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加行通往正行▪P2

  ..續本文上一頁這樣的差別。因爲現在好多人都說:“什麼都不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是空的,如虛空一樣。”說是這麼說,但是我懷疑。若是沒有真正唯識與中觀的基礎,能懂這個嗎?什麼叫“如虛空般”?不是什麼也沒有。空性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你看六道輪回裏有這麼多衆生,不都迷在這裏嗎?沒有明白空性。若是明白空性就OK了,就不用六道輪回了。但是,哪有那麼容易啊!

  諸佛菩薩、曆代祖師們千辛萬苦,經曆了那麼多的艱難和困苦,最後才證得,哪有舒舒服服一下子就明白的?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裏講的,真是懷疑啊!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經過叁大阿僧祇劫積累資糧、消除業障,最後在菩提樹下才成就。不用說佛陀在叁大阿僧祇劫過程中所經曆的艱難困苦,就是現在經常說自己明白了、證悟的人,連佛祖在恒河邊苦修六年的經曆都沒有,舒舒服服的怎麼能輕易成就呢!所以大家不要執著,雖然有時候有妄念和分別,心不容易定下來,通過這樣的磨煉,最後才能定下來,都能練成自在與禅定的境界,就是需要我們分別的時候可以分別,在不分別的時候可以不分別。若練成這樣,就怎麼都可以了,就自在了。

  若是你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像瘸子一樣,只會坐,不能走,這樣不行。要想達到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境界,不動能行嗎?爲什麼說寂止和勝觀雙修呢?寂止是定,勝觀是慧,定慧雙修,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定沒有慧不行,就像剛才講的瘸子那樣,只會坐,不會走,那是錯誤的。其實我們真正有禅定了,不是只在那禅定,它是心態自在,要分別的時候什麼都能分別出來,不分別的時候就可以不分別,入定出定自在,沒有一點挂礙,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禅定功夫。這要通過磨練才行。

  有些人說:“這不是著相嗎?”觀想哪是著相?還有些人說:“這不是分別嗎?”是分別而不分別,其實一個意思。若是真正明白了,若你不分別,那也是錯誤的,分別而不分別,成爲一體了。若是有分別和不分別這樣差別的時候,還是分別。你執著“不分別”,還是分別。分別也不分別,不分別也分別,一體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平等。著相和不著相也是一個意思,

  偏見叫著相,不偏見不叫著相。著空相也是著相,著無我的相也是著相。比如說《入中論》裏講十六種空性,這裏空性也是空性,無我也是空性,都是空,沒有不空的,但是這個空也沒有落入空邊。現在我們用思想、言語去衡量或講述,只能這樣以輪換交替的方式抉擇大空性,沒有別的辦法。應成派最後沒辦法了,說“我沒有承許。”他爲什麼沒有承許呢?他想抉擇大空性,但是他通過語言把有邊抉擇爲空的時候,就落入無邊了,然後將無邊抉擇爲空性的時候,又落入有邊了。

  言語就是這樣,分別的。但是這個時候他沒有辦法了,就說自己什麼也不承許。他將有邊抉擇爲空性的時候,他不承許無邊,將無邊抉擇爲空性的時候,他不承許有邊。言語都落到邊上了,但是在觀點上他不承許任何一個邊,他就以這種方式抉擇大空性。最終還是應成派的觀點比較究竟。自續派沒有做到這個,只能將有邊抉擇爲空,無邊、有無邊、非有非無邊這叁邊沒有抉擇爲空性。所以空性就是這樣,雖然是分別,但你這樣去做,這也是基礎,所以大家不要著急。若你實在是等不了,實在控製不住自己,我也沒有辦法,那你先盲目地跑一圈,我是不會攔你的。

  我的意思是先別著急,先把基礎打好,尤其是四外加行要修得紮實一點,這對我們的修行幫助太大了。我現在有時候自己也經常反省,爲什麼我們經常犯毛病?主要是因爲四外加行修的還不夠堅固。四外加行的內容學修好了,還能懈怠嗎?還能這樣經常犯錯誤嗎?不會的。雖然偶爾也會犯錯誤,煩惱一起來或是習氣一上來,也有控製不住的時候。但是不會這樣頻繁。因爲有因果正見,敢嗎?犯墮罪有四種因,最後兩個是煩惱和習氣,雖然明白,雖然也很深信,但是煩惱一起來,習氣難改,不知不覺就犯錯誤了。這很正常,但是不可能經常犯錯誤。

  我們現在有些人雖然在修法的行列中,但是往往都在犯錯,都在犯這些粗大的戒律。這是因爲什麼?就是沒有輪回正見和因果正見。學佛修行這麼多年,到現在連出離心都沒有生起來,還留戀著世間,還放不下紅塵,還總想這個,想那個,這都是因爲沒有懂得和深信輪回。若你真的深信六道輪回,還會留戀嗎?還會貪著這些嗎?這些真的是太重要了。還有“壽命無常”和“人身難得”講的就是佛教的人生觀,你首先得明白,什麼是人生觀?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什麼是今生真正的利益?這也是很重要的。無常更重要。

  以前那些噶當派的大德高僧,好多都是專修無常法的。剛開始我不明白,現在我真的越來越感覺到無常真是太重要了!要是把無常法修好了,一切都在其中了,其它都不難了。若是把無常修好了,真切了知一切都是無常的,尤其是生命。我前幾天玩了一些泡泡,真的感覺生命就像水泡,剛開始很漂亮,在那漂、漂、漂……突然“啪”的一下就無影無蹤了。人的生命就是這樣。

  那些大德高僧經常講的是每一個刹那。刹那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不是很清楚,那我們就用秒來形容。每一秒都是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若是這樣想,那還有什麼啊?隨時都會死。我講過,雖然我們不能逃避死亡,但是可以做好准備。做好准備就是隨時都迎接死亡。死沒什麼可怕的,人死靈魂也不死,死的是這個軀殼、這個身體。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我所有,我所有是什麼意思?你看這衣服是我所有,這不是我。這個衣服舊了,破了,我可以換一件新的。這個穿膩了或覺得不合適,我可以換一個更合適的。身體也是這樣,它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人死了就像換件衣服,舊了、老了、有病了就換一個。若是這樣去看待死亡,准備迎接死亡,那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就徹底消除了,就能死得安祥,當下就解脫了。

  其實,你若是明白,真是這樣。我們有時有疼痛的感覺,那是因爲太執著了。就像我們喜愛的衣服一樣,我特別執著這件衣服,覺得這對我太重要了,若是別人偷走了或是弄壞了,我就會心疼,就會煩惱。若是不把它當回事,有也行,沒有也行,還有其它衣服或者再做一件,再買一套,像這樣不去在乎,就沒有事了。身體也是一樣,你若是去執著,覺得這是我的,連碰一下都不行,“這是我的身體,不許碰;這是我的身體,不許說。”太執著了!別人說一些自己身體上的缺點,就特別難過、生氣,像這樣過度執著就會受影響,身體稍微有一點點病,靈魂就會受影響。若是能不執著,真正能放下了:這個肉體就是個軀殼,和我沒有關系。真正相信這點的話,身體有病了,或是萬一有什麼,你就不會受影響了。

  你們太執著自己的身體了。稍微有一點冷了或熱了,就不行了。說是著涼了會生病的,根本不是這樣,主要是你自己的心。萬法以心生,萬法是從心裏生的。我到牧區,看到那些牧民就隨便地躺在草坪上睡,有的根本不鋪什麼東西,直接就躺下了,也沒有事,吃的也非常簡單。就是自己執著,你越執著,毛病越多。

  別太執著這些,你的身體只是一個軀殼,是個不淨的袋子,有什麼可執著的?你看看頭發、皮膚、肉、血、骨頭、包括裏面這些內髒,沒有一樣是幹淨的,沒有一樣是值得留戀的。若覺得有,你就到天葬臺去看看。一說天葬你們都害怕了,天葬又怎麼了?一個屍體和一個木塊有什麼區別啊?木塊劈開或鋸開了,沒有什麼,其實身體也是一樣。別執著這個身體,你越執著就會越受影響。

  比如說你執著一個人,他的一舉一動對你的影響特別大,若是你不執著,他就和你沒有關系。他死了、活了,健康、不健康,對你沒有什麼影響。若是你執著這個人,這個人有病了或是要死了,那你肯定會非常難過,會非常痛苦。若是他死了,自己也活不下去了,跳下去也死了。若是像對待街上的乞丐一樣沒有執著,他有病了或是死了,對你也沒有什麼影響。因爲你沒有去執著他,若是你去執著他,也是一樣。執著和不執著就是如此。身體也是,若是你不去執著它,它生病了或是要死了,對你沒有什麼影響,真的是這樣。

  前幾年才圓寂的一位上師,他的境界很高,對上師叁寶的信心特別足,他經常祈禱上師叁寶。冬天我們這邊非常冷,他上面就穿一個坎肩,整天給大家念傳承或講法,身邊的人都擔心他。冬天色達和果洛那邊氣候非常冷,都勸他穿一些衣服,他說上師叁寶加持他了,一點都不冷。

  以前我小時候,我們寺院這邊有一位老喇嘛,我跟隨他有叁年,很多儀軌都是跟他學的。那時他年紀越大,顯得越年輕,到八十多歲的時候,都長出新牙來了。我們經常騎馬到施主家去念經文、修儀軌,他年紀很大,但騎馬比我們還輕松。那個時候藏地的條件特別差,他生活也很簡單。他就是這樣,是一個真正的大成就者。

  我覺得無常真的太重要了。你們不要好高骛遠。其實即使你境界再高,與修加行、修基礎的法也不矛盾。佛講的每一句話,內涵都是無量無邊的。你的境界越高,加行的內涵越深。

  佛法的確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若你們真的希望自己能得到法益,想改變自己的一切,就好好地修加行、打基礎,這樣就會受益。修大圓滿正行都不要著急。一說灌頂,都覺得殊勝。可是灌頂了,也沒有什麼感覺,還和水裏的石頭一樣,沒有變化。自己的相續不成熟,再給你灌頂,再給你竅訣,你也不可能真正得到,所以大家要紮紮實實修、認認真真地修就行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從加行通往正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