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智海法師宣講)15

  請大家合起掌來,跟我一起念;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叁稱)

  今天請大家翻到《觀音叁經》的第八面,第八面倒數第二段,大家和我一塊讀。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爲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爲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爲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爲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爲說法。】下面;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爲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而爲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爲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爲說法。應以執金剛身得度者,即現執金剛身而爲說法。】

  這一段。回去要讀喲。每天發願,要誦五遍、十遍,最起碼要誦二遍、叁遍。兩遍、叁遍才用多少時間嘛,十分鍾,五分鍾一遍。稍微不熟練的七分鍾一遍,就在跟你說,你十分鍾一遍,也才半鍾頭,對不對?要誦啊,天天堅持,不要我走了,你就不誦了,哈哈。要天天堅持,長年誦《普門品》,回向給衆生,不要光是給自己,要回向給盡虛空遍法界的衆生,都要離苦得樂。

  前面我們已經講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那麼他在救度衆生的時候都是觀察衆生的根基。看衆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個觀世音菩薩就現什麼身,應該聽什麼法,觀世音菩薩就跟大家講什麼法。我們就要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無我的利益衆生的精神,我們學佛有智慧了,不要老是以自我爲核心,要以衆生爲核心,諸佛菩薩都是這樣的,甘願爲衆生服務。你要爲衆生服務的時候,就要觀察衆生的根基喜愛,要了解,不了解衆生,你就很難爲衆生服務。衆生需要什麼你都不知道,你說你服務怎麼服務呢?所以說要觀察。各種各樣的身體自己要學,自己不學的時候那是沒有辦法。也就說跟國王在一起,你說不來國王喜歡聽的話,怎麼治理國家你也不知道。跟這些總理、各部門的大官、還一個行政部門的長官,你也不會說怎麼治理國家,這些相應的話我們也沒有一套,你說你說什麼呢?家常裏短、青菜青了、黃菜黃了,人家愛聽嗎?不愛聽。跟居士在一起你就要說居士的話,我們大家能夠修學佛法,對治自己的習氣毛病。如果說居士在一起說家常裏短、那些事事非非、那就跟家裏面的人差不多了。修學佛法你現在在什麼地方了,就是要恰如其分地說話,要學會恰如其分的說話,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要面對這些婆羅門他們喜歡占蔔、算命、地勢這一套,多而不少你還是要懂一點嘛。大家才能夠沾的到一起,說話才動聽,诶,你是行家呀,你什麼都懂,這個話你也懂,那個話你也懂。大家能夠說到一起的時候,話逢知己那就多了,越說就越投機,是不是.要學會這個。

  我們今天衆生太狹隘了,我只會說這樣,我是直心腸,我就只能夠說得罪人的話,除了這個得罪人的話我就不說了,像這些說明我們自己修學那個範圍還是很狹隘。我們今天發心做菩薩、修菩薩道,這個菩薩要在五明當中求。那五明知道嗎?我們說這些佛法就是內明,什麼叫內明?就是要朝心地裏面用佛法開智慧,這叫內明。學佛法你要朝外面了,那就不太好學佛法,光學佛還遠遠不夠。像那些因明,我們今天世間上辨道理,你要把別人說服的話,要講道理,還要學會講道理的方法。你說這些話,這個推理,這個結論錯了,錯在什麼地方,爲什麼錯了,既然你錯了,我要給你一個正確的道理,這個正確的道理又怎麼樣來建立呢?他要有中、因、意,要學因明,這叫辯論技巧。通過這些辯論技巧,我們自己可以去認識到,我們今天學法就是要養成這一組素質,什麼對、什麼不對。我們要學會一套辨別的方式,那叫因明。不學因明,有的時候別人講什麼,你就聽什麼,講一點你就聽一點,沒有講的你就悟不出來。要有悟性,這個因明幫助我們開發悟性,自己要了悟真理。你今天在廣德寺聽了一點,今天師父講了,這個萬事萬法都是空的,爲什麼是空的呢?因爲他是變化無常的,爲什麼的變化無常呢?因爲他的各種各樣的條件所組合而成的,隨其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說他就每一個主宰了,沒有主宰他就不是真實的,不是真實的他就是空的。于是我們把這個推理方法學會了。然後我們看世間上萬物,其實慢慢的萬物皆空,我們也能夠悟出來,對不對。像這樣一種辨別是理非理的一種方法,我們要學,那叫因明。光學因明還不行,好要學什麼?我們今天什麼醫方明、工巧明這些你都要學。什麼叫醫方明?治病救人,中醫、西醫這些,能夠幫助人治病救人的,你要這些技巧的話,要能夠幫助很多人,你看那些醫生,把病給人家治好了,你說什麼人家還聽著。爲啥?你真真實實幫忙了他,解決了他的實際問題,這個衆生就是這樣,你說我有理走遍天下,不一定。有的時候有理就是寸步難行,你看世間上是不是這樣,你說你光講道理還不行,還要什麼?道理還要加上感化,要能夠把這些道理運用合理的人際之間的感情關系,你說進去人家才能聽。如果說你關系不好,哪怕你說的道理十分正確,但是人家不理你,這個人我對他有意見,我最不喜歡他了,他說什麼都是錯的,你看看,一句話就把你打到一邊去了,你在說什麼人家也不愛聽了。所以說學佛重在持戒、重在爲人處世,你要想利益衆生的話,不管你內心有多少的智慧、有多少的修行、有多少的真理在手,但是不要貢高我慢,要無我、要爲衆生服務。在爲衆生服務過程當中這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建立起來了,有這種感情建立起來了,人家歡喜聽你說,當人家歡喜聽你說的時候,你說其他閑話,說什麼?說佛法,這個時間佛法就能夠說到人家心裏去了。世間上的醫方明、工巧明這些你還要學啊。學習怎麼治病救人,世間上的各種工巧。比喻當個工程師、當個泥水匠、當個裁縫、當個企業家,你什麼都會,要是這樣的人度衆生那就很容易了,你啥都不會,人家看你傻瓜一個,跟你學什麼呢?啥也不知道,佛法不要說了,你沒佛法。說悟性、悟也沒有。說治病救人、你也沒有。說各門技巧、你也沒有。這個時間就很成問題。

  

  你看這些諸佛菩薩真是讓人歎呼啊。你應該以國王身得度,他現國王身體給你講經說法,你那個治理國家這一整套他全會,沒有不會的。你當宰相、當那些大官、各部門的官,觀世音菩薩都比你當的更好,而且能夠示現這樣的身體給你講經說法,共同語言很多嘛。像這些宰官、婆羅門,你要想說算命、占蔔、包括我們現在看陰占、陽占、風水,觀世音菩薩比你更精兆,你看看。什麼也瞞不過他。所以說他跟世間上的衆生都有共同語言,不僅僅是共同語言,還能夠很好的引導他進入佛法。世間上的技術,治病救人、包括那些因明、聲明。聲明是什麼?就是語言、修持這一套,你還得要學呀。所以說菩薩當在五明當中求,我們今天學習五明、善對衆生各種根基,引導衆生進入佛法。就是在因地當中效仿觀世音菩薩這個普門示現,今天我們不積聚這樣的資糧,將來我們度化衆生的時候怎麼可能度化呢?沒有辦法。今天我們不廣學佛法,將來面對各種各樣根基衆生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比喻說今天我們廣德寺師父們有很多,居士們也有很多,這個是學密宗的、那個是學顯宗的、這個是學禅宗的、那個是學淨土的,這個是學戒律的、那個是學華嚴天臺教下的,你說其他的我一概不懂,我就只會念一個阿彌陀佛,這個時間你就只能攝受一個淨土的根基,其他的衆生你就不一定攝受得了。那你能夠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普門示現嗎?那就很差勁。所以說我們今天特別是出家人主持佛法,一個方面在解脫道當中要穩紮穩打,看看我們自己修行有把握沒有,沒有把握好好的念阿彌陀佛,在有這個關鍵的基礎之上,還要發心無量法門誓願學。也許我們自己修行一個法門可以夠了,但是針對衆生各種根基的時候就要善巧應對于衆生各種根基。如果說我們沒有學過密宗,你對密宗的人就沒發言權,你沒有學過天臺華嚴,對于這些學教的衆生你就沒有發言權,沒有學過戒律,那人家學戒律的人來問著你,說不定我們就開完善了,是不是。像這些都是度化衆生的善巧,沒有這些將來那就很糟糕。所以說要發願,不是說我們只要這樣,其他的都不要。所以說要發這種大心,不發大心、不廣學五明,將來的話我們要應對衆生各種根基,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那就很糟糕,你不會。

  我們現在學淨土中的,好多人就是說我專修。專修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聽經聞法,還是要廣學五明。在西方極樂世界跟隨阿彌陀佛,你想學什麼法阿彌陀佛就傳你什麼法。所以說不是不學,而是今天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什麼都學的話,按早我們今天的這種精力有點學不過來,但是暫時不學,他不是說究竟永遠不學。從究竟的角度上那就要發大心,學無量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可以圓滿這樣的願望,把這樣的願望一圓滿了以後,將來我們要想達到觀世音菩薩這些千處祈求千處應,那就有基礎了。今天我們進一步再說,前面順應這麼多的根基。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爲說法。】

  這是能應四衆之身,我們佛大體上說他就有四衆弟子,那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叫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是出家的二衆,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的二衆。所以說以這個在家、出家這兩種身份,觀世音菩薩都能夠悠遊自在,隨類應現。觀世音菩薩爲了順應這些佛教徒的一種要求,順應這些佛教徒的一種機感,看這些衆生佛教徒的根基,他就…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