那這個我慢跟自我這個就是在生死,在苦海裏面生死,在苦海裏面生死浮沈的根本原因。

  但是一般不知道。他只是追求我覺得這樣能夠成就自我,又被肯定這樣就好。但他並不知道後面帶來的副作用,並不是說人要修成什麼都不要做,消極悲觀這樣就好?絕對不是這樣,絕對不是這樣。

  我們要認真做事,包括做企業我們要認真去做。做什麼事情我們要認真腳踏實地地去做,但是不要有我慢。因爲當我們有我慢,要知道後面的苦就跟著來。所以佛教講的是無我,如果你用無我的精神去做,苦就消失止息。如果你用自我在長養我慢,用自我去做,你就會有很多的抓取,而且很多的二元對立就産生。你有某方面的成就是不錯,某方面讓你感覺到哦,我有成就,然後我覺得很光榮。但你不知道,你在這個炫耀自我跟我慢展現的這種情況之下,你已經在不斷展現更多的痛苦,更多的失敗的原因。

  所以如果錯誤解讀地話,會以爲說佛教講這個無我那是消極啊,悲觀啊,絕對不是這樣的。那是讓我們怎麼樣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很快樂,很灑脫,然後又沒有累積痛苦,又不會播種苦因。所以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的話,真的一般人就是不知道他所做,包括修行裏面,他是在播種、醞釀很多的苦因,他也不知道。

  第叁,就是很多的修行方法是背負著沈重的原罪、背負沈重的業障,背著沈重的業障在修。然後這一生生命好像被灌輸了你就是業障深重啊,你是來消除業障的,你是來還債的。整個生命背著沈重的包袱就是在那裏消除業障,在那裏還債。當然你有還債的觀念,你也會認爲別人欠你很多的債。這個就是沒完沒了的恩恩怨怨。像這方面也是累積被灌輸了不正確的觀念。

  那另一種修行,第四種錯誤的修行觀念就是否定生命、否定現實人生、否定眼前真實的存在。因爲否定眼前、否定當下、否定現實,所以他一定要有另外一個替代方案,讓他可以有目標可以追求。而這個目標往往是鎖定在未來、鎖定在他方,而忽略了這個過程。

  那有的人他不認爲啊,不認爲說我在忽略這個過程啊,我是很認真在修啊。但要知道,因爲你的觀念知見是錯誤的話,你否定現在否定當下,你現在當下所做的都是爲了沖向未來。

  我講得更露骨一點,如果你否定生命,否定現在,否定當下,那你現在當下所做的,很多人他很認真修行啊,他認真修行是爲了准備死亡的那一刻,爲了准備那個死亡的到來。那這個過程呢他所做的努力修行就是在准備死亡。那這樣你的生命怎麼發揮出來?

  生命都是在准備死亡。當然他說我死了之後會怎麼樣、會怎麼樣,但要知道那個習性依然存在。當你生命死亡之後,新的生命又出來一樣那個習性還是存在。因爲當你又出生以後,你會發現,怎麼這裏也不如意,那裏也不如意,這裏也不順己意。因爲你的修行沒有針對那個根本核心去淨化、去探討,你的習性還在,所以你會跟著習性否定現象界的存在,否定眼前的一切。

  那種生命否定眼前的一切,會形成,因爲觀念知見的問題,因爲他變成習性的運作,因爲他會看到,那這裏也有死亡, 這裏也有糞便,這裏也有朽木,這裏也有高山,這裏也有深谷,那這裏不是淨土,這個不是極樂世界。

  所以你會生生世世一直否定你所出生的世界。因爲觀念知見沒有矯正過來。總是在否定當下,否定眼前,否定真實。像這樣的話你會不斷地在宇宙當中一個星球找過一個星球,一個星球找過一個星球,不斷尋尋覓覓一直在那裏找。

  所以你要真正接觸到出世間法的這種修行跟智慧知見,真的很不容易,很不容易。那我們一系列的課程就是希望回饋大家能夠接觸到真正有正知正見的正法,真正的淨化解脫修行之路。

  3、悟後起修方真修 — 正確認識苦海形成的原因

  所以這次我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前半段就是《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後邊是《金剛經》。《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這一本,這個課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因爲它可以幫助我們去具體地找出佛教裏面所講的苦海的形成苦海的原因在哪裏。

  這個很不容易哦,非常不容易。因爲我們錯誤的認知,我們就會錯誤地否定,跟錯誤的修行觀念知見。所以包括我們講《阿含經》裏面一樣有講到,苦海的形成,一般人的認知,跟真正佛陀所要告訴我們真正苦海的形成那就是180度相反啊。一般人認爲的苦海形成是外境啊,是外面的境界,認爲外境這個不如意啊,這個不合己意啊。

  所以一般人的觀念認爲苦海是在外境。但是釋迦牟尼在阿含經裏面坦白跟我們講,真正的苦海就是我們六根跟六塵接觸以後所形成的那些虛妄分別、那些錯誤的觀念知見。那才形成我們所謂的苦海啊。

  那追根究底去找我們爲什麼形成這麼多錯誤的觀念知見啊,原因就是我們有這個身見、有這個我見。所以在《阿含經》裏面講到那個修行證果的次第、解脫的次第,講的就是這十個結縛,你照見了多少、你解開了多少。那十個結縛就是我們錯誤的觀念知見啊。那我們這些錯誤的觀念知見我們照見了多少,我們打開了多少。這個在我們課程裏面都有詳細的講解。

  現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那我這個身見是怎麼形成的?

  在《阿含經》裏面佛陀講要破身見嘛,你要證初果就要破身見。那我們要進一步去探討,當然如果你悟性夠的話那你可以理解啦。但是我們要進一步解析,那我這個身見怎麼形成,我這個我見是怎麼形成的。在《阿含經》裏面對這方面的解析就比較沒有那麼地深入。然後他會用那個什麼,把我們這個身體啊解剖成很多個器官部分來破我們的身見。問題是我這個身見怎麼形成的。

  在這一本《事事本無礙》前面就告訴我們這個自我這個身見怎麼形成的,這個非常重要哦。因爲你要破身見,你要破除這個虛妄分別心,你要先了解我們這個身見、我見是怎麼形成的。如果你知道怎麼形成那就好辦。這個非常重要。因爲你說苦海,苦海是由這個自我六根跟六塵接觸,你有六根就是有這個自我意識嘛,你六根跟六塵接觸産生錯誤的觀念知見才會形成苦海嘛,那我們現在要深入,再深入去探討那我這個自我的我見身見是怎麼形成的。

  《事事本無礙》它就是去幫助大家,深入到讓你去探討了解我們這個身見、我見是怎麼形成的。我們本來就活在淨土極樂世界裏邊。那爲什麼我們會有內心的苦悶、會有內心的不安?爲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多的人我是非?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對立沖突,到底原因在哪裏,原因在哪裏?

  那佛教又把它追根結底,就是因爲你有這個身見我見嘛。那身見我見到底怎麼形成的。到底原來我們就活在淨土極…

《心靈成長——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第一章 開宗明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