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想要成佛,就先要受一點魔。所以你想學佛法,有的時候就會有障礙;有的生出自心魔來,自己心裏頭就不願意學佛法了。有的生煩惱魔煩惱來了:“啊!我學佛法有什麼用呢?不學了!”其實你學也是給自己學,不學也是給自己不學,並不是給旁人來學學佛法;你學你就明白,你不學就不明白。沒有障礙,就是沒有自心魔、也沒有煩惱魔、也沒有病魔。有的人想要學佛法很誠心的,生出病來了,病得也沒有知覺了;所以想學佛法也不行了,這就是病的障礙。或者有事的障礙,有什麼特別的事障礙你不能學佛法。所以你這個觀得到這叁十四的數目了,你就知道你所學沒有障礙了,好好去學去了!
“叁十五者,觀所學是所宜”:這個叁十五觀所學:觀所學習的法,是所宜,是你應該所學的,就對你正相當,合你。你應該學這個法。“叁十六者,觀所學非所宜”:你若得到這叁十六個數目,你所學的就應該改了;因爲你所學的,與你這種因果叁世的業不合。
“叁十七者,觀所學是宿習”:叁十七個數目,你觀察你所學的,爲什麼你學得那麼快?爲什麼學〈楞嚴咒〉一看就記住了?學《楞嚴經》一念也就能背出來?這都是在往昔你學習過。就好像走路似的,這條路你走過了,你再從這兒走,就覺得認識了。那麼你宿生所讀誦過的經典和咒,今生很快就記住了。又者,你往昔因爲學過叁藏的佛法,所以今生對于一切佛法一聞千悟,你聽見一個道理,就一千個道理都明白了;聽一點,你就明白很多。這一部經聽了明白,那一部經沒有聽的那個道理你也明白;這都是因爲宿世你都學習過,所以才很快都認識了,就會了。
“叁十八者,觀所學非宿習”:第叁十八,你若得到這個數目,你就知道你所學的,不是你前生或是過去所學過的。“叁十九者,觀所學善增長”:第叁十九個數目,你所修行的,善根一天比一天增長。“四十者,觀所學方便少”:你若得到四十這個數目,你所學的是真實法,不是方便法;就是有一點方便法,也很少的。
“四十一者,觀所學無進趣”:第四十一個數目,你知道你所學習、所修行的不精進;沒有進步、沒有進取心,盡是在那兒站著,等著這個法來,不是你去找這個法。你想等這個法來找你,所以這是沒有進取的心,也就是沒有精進的心。“四十二者,所求果現未得”:第四十二個數目,你想要修行,最初發心想要求菩提果,可是現在沒有得到。
“四十叁者,求出家當得去”:這四十叁個數目,你要是想要出家,應該快點出家去,不要拖!不要想:我是出家好呢?還是不出家好呢?不要想了,不要猶豫了!出家,出什麼家呢?出家就得到自由了,沒有家枷住了,和那個披枷戴鎖那個“枷”一樣的。所以,不要被這個家枷住了!“四十四者,求聞法得教示”:第四十四個數目,你要是想要聞正法,就得到善知識來教化你、來指示你。
其實這個占察,是給那些個沒有道心的人說的;你若有道心,你管它怎麼樣子,你就修你的嘛!不要問過去、不要問現在、不要問未來,就是去修行。也不要有什麼希望,不要說我修行會得到什麼好處?爲什麼要得到好處呢?你能以把這個貪心停止下來,你占察、不占察都是一樣的。
比如占察不好,那麼你覺得:唉!我沒有善根!就覺得不高興去修行。你若占察好,你又生了懶惰心;占察不好,也生了懶惰心。怎麼呢?說:“我沒有什麼善根就算了。唉!我都是不要這麼辛苦了!”這就懶惰下來了;因爲沒有善根,所以不精進了。你占察如果善根好,說:“我的善根過去種得很深很深地,這地藏菩薩指示我,我懶惰一點也不要緊的,因爲我很多的善根了。”就好像有錢的人似的:“我用一點錢也沒關系的,因爲我這麼多!”用一點錢,也就是懶惰一點,不精進了。
所以,我認爲真正修道的,不用占察了,不要問!“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做好事,不管前邊那個路是怎麼樣、好不好?你做你的好事就是!
四十五者,求經卷得讀誦。四十六者,觀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觀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觀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財盈滿。五十者,求官位當得獲。
“四十五者,求經卷得讀誦”:在四十五個數目字,你要是想求一卷好的經卷,你就會得到這個經卷,又會讀誦。好像唐玄奘去求法,這都是請求經卷;因爲不怕那麼樣子苦,所以就得到經卷,取回來到中國。“四十六者,觀所作是魔事”∶四十六個這個數目,你若想知道你所做的,那它有一些個魔事。怎麼叫魔事?這個魔王他也有神通,他能以令你有種種靈感,但是是不正當的。
“四十七者,觀所作事成就”∶你若得到這第四十七個數目,你想知道你所做的事,就是做什麼事都會成就的。“四十八者,觀所作事不成”∶這第四十八個數目,你若想知道你所作的事,就做什麼事都不成就。“四十九者,求大富財盈滿”∶這是求富的,第五十是求貴的。第四十九個數目,你想要得到大富,這個錢財就會很充足的、很多的。“第五十者,求官位當得獲”∶第五十個數目,你若想做一個大官,也可以得到。
五十一者,求壽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當得獲。五十叁者,觀學問多所達。五十四者,觀學問少所達。五十五者,求師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觀所慮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觀人心懷恚。六十叁者,求無恨得歡喜。六十四者,求合和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觀人心歡喜。
“五十一者,求壽命得延年”∶在五十一這個數目,你願意長命一點,就會得到延年益壽,你命就長了。這個求壽命得延年,可以說是:現在知道壽命要斷了,那麼得到這個數目,這壽命就會長了。“五十二者,求世仙當得獲”∶第五十二這個數目,這個世界的人想要修行成神仙,那麼也就可以做世界上的神仙。
“五十叁者,觀學問多所達”∶五十叁這個數目,你若想觀察學問,就大都通達明白。什麼叫學問呢?所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個“下問”,是向你以下那個人來問,就是向比你沒有知識的人來問;這叫“敏而好學”,很快地願意學。不恥下問,不要以爲向在你下面的人問,就是一種恥辱了;恥辱,就是很不好意思了。這學問、學問,所謂“練達人情皆學問,洞明世事即經綸。”練達人情,也就是練習而通達這世間的人情;人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感情。皆學問,這都是一種學問。洞明世事,這個世間的事,你都明白了,了然于心;即經綸,這就是經,就是一切的學問。“五十四者,觀學問少所達”∶第五十四個這個數目,就是你若想觀察你的學問,就很少通達。
“五十五者,求師友得如意”:第五十五個數目,你現在要想求一個好的師父、或者一個好的朋友,你一定得到圓滿,也能遂心滿願的。說求善知識,善知識他所行所作,你是測量不透的,你是不能知道的;你若能知道這個善知識的一舉一動,那你也就是個善知識。善知識他教化人,不一定盡叫你歡喜,也不一定盡叫你不歡喜,他是看因緣的。這個因緣應該用什麼法幫助你成就道業,他就用什麼方法來教化你;所以善知識難遇也就是這樣子,真正善于教化衆生的善知識,是不容易遇著的。那麼,那個不是善知識呢?什麼地方都有,很容易就遇著了;所以求一個良師善友,這是不容易。
良師,他是叫你去你的習氣毛病,令你性情變得很柔和的,也沒有剛強,也沒有脾氣了,就修六度:布施,布施是給人,不是布施給自己。持戒,是要自己持戒,不是叫人家持戒。忍辱,忍辱也是要自己忍辱。常常給你們講,說是:有人罵你,你當唱歌;有人打你,你當撞到門框上了、撞到牆上了。若真能這個樣子,這就是忍辱,不會發火了。精進,精進是要天天精進的,不是精進一天休息十天,這不是精進。禅定,行、住、坐、臥都是禅,行、住、坐、臥都是定;你若行、住、坐、臥都是在禅定之中,也就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衆生相、沒有壽者相。第六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你若有智慧就會明,你若沒有智慧就會暗。
“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第五十六個數目,是你要是想要收一個好徒弟,說我這個徒弟又孝順、又聰明、又修行;我想找個這樣的徒弟,那就有這樣的徒弟就來了。你罵他,他也不怕;打他,他也不跑。說:“喔!這個要是我,做不到!”所以你就不是好徒弟。那不是個好徒弟,可以變好徒弟;你可以學一學,就變成好的,所以得如意了。
“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第五十七個數目,你以前有這麼個心願,想要生生世世得到一個富貴、有道德、又聰明的父母,那也就遂心滿願,也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第五十八個數目,你若想發願,說我做人的時候,我一定要得到孝順的兒子、孝順的女,那麼也就遂心滿願了。
“第五十九,求妻妾得如意”∶第五十九個數目,你想得到一個好的太太,也就得如意;那麼要是女人想要得一個好丈夫,也是遂心滿願。因爲什麼你沒有得到一個好丈夫?就因爲你以前沒有發這個願,所以得不到一個好太太,也得不到一個好丈夫。現在你明白佛法了,就不要發願求一個好丈夫,也不要發願求一個好太太;要發願得到一個好身體,沒有什麼病,好可以用它來修行。“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這六十的數目,你若想得到一個好伴侶一同修行,也會得到遂心滿願。
“六十一者,觀所慮得和合”∶六十一這個數目,你想要知道你所憂慮的事情,就得到和合,沒有問題了。“六十二者,所觀人心懷恚”:六十二這個數目,你所觀察這個人,他心裏懷著一種瞋恚。瞋恚,就是一種嫉妒、恚恨的心。“六十叁者,求無恨得歡喜”∶六十叁這個數目,你要是發願不恨人,你就常常得到歡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四,你要求一切都是和合的、很快樂的,這也得到如意。“六十五者,所觀人心歡喜”∶六十五這個數目,你所想觀察的人,看他對你好不好?他心裏對你很歡喜的。
【編按:老和尚講解至此爲止,以下只補足經文及科判以供參考】
六十六者,所思人會得見。六十七者,所思人不複會。六十八者,所請喚得來集。六十九者,所憎惡得離之。七十者,所愛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觀欲聚得合集。七十二者,觀欲聚不合集。七十叁者,所請喚不得來。七十四者,所期人必當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來。七十六者,所觀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觀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觀人已無身。七十九者,所望見得
之。八十者,所求見得見之。八十一者,求所聞得吉語。八十二者,所求見不如意。八十叁者,觀所疑即爲實。八十四者,觀所疑爲不實。八十五者,所觀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當得獲。八十七者,求供具當得獲。八十八者,求資生當如意。八十九者,求資生少得獲。九十者,有所求皆當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獲。九十叁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當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當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損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觀所失求當得。一百者,觀所失求不得。一百一者,觀所失自還得。一百二者,求離厄得脫離。一百叁者,求離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觀所去無障難。一百五者,觀所去有障難。一百六者,觀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觀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處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處有厄難。一百一十者,所向處爲魔網。一百一十一者,所向處難開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處可開化。一百一十叁者,所向處自獲利。一百一十四者,所遊路無惱害。一百一十五者,所遊路有惱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惡饑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惡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國豐樂。一百一十九者,君無道國災亂。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災亂滅。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惡國將滅。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國還立。一百二十叁者,觀所避得度難。一百二十四者,觀所避不脫難。一百二十五者,所住處衆安隱。一百二十六者,所住處有障難。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衆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閑靜處無諸難。一百二十九者,觀怪異無損害。一百叁十者,觀怪異有損害。一百叁十一者,觀怪異精進安。一百叁十二者,觀所夢無損害。一百叁十叁者,觀所夢有損害。一百叁十四者,觀所夢精進安。一百叁十五者,觀所夢爲吉利。一百叁十六者,觀障亂速得離。一百叁十七者,觀障亂漸得離。一百叁十八者,觀障亂不得離。一百叁十九者,觀障亂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觀所難速得脫。一百四十一者,觀所難久得脫。一百四十二者,觀所難受衰惱。一百四十叁者,觀所難精進脫。一百四十四者,觀所難命當盡。一百四十五者,觀所患大不調。一百四十六者,觀所患非人惱。一百四十七者,觀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觀所患可療治。一百四十九者,觀所患難療治。一百五十者,觀所患精進差。一百五十一者,觀所患久長苦。一百五十二者,觀所患自當差。一百五十叁者,觀所患向醫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觀所療是對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藥當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觀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醫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觀所療非對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藥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觀所患命當盡。
M2. 有十一數明過去果報
一百六十一者,從地獄道中來。一百六十二者,從畜生道中來。一百六十叁者,從餓鬼道中來。一百六十四者,從阿修羅道中來。一百六十五者,從人道中而來。一百六十六者,從天道中而來。一百六十七者,從在家中而來。一百六十八者,從出家中而來。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養來。一百七十者,曾親供養賢聖來。一百七十一者,曾得聞深法來。
M3. 有十八數明未來果報
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己入地獄。一百七十叁者,舍身己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己作餓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己作阿修羅。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己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己爲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己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己爲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己聞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己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己值聖僧。一百八十叁者,舍身己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己生淨佛國。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己尋見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己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己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己獲果證。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己入上乘。
L3. 結指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種善惡果報差別之相。 (所補經文至此爲止)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