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P9

  ..續本文上一頁夫,凡夫將來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你聽一聽這十二個頭陀行,對你將來是會有大用的。

  

摩诃迦旃延。

  

“摩诃”是大的意思、多的意思、勝的意思。“迦旃延”也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文飾”,文就是文章的文,飾就是裝飾的飾。文飾,言其這位尊者善于文飾,就是善于論議。他是論議第一。論就是辯論;議就是不可思議的議。這位尊者,他無論和任何人來辯論一定會得到勝利的。

  

有一些斷常外道和他來辯論,就說:“佛教裏的人說是有六道輪回,人死了還可以托生做人,互相輪回。我認爲這個理由是不對的。爲什麼呢?你說人死了會有輪回,再來做人,那麼我沒有見著一個人死了之後,再回來到家裏給送個信,所以你又怎麼能知道這個人死了還能做人呢?這是沒有根據的。我認爲人死了就像燈滅了似的,不會再有來生了;就是有來生,這也是個想像的來生,並不是真的,只是這麼一想,“啊!大約或者有來生吧!”這是人的一種假設之詞。”

  

這個尊者聽斷常的外道這樣一講,于是乎就對這外道說:“人死了,他有沒有回來,這我先不要答覆你。我問問你,譬如這人犯了罪了,被政府把他拿去放到監獄裏頭。這個人是不是願意回到家裏來就回到家裏來呢?還是不能隨他自己的便呢?”

  

那外道說:“哦!那人犯罪了,圈到監獄裏了,他就沒有自由了,所以不能願意回家就回家的。”

  

這個迦旃延說:“哦!你明白這個道理啦?人死了,到地獄裏不能回來,也就是像這個人犯了罪,到監獄裏不能回來一個樣的。在這個生的時候,到監獄裏頭不能自由回來;那麼人死了,到地獄裏,更不能隨便你願意回來就回來啦!”

  

這外道一聽,“啊!是呀,是有這麼個道理。你說這個對!可是到地獄裏的人不能自由回來,那要生到天上去,這個人是很自由的,怎麼也沒有看見在天上的人,回來給他家裏送個信,說:“我昨天已經生了天了,你們不要挂慮我了,不要挂著我!”也沒有人給家裏送信?那麼由這個證明,生天這個事情也是靠不住的,也是沒有的;要是有的話,爲什麼他不回來給他親戚朋友送一個信呢?”

  

迦旃延說:“你講得很有道理。可是!我再給你舉一個譬喻。這個人不小心掉到廁所裏邊去了,……”我們要知道,那時候的廁所不是像現在我們這個水廁,我們這種的廁所,當然人掉不進去的,沒有法子掉到廁所裏去;因爲這個廁所是小的,不是大的。那時候的廁所,是那種古老的糞坑。這個糞坑,上面躺幾塊板,那坑裏邊大約能有一間房子那麼大,就睡覺那個睡房那麼大。上面躺幾塊板,人就踩在那個板子上這麼大小便。那麼這個板,或者爛了,或者沒有放穩當,人到那個廁所上,就會掉這個糞坑裏了。

  

他說:“……譬如,有的人不小心,掉到這個糞坑裏了,從這個糞坑再出去;出了這個糞坑之後,會不會再認爲糞坑這個滋味不錯,再跳回來到那個糞坑裏。有沒有這個道理呢?”

  

外道說:“不會的!這人要是從這個糞坑裏出去之後,再永遠不會回到這糞坑裏面來了,因爲知道它這個氣味是不好的。”

  

摩诃迦旃延說:“人,在這個世界上,也就好像在一個糞坑裏一樣,這個氣味不好。等到生到天上去呢,就好像出了這個糞坑的人一樣,所以不會再回來的。假設他要回來,從這個天上再回來,也要經過一個時間。……”因爲什麼呢?天上一晝夜──忉利天就是叁十叁天了──這個一晝夜就是人間一百年了。四王天一晝夜是人間五十年;忉利天,就是人間一百年了。

  

摩诃迦旃延又繼續說:“譬如這個人生到天上去了。他最初生到天上,在什麼地方住,他要安排安排他家裏的事情,就過了一兩天時間。等到第叁天就叁百年了。這叁百年的時間,他再回來,你早已經死了,你怎麼能知道他回來呢?所以,這你沒有法子知道。”

  

這個摩诃迦旃延,他的辯才是這樣子。所以一般的外道──斷常外道,執斷的、執常的這個外道,和他一辯論就輸了,不會勝利的。

  

這位尊者的名字“迦旃延”還有一個意思,叫什麼呢?叫“扇繩”。扇,就是一把扇子的扇;繩,就是一條繩子的繩。因爲這位尊者在他出世沒有很久,他的父親就死了;他父親死了,他母親就想要改嫁,去重婚了。可是因爲有這個兒子,就好像一條繩子把她絆住了,她不能走了,所以他有個名字就叫扇繩。

  

他又有一個名字叫什麼呢?叫“好肩”。因爲他那兩個肩膀,生得非常美麗、非常好看,所以叫“好肩”。又有一個意思,叫什麼呢?叫“好思”,就說他思想最好。爲什麼他思想最好?因爲他有辯才,辯才無礙。這辯才,有四種辯才:

  

(一)法無礙辯:說法很有道理。

  

(二)義無礙辯:講這個意思沒有窮盡。

  

(叁)辭無礙辯:辭就是言辭的辭,他說話說得言辭沒有障礙。

  

(四)樂說無礙辯:這個說法,樂說無礙辯。

  

他有這種種的無礙辯才,所以在諸大弟子裏面,他是論議第一。

  

摩诃俱絺羅。

  

這一位尊者就是舍利弗的舅父。“俱絺羅”也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大膝氏”;言其這個家裏的人,膝蓋都很大,所以就叫“大膝氏”。他也是善于辯論;因爲想要勝過他的外甥,所以到南印度去學外道的論議,學這種外道法。他吃飯,也是很快把飯就吃完;喝水,很快就把水也喝完了;一天到晚都是學習外道的典籍,就連剪手指甲的時間都沒有了。沒有時間來剪手指甲、來修飾他的容貌,所以手指甲長得很長很長的,一般人就叫他叫“長爪梵志”。他這種因緣,在前面已經講得差不多了,所以現在不必再詳細講他。

  

離婆多。

  

“離婆多”是梵文,翻譯過來叫“室宿”,因爲他父親母親向二十八宿這個室宿的星星來祈禱,求兒子;生了這個兒子,所以就叫室宿。

  

這位尊者,又有一個翻譯的意思,叫“假和合”。什麼叫假和合呢?因爲這一位尊者,有一天就到外面去遊玩;遊玩呢,天色就黑了,回家大約是也來不及了,並且各處玩,玩了一天也很辛苦了,很疲倦了,于是乎在路邊上有個亭子,他就在亭子這兒睡覺,想就在這兒睡一宿。

  

在這一想睡覺的時候,就來了兩個鬼:一個大鬼,一個小鬼。這大鬼身量大得不得了!這個小鬼呢,身體小得很小。大鬼,哦!青臉紅發,巨口獠牙,那口非常大,牙呢,像那個象牙支到嘴外邊,很難看的。嗐!一看見那個樣子,就恐懼得不得了。這小鬼,長得樣子更醜陋,啊!七八家子都搬到一起去了,他眼、耳、鼻、舌、口,都長到一起了,很難看的!這兩個鬼擡著一個死屍,就問這個離婆多說:“你說,我們兩個人吃這個死屍好啊?是不吃死屍好?”意思間,他若說吃死屍好,這兩個鬼就要這樣說:“啊!你說我們吃死屍好,這你是叫我們吃死屍,我們單不吃死屍,我們要吃你。”意思間就這樣子。這個若說不吃死屍好,那麼兩個鬼,一個大、一個小沒有東西吃。呵!還是要吃他。所以無論他怎麼樣說,自己也要被這兩個鬼給吃了。

  

他在這個時候,也不說吃好,也不說不吃好。他就不答覆他們這個問題;不答覆這個問題,這個大鬼就把死屍的兩條腿就給吃了。這個小鬼,就把這離婆多的兩條腿,給用力一抻,就給抻下來了,把死屍的兩條腿給補上。那個大鬼又吃死屍兩個胳臂;胳臂給吃了,這個小鬼也把離婆多這兩個胳臂給拉下來,又補到這個死屍身上。啊!這個大鬼把死屍給吃完了,小鬼也把這個離婆多的身體都給撕開了,又把這個死屍給補起來。他自己現在就這麼一想:“哦!我現在沒有身體了,我的身體被小鬼扯了,補到這個死屍上了。我現在就沒有身體了!”

  

第二天,他就各處走;走,見著一個人就問說:“喂!喂!喂!你看看!我有沒有身體啊?”這個人看看他,什麼沒有身體呀?也不知道他是說的什麼,你明明有個身體,怎麼要看看你有沒有身體了?啊!碰著一個人,他就這麼問;碰著一個人就這麼問,說:“哎!你看看!我到底有沒有身體啦?我這個身體……?”自己不知道有沒有這個身體,就問人。見著一個人問一個人,見著一個人問一個人,把通街的人,弄得人人也都不敢接近他──看!這個發癫狂的人!這個人……!──也不敢接近他。但是他問人,各處問;問來問去,見著兩個和尚,就問:“喂!你們這兩個沙門,你們看看我有沒有身體啊?”

  

這兩個沙門,是誰呢?就是兩個證果的阿羅漢。一看,哦!這個人現在的因緣快成熟了,將來要證到無我的法身了。于是乎,就對他講:“這個身體,本來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別離而滅的;也沒有一個是你,也沒有一個不是你。”這麼一說,哦!他開悟了,于是乎就出家了;出家,就證果了。所以又名叫“假和合”。那麼這是離…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