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智海法師宣講)11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叁稱)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昨天我們已經學到了第六頁,前面救七難已經解說了,下面是離叁毒。

  【若有衆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昨天我們已經說過;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萬德名號,不僅僅是世間上的災難可以解決,那麼就是我們內在的貪、嗔、癡叁毒,這也能夠解決。學佛的人要解決這身口意、貪嗔癡這所有這一切過患,那是特別重要的。特別是身口意叁毒當中,也就是意業爲主,意業如果說煩惱、執著、虛妄分別一旦改變了,這些身口二業他也會跟著改變。所以說我們自己的內心裏面,這些貪心、嗔恚心、愚癡心、這是一切毒當中的毒王。

  昨天給大家布置了作業。回去想清楚沒有?想清楚沒有?想清楚了(大衆)。想不想斷?不想斷那就沒有多少意思。觀世音菩薩那麼慈悲,幫助我們斷除這些貪嗔癡叁毒。但是你內心裏面我不斷,這個我還需要,那個我還需要,這樣就沒辦法。想不想斷啊?想斷(大衆)。真的想斷了,我們內心決定了,那麼外面就至誠懇切的求觀世音菩薩。不僅僅你今天回答我想斷,每天爬起來你都要熏習一遍。這些貪嗔癡叁毒太害人了,我今天如果說留著它的話,將來無窮盡的生死輪回怎麼解決?沒有辦法。所以說要發狠心、要發堅決的出離心,每天早上都要提醒自己,特別是面臨這些對境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面臨貪欲的對境,我們隨時隨地祈禱觀世音菩薩,提醒我們自己我要遠離這樣的貪嗔癡叁毒,要這樣來。當你把這個問題當作一個真正的問題了,我們至誠懇切的去求觀世音菩薩,他就能夠得到加持。

  我們這些衆生很喜歡加持,哪裏來個活佛了、哪裏來個法師了,哎喲;法師你給我摸摸頂,加持加持。怎樣才是得到加持呢?你要發現每一天,你遠離這些貪心、嗔心、愚癡心,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了,那你得到加持了。你原來是自私自利的,現在學了《普門品》得到加持以後,我們就轉念過來幫助衆生。這個幫助衆生的念頭越來越強烈,那你得到加持了。這個生死輪回之苦,隨時隨地能夠思維這些,叁界都是火災呀,我們的出離心越來越強烈,那你得到加持了。除此而外你說你得到加持,給你摸一摸、念念咒,因果心沒有、出離心沒有、菩提心不發、遠離這些惡業我們根本發不起來,一起善根沒有增長,你說你得到加持沒有啊?那就很艱難。要得到加持之相,每天自己要看一看自己。最起碼,比如說我今天得到加持了,我坐在那聽經,我回去隨時隨地把這些聽法,一想起來就歡喜、一想起來就歡喜。今天回去了,早上要來聽經了,一想起要來聽經,內心就非常踴躍。坐在這個地方全神貫注,這兩只耳朵聽得很專心,內心裏面很法喜,這你得到加持了。不要加持瞌睡加持出來了,攜帶、放逸加持出來了,那算什麼加持?那叫邪加持,不是正加持。有人來跟你加持,你的瞌睡越來越重,放逸心越來越多,完了。這個是歪的,知道吧。

  知道我們加持之後,是一種什麼樣的相狀?我們今天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了,我們自己遠離貪嗔癡叁毒,這種遠離心、這些出離心、越來越強烈,就由這越來越強烈出離貪嗔癡這叁毒心願,虔誠、至誠、懇切的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樣子我們自然而然就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名熏加被。我們這個貪嗔癡叁毒不知不覺的他就減少了,這就得到觀世音菩薩加持之相。昨天我們把這些道理,給大家講了很多了,今天用道理和事例來給大家證明。

  我們稱念觀音菩薩名號,能夠遠離淫欲從道理上來說,爲什麼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夠遠離淫欲呢?在《楞嚴經》當中。他就這樣揭示其中的秘密:“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看看我們這種淫欲心是怎麼生起來的,然後我們要斷除這種淫欲心,那就是舊路還駕。看看怎麼斷除這種淫欲心,他的生起次第是怎麼樣的

  觀察一下,先來看淫欲是怎麼生起來的。淫欲心是由見色而動心,外面見了可貪的這種色了,內在有這種心,把這種內在的淫欲心觸動了,貪執色相而生起這種淫欲,他的生起是這樣的。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不再向外面攀緣色塵,于是觸動這種淫欲的外在環境,他就沒有了。唯一就是反聞聞自性,就是反照我們自心的這個智慧,要覺照我們的自性。當這種功夫用到純熟時候,那麼外在的這種色塵,他就對我們不太起作用了。那個時候我們受外在的影響,那就很小了。所以說你今天見到一個,哎喲,這麼漂亮,那個英俊。這個是你的心跑到外面去了。你說英俊,誰有釋迦牟尼佛長相圓滿,沒有,是吧。誰有觀世音菩薩長得慈悲,沒有。所以說朝內在的自性上去祈求的話,你看看自性的觀音、自性的彌陀,世間上那一個人都比不上。那麼我們圓這些菩薩名號,自然而然就起一種慈悲心。外在的這種男色、女色引動我們淫欲心的外色,起不到任何作用了。我們內在的這些慈悲心,緣于菩薩一天一天的熏習他就不斷的增長,觀世音菩薩他得到這種耳根圓通成就的。所以說這種淫欲心多的衆生,只要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夠攝持他同與觀世音菩薩,我們的心就從色塵當中解脫開渠了。遠離淫欲了,是不是這樣。這個道理一講很簡單,道理不是很深奧。但是明了道理,要去做啊。觀念是世上的障礙。你這一會聽明白了,下來回去對治的時候,又起來了。就要不斷地把這樣的道理深刻思維,特別是淫欲的這種過患,要多多思維。當我們多多思維淫欲是不好東西,是引起我們輪回的東西,我們的心理面慢慢的就有出離心了。內因有出離心,外在又遇上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他的耳根圓通成就,不攀緣色塵,內因外緣一結合,好了,出離淫欲心他就能夠成就。這個是道理上的。

  下面用事例來證明:

  說有一位居士,他年少時喜愛看淫穢的小說,年紀輕輕他就犯手淫和邪淫。信佛以後,他深深地忏悔自己的淫欲心,而且發大誓願堅決要戒除這種邪淫,依靠佛力的加持消除惡習,但是他的身體因爲小的時候,手淫、邪淫,這個身體早就受損傷了。

  在1944年的時候,他在上海工作,因爲工作比較勞累,勞累過度,身體發熱、腹瀉、拉肚子。治好以後這個精神仍然是委靡不振、在整個工作當中沒有精力,而且經常發生頭暈、目眩、耳鳴、消化不良等等,這些病症,四處看醫生吃藥都沒有什麼效果,飲食和睡眠都及其不好。

  後來他看了《觀音靈感錄》,知道這個常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夠對治淫欲心,能夠解除這種過患,于是發心常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念了叁個月就得菩薩加持,遠離淫欲。各種各樣的病都好起來了,精神也變得更好。這就是一個事例,常念觀世音菩薩能夠遠離淫欲心的證明。所以說;我們大家這個淫欲心是生死的根本,要好好的發心來對治他。

  第二;爲什麼念觀世音菩薩能夠遠離嗔恚心?《楞嚴經》當中給我們解釋說:“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我們來看起了嗔恚心的身體是怎麼樣的?也是有一個對境讓我們不高興了,我們應該認爲是這樣的事情,但是整個事情沒有按我們所認爲的那樣,應該的那樣來做。自然而然就這樣不高興了、那樣不高興了,這個嗔恚心就生起來了。實際上還是一個虛妄執著,還是一個能對所對,還是自己的成見引起的一個東西。內心裏面認爲這個事情應該這樣做,但是沒有按照應該這樣來做,自己就生氣。對這種對方就産生嗔恚心。《楞嚴經》上說:“純音無塵,”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他就沒有分別的雜染,由此他就不再有能對所對,不在有這種人相我相,沒有能對的這種六根,那就是所對的六塵,那麼這種嗔恚就沒有這種敵我對待了。如果說能夠消除這種敵我對待,這個嗔恚心他就不會産生。觀世音菩薩自身證到了這種耳根圓通,證到了這種圓融無礙,能夠幫助衆生學習這種、能夠以威德神力攝受嗔恚心的衆生,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我們就能夠離開這種嗔恚心。那種嗔恚心不得了,你看平時笑嘻嘻的像一個菩薩,發作起來不得了,那是翻江倒海。所以說我們要看一看平時發嗔恚心的那種過患,看一看你發了這脾氣以後,對于家庭、對于朋友、對于社會、對于單位,他究竟造成什麼樣損傷。而且把這樣的損傷多多在心理面思維,思維好以後,要發起一種決定出離心。脾氣太壞事了,我們今天不發心斷除這樣的嗔恚心的話,什麼時間能夠斷除這種嗔恚心呢?我們多生累世所修的這些功德,一發菩提心就把他摧毀掉了,那麼我們今天修、明天修,說不定那個時間不忍辱,一發菩提心,完了,那修的又報廢了,可不可惜呀?非常可惜。所以說一二再而二叁的思維這樣過患,發起一種決定性的出離,至誠懇切的求救于觀世音菩薩,希望觀世音菩薩攝受我們,加持我們,能夠迅速遠離這樣的嗔恚。把我們自己內心裏強烈發起出離心了,至誠懇切地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了,慢慢我們這種努力對于除去這種嗔恚心,自身的努力就是一個很大的作用。不要說觀世音菩薩的威德神力了,要加上我們自己主動出離的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心,加上觀世音菩薩的威德神力,這樣內因外緣,他的力量就非常具足。

  說有一個,古代江西時候,江西的地方有一個秀才他叫高蕃,娶了一個妻姓樊,叫江城。這個江城長得非常美貌,他的妻子,樊江城長得非常美貌,她性格卻很凶暴。結婚以後不久,高蕃這個秀才就受樊江城的百般欺負,公公婆婆製止不了,拿我們今天說這個和東嘶吼,家裏面這個愛人很厲害,脾氣很厲害。這個女子因爲脾氣很糟糕,夫妻兩個只能夠分居過日子。

  這秀才高蕃非常痛苦,他的身體也越來越衰弱。母親看了以後心裏就…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