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單看見人間的事情,而且天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見。
二、天耳通:不單能看見天人一舉一動的事情,並且天人一言一行,他都可以聽見。
叁、他心通:這個他心通,就是在彼此面對面的時候,你有什麼意念在心裏還沒有說出來,他就知道了,知道你心裏想要說什麼、想要做的什麼事情,這叫他心通。
四、宿命通:這個宿命通,不單知道你心裏所想像的事情,而且你前生是怎麼樣一個因果,也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叫宿命通。
五、漏盡通:我們所有的人都有漏,從上邊裝下去一點東西,從下邊就漏了,就好像那一個玻璃瓶子,底下有窟窿,你裝不住水了。你裝上一瓶子水,它就漏出去了。你那個窟窿若大一點,它漏得就快一點;窟窿若小一點,漏得就慢一點;若沒有窟窿呢,才能不漏。那麼這個漏盡通,就是沒有漏了。
我們人有什麼漏呢?你喝水、吃飯,變成大小便時,這也都是漏,這人人都知道這個漏。你歡喜生氣、發脾氣,這也是漏;你有貪心,這也是漏;有瞋心,這也是漏;有癡心,這也是漏;有慢心,這也是漏;有疑心,這也是漏──這都是漏。你有漏,就存在不住了。那麼這個漏盡通,就是把這一些個漏都沒有了。這一些個漏,就是所有的毛病。我們人沒有大病就有小病,沒有小病就有毛病;也就是說,你沒有大漏就有個小漏,沒有個小漏就有一個慢慢地漏的那種習氣。這個漏,講起來太多了。那麼現在沒有了,這漏盡通。
六、神足通:又叫神境通,又叫如意通。怎麼叫神足通呢?神足,言其你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鬼神也都不知道你有千變萬化的力量。神境通,言其到一切的境界都通達無礙。如意通,如意就是遂心如意,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你想上天?哦,就到天上了;你想下地獄?啊,跑到地獄裏頭去了;你想鑽到那個水裏邊去?喔!到水裏邊也淹不死;你想到火裏邊去?也燒不死;你想在這個房子裏邊不必走那個門,不必從門口出去,呵!你只要這麼一作意:“我要從牆這旁邊走出去”,這個牆也障礙不住你。怎麼能這個樣子呢?就是遂心如意嘛!這叫如意通,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只要你歡喜什麼,就可以達到你的願望、你的目的。
這個目犍連尊者,最初得到六種神通,他先得到天眼通,第一眼他就要找一找他的爸爸媽媽。爸爸,沒有那麼注意;對他的媽媽,他是很注意的,所以就先看看他媽媽到什麼地方去了。一看,啊!他媽媽在地獄裏頭呢!到地獄裏頭去了。爲什麼到地獄裏頭去呢?就因爲在生時,不信叁寶──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不單不信叁寶,而且還毀謗叁寶。那麼又殺生,又吃魚子,吃魚肉,專門吃魚子,傷的這個生命太多了,于是乎就墮地獄去了。墮地獄,啊!那個目連尊者,就拿一缽飯給他母親送飯去了。
到那兒,他母親哪,一個手拿著這個缽,另一個手就用袖子把這個缽遮上了它。爲什麼呢?她怕其他的餓鬼看見了,和她搶;因爲她貪心太重了。她有貪心,她才知道其他餓鬼也都是有這種貪心,所以把缽就遮上了;遮上了,自己就偷偷地吃這個飯。可是,雖然是一種好的飲食,她因爲業障太重,沒有法子吃得下這個飯。這個飯到到她口裏就變成火炭了,不單不能吃,而且把嘴都燒壞了。目連一看這種情形,啊!他雖然有神通不是嗎?可是這個神通也沒有地方使去了,沒有地方用了。用什麼神通也沒有法子把這個飯,不叫它變成火炭。于是回去求佛給想法子去了。那麼請求佛,佛就教他一個方法來救他母親。什麼方法呢?就是教他設一個“盂蘭盆供”。
這盂蘭盆供,“盂蘭盆”是梵語,翻譯的意思就是“解倒懸”,就是倒著挂起來這個人,那麼把他解開來。言其這個人在地獄裏變成餓鬼,就好像倒著挂起來一樣。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是佛歡喜日、僧自恣時,以百味飲食來供養十方僧,才能救他母親離苦得樂。于是乎,目連就照這樣做了,果然超度他的母親升天了;不但他母親升天,所有在地獄裏頭的餓鬼,同時都離苦得樂了。
有的人就問了,說是:“我不相信我們所吃的飲食,這餓鬼一吃,它就變成火了。”這個難怪你不相信,我以前也不相信,可是在這個宇宙間,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一言難盡,況且在這個宇宙以外的事情,那又怎麼能清楚呢?就拿這個水來講,我們人看這個水,是水;一切的畜生看這個水,也是水。可是天人,天上的人哪,看這個水就不是水了。是什麼呢?是琉璃。天人看這個水,是琉璃;可是餓鬼看這個水,又不同了。什麼呢?餓鬼看這個水就是火。爲什麼?這就是個人這種的業報所現。天人有天人的業報,人間的人有人間的業報,餓鬼有餓鬼的業報。所以,這是業力所現,就這個樣子。那麼目犍連,去請求佛救他母親,把他母親超度升天了。
摩诃迦葉。
“摩诃”也是有“大、多、勝”叁種意思。“迦葉”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大龜氏”。因爲他先人,看見一個大龜,背著一個圖,就依照這個來修道,所以就以大龜作他的姓氏。又叫“飲光氏”,飲光,言其他這個身上有一種光,把其他的光明都遮蓋住了。怎麼他身上會有光明呢?因爲在過去七佛的時候,他在毗婆屍佛那時候,有一座廟已經破爛了,佛像就在那兒好像露營似的,就是風也吹,雨也打,因爲這個廟上邊已經都破爛了。在這個時候,就有一個貧女人,很窮的這麼一個女人,她就發心要補修這個廟,來給佛像貼金。這個女人各處去找人幫助,向人家化緣,等化這個錢已經夠了,回來就請一個金匠來補佛的金身。補完了,金匠對這個女人就生了一種愛心,他向這個女人說:“現在,你補修廟宇,給佛安裝金身,這功德是很大的。可是,這功德不要你自己做,我們兩個人兩份做好了──你出金子,我出工,我也不要錢了。”
那麼把廟也補修好了,把佛像又裝金也裝好了,金匠就向這個窮女人求婚,于是乎兩個人就結婚了。結婚之後,因爲給佛像裝金的緣故,所以生生世世都身上有紫金光色。而在九十一劫之中,生生世世,他們兩個都做夫婦。在今生,這個迦葉生到摩竭提國,這是印度其中一個國家;等到這個迦葉二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母親就要給他定親結婚。他說:“我呀,一定要找著有女人這個身上有金光的,我才和她結婚;如果我找不著呢,就不結婚。”那麼以後果然就遇著,另一個國家有一個這樣的女,她的身有紫磨金色的光,所以他們兩個結婚了。
這是前因後果,由做這種善業感現,所以生生世世都身有金光。那麼,兩夫婦生生世世多數都是在一起修道,共同來研究修行的道理。在今生,這個迦葉出家作比丘,那麼他的太太也出家作比丘尼,叫紫金光比丘尼。
那麼他父親母親,也是在樹神的前邊求得這個兒子,所以他的名字又叫“庇缽羅”。庇缽羅,也是樹名。那麼這是摩诃迦葉。
摩诃迦葉在佛教裏邊,是占最重要的地位。因爲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有大梵天王來這兒給獻一個金蓮華。那麼釋迦牟尼佛,手拿著這個金蓮華示衆,在當時有百萬人天都在這個法會裏邊,誰也沒有什麼表示,唯獨摩诃迦葉破顔微笑,他就笑起來了。于是乎,佛就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心印法門,已傳給迦葉了。”所以迦葉尊者爲佛教的初祖,西天第一代的祖師。釋迦牟尼佛,把法傳給迦葉。
迦葉尊者到現在還仍然在世界上。他皈依釋迦牟尼佛,出家作比丘的時候,已經就一百六十歲了;等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叁百余會,他已經就有兩百歲了。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後,摩诃迦葉尊者就到中國雲南省雞足山入定。他在那兒入定,由佛入涅槃之後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了,有叁千多年了,可是他還是在那個地方入定。他入定做什麼呢?在那兒,他等著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出世的時候,把四天王所獻的缽,交給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那麼他所應做的事情才做完了。
所以在雞足山,很多修道的人都到那兒朝拜迦葉祖師去了,給迦葉祖師叩頭頂禮。在雞足山常常有叁種的光──有佛光,有金光,又有銀光。人到雞足山去拜的時候,如果有誠心,就會聽到山裏邊有大鍾,就會響的,自己會響。但是這個鍾響,可以聽見鍾的聲音,可是看不見這個鍾。這個鍾聲,在全雞足山幾百裏地以內都可以聽見,所以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個迦葉尊者,他在佛的弟子裏邊,有兩個第一:第一,就是頭陀第一;第二,就是年齡第一。所有佛的弟子,誰的年齡都沒有他大,所以他年齡第一。在佛的弟子裏邊,最吃得苦,最受得苦,最能修苦行,那就是迦葉尊者。頭陀第一,這個“頭陀”也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抖擻”,也就是打起精神來,勇猛精進。他行頭陀行。這叫苦行頭陀。
頭陀行,有十二種。這個十二種頭陀行,就是住持佛法的一個表現。若有人行頭陀行,佛法就久住世間;若沒有人行頭陀行了,佛法就該滅亡了。那麼,這十二種頭陀行都是什麼呢?就是所穿的衣服有兩種,食的方面有五種,住的有五種。所穿的衣服有兩種,第一種就是著糞掃衣,第二種叫但叁衣。
什麼是…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