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看。那麼也就是不合乎規矩的,他就不看;合乎規矩的,他才看。
第四、不生染心。染,就是染汙的染。怎麼叫不生染心呢?阿難尊者隨著佛到天上去,或者到龍宮去,或者到阿修羅宮殿裏去,見著那個天女,或者阿修羅女,或者龍女,生得非常美貌,但是他不生這個欲心,沒有這種淫欲心生出來,所以這叫不生染心。
第五、阿難尊者知道佛入定的時候入的是什麼定,其余的比丘就不知道。所以這是第五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第六種,阿難尊者知道佛在定中來教化所有的衆生。一切衆生得到哪一種的利益,阿難尊者都知道,知道衆生所得的利益。
第七種,佛所說的法,阿難尊者完全都了解,都明白。這第七種的不可思議的境界。
第八種,阿難尊者他法不再問。他所聽過的佛法就永遠記得,不需要再向佛來請問。
所以,阿難尊者有這八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那麼其余的尊者呢,就沒有他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方才所說“不受別請”,這個出家人,在沙彌的時候,不能說自己想要吃東西就去吃去,自己想要喝就去喝去,必須要和大衆一起。譬如,吃飯的時候,不能自己單吃。就是沙彌、比丘都是一樣的,不能和大衆住在一起,但是自己單獨地我一個人單吃,不可以的!甚至于喝茶,也不能自己單獨地喝,要和大家一起。共同生活在一起,大家都一樣的,不能自己做一個特別的樣子。甚至于吃一個蘋果,大家要沒有吃這個蘋果,我自己不能吃。吃這個橘子、橙子,一切水果都是一樣的,甚至于一塊糖,一般人沒有吃的東西,我不能單吃。
關于坐禅呢,也是這樣。大家坐禅打坐,我也要打坐。打坐,也不能打旁人的閑岔,或者人家那兒坐著,正如如不動了,你這個地方動動彈彈,搖搖晃晃的,弄出來很多的聲音,令其他人也不能入定的,或者正在坐坐,又起身跑了。這都是犯規矩的地方。
本來坐禅,先要止靜,敲叁下木魚之後,不要說人不可以走,就是韋陀菩薩也是站那兒,一步也不准動的;就是其他菩薩在這兒也是不可以動的。爲什麼?你一動,令其他人功夫不相應,或者不能入定,那麼你這罪過是無量的。所謂
甯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一千條江裏的水呀,我可以把它搖動了,可是修道人的心,你不可以令他搖動。所以在打坐的期間,叁槌魚子(木魚)止靜之後,在沒開靜之前,是不可以隨便出動靜的。如果有必要的事情,也要走路輕輕的,一點聲音也沒有,不令旁人聽得見。你就移動自己打坐的坐凳,都要輕輕把它拿起來,不能在樓板上來回這麼一拉,拉出很大的聲音。如果你在這些個地方不自己檢點自己,這就是造罪無量的地方。
所以呢,這個做比丘、做沙彌都不能受別請,不能別衆食。譬如大家沒有吃,你就吃,這叫“別衆食”,和大家不同。這都是不合乎規矩的。不過有的地方,以前不知道,那麼有犯過呢,不管它。現在知道這是錯誤,就不可以再犯!做比丘、做沙彌的,晚間大家都休息了,這個時候也不可以隨便到街上去跑去,不可以各處去跑的。這個做比丘的,所以要常隨衆,隨著佛而住,不能自己願意怎麼樣跑,就怎麼樣跑的。這是這個阿難尊者,有這八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羅睺羅。
這個羅睺羅是佛的兒子。釋迦牟尼佛做太子的時候,他的父親淨飯王就怕他出家,所以很早就叫他結婚了;結婚,太太就是耶輸陀羅。那麼以後,佛十九歲就出家了。在佛臨走的時候,他太太就向他要兒子,說想生個兒子。于是佛就用手這麼一指,耶輸陀羅就有孕了。
佛出家,在雪山打坐六年,這個羅睺羅就在他母親肚裏住了六年。住了六年,所以他這個名字叫“覆障”。怎麼叫覆障呢?覆,就是遮覆的覆,蓋覆的覆;障,就是業障的障。因爲羅睺羅在前生,把老鼠洞給堵住了,塞上了六天,所以他出世的時候,就受在母腹裏六年的果報。這就是因爲他堵老鼠洞堵了六天,所以受這六年的胎障之苦。這個羅睺羅一生出來,給他母親就找來麻煩了。
找來什麼麻煩了呢?因爲這個淨飯王發了脾氣了,一般的釋種裏頭也都不高興了,說:“豈有此理!也沒有丈夫在家裏,就生出個小孩子來!你說,這要不是這個女人不守規矩,怎麼會有小孩子呢?!一定是耶輸陀羅不守規矩,引誘有情人(情人,就是boyfriend),才會有小孩子呢!如果沒有這個情形,佛已經出家六年,她怎麼會生的小孩子呢?”所有淨飯王這個家族裏邊都不高興了,說這是個壞女人。有一個宮人就對人解釋說:“不是,她真守規矩,連大門不出,二門不入的,一天到晚都在家裏,沒有和男人接近過,這個孩子的確是太子的兒子。”但是大家也不相信。
大家不相信,就要殺這個耶輸陀羅,又要把她打死,又要把她用火燒了……。最後決定用火把她燒死,連耶輸陀羅帶的這個小孩子,兩母子一起都給他燒死。當時這種專製就這樣子。于是在這地裏挖了一個坑,裏邊就弄上火,點著火在這坑裏邊,預備把耶輸陀羅和羅睺羅推到這火坑裏頭去,用火把他們燒死。燒死,隨著就埋到這個坑裏,預備這樣子。
耶輸陀羅在這時候就發願了,說:“一切的天神地祇,你們現在都應該顯一顯靈。這個孩子如果是悉達太子的,那麼我們母子倆在這火裏頭,就不應該被火燒死。如果不是他的,真是我不守規矩的話,那麼可以把我們母子倆都一起燒死!”發了這個願之後,就抱孩子跳到這個火坑裏頭去。一到火坑裏,你說怎麼樣?哈!不可思議的境界就出現了。本來是火坑,但是變成水池了!在這個火裏頭,又長出一朵金蓮華來,這個母子兩個人都站到這個蓮華上,一點也沒有損傷。所以大家才知道,哦!這個不是偷漢子有的小孩子,這真正是佛的兒子。所以大家才沒有毀謗了。
等佛成佛了,回到王宮的時候,耶輸陀羅就叫羅睺羅送歡喜丸給釋迦牟尼佛。由這個大家一看,因爲耶輸陀羅如果是偷漢子有的小孩子,她一定會怕佛的;現在她也不避忌,抱著小孩子送給佛,佛也就把這小孩子抱過來。那麼這樣子,大家才知道,這個兒子真正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兒子,是非常有道心的,非常用功的。所以他在諸大弟子裏邊,他是密行第一。怎麼密行第一呢?他隨時隨地都用功,但是沒有人知道他用功。他用功,不是說各處想挂一個招牌,叫大家知道他用功修道。不是的!他是秘密用功,甚至于到廁所裏邊去,他都可以入定。一般人在廁所裏,那個氣味很不好的,不願意在那兒;他在那個廁所都可以入定。隨時隨地他都可以入定;他的密行,一般人不知道,所以這叫密行第一。
那麼說起來啊,雖然說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但是釋迦牟尼佛不只這一個兒子。有多少個兒子呢?有叁種的兒子:
一、真子。第一種的兒子叫“真子”,真是佛的兒子,不是假的,是真的。誰是佛的真兒子呢?你看經,常常看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爲上首”,這“法王子”就是佛的真子。這是說的一切菩薩。
二、內子。一切的阿羅漢,雖然他們悟明白偏空的理,而沒有得到中道的理,這叫佛的內子。在中國說“內子”是講自己的太太,但是這裏這個內子,就是內裏邊、家裏頭的兒子。
叁、外子。佛有很多的外子。外子,什麼叫外子呢?就是一切的凡夫,也不懂修行,在這兒顛顛倒倒,這都是佛的外子。
所以,佛是我們衆生的大慈悲父。我們應該趕快回家找這個大慈悲父。若找不著這個大慈悲父,在《法華經》上說著,我們就是變成了窮子;若找著這個大慈悲父呢,佛的家業我們都有份的。
憍梵波提。
這個尊者的名字很奇怪的,“憍梵波提”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叫“牛呞”。這“牛呞”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好像牛那麼吃草。牛吃飽了草,在躺到地下,它這嘴裏總嚼,一邊嚼,一邊那麼呼嗤呼嗤地喘氣,嚼這個草,那麼喘氣,這就叫牛呞。憍梵波提就叫“牛呞”,爲什麼他叫這麼個名字呢?就因爲在往昔之中,很久很久以前了,他見著一個老的出家人。這個老的出家人吃飯,吃東西就這麼嚼來嚼去;因爲牙也不好,大約也沒有力量,吃硬的東西就要慢慢來嚼,慢慢來嚼。
他這麼嚼,這個橋梵波提就說了:“你這個老比丘呀,吃東西像老牛一樣的!”只這一句話,你說怎麼樣?他毀謗這個比丘像老牛似的,果然他死了之後,自己就去做牛去了。做牛做了五百世牛,這回他就知道這個牛的滋味,牛的這種辛苦了。後來就遇著釋迦牟尼佛教他修行,他就修成證果了。
雖然證果,成了羅漢果,但是他還是這種習氣,牛的習氣不改,一天到晚總像牛吃東西那麼喘氣似的,所以名字就叫牛呞。釋迦牟尼佛看他這樣子,有這麼一個怪樣子,一天到晚都…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