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P7

  ..續本文上一頁你們各位的功德!

  你們各位有的供養叁寶的,有的護持叁寶的,有的人把做工所賺的錢都貢獻出來給佛教;所以我們現在有這麼大的廟、這麼大的地方,這都是這幾年你們共同努力來護持佛教所成就的,是在這兒的男女出家人、在家人,這多年努力所成功的。前幾天有一個人就說了:“在這兒這麼多年,覺得也沒有什麼成就,一點意思也沒有,也沒有用!”你說你成就這麼大一個道場,你還想要成就什麼?你們在這兒白天去做工,晚間就來聽佛法,把所賺的錢都來布施,這是一種真心,才有這種的成就。

  果護由去年開始把所賺的錢都貢獻出來,那麼你不知道這些女護法以前也都是這樣子的;好像果修、果逸,以前她們所賺的錢,也都是供養叁寶的,都是拿出來供養常住的。那麼現在好像果進、果堂,這都是很發心的護法,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他們護了法,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護法。你說這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如果不是你們這些個人護法,怎麼現在會有這麼大一個道場?

  這個大道場不是我的、不是師父的,是你們各位的,你們人人有份的!所以你不要以爲你們沒有功德;你們的功德現在大得不得了!那天人見到你們、鬼神見到你們,或者一看見你走過去,他都要合掌。但是,可又有一樣,那個魔王也在那等著你呢!“來啦!回來了!不要做!”那個魔王在那裏就給你好像灑迷魂藥似的,叫你快點迷了、不要去明白了,就這樣。

  看見果許了沒有?她跑了又回來,回來又跑了,這就迷得太深了!她也因爲做功德,做一點,就受不了;受不了,就要跑了。這個就是很有問題的。你們在佛教裏來做護法,都要祖上有德行、有根基,也要你們自己有善根;若不這樣,根本做不到。那麼現在這一些個男居士、女居士都發心,發得很真的。好像果逸在沒有出家以前,就提倡印經,印了《千手千眼大悲陀羅尼經》;她發心提倡印,那麼這個女居士拿出一點錢、那個女居士拿出一點錢,大約用了一千多塊錢吧?就發心印出來了。這都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在她又教這《大悲陀羅尼法》;大約她以前就是預備將來教一教這個法,所以先印一點這部經。

  我們每一個人要知道,這個道場的成就是大家的力量,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我現在再告訴你們一件事情,你們有的人供養師父,有的供養的錢多一點,有的少一點;多的也不會太多,沒有 million、million dollars(百萬、百萬)那麼多;少的也不會太少,不會一個、兩個 penny(便尼)那麼多。這樣子,不論多少,我告訴你們!你們供養師父的錢,我都拿出來造道場;我自己私人無論誰供養我的錢,我甚至于一塊錢也不用的。你看得見我在這兒,什麼東西我也不買的,就預備來幫助這個道場;不是像你們美國這種宗旨,有一塊錢買兩塊錢的東西,那一塊錢我慢慢給payment(分期付款)。我不是這樣子!所以,你們無論供養常住的錢、供養師父的錢,我一塊錢都交給常住。

  說是:“那我知道了!供養給常住一塊錢,供養多了,大約師父就自己用了!”你很聰明的,這個師父想欺騙一點點事情,也欺騙不了你。可是不但一塊錢,就是一百塊錢、一千塊錢、一萬塊錢,也都是公家的。我自己私人沒有錢,我給公家管這個錢的問題,我自己一個 cent(一分錢)也不用的。“那你用,我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啊!我自己知道,不須要你知道。不過現在我告訴你們,現在道場有這麼個成就,這是這麼多年的成績、這麼多年的努力,才有這麼個成就。

  所以你們各位護法居士,你不要再不認識;你現在護法成就一個道場,還不知道呢!說:“這個道場怎麼是我的呢?”就是你們擁護道場的關系,所以成就了!這個這麼多年成就這個道場,這是很慢的,因爲美國這兒是很不容易的。

  在香港,我告訴你們:我兩年半的期間,我造了叁個地方。大嶼山,可以住幾百人;西樂園,要是盡量住,可以住二、叁十人;跑馬地也可以住。我跑馬地那兒,出家人住過二十多個人。那時候給虛老做佛事,做一百六十多天的佛事,念《大般若經》,常常二十幾、叁十幾個人在那兒住。吃飯很多人,那個廳裏面都坐不開了,有的要到房裏、各處站著吃。那麼兩年半造叁個地方,到這個地方十多年,到現在才有這點成就;這還是你們各位護法努力的關系,才能成功了。那麼成功了,還更要努力,我們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好像一切的開支,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這護法要更發心來擁護這道場!

  有一個人就說了:“我以爲我供養師父,師父用這個錢;原來他自己還不用,來幫助這道場!早知道這樣子,我就不供養這麼多了!”道場就是師父,師父就是道場;你們這些護法也就是道場,道場就是護法。這個就是你們的一個大家庭,所以到這兒來,誰對你們好一點,你也包涵一點;對你不好一點,也就好像家裏和姊妹發脾氣,過去就算了,不要存在心裏。說:“這個人我要殺了他,我一定要打他一頓!”不能有這個意思。你一存這個心,那簡直和世間那個流氓沒有兩樣的。所以誰和誰都不要存一個成見,對人人都像至親骨肉一樣。

  至親骨肉,就是父子、兄弟、夫婦、姊妹,沒有再比這個親的;至親,最親近的。我們現在這是法親,大家都來研究佛法;將來都到阿彌陀佛那個極樂世界,在那兒一起組織一個大的法會,我們在那兒共同修行。所以在這兒不要 fighting(吵)、不要鬧意見;你在這兒鬧意見,到極樂世界也會不快樂的,因爲你種這個不快樂的因。所以在這兒,每一個人都要發菩提心,一定要結菩提果的。

  今天是四月二十二號,我們五月一號預備下午一點鍾開始開會。五月二號是浴佛節,在去年的浴佛節,我們沒有這麼多的工作,籌備得很久,辦得很圓滿。今年第一次在我們自己的道場,我們因爲很多工作,所以就對于浴佛節沒有怎麼樣預備;但是從現在開始還可以,不過就是沒有請總統那封信,沒有請議員和省長的信,現在不知道還來得及、來不及?因爲去年那個主席對這個事情很努力,今年我們因爲做工,所以對這個事情也就忽略了。今年這第一次的主席,我歡喜果前來做,你們大家贊成不贊成?有沒有人反對?有意見可以提出來講一講;沒有意見這就通過了,就這樣決定了!

  那麼今年這個主席換果前,他在這兒第一次,應該他做。去年果前在外面,果甯願意在外面,很願意出風頭的;所以我就叫他做,他身量又很高,做得很不錯。並不是說他做得不好,今年不用他,他做得很好;不過今年,這是輪的來做。那麼其余的各部門還是照舊,像去年一樣,去年擔任什麼責任,今年還擔任什麼責任。果甯今年擔任糾察,就各處看誰沒有座,就找個座位;誰沒有叩頭,找個地方給叩頭──不是給他叩頭,叫他向佛叩頭。這不是叫你見到人給他叩頭,不是這樣子。

  還一個消息和大家講。果甯他今年發心持銀錢戒,你們誰無論如何不能給他錢的;給他錢,就幫助他破戒。他現在又有飯吃、又有衣服穿,他媽媽爸爸又要給他做衣服;不單給他做衣服,還要給你們這麼些個出家人做衣服。媽媽爸爸也發菩提心了,這個是最好的!那麼誰也不要幫著他犯戒,他持銀錢戒,你們誰看見他若是偷著去買東西,就要告訴我,說他有錢了。你們大家要看著他!大家不看著他,或者他自己立的願又會破了。現在他自己不能破它,我第一個做他的護法,就告訴你!說:“他不拿錢,怎麼能叫我買什麼東西?”對的,不准!不可以的!善知識真正護法你,你不要以爲他:“我有這麼點小毛病,還跟我講一講!”就是講你的小毛病,那才對你真好呢!

  天竺叁藏菩提燈 譯

  前面講說經題已竟,現在再講一講這位翻譯法師的名字。爲什麼要講翻譯法師的名字呢?因爲這一部經如果沒有人翻譯,我們現在不會明白這一部經;我們能明白這一部經,這種的功德,都是這位法師他布施給我們的。所以我們紀念他這種功德,所以要講一講這個翻譯的人。

  “菩提燈”:這一位法師也是印度的人,在隋朝的時候到了中國來,也翻譯了很多經典,這一部經典就是他所翻譯的經典其中之一。那麼他的名字叫“菩提燈”。菩提,是梵語,翻譯過來叫“覺”;就是一個覺悟的明燈,他這種的光明好像燈似的。這是這個名字的意思。那麼他把這個印度文翻譯成中文,所以現在我們能有機會講說這一部經、讀誦這一部經、書寫這一部經、受持這一部經,這都是這翻譯法師的的功德。

  “叁藏”:就是經、律、論叁藏。這一位法師他通達經藏、律藏、論藏,都明了。“沙門”:沙門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勤息”,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個經文上沒有“沙門”二個字,但是普通的法師都叫“沙門”,佛也叫“沙門”,佛的弟子也都叫“沙門”。所以這一位法師他翻譯這一部經典。

  A1. 序分(分二) 

  B1. 證信序 B2. 發起序

  今 B1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廣博嚴淨無礙道場,與無量無邊諸大衆俱,演說甚深根聚法門。

  “如是我聞”:如是,是指法之辭;我聞,是領受之意。什麼叫指法之辭呢?就是指明白了這個法。這個法,就是這一實境界的法。我聞,聞的是什麼呢?也是聞的這一實境界的法。這個法如是,我聞亦如是;法如是、聞如是,這是如是如是的法,如是如是的聞。

  爲什麼說“我聞”,不說“耳聞”呢?因爲耳朵是身體的一部份;我,是一個總名稱。本來佛教裏頭講無我,爲什麼阿難還要提出個我呢?阿難這個我是無我之我,不是有我之我;這是證得八大自在我的我。因爲無我而言我,所以叫“我聞”。

  “一時”:就是一個時候;哪一個時候呢?就是說經的那個時候。“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這是時成就。…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