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P9

  ..續本文上一頁響,講 lecture。今天這 lecture是六點半至七點半、八點半到九點半,現在已經到時候了;到時候,還早一點休息了。所以今天 lecture時間不夠講,就不要多講!

  講經法師站起來,大家都要隨著站起來;不是說是這個法是沒有什麼一定的。好像本來我是念到“上報四重恩”站起來,但是現在佛殿大,路途遙遠──因爲大約好幾 miles(哩)這麼遠--要早一點站起來預備走路的時間。這是大家應該知道的!

  還有,做完了晚課,因爲我們這兒太忙了,所以有人還去做工;等到把這工作做完了的時候,就是到了暑假班的時候,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誰也不可以做工!

  C2. 正問(分二)

  D1. 問法 D2. 問人  D1(分二)

  E1. 述佛語致問 E2. 佛指人爲答  E1(分二)

  F1. 正述佛語 F2. 爲衆致問

  今F1

  堅淨信菩薩言:“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衆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數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繞;我諸弟子,失去善念,唯長貪瞋、嫉妒、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養、名稱,以之爲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爾時,衆生睹世災亂,心常怯懦,憂畏己身及諸親屬,不得衣食充養驅命。以如此等衆多障礙因緣故,于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于叁乘中信心成就者,亦複甚鮮;所有修學世間禅定,發諸通業,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于後入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禅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這一段文還是序分。序分第一,是略請;現在這第二,是正問。這正問再分二:第一,問法;第二,問人,問這位地藏菩薩。在第一問法的時候,又分開二科:第一,他述說佛所說的話;二,是佛指出地藏菩薩,來 答複他的問。在第一他述佛語的時候,又爲大衆來問法,所以又分開二科:第一,正述佛語;第二,是爲大衆來問法。這一段文是正述佛語。

  “堅淨信菩薩言”:堅淨信菩薩說了。“如佛先說,若我去世”:好像佛以前所說過的話。說過什麼呢?若我在將要去世的時候。我去世,就是佛入涅槃的時候。“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正法已經沒有了,像法也要完了之後,就到這末法的時候。佛入涅槃五百年,這是正法,又有的說一千年是正法;過了這一千年之後就是像法,像法也是一千年。末世,也就是末法,末法一萬年。

  “如是之時,衆生福薄”:在這個時候,九法界的衆生福報都薄了。衆生,這是所有九類衆生包括在內了;你、我現在在這個法會的人都在內了。福薄,福報都薄了、不厚了;也就是沒有福了,沒有福了就受苦。所以我們現在天天那麼苦,就因爲沒有福報的關系;如果有福報,就不需要受苦,一切都如意,種種都現成,什麼煩惱也沒有,什麼麻煩也沒有了。就因爲福薄了,所以才這麼多苦、這麼多麻煩,又要做工、又要修行。

  “多諸衰惱”:因爲福薄,麻煩就多了。衰,是衰敗了;惱,就是煩惱。衰敗煩惱,就是不吉祥的事情,一切事情都是 too much trouble很多麻煩。

  “國土數亂,災害頻起”:國家很快很快有戰亂,天災人禍頻起。這個“數”(音“朔”)字,應該讀入聲。我聽你們念〈大悲咒〉,也念“術”;這個不念“術”,念“朔”,就是很快的。國土數(音“朔”)亂,若是不懂文法,就讀成“數(音“術”)亂”。你若聽見這個法師講經,講成數(音“術”)亂,那這個法師他就是沒有學問;也就是“秀才念經,笑死老僧”那一類的。

  什麼叫災害?好像無緣無故來了水,把人淹死很多。無緣無故又起火了,把人燒死很多。或者人人都不想地震,這個地就震把這大樓也變成平地了,人也都埋在裏面了;本來樓在裏頭是住活人的,變成住死人,死人在裏頭住也拿不出來了,這叫災害頻起。頻起,就是頻仍,就是很多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這個災難太多了!

  “種種厄難怖懼逼繞”:種種盡是這不好的事情,在你四面八方,都有一些恐怖來圍繞著你。厄難,就是很難過去的難關。在《心經》上有“度一切苦厄”,有的不認字,就念成“度一切苦危”。怖,就是恐怖;懼,也就是害怕。啊!又恐怖、又害怕,戰戰兢兢的,一天到晚總是恐懼驚慌。逼,就是總接近著。繞,是圍繞。旁邊有土匪打劫、放槍,你看你恐懼不恐懼?這個流彈或者就跑到你這兒來,這恐懼就逼迫。

  “我諸弟子,失其善念”:我們這所有的弟子,都失其善念了。這或者說是我們現在這些個佛的弟子,到末法的時候,也都失其正念了;或者說我們這徒弟,將來我們所收的皈依弟子,他們都失其善念,就存著一種惡念。惡念什麼樣呢?

  “唯長貪瞋、嫉妒、我慢”。:這個“長”字讀成一個長(音“掌”)字,就是往上長,一天比一天長得高了、長得大了。這貪瞋、嫉妒、我慢一天比一天長大。本來以前不貪,現在也會貪了;以前不會發脾氣,一點一點也就會發脾氣了。你看現在小孩子一生出來就會發脾氣,這就是不單長貪瞋,也長嫉妒。佛所說的經典叫你不要貪瞋;你貪瞋多一點,加上一倍,雙倍來貪瞋。叫你不要嫉妒,你也做一個double, triple(雙倍、叁倍)。叫你不要我慢,你總擺起一個架子:“你看,我比你好!我比你聰明!我比你有學問!你看,我比你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比你好的!”總覺得自己像衣裳架子,比什麼都漂亮:“我的相貌也生得美麗,你看我所有一切都比你好看!”這就叫我慢。

  怎麼樣子呢?這貢高我慢一天比一天長得多、一天比一天長大,比這個菩提心都大。菩提心一天比一天小,不發菩提心了;或者發兩天半菩提心,覺得沒有什麼意思:“我也沒有得到什麼,這有什麼用呢?”就生了退悔心了。所以這是末法的現象。

  堅淨信菩薩又說,佛以前說,在末法的時候這麼多災難,所以我們這一切的弟子,就是不發菩提心,而增長貪瞋、嫉妒、我慢這種的心。

  “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養、名稱,以之爲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假設有好像修行善法這樣子的人,也都是個皮毛,不是真正修行善法的;他就僅僅地貪圖世間這種利益、這種供養,不求出世的智慧,以名聞利養來做一個主要的,不能專一其心而修出世的要法。

  他一天到晚都是做一個樣子,給別人家看:“你看我拜佛呢!你看我念經呢!你看我又拜忏呢!你看我又念佛呢!”這除非沒有護法在家居士來,一有居士來,穿上袍、褡上衣,很誠心地跪在佛前來修行;沒有人了,他把衣袍脫了,就隨隨便便的放逸,蹦蹦跳跳和人打打鬧鬧,一點規矩也不守了,跑起來比兔子都快。你說,這就是相似修行善法者,現在就是這樣子了!

  他就圖求世間這一個好名稱:“一定要叫別人知道我是一個修行人,我一定要叫人知道我是一個菩薩,我一定要叫人知道我是有道德的人!”這樣子這都是求世間的名聞利養,希望人稱贊:“他真是修行啊!我到那地方一看;他真用功啊!跪那念經,跪那念佛,聽經也跪著!”就是做個樣子給人家看,這就叫相似修行善法者。

  可是本來他給人看,這還是個相似,這還有;末法的時候,甚至于連相似都沒有了,他連給人看都不看。他說:“我這個不是不修行,我不願意讓人知道嘛!我不願意讓人看見嘛”!其實他根本就不修行,連看都不教人看。那麼這末法的時候,就是這樣子,真是可憐啊!

  所以果地說,這兒將來人不知有多少人?我相信我們這兒什麼時候都不會人多。爲什麼呢?我們現在這兒是沙裏澄金,在沙裏頭找金子。我們雖然是在這金山寺,這金山也很多土的,裏邊也有很多爛石頭泥,不是都是金子。所以那個泥巴、爛石頭,我們都不要的;我們這兒完全要找金子的,金子都不多的;甚至連金子都不要,我們要鑽石的。所以這整個世界哪有那麼多鑽石?

  我們這個《金剛菩提海》,是在菩提海裏來找金剛呢!所以不是整個大地都是金剛的。到極樂世界,黃金爲地,也不完全都是金剛,還是黃金。所以,我們這個道場,是不會像外道那個地方,五年的功夫就很多人,人都住滿了沒有地方住。那麼這垃圾到處都有的,什麼地方都一大堆。你看我們這地方,你要找垃圾,都多得很;但是你要找鑽石,就沒有那麼多了!

  你看我們這兒,又要吃苦頭,第一他幹不了的,就是吃一餐。我們這兒出家人、在家人差不多在這兒住的都是吃一餐,都是過午不吃,都要守規矩。你看,他這怎麼能辦得到?辦不到的!所以在這兒住住就跑,或者研究研究佛法也跑的,那沒法子不跑的。第一,祖上沒有德行;第二,自己沒有善根;第叁,這地方這麼苦,這怎麼可以?所以我們的人始終不會多的,最多最多也不超過二千人。是不是?因爲我們這地方不能容納二千人那麼多,你不要擔心這個地方!

  “爾時,衆生睹世災亂,心常怯懦”:當爾之時,衆生看見這個世界的災亂、不平安,修行意志不堅固的就怕了、退心了。就是現在,你看這麼多“長毛”!中國在清朝的時候,也鬧過長毛的;洪秀全他所有的兵都有長頭發,就這個長毛!現在美國也鬧長毛,你說這恐怕不恐怕?還有殺人王、有黃道帶(譯音)、又有吃人的人!這簡直成了妖精了!你說這怎麼可以不恐懼呢?

  “憂畏己身及諸親屬,不得衣食充養驅命”:就是憂愁又怕,怕自己和親戚朋友也沒有衣服穿、也沒有飯吃,來充足養活身體。就怕:“在這個世界你說怎麼辦呢?這麼危險,會不會人來把我殺了?蘇聯會不會放個原子彈到這兒來呢?你看這妄想不知多少!”這就怕了;怕了就怎麼樣呢?就憂慮:“這世界一亂了,就沒有飯吃了,我會不會餓死呢?我父親母親那麼大年紀,這世界不好,沒有飯吃,那麼老來餓死,太可憐了!我這太不孝順了!衣服也沒…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