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请问可否于病者前念《地藏经》?念经之前要如何对病者开示?

  问:如果有人病至昏迷状态,因病者及家人都不信佛,故不能用佛号助念,请问可否于病者前念《地藏经》?念经之前要如何对病者开示?

  净空法师答:都不信佛,这个事情麻烦!你要说是他不相信净土,他还相信别的法门,那行!他相信哪一个法门,就用哪一个法门的仪规、经论,都好!当然,对于一生都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临命终时有时后劝他,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时候往往他听到,他生欢喜心。往年我们在美国,华府有一位居士,就是在临终时候才闻到佛法的,他往生了。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这个是殊胜因缘触动他过去生中的善根。所以他在很短的时间,二、三天里面,他能够功夫不间断,一样有成就。这个我们在四十八愿第十八愿里面都看到的。临终的人,对他开示,最重要的是劝导他放下世缘,放下所有一切的牵挂。一般人在临终的时候,总对于自己的家业、对于自己的家亲眷属放不下,这是很大的障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劝他万缘放下,一心向佛,随著佛去往生,这是最上乘的。那么临终的开示,《地藏经》上有榜样,告诉他把他自己心爱的宝物,他最喜欢的东西,将它变卖,为他修福。修福里面最殊胜的是供养三宝,供养三宝的方法,「塑造佛像」,如果财力并不是那么多,现在可以用什么?用印佛像,我们结缘的里面彩色的画像,这是供养佛宝;「印送经书」,现在还包括录像带、录音带、光碟,这是供养法宝;「布施出家人」,这是供养僧宝。所以把他的积蓄、把他心爱的东西,变卖来供养三宝,以这个功德回向给他。让他自己听到,他自己明白,这都是身外之物,他带不走的;供养的功德,他可以带走,使他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如果他的财富很多,那就可以修大供养。古人把自己的住宅,布施做为道场,这个功德就更大了。像我们过去到南京去参观金陵刻经处,金陵刻经处是杨仁山居士的住宅,是他的家,他往生之后就把他这个家捐献出来,做为刻经处供养三宝。这个是有财富、有力量的人,这个做法殊胜!他懂得,他是行家,是佛学家,他懂得!他这个做法是财施、法施、无畏施统统具足,「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他把它捐出来做刻经处。我们去参观过,这些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杨仁山居士是念佛往生的,他要是不念佛、不求往生,这一个功德,他也一定到天上享天福去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