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請問可否于病者前念《地藏經》?念經之前要如何對病者開示?

  問:如果有人病至昏迷狀態,因病者及家人都不信佛,故不能用佛號助念,請問可否于病者前念《地藏經》?念經之前要如何對病者開示?

  淨空法師答:都不信佛,這個事情麻煩!你要說是他不相信淨土,他還相信別的法門,那行!他相信哪一個法門,就用哪一個法門的儀規、經論,都好!當然,對于一生都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臨命終時有時後勸他,跟他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個時候往往他聽到,他生歡喜心。往年我們在美國,華府有一位居士,就是在臨終時候才聞到佛法的,他往生了。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個是殊勝因緣觸動他過去生中的善根。所以他在很短的時間,二、叁天裏面,他能夠功夫不間斷,一樣有成就。這個我們在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裏面都看到的。臨終的人,對他開示,最重要的是勸導他放下世緣,放下所有一切的牽挂。一般人在臨終的時候,總對于自己的家業、對于自己的家親眷屬放不下,這是很大的障礙。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勸他萬緣放下,一心向佛,隨著佛去往生,這是最上乘的。那麼臨終的開示,《地藏經》上有榜樣,告訴他把他自己心愛的寶物,他最喜歡的東西,將它變賣,爲他修福。修福裏面最殊勝的是供養叁寶,供養叁寶的方法,「塑造佛像」,如果財力並不是那麼多,現在可以用什麼?用印佛像,我們結緣的裏面彩色的畫像,這是供養佛寶;「印送經書」,現在還包括錄像帶、錄音帶、光碟,這是供養法寶;「布施出家人」,這是供養僧寶。所以把他的積蓄、把他心愛的東西,變賣來供養叁寶,以這個功德回向給他。讓他自己聽到,他自己明白,這都是身外之物,他帶不走的;供養的功德,他可以帶走,使他沒有憂慮、沒有牽挂。如果他的財富很多,那就可以修大供養。古人把自己的住宅,布施做爲道場,這個功德就更大了。像我們過去到南京去參觀金陵刻經處,金陵刻經處是楊仁山居士的住宅,是他的家,他往生之後就把他這個家捐獻出來,做爲刻經處供養叁寶。這個是有財富、有力量的人,這個做法殊勝!他懂得,他是行家,是佛學家,他懂得!他這個做法是財施、法施、無畏施統統具足,「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爲最」,他把它捐出來做刻經處。我們去參觀過,這些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楊仁山居士是念佛往生的,他要是不念佛、不求往生,這一個功德,他也一定到天上享天福去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