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P20

  ..續本文上一頁不要吃飯啦?飯當然要吃;吃什麼飯呢?吃這個法華飯;你拿《法華經》,就當飯吃。

  你們在飛機上,我告訴你們,不要害怕,你有楞嚴肉吃飽了,大悲酒喝足了,法華飯也吃飽了,什麼也不怕;那個飛機,就應該出事,也沒有事了!因爲有這叁種的寶貝保護著,加上你們五個人,就是四種寶貝。所以不要害怕的!但是你若明白我對你們說的這個道理,你才可以喝這個酒,吃這個肉,吃這個飯;若不明白,就參一參!

  ※  ※  ※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菩薩摩诃薩。名字何等。善能宣說如是陀羅尼。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亦名撚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于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爲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衆生故。現作菩薩。

  “阿難白佛言”:阿難,是佛的堂弟,斛飯王的兒子;他在佛教裏頭是多聞第一。什麼叫多聞呢?就是聽得多,記憶力也是第一。他啊!聽過一遍,就永遠也不會忘了。爲什麼他記憶力這樣強呢?就因爲他過去生中修定力,修得很多。因爲定力充足,所以他就不散亂;不散亂,于是乎,聽一遍就永遠都記得了。所以佛說的經典,阿難是一字也沒有忘記,就全部都記載出來。阿難和佛的相貌差不多,佛有叁十二相,阿難有叁十相好,所以他的相貌也特別圓滿。阿難的名字,在梵語翻譯過來,叫慶喜。因爲什麼慶喜呢?因爲阿難出世的時候,正是佛成道的這一天;佛成道,他也出世了,所以就叫慶喜。阿難對佛說了:

  “世尊”:什麼叫世尊呢?世是世間;尊是世出世之尊,是世間、出世間最尊貴的。“此菩薩摩诃薩”:這一位大菩薩,“名字何等”:他叫什麼名字呢?“善能宣說如是陀羅尼”:他善于演說像這樣的總持神咒。宣說,就是宣傳、宣述而說出來;如是陀羅尼,就是前邊所說的陀羅尼。“佛言”:釋迦牟尼佛答覆阿難說,“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這位菩薩的名字,就叫觀世音自在。觀,就是觀察,也就是用他能觀的智慧來觀察。觀察什麼?觀察世界的音聲;世界的音聲,也就是所觀的境界。他所觀的境界是什麼呢?一切衆生種種的境界;所有善的衆生、惡的衆生、強的衆生、弱的衆生,種種色色;一切衆生的音聲,是他所觀之境。以能觀的智慧,觀察所觀的境界。可是在這個時候,要是沒有定力,那怎麼辦呢?因爲他有大定,所以就得自在;這自在是什麼?也就是定力的表現。若沒有定力,就不自在;不自在,就被八風所轉了。

  這八風,講過很多次,我不知道各位記得不記得?不妨今天再把它講一次。八風,就是八種的境界。沒有定力的人,就隨著八種境界跑了;有定力的人,就不被這八種境界所轉動。以前蘇東坡和佛印禅師兩個人打機鋒,蘇東坡天天在江南堰參禅打坐,覺得自己的境界最高了。啊!覺得自己坐到金蓮花上,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唉!這種境界是再高沒有了!就寫了一首詩,說: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稽首天中天”,稽首就是叩頭。天中天,是佛;佛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在最高的境界上,也沒有再比佛高的;在最低的境界上,沒有再比佛低的。佛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沒有高,沒有低。蘇東坡就向佛叩頭,“毫光照大千”,他覺得自己放起光來,這種光,照天照地,照著叁千大千世界。然後他就說了“八風吹不動”。八風是什麼呢?現在在這兒給你們講一講。八風是稱、譏、苦、樂、利、衰、得、失;也有說是毀、譽的。

  稱,就是稱贊你。譬如稱贊你說:“某某居士,你真發大菩提心。啊!你真是大護法,你這個功德,可是太大了!”啊!左一個高帽子,右一個高帽子,就不知給你戴多少高帽子,戴得頂到天上,把叁十叁天都頂破了!到了叁十四天。你這時候,覺得:哦,我是不錯的!要不然他怎麼贊歎我?你這一想,心裏就手舞足蹈的。什麼叫手舞足蹈?就是手這麼來回擺起來,足也就好像跳舞,跳起來,又跳起來。這就被風吹起來了!被這一股贊的風、稱的風,把你吹到虛空裏頭去了!本來你戴這麼高的帽子,再往虛空裏一跳,就到半天雲裏。這是有一股稱的風,把你吹起來了。

  譏,就是譏諷你,譏刺你。什麼叫譏刺呢?你學佛法的,他就說:“是啦!他是學佛的人,這是最好啰!”這拉著長長的聲,就好像一把刀紮你的耳朵似的,這叫譏,譏諷。總而言之,你不願意聽這個道理,他就這麼樣講,把你耳朵紮得唏哩咕噜的,就覺得不舒服了;不舒服就走了,就發脾氣了;脾氣一發起來,無明火起叁千丈。這就是一陣譏的風,吹得你發了脾氣。

  苦,就是很苦很苦的;不是吃苦的東西,是覺得所遭所遇非常的苦。這一苦,就著急;一著急,就上火;一上火,幾乎把身上的血都燒乾;燒乾了,就口也苦,牙也痛,耳朵也痛,耳朵也聾,什麼病都來了!這苦風啊,把你吹得這麼多毛病都來了,又愁眉、有眼花、又耳聾、又牙疼。這就是苦!

  樂,就是快樂的事情。所遭所遇,都是很歡喜的人,人人都對你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住得也好,出入又有小嘟嘟車周圍跑;所以這個時候,很快樂的。這一快樂,也就忽忽悠悠的,把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也忘了!樂以忘憂。這都是樂的風吹得就迷糊了,好像成仙成佛那麼樣。當那時候,他也不再修行了,就因爲快樂啊!快樂也是一個風,所以你們不要以爲快樂就很好。

  利,就是利益,得到利益。你買了股票,買的時候是五百塊錢買的,啊!沒過叁天,就漲了四倍,值二千塊錢,就得到利益。覺得:哦!這回我可發財了!這也就被風吹動了。

  衰,就是衰敗了。這裏有一百間大房,也不知火從什麼地方來的,一百間的 buildings(建築物)給燒掉了,就是衰,這也就不樂了。

  得,就是得到。走到路上,撿到五百萬塊錢,就得到啦!很高興的。

  失,他得到了之後,不久又失去了,所以又不高興了。一忽兒高興,一忽兒又不高興。

  毀,就是毀謗;譽,也就是稱贊你。毀譽和稱譏差不多的,所以換了稱譏。你如果沒有定力,就會被這八風吹動;你要有定力,八風來了,你也不動不搖,好像沒有這回事,這叫八風吹不動。

  蘇東坡自以爲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他端坐在紫金蓮上,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種的境界,啊!非常的高妙,自己覺得真是妙不可言。于是乎寫下來,送去給佛印禅師,請佛印禅師印證他是不是開了悟。佛印禅師很好玩,派了一個侍者,送了這首詩回來;什麼也沒有講,就在詩後邊,批上四個字。這四個字並不怎麼高深,人人都懂,就是:“放屁!放屁!”。蘇東坡一看,啊!我作這麼好的詩,你怎麼說我是放屁?簡直混帳了!

  于是乎,不要八風,就一風,兩個屁就把他蹦起來了;從江南就過江北,來到金山見佛印禅師。一進門,氣洶洶的:“你這個和尚,怎麼罵人呢?”佛印禅師說:“我罵你什麼?誰罵你了?”“啊!我作這麼好的詩,這是我功夫的見地,我到這種程度上,寫出來這麼一首詩,爲什麼說我放屁?”佛印禅師說:“你已經八風吹不動了,怎麼被我放了兩個屁,就把你蹦過江來了呢?”蘇東坡一聽,哦!真的!就沒有話講了。都是自己沒有功夫;若有夠功夫,八風都不動了,爲什麼被兩個屁就蹦起來了?所以自己趕快叩頭頂禮,請禅師還要多多教誨,就回去用功去了。

  爲什麼他從江南到江北?就因爲他沒有自在。他若像觀世音菩薩那麼觀自在,就不會過來了!你說放屁也好,不放屁也好,隨你講什麼,好像沒聽見似的;那就有了功夫,佛印禅師就會佩服他。結果又被佛印禅師把他鬥倒,只差這一招,所以他就不行了。

  “亦名撚索”:這位菩薩總拿著一條羂索。四十二手裏頭,不是有個羂索手嗎?這就是撚索。撚索,就是總拿這個羂索。“亦名千光眼”:他的名字又叫千光眼。

  “善男子”:佛叫阿難,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他這種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威德神通力,“已于過去無量劫中”:已經在過去沒有數量那麼多的大劫裏邊,“已作佛竟”:他已經成佛了。“號正法明如來”:他的佛名叫什麼呢?他的名號叫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這一位菩薩,因爲不放下他的大悲願力──這是他還本照他以往所發的大悲願力,“爲欲發起一切菩薩”:他想令一切的菩薩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安樂成熟諸衆生故”:來安樂救度一切衆生的緣故。“現作菩薩”:所以就現作菩薩。他本來是正法明如來,現在示現觀世音菩薩。

  汝等大衆。諸菩薩摩诃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汝等大衆”:你們現在,在法會和沒有在法會的一切大衆。“諸菩薩摩诃薩”:一切的菩薩和大菩薩。“梵釋龍神”:梵,大梵天王;釋,就是帝釋。大梵天王,是在天上一個清淨的梵王,很自在的,又叫大自在天。帝釋就是帝釋天,也就是天主教所謂的天主;在〈楞嚴咒〉上,他叫因陀啰。“南無因陀啰耶”,就是指這個帝釋。龍就是天上的龍;神,一切的神。“皆應恭敬”:都應該恭敬觀世音菩薩。“莫生輕慢”:不要輕慢觀世音菩薩。“一切人天”:所有一切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常須供養”:應該常常來供養觀世音菩薩。“專稱名號”:專心來稱揚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得無量福”:能得到無量的福德。“滅無量罪”:能滅除無量的罪業。“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在臨命終的時候,一定會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裏邊去。因爲觀世音菩薩的師父就是阿彌陀佛,你念他徒弟的名字,將來你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去。

  佛告阿難。此觀世音菩薩所說神咒。真實不虛。若欲請此菩薩來。咒拙…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