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理如法的使用方式,讓念珠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助緣功效。
八、念珠的開光與功德
念珠作爲佛教的主要象征及表法之物,是每個佛門弟子不可或缺之物。當我們手持念珠時,就會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心裏就會不由自主地對佛珠産生如同對佛陀一樣的恭敬心,會情不自禁的念佛持咒。心存一份恭敬心,自然就得一份的功德;心存十分的恭敬心,就得十分的功德。正因爲念珠可以與行者形影不離之方便,能起到時時監督鼓勵行者之功效,所以,其是佛教中最爲普及並廣泛使用的法具。
任何一件法器在沒有開光之前,僅是一個具佛法形象的物件。“開光”是憑借開光者虔誠的祈請與禅定的等持力,將諸佛菩薩無處不在的大悲加持力注入到這些具有表法的物件之中,等同于賦予了它精神與力量,使之具有一定加持能量的生命力。
開光後的物件才稱得上法器,因此真正具備了正能量的威力,這樣攜帶和使用才能使行者增定力、辟邪魔、增精進、長智慧。所以,一串新的念珠最好在祈請具德上師或善知識開光後再佩戴使用,唯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功效。
開光時,加持者需持誦《馬頭明王驅邪儀軌》叁遍,及念修各自本尊的開光儀軌加持,並在其基礎上加念緣起咒叁遍,以此圓滿加持。
倘若暫時找不到善知識,自己也可按以下方式對念珠開光。
首先,祈請觀想馬頭明王,念誦驅邪咒叁遍:
嗡 松巴呢 松巴呢 吽 嗡 哲哈那 哲哈那 吽 嗡 哲哈那巴呀 哲哈那巴呀 吽 嗡 阿那呀 吙般嘎彎 呗呀然匝呀 吽 呸
然後,對念珠吹叁口氣,心中觀想驅除了念珠上的不淨之物;接著念誦念珠加持咒(至少27遍以上):嗡 惹則惹瑪 劄爾哇 達呐 耶梭哈
邊念誦邊觀想著皈依、發心,並祈禱諸佛菩薩加持念珠。
最後,念誦叁遍:嗡 班匝 RA洽 RA洽 吽吽 呸呸 梭哈
並觀想諸佛菩薩之加持已置入念珠,念珠所在處不被邪魔所侵害,以此圓滿加持。
念珠在行者長期持咒念佛的過程中,被反複地搓撚的同時,累積的磁場效應賦予了它相應的力量。它是行者的增上緣,起到幫助和護佑行者的功能。對于修證有一定正量的行者而言,則可以藉此幫助和護佑他衆,這就是很多上師們都喜歡用自己的念珠去加持弟子和信衆,幫他們祈福消災的緣故。
九、念珠之誓言
念珠作爲法具有它特定的表法意義,特別是在接受本尊法及本尊灌頂後,我們必須守持誓言戒。其中念珠之誓言包括根本誓言和分支誓言兩個方面。
根本誓言有二:
其一, 接受灌頂及本尊教法的行者,必須形影不離貼身攜帶念珠。念珠可離身的時間,以不失人體體溫爲標准。因爲按密法的要求,有護持密咒和手印不間斷的誓言,所以鈴杵不可離身。但由于金剛鈴杵太大,攜帶不方便,而念珠弟子珠上之小鈴杵,則可作爲象征和標志。因此,攜帶念珠就成了不毀壞誓言的標志。
其二,不可以讓毀壞誓言、誹謗上師的人觸摸自己的念珠。
分支誓言有七:
其一,不佩戴沒有開光及加持過的念珠;
其二,不可以把自己的念珠當炫耀品去展示;
其叁,接受本尊法後,不可以讓誓言不同,即非同門師兄觸摸自己的念珠;
其四,不可以將念珠做佛法之外的計數之用;
其五,不可以將念珠當作飾品;
其六,不可以隨意將念珠放置于不淨之處,或跨越其上;
其七,如有個別珠體破損,或者缺失的情況,需更新補足後方可佩戴使用該念珠。對于破損的珠子必需放入火供供品之中,供養智慧本尊。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念珠的九個方面,對佛珠進行較系統的闡述。如需做進一步的了解,敬請詳讀佛珠的有關經典,諸如《木槵子經》、《陀羅尼集經》、《守護經》、《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
在此想強調的是,一方面,我們應該如理如法,謹小慎微地佩戴使用念珠,讓它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助緣增緣的效應;另一方面,一定要搞清楚,念珠作爲我們修行的助緣工具,讓它能發揮效應的並非是那些細節,而是我們的心。無論念佛也罷,持咒也好,若離開專注而虔誠的心,一切作爲都將形同虛設。正如“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心系諸佛,珠可助道”。
在文章結束前,最後就從事生産、銷售佛珠及佛教産品是否有過失,這一富有爭議的話題做一個闡述。很多人都認爲從事有償生産、銷售佛珠及其他佛教産品的人是有罪過的,認爲他們違犯了皈依戒。包括很多從業者本人都自認有過失,往往在人前擡不起頭。其實,這個結論不能一概而論。
正確地說,如果從業者如理如法的生産和流通,合情合理的收費,不僅不會有任何過失,還會有傳播佛法之功德。而真正有過失的,是那些不如理如法生産,不合理定價,想從中謀取暴利的從業者。希望看到此文章的念珠生産者和推廣流通者,一定要如理如法的生産,合理的定價,爲自己、後代以及更多大衆集福、造福!
以上所有觀點不依循個人觀念,皆以經典及傳承爲依據。
昂江紮西初稿完成于2014年元月短期閉關前,定稿于2014年正月初一日。
《細解念珠(昂江紮西仁波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