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會那迷人的禅(吳平)

  體會那迷人的禅

  摘自:《禅露》 作者:吳平

  禅,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凝聚著東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對個體生命和心靈的關注,以其對真實人生的追求,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和喜愛。

  禅宗是古往今來無數傑出的禅師智慧的結晶。這些洋溢著活力、充滿著自信的禅師,生活在青峰翠岩下,枯藤老樹間。他們互鬥機鋒、棒喝交加、指天笑月、潇灑風流。他們認爲出家的真正原因不是逃避塵世的喧擾,而是探求智慧的特有方式。因此,他們強調自尊、自信、自立,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母胎中,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孕育出大智大慧的中國禅宗。它流光溢彩,博大精深,洋溢著中華文化特有的風範和魅力,蘊涵著令人歎爲觀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智慧。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座獨特的豐碑。西方人沒有創造過這種智慧,可以肯定地說,從來沒有創造過。因此,可以說禅宗智慧是人類智慧寶庫中最迷人、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它放射出哲理的光輝,照亮了一千多年來的人生之路。

  進入大徹大悟境界的禅師們,能夠充分把握自己、肯定自我、熱愛人生、注重創造。他們的靈魂自由、奔放、果決、豁達、充滿自信。他們不再是晨鍾暮鼓中身似枯木、心如古井的苦行僧,而是風流潇灑、超然物外的智者。昔日古佛青燈旁的死氣沈沈,被寄情山水的生龍活虎所取代;昔日坐禅守戒的寂寞,被神交天地的自由所取代。他們落拓不羁的潇灑風流令後人傾倒,他們空前絕後的驚人妙語令後人拍案叫絕,而他們超然淩越的大智大慧,又讓後人望塵莫及,贊歎不已。

  一千多年來,禅宗吸引了不少文人士大夫,從而成爲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們看來,禅可以使人們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使人們把世俗的功名富貴看得淡些,再淡些,可以使人們生活得灑脫些,再灑脫些。禅宗雖然是中國文化的傑作,但通過曆代的文人士大夫,又對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産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禅宗,一千多年來的中國文化就會黯然失色。

  在公元十二世紀左右,日本來華僧人榮西將臨濟宗禅法傳入日本。公元十四世紀時,日本來華僧人邵元在少林寺修行十幾年,1347年返回日本,又將曹洞宗禅法傳入日本。從此禅宗不僅在日本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而且深深滲入了日本人的生活以及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成爲日本文化的支柱。

  二十世紀初,鈴木大拙等人相繼把禅宗傳到歐美,使東西方文化在更深層的精神領域中交融。西方現代科技和工業生産的發達,猛烈地沖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現代生活的速度和節奏,加上經濟危機,使人難以預測自己的未來。西方人在物質生活日趨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卻是異常的空虛。在一些人看來,禅宗無疑是挽救西方人心理危機、填補心靈空虛的靈丹妙藥。在今天的西方,禅學機構和禅定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禅宗正在滲透到西方文化的各個領域。在中國文化中,只有禅宗才算得上是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

  在當今的日本、韓國、中國的臺灣、香港等地,也興起了一股勢頭不小的參禅風,從政界要人到普通員工,無不利用節假日到寺院拜師訪道,向現代的禅師請教如何去除人生的煩惱,如何才能生活得灑脫自在。

  于是人們紛紛稱道禅的妙用,一種流行的說法是:當你被人生的種種煩惱包圍之時,讀一點充滿人生智慧的禅宗語錄,可以幫助你進入一個無憂無慮的境界;只要有禅宗的智慧之光在你的心靈照耀,你就會變得曠達灑脫,活得自由自在。于是乎,禅宗智慧爲處在利欲紛爭中的世俗人生注入了一股去除煩惱的清泉。

  其實禅的作用並不僅僅是去除煩惱。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藝術,禅的宗旨不是要人們逃避現實,而是要人們在生活中承擔責任和義務,發揚人性中的善良的一面,抛棄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增長智慧,培養愛心。可見禅是積極入世的,是面向人生的,更是理解人生的一把特殊的鑰匙。

  禅,並非天上的雲彩,可望而不可及;禅,其實就在你的生活之中。禅的迷人之處,就在于從禅意盎然的禅師語錄中能得到一些人生的感悟,擺脫一些塵世的煩惱,從而生活得潇灑自在些,達到超脫曠達的精神境界。

✿ 继续阅读 ▪ 禅學的基本概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