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單單念〈大悲咒〉,這就又做不到。還有二個咒,是什麼咒呢?一個〈日光菩薩陀羅尼〉,一個〈月光菩薩陀羅尼〉。這兩個咒,每一個咒要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也要念一百零八遍,然後你把檀香燒了。這個地方沒有說四大天王現身不現身;不過你若誠心一點,你咒一次不現身,你再咒,甚至于你天天誦咒來燒這香。加持完了香,你再把它點著燒了,然後再加持第二支,天天這麼樣燒;也要等到七天,這個時候,四大天王就會現身。
六祖大師在南華寺,把具一展,所有南華寺,方圓大約有五六十哩那麼大,都給蓋去;具的四角,四大天王現身,站四個角落上。爲什麼呢?也就是六祖菩薩平時就是修大悲法,所以到用四大天王的時候,說:“你們都來給我守著四邊!”四大天王就都現身了!喔!都是威風凜凜的樣子。陳亞仙一看,說:“這是和尚神通廣大。”于是乎把這個地方都獻出來。這也都是六祖大師修大悲法,才有這種的成就。
“由此菩薩大悲願力深重故”:因爲觀世音菩薩大悲願力,發過這個願說:“有人能持〈大悲咒〉,一切所求,一定能成就。”所以願力又深又重。“亦爲陀羅尼威神廣大故”:也就是因爲〈大悲陀羅尼〉這個咒的威神靈感,廣大無邊,令人想像不到那麼妙。
佛告阿難。若有國土。災難起時。是土國王。若以正法治國。寬縱人物。不枉衆生。赦諸有過。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誦持如是大悲心陀羅尼神咒。令彼國土。一切災難悉皆除滅。五谷豐登。萬姓安樂。
“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說完前邊經文的時候,就告訴這位慶喜尊者,也就是印度的第二祖阿難尊者,說“若有國土”:假設有這種國土,“災難起時”:什麼叫災?什麼叫難呢?災有叁災,難有八難。叁災,就是水災、火災、風災。八難,難本來不只八個,有很多很多種。凡是不容易過去的都叫難;就是在這種時候很難過,所以有的時候和“劫”連到一起,叫“劫難”。劫,是梵語,本來叫“劫波”。翻譯成中文的“劫”字,是“去”字再加上一個刀刃的“刃”,言其到刀刃上去;也就是說,這個劫很不容易過去,就好像刀刃,你要是過去呢,就要被殺了,所以這是劫難。其實,好像水災、火災、風災,或者地震,或者天下雹雨,或者地發洪水,這都是一種災難;或者有一種瘟疫病流行,這都叫災難。
在有災難起的時候,“是土國王”:這一個國家裏頭的國王,“若以正法治國”:他要是崇拜佛法,或者他受五戒、修十善、行菩薩道,“寬縱人物”:寬,就是放寬;縱,就是把他放了。不把人民圈到監獄裏,叫寬縱;不把禽獸圈到籠子裏邊,這也叫寬縱。“不枉衆生”:枉,枉殺;就是不隨隨便便就把衆生給殺了。也就是斷殺心,不殺衆生。“赦諸有過”:無論有什麼過錯,都原諒他,把他放了,不責怪這有過的。“七日七夜”:在七天七夜的時候,“身心精進”:身也精進,心也精進,身心一起精進。精進做什麼?“誦持如是大悲心陀羅尼神咒”:就日夜都念〈大悲咒〉,修這總持陀羅尼的法門。
“令彼國土”:他自己想像什麼呢?就想像使令所有的國家,“一切災難悉皆除滅”:所有的災難,無論是大難、小難,是叁災八難也好,是叁災九難也好,是叁災十難也好,悉皆除滅了。“五谷豐登”:五谷,就是所種的稻、梁、黍、麥、菽、稷之類的,所有這個國家種的谷。豐,就是豐足;登,就是年成非常好,也都到場上,谷都到家裏來了。“萬姓安樂”:萬姓,就是一般老百姓。老百姓沒有災難,就都得到安樂。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這都受苦,就不安樂。
※ ※ ※
在這一次,這五位出家的──叁位比丘,兩位比丘尼──之中,名字和次序方面,都不可思議的。這五個人,最先出家的是果前;所以他一來皈依的時候,就給他取一個“果前”的名字,果然就在前邊出家了。有人想和他爭,跑到他前面去,也跑不過去,因爲他已經在前面。
果甯呢,因爲以前他心裏不安甯;不安甯什麼呢?自己在心裏打了很久的仗:“怎麼樣好呢?”所以皈依的時候,我給他取名字叫果甯,要安甯,又叫恒靜。果前的字,叫恒謙,謙虛。
我也不知道就給果現取個名字叫“果現”,本來是果前比他先出家,比他先受沙彌戒;我講不清楚,他自己也不大清楚。這一次去受戒,果現就沒有去,因爲發脾氣,把手指頭剁去;少了一個手指頭,就晚一點去受戒。他剁的時候,沒有告訴我;如果對我商量,告訴我,說:“我要剁手指可不可以呢?”或者也就不會落後了。因爲沒有對我說清楚,自己偷偷摸摸,跑到廚房那兒去剁一個手指頭,把菜板子都給染汙了。我說還可以的,所以就沒有換掉菜板子。哈!吃了會成精吧?不要緊,就成精!所以就去住醫院;這麼多天,現在果前就先去了。在比丘尼裏邊,那時候,包朗妮先要求我出家,所以就在果修前邊;果修是後要求我出家的,所以在這比丘、比丘尼裏邊,她變成第四位了。因爲以先受戒爲次序。
這一次去到臺灣,你們一定要保持我們佛教講堂的道風!不要到臺灣那兒,看見大家都吃兩頓、叁頓,早起也吃,晚間也吃,中午又吃,我們也吃一點了。你吃,可以,但是對于美國的佛教,未免沒有那麼好。你若一定說是:“我願意倒美國佛教一下,不往好的做!”那就可以隨便。願意吃二頓、叁頓,都可以;因爲你到那邊,受那邊的影響,不是聽師父的教化,不是學師父的法,而是學臺灣那些法了!我也不勉強你們,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現在到佛教門徑裏邊來了,可以說把你們度到門裏頭。迷的時候,我把你們引到這門裏邊來;現在你們開悟了,你們自己怎樣做,由你們自己了。你受過戒之後,你自己歡喜怎麼樣,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
今天我把你們排名,默默中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我給你們取名字,不單你們的,給每一個人取的名字,都有它的因緣。這個事情,雖然是不太大,但是也不小,因爲前因後果有這種關系。
蓮池大師那時受戒,他自己到佛前拜佛、念佛、拜忏,得到佛來給他摩頂授戒,並且智者大師也來給他授戒。所以蓮池大師沒有到臺灣,也沒有到香港去,就得到具足戒。
現在果現如果誠心一點,能拜佛、念佛,在這兒得到具足戒也不一定;但是他得不得,我會知道的。若得,更好;要是不得,就是慢慢得更好。得不得都慢慢求,就有菩薩來加持。你們到臺灣,切記要勇猛精進,不要反而一點沒有什麼精進。在家裏果現呢,這真是現身說法,他已經得了。你們要是到臺灣不得戒,而他在家裏已經得戒了,你們就白枉費了!哈!
※ ※ ※
又若爲于他國怨敵。數來侵擾。百姓不安。大臣謀叛。疫氣流行。水旱不調。日月失度。如是種種災難起時。當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種種香華。幢幡寶蓋。或百味飲食。至心供養。
〈大悲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大悲咒〉的妙處,也是不可思議的;〈大悲咒〉的感應,也是不可思議的。
“又若爲于他國怨敵”:又,就是再。有一種的力量,什麼力量呢?不是自己本國,是他國怨敵;怨敵,就是有仇怨,就是敵怨。“數來侵擾”:本來是個數(音樹)字,但是讀做“朔”。數(音朔),是很多次,這是《論語》上的字,“事君數(音朔),斯辱矣!”所以你讀過《論語》,就會讀到這個“數”(音朔)字;你若沒有讀過《論語》,那就一個數(音樹)字。這個數(音樹)也可以,也有“多”的意思;但是讀數(音朔),就是很多次,很多次來侵擾你的國城。什麼叫學問呢?好像“數”(音朔)字,如果沒有學問的人,就讀成一個數(音樹)字;你若有真實的學問,就沒有人教你,你也會讀成“數”(音朔)。那麼說:“你有沒有真實學問呢?”我不單沒有真實的學問,還是“假實”的學問而已。“那你怎麼這樣讀呢?”有些人就是這樣讀,所以我就跟著這樣來念。
“百姓不安”:老百姓都驚恐不安;爲什麼呢?有土匪常常來。“大臣謀叛”:大臣,就是一般做官的。謀叛,有的造反,變成“造反有理”。“疫氣流行”:疫,就是瘟疫。好像現在有的時候,就有傳染病,有疫氣流行,某一個埠變成疫埠啦!這個疫氣,你不要以爲單單是疫氣;都有疫鬼管著。疫鬼就放疫毒,人聞到毒氣,就生病了,就流行感冒。
“水旱不調”:水怎麼不調呢?或者應該下一個月雨,就下叁個月,把莊稼什麼就淹死,因爲水多了!我想你們不會不懂。什麼叫旱呢?本來應該下雨,不下,一天到晚也不下。
現在張果慧和譚果式都在這裏,我講講我的好運,你們給我證明一下,讓大家相信我,這不是講大話。香港每隔一個時候就鬧乾旱,有一年,半年多也沒有下雨,香港天天都製水,沒水喝。我那個西樂園,本來沒有水,因爲造成西樂園,那個地方就有水,水是從石頭縫流出來。最初來水的時候,給我很多的麻煩。什麼麻煩呢?左右鄰居都來搶水。一看我這個地方有水,這個也來搶,那個也來搶,水桶一擺,擺二十幾個在那預備搶水。以後我沒有法子,用鐵線網把它就攔上;攔上了,水就沒有人來搶啦!張果慧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個時候,六個月沒有雨下,我的水也不來了!山上的水來得很少,並且硫磺味很大很大的,簡直不能吃。這個時候,你記得劉果娟嗎?
我那時候給劉果娟下個命令,說:“在叁天之內,你要給我求下雨來!你天天要念佛,如果你求不下雨來,以後就不要來見我。”我和她是這樣說的。劉果娟就慌張了,她最怕的,就是不見師父;怕不見,所以什麼都可以,她時時都要來見師父。這個老弟子慌張了,就天天拿著一串念珠在那兒念;忙著念〈大悲咒〉,大約叁天連飯也都忘了吃,她怕求不下雨來。
在那半年多,香港所有的佛堂、廟宇、齋堂,…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