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禮佛

  如何禮佛

  (一)禮佛的好處

  禮佛,就是向佛禮拜,忏悔吾人所造之業,以爲滅障消災增加福慧的殊勝法門。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養塔寺和佛菩薩形像、贊歎諸佛像好莊嚴、歌頌佛德,或以各種樂器,演奏妙音、合掌、低頭鞠躬,跪拜······。《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告訴我們: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禮佛的功德最大,除去毀謗佛法、對佛無緣者所謂"迷信",當然我們不承認信佛是"迷信",因爲信佛根本就不是"迷信",它可以面對今天日新月異的科學而言,即以最小的效果和利益來說,也可以強健衰弱的身體,尤其是內髒不健康(如胃病患者)以及膝部有風濕病和感冒鼻塞的人來說,若常向佛行五體投地的叩首禮,其痊愈速度,更是具有立竿見影之效。

  老實說,所有信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緣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薩,未來更可早證佛果。我們既是未來的佛,我們信自己,禮自己,成就--所得的好處,無一不屬于自己,多禮拜,多禮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經》所謂:"舍一得萬報"。何樂而不爲!

  (二)禮佛的方式

  禮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靜室、或安有佛菩薩聖像的客廳等,都可行之。要是沒有的(如住營房的軍人、單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效野,面向西方,合掌問訊,然後十念(念十口氣佛菩薩聖號)即可。平常行、住、坐、臥,心心念念不離佛號最好。

  禮佛前,先要淨(洗)手,拈香(或叫上香。)

  (叁)拈(上)香的方法

  (1)將香點燃後。(2)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3)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4)再舉香齊眉,(5)之後,放下如第叁動作,(6)開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時默念:"供養十方叁世叁寶。"第二支香插右邊,插時默念:"供養曆生父母師長",(注:本篇拈香之法全爲在家居士所寫,故與出家衆所觀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衆如是個人敬香禮佛,則可同用此法)。第叁支香插左邊,插時默念:"供養十方法界一切衆生和我某某的冤債障類"。

  插香的第二種方法是先右,念:"誓斷一切惡。"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後中,念:"誓渡一切衆生"。

  插香的第叁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和第一法一樣,但念得比較簡單,第一支香插中間,念:"供養僧"。總括而簡單。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願此香花雲,直達叁寶所(或念:"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衆生樂"。

  如果是上環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式一樣,舉香時,只要口中默念:"供養十方叁世叁寶。願此香花雲,直達叁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衆生樂"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時,就要用雙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都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前後放進香爐;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支則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叁支又和第一支一樣。觀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長香時一樣。

  (四)合掌的方法

  佛弟子們恭敬虔誠的第一個表現,就是肅立(兩腳與肩同寬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樣有很多種,一般都是以兩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彎,舉至心口處輕合,不可過緊,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習加行六法妙道入門經》說:"兩掌合緊不留馀隙,是爲外道合掌,第一會淪爲外道,(因心爲形役,難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會感生在無佛的地方,不聞叁寶之。《兜率天贊歎經叁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語明燈經注》中說:"外道合掌,緊閉掌心,將來必墮生於無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執著成性故也"。

  談完了上香、合掌、現在說。

  (五)禮拜的方法

  禮拜:閩南語都叫"拜拜",也就是對佛菩薩像虔誠的恭敬作禮之舉動,其法是:

  (1)肅立合掌,腕與心口平,兩足跟離開約二寸,腳尖相距約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後,立刻收束雜亂的心意,瞑目觀想:我以往無量劫中的父親在我右邊,我以往無量劫中的母親在我左邊,兒女著屬在後,一切冤仇障類在前,此無量劫數的父母冤親眷屬,均在我的四周,團團圍繞著我,隨我一齊禮佛,願你們以此善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注:此種觀想禮佛的方法,是密宗的無上法門;若常如此觀想禮佛,不僅能超度你所觀想的,而且能爲自己滅障消災。即念經、持咒或持佛菩薩聖號時也是一樣,不可忽視。)觀想後,彎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中央,左掌仍舉不動,兩膝隨即跪下(此爲第一把。)

  (2)跪下後,掌隨著伸下,按住拜墊左前方(此爲第二把)。

  (3)右掌由拜墊中央移到右前方,兩掌相距約六寸許(此爲半把,合共叫"兩把半")。這是老名詞。

  (4)以頭垂叩於兩掌中間拜墊上。

  (5)兩掌隨即翻轉,手心向上。意思是以兩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這叫頭面接足禮。(另一說法是:古時候的小孩或低階之人,向大人、上級或長者求索物品或錢財時,就是這樣攤開手掌承接佛菩薩所賜的福慧之意。

  (6)兩手握拳翻轉,頭離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心。

  (7)左掌舉回胸前,右掌將身撐起,與左掌合,同時兩膝起立。合掌依然。

  (8)叁禮畢,合掌彎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兩大指相並,兩食指相合豎直(此爲定印),伸直腰,舉至齊眉,再放掌。這叫問訊。

  以上爲一般之禮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蓮花部及金剛部"等之合掌與禮拜方法。行者皈依後,自有上師親傳,此處不贅。

  (六)禮拜呼吸法

  禮拜是一種很能有益身心的運動。不懂訣竅而又喜歡禮佛的人,很容易因此而使身體不適。因此,筆者願將個人多年來禮佛所得的方法和經驗,提出貢獻給所有學佛的四衆弟子們,使大家都能從禮佛的呼吸法中,獲得最高的利益。此法是:拜下時,舌頭卷抵舌根,同時吸氣,(如果要念佛號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氣時念);起立時,舌頭翹頂上腭,同時吸氣。這是一種揉和吐故納新、使全身氣脈發生神秘的循環作用,以保健去病延年益壽的方法。吸氣時最好能觀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頂門進入體內,(如果是面對佛菩薩像時,則觀想佛菩薩像放光照你),呼吸時則觀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氣隨氣而出(時間久了,你將會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氣。)那時保證你已是一個叁業清淨的人了)。喜歡禮佛的同道們,不防試試,這種又禮了佛,又練了去病延年氣功,而又因此而清淨了叁業的方法,習之不斷,必可獲益無窮。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無勞累的感覺。對個人的修持來說,可說是一舉叁得的上妙法門,有此好處,你何樂而不爲之!

  (七)禮拜發願詞

  禮拜佛菩薩時,要恭敬虔誠的發願;發願是一個學佛人所定的目標和方向,有了目標和方向,修行才會有一個結果;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式化的發願詞是這樣的:

  第一拜默念:"願一切衆生,舍離外道邪見,歸依我佛"。

  第二拜默念:"願弟子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辯才無礙"。

  第叁拜默念:"願弟子身心輕利,無諸疾病,廣度衆生,同證菩提"。

  以上發願詞是一般的,(也就是所謂叁皈依的意思)。如果你有比這更好的、特殊的,或自己需要應該加以變通、圓融應用的,都沒有限製,盡可自由運用,大膽的向佛菩薩懇切祈求;天天祈求,行之不斷,自然有一天會感應道交,獲得滿意。就好像小孩子向父母要求心愛之物一樣,你天天纏著他要,他哪有不給你的道理。

  下面是筆者個人學佛多年來的經驗,其中滲和了密宗修"彌陀長壽法、彌陀生西大法"--同"破瓦法"或曰"頗哇法")。如禮佛的第一動作中即是--觀想,筆者曾提供給幾位老菩薩(包括出家多年的老比丘和老比丘尼,以及專修淨土的老男女居士)們參考,經他(她)們實驗後(最快的十天,最慢的叁到五個月)談話的證明,其結果,有與上所提密法具有異典同工之妙的神奇效果。有心的同道們如想證明筆者所言的方法是否真實的話,最好不要有疑心,保證筆者所言無虛,您也必有所得。爲使信仰佛教而又能依佛法精進虔修的同道們,皆能同證菩提,同登覺岸,皆能即身成佛故,筆者不欲自秘,特公開道出,以供所有先進和初機朋友們的參考。

  (八)早晚課例(個人或家屬自修用)

  (1)上香:上香後,合掌肅立,心中默想:"願此香花雲,直達叁寶所,(或"諸佛所"、或"菩薩所"看你所供奉的佛菩薩,可隨意更換)願慈悲垂護,賜與衆生樂"。

  (2)問訊:請參"禮拜"第八項。

  (3)第一拜:拜下時默念:"南無十方叁世一切佛",繼則觀想自己分身無數,叩禮十方叁世無數諸佛,佛的左右後方有十方無數菩薩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頂禮膜拜,每一自己的後面,均有無數曆生父母眷屬冤親和衆生在自己的率領下,同時頂禮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頭,我之頭頂,即有冰涼的感覺。同時心中默念

  quot;爲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禮。"或念:"爲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皈命禮。"

  (4)第二拜:先念"南無十方叁世一切法。"隨即觀想自己面前虛空;有十方叁世無數無盡經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頭深頂入心房,同時默念:"爲求智慧如海,辯才無礙,法樂充滿,法味常施皈命禮。"

  (5)第叁拜:先念:"南無十方叁世一切僧"("僧"就是已成道的菩薩們)。再即觀想自己已化身無數,頂禮十方叁世無數無量十方一切菩薩和已人成道的賢聖僧和各宗的祖師們,同時心中默念

  quot;爲求忏悔罪業,滅障消災,冤債病苦遠離皈命禮"。

  (6…

《如何禮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儀規入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